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从前有个协谷镇

作者:艾搭不理 | 分类:都市 | 字数:47.5万字

第209章 低保是块唐僧肉

书名:从前有个协谷镇 作者:艾搭不理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0

何静的调令很快就来了,她被调整为东边一个乡镇干纪委书记,等何静走马上任之后,郑为民约着刘峰和马娟去那里看了她一次,等到何静兜兜转转再次回到协谷镇的时候,那都是将近二十年以后的事情了。

这一年民政有了一个大动作,那就是试点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就是俗称的低保制度。虽然国务院是从1997年才下的正式通知,但是山东在1994年就已经在青岛进行了试点。之后民政部在青岛召开了全国部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座谈会,推广了青岛和上海的经验。

新县作为四线城市的天花板,自然不甘人后,早早的推出了自己的低保政策,开始在各个乡镇进行试点。

限于当时的技术手段,城乡低保还没有能力做到应保尽保,每年都是按照低保资金和扩面的比例分配名额,这就给了基层巨大的操作空间,也是引发最初低保乱象的根源。

“推广低保政策?这么快嘛!”

郑为民之前在报纸上看到过关于低保的报道,当时他还有些羡慕那些大城市居民,只要吃上低保,那不就跟有了退休金没啥两样了!

“啥是低保?”

马娟可没有看报纸的习惯,自然不知道这些稀罕词汇。

“给困难群众发的最低生活保障,去年才开始试点的,没想到这么快就推广了。”

参考这时候的办公效率,郑为民觉得这么也得试点个两三年,才有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没想到省里第二年就开始全省推广。

“这不是好使嘛,钱多吗?”

马娟听明白之后,顿时眼前一亮,这可是白拿钱的大好事!

“每个月也就是五六十块钱吧!”

城乡低保有个很容易让人误会的地方,那就是低保金发放数量,永远比政策宣称的数额低。低保属于补差性政策,当年新县最早定的低保线是90多块钱,但是绝对不会有人能享受到90块钱的补助,毕竟在农村不可能是零收入,就算种地也得算有收入,在计算应当享受的低保金时,扣掉这些杂七杂八的收入,剩下差多少到90块钱,才是应当发放的低保金。

很多低保户都因为这个原因上访过,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那不少了!”

由于每家都有责任田和菜园子,因此在农村吃饭和吃菜基本不花钱,五六十块钱足够老百姓打油、割肉了,省着点花,甚至还有所结余。

“嗯,够吃喝了。”

郑为民也觉得差不多够吃饭了,毕竟是最低生活保障,你要是太高了,反而会惹麻烦!

“是按月发吗?”

“按照规定是每个月发,哪有那么及时,能个半年发一次就不错了!”

按照低保的发放规定,是每个月按时发放,但是到了基层执行的时候,特别是到了乡镇基层,这个钱能够按季度拨到位的都算是好地方了,很多经费紧张的地方,都是半年或者年底一次性拨付。

这个问题一直到低保制度正式确立二十年之后,才勉强得到解决,不过随着县级陷入到财政困难之后,这个问题又再一次出现了。

“主任……”

马娟一脸讨好的凑到郑为民跟前。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郑为民突然感觉后背一激灵,他平时安排马娟干活,可从来没见过她给自己好脸,这会嗓子都夹起来,肯定没憋什么好屁!

“我有一个亲戚,家里挺困难的,前两年还住了院,欠了一大笔钱,你看看名额够不够,能不能照顾照顾!”

谁家都有几个穷亲戚,有这种好事,马娟自然要帮家里的穷亲戚争取一下。

“哪个村的?”

郑为民倒没觉得意外,低保政策这么好,肯定有千方百计托情的。

“东坪村的。”

马娟的家就是东坪村的,要不然郑为民也不可能帮着村里把上次的土葬回潮给按下去。

“等报名的通知发下去之后,你跟老马打声招呼,让他单独把你亲戚的材料报过来,等下一批名额来了,咱们再补给他一个名额。”

郑为民考虑了一会,决定给马娟一个名额,毕竟他的理由很过硬,因病致贫是农村最大的致贫原因,老百姓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钱,一场大病就都扔到医院里了,这样还算好的,被逼得卖房卖地的都屡见不鲜!

从程序上讲,郑为民这个操作绝对是违法的,但民政办就马娟一个干活的,郑为民必须要巴结好,万一她撂挑子不干了,郑为民就等着傻眼吧!

“好来!”

马娟开心的给马宝禄打电话去了,这相当于一次性给东坪村要了两个名额,要不然按照全镇十二个名额来分,等轮到东坪村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呢!

“孙镇长,民政局要求咱们开展农村低保试点。”

郑为民拿着文件去找分管镇长孙爱民,汇报低保名额的事,这东西如此抢手,到最后领导肯定要伸手,这会不汇报,到时候就等着吃瓜落吧!

“我也看到文件了,具体名额来了吗?”

孙爱民正趴在桌子上看报纸,这会有没有智能手机,机关干部唯一的休闲就是看报纸,有瘾大的,一份报纸能看四五个小时。

“给了十二个名额。”

协谷镇有五十一个村,这十二个名额无异于杯水车薪。

“那就平均分到四个管区里,让他们报吧!”

孙爱民倒也没有多想,协谷镇一共四个管理区,每个管理区报三个就凑够了。协谷镇有两万多户,不可能让民政办挨个村去调查,只能让村里自己报,这就引发了低保第二个问题,那就是村书记亲戚普遍吃低保的问题!

一个村里大家经济水平都差不多,给谁不给谁,还不是村书记一句话的事,对村书记而言,低保名额这东西给其他人还不一定承自己的情,倒不如留给自己的亲戚划算。

“还跟书记、镇长汇报一下吗?一个月不少钱呢!”

郑为民觉得这事有必要跟牛进明和张新强说一声,这事还没定下来,马娟就找自己托情,等到正式报名的时候,找领导托情的还能少的了?

别到时候事没办好,再把领导给得罪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