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从前有个协谷镇

作者:艾搭不理 | 分类:都市 | 字数:63.2万字

第262章 困在身体里的囚徒

书名:从前有个协谷镇 作者:艾搭不理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0

郑为民离开唐家沟之后,就直接驱车杀到了精神病院,他想找专门的精神病医生问问,唐三到底是个什么路数!

“有没有可能,我只是说可能,唐三三天前就死了?”

精神病院的刘大夫在听完郑为民的描述之后,皱着眉头思考了半天,这才有些迟疑的说出自己的猜测。

“三天前死了?你别吓我,他今天还磕头呢!”

郑为民突然觉得尿泡有些涨,如果唐三三天前就死了,那这三天在唐三家蒸馒头的是谁?跟他说话的又是谁?总不能是个僵尸吧!

“你怕啥,我说的是没死透,就是那种半死,身上的器官啥的,逐渐走向死亡的状态。”

刘大夫也意识到自己可能说的不是很贴切,赶忙解释道。所谓的正常死亡,大多是从器官衰竭开始的,有快的也有慢的,有的一开始就不行了,有些人身体强壮,可能好几天才能看出来。

“人这玩意还能分期死?”

郑为民第一次怀疑这家伙是不是正经大夫,为啥说的中国话,中国人听不懂?

“唐三小时候很正常,长大后才变疯的,我觉得应该是脑子里有了病变,导致他精神失常,前几天病变的地方就提前死亡了,他这才恢复正常。”

刘大夫找出唐三的诊疗记录来,上面写的很清楚,唐三是在六岁的时候,才出现了精神失常的现象,所以他的精神病,就是随着年龄增长,脑部出现病变导致的,这也为他临终前恢复正常,提供了可能性。

“倒是有这个可能,那也不对,之前他一直疯着,他怎么会蒸的馒头?我吃了一个,味道还挺不错。”

郑为民走之前,还特意去唐三家慰问了一下,临走的时候,唐三的母亲还给郑为民塞了两个馒头。

按照协谷镇这边的风俗,郑为民给了礼金,主家必须给回礼,唐三家这会没别的东西,只能拿馒头表示心意。

郑为民好奇唐三的手艺,出村之后就尝了一个,没想到味道还真不错!

郑为民不知道的是,等他走后,老太太就把所有的馒头锁进了里屋,等到她精神正常的时候就拿出来啃两口,反正馒头这东西,在山东就没有坏的时候……

“可能他的疯,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在他思想的深处,也就是咱老百姓说的灵魂什么的,还是正常人,就相当于被身体给关起来了。”

刘大夫下意识的往边上靠了靠,这厮还真是荤腥不忌,竟然连死人蒸的馒头都敢吃,现在的基层干部都这样勇吗?

“这和坐牢有什么区别?”

郑为民简直不敢想象那种情况,灵魂指挥不了身体,只能看着身体整天疯疯癫癫的,这跟随身带着一个移动的牢房有什么区别?

“你还别稀奇,很多精神病人都这样,别看他们平时疯疯癫癫的,他们比谁都聪明,就是被身体给困住了!”

刘大夫作为专业的精神病医生,自然见过类似的情况,那些精神病人在没有发病的时候,展现出的认知,远超正常人的想象,或许那句天才和精神病只有一线之隔,才是对这种情况最好的解释。

“还真是活受罪,那他是怎么准确知道,自己啥时候死呢?”

郑为民还有个疑问没解开,那就是唐三是怎么知道自己死亡的准确时间,这说死就死的脆生劲,可比佛陀的圆寂还要丝滑!

“自己的身子自己有数,就算他知道自己已经开始死亡了,他敢跟外人说吗?估计他也就是想给他妈多蒸几个馒头,或者是想跟村领导,特别是跟你交代些后事,这才撑着那口气。”

刘大夫觉得唐三这种情况,跟老百姓所说的人活一口气特别相似,别说唐三这种身体条件好的,就是麻麻癞癞的老太太,为了见儿孙一面,都能强撑好几天。

“你别吓我啊!”

郑为民突然觉得后脊梁发凉,这冤有头债有主的,自己可没干什么对不起唐三的事,他没理由惦记自己才对。

“你还别不相信,估计唐三觉得,你是为数不多对他好的人,他这才等着你呢!”

之前的民政办主任倒不是没带唐三鉴定过,不过那时候唐三的病情还没那么严重,当时也没多少残疾人补助,后来上级提高了残疾人补贴的力度,这才改善了唐三一家的生活,估计唐三把这件事,记到了郑为民个人身上。

“一边去,说点阳间的话!”

郑为民决定了,回去就找找殡葬和五保的文件,趁晚上没人的时候,在办公室门口烧了,全当是给唐三做普法教育了!

“时候不早了,中午咱们去门口的炒鸡店,炒个小公鸡吃,给你补补阳气,我请客!”

刘大夫看时间到中午了,就拉着郑为民去吃饭,这会县里流行吃炒鸡,精神病院门口这家味道就不错。

这些民政办主任都是精神病院的大主顾,只要随便送一个人来长住,大伙的花销就有着落了。

“鸡头、鸡腰子都给我!”

郑为民也觉得自己该补补阳气了,都说鸡头,特别是鸡冠子,是鸡身上阳气最重的地方,吃了肯定能补。

至于鸡腰子,管他什么阳,该壮也得壮!

“没人跟你抢,等我换身衣服。”

刘大夫自然不会跟他抢这东西,炒鸡用的都是小公鸡,根本没什么肉,平时大伙吃的时候,一般都是直接扔了。

“你说这都是些什么事啊!”

郑为民觉得自己这民政办主任,都干的盖了帽儿了,什么稀奇古怪的邪乎事都能碰到。

“唐三这个也就是时间长点,再加上这人本性不坏,还特别孝顺,村里这才注意到。他这种情况,在我们这也不算太罕见,经常有精神病人临终前清醒过来,有的还能交代后事呢。”

刘大夫没觉得有啥大不了的,民间常说的疯了一辈子,临了说了句人话,就是唐三这种情况。

“我好像也听说过!”

郑为民想起小时候似乎听过类似的故事,就是邻村某个得了精神病的家伙,疯了一辈子,到死的时候清醒了,甚至还能认人了,老一辈只拿这个当故事讲,谁也没想过是什么原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