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从前有个协谷镇

作者:艾搭不理 | 分类:都市 | 字数:67.8万字

第115章 拿老祖宗的脑袋当球踢

书名:从前有个协谷镇 作者:艾搭不理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0

福利院之前有一个很小的婴儿室,后来捡到的弃婴多了,原本的婴儿室装不下了,这才临时将会议室改成了婴儿室,那些一岁以下的弃婴,都会被集中在这个房间。

婴儿室都是现改的,更甭说婴儿床这种稀罕玩意,整个福利院就两张婴儿床,还是建国前传下里传家宝呢!一个个小婴儿就这样被成排摆放在床上,新来的孩子还会哭闹,但是根本没人会搭理他们,等这些孩子哭累了之后,就不会哭闹了。

一个工作人员要同时照顾好几个孩子,仅仅是喂奶、换尿布、洗尿布、消毒、晾晒这些工作,就已经让他们忙的不可开交,哪有时间关心这些孩子是否开心、是否快乐。

或许,从被父母遗弃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再也不配享受单独的怀抱了……

很多人根本无法想象当时的场景,济南曾经专门修建过弃婴安全岛,还特意在儿童节当天对外公布的,仅仅用了十天的时间,就收留了106名弃婴,捡拾孩子的记录甚至要精确到几时几分,否则一天捡那么多孩子,容易搞混了!

从福利院回来的路上,郑为民和马娟都沉默了,甚至连镇上一直号称话唠的司机都不说话了,走访福利院不是个好活,一般心里承受能力差的,都接受不了福利院里的氛围。

以前,刘峰和郑为民走访完福利院之后,都会到镇上的小酒馆里喝顿大酒,一直喝到不省人事,这才让自己心里好受一点。

马娟是女同志自然不适合这种解压方式,至于她用什么疏导心里的压力,那就只能全看她自己了。都说民政人的心硬不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心不硬也干不了这个工作。

开完了过年大会,镇上就进入了放假模式,郑为民突然觉得今年过得好快,好像还没干什么事呢,就放假了。

“为民,跟你说个事。”

吃团圆饭的时候,郑茂山告诉儿子今年家族里的大事,最近家族里的老人偷偷筹备了一件大事!

“啥事?”

郑为民有些奇怪,他刚进村的时候,就看到一帮老头子在村口争论着什么,他怕这帮老爷子们身上的旱烟味熏到钱小雨,简单打了个招呼后就走了。

“咱家最近准备修族谱,你三太爷牵的头。”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村里这帮老头子也不安生了,对这些老爷子来说,青史留名这事有点够呛,能在族谱上留个名字也不错!

由于家里绝大多数老族谱都被烧掉了,唯一一本还是三太奶当年塞到鸡窝下面,才保留下来的,不过这本书在鸡窝里保存不善,残缺了很多书页,最近这帮老爷子因为长支、分支的问题闹的不可开交。

“修族谱?那是好事!”

郑为民虽然对这事保持中立态度,在没有看明白这帮老爷子的套路前,他自然不会给老爷子添堵。

九十年代鲁中地区兴起了一股修谱热,很多老人抱着不知道当年藏到哪个犄角旮旯的族谱,满世界寻亲戚。

有些早就断了传承的小家族,也趁机从同宗的分支上,给自己找了一个理论上有可能靠谱的祖宗,也算是认祖归宗了!

“这不顺带着要把祖坟也修一修。”

郑茂山作为老郑家修谱委员会常务委员之一,负责跟儿子沟通协商政策问题,殡葬这块归民政管,有郑茂山这个间谍在,上面有个风吹草动的也好应对。

“祖坟?那玩意不是早就炸了吗?”

郑为民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大队里把村里所有人都叫到了郑家老林,当着整个家族的面,给祖坟绑上炸药,就请老祖宗升了天……

当郑家老祖宗被挖出来的时候,早就烂成了骨头架子,身上的衣服一碰就就碎了,骨头架子直接丢到了老林边上的水沟里,扔的时候不小心让祖宗的瓢碴子掉了出来,还被村里年龄大的孩子们当球踢呢。

瓢碴子是新县的方言,指的就是死人的颅骨,这拿自己老祖宗脑袋当球踢的机会,一般人可碰不到!

“这不是都重新再弄嘛,村里还定了一个三米的大碑!”

郑茂山觉得这事太有必要了,这可是祖坟,修寒碜了会被人笑话!

之前老祖宗坟前有一个两米多高的石碑,前些年被砸成好几段,后来不知道被谁拉走修猪圈了,理事会索性重新给老祖宗树个更大的!

“还能找得到骨头?”

郑为民记得当时祖宗骨头架子扔进水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粉碎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估计早就不知道被哪场大雨给冲没影了。

“上哪找去,早就被山水给冲没了,家里年龄大的商量给老祖宗树个衣冠冢,这个有政策限制吗?”

郑家庄老祖宗的骨架早就被大水冲走了,总不能随便找个死人埋进去,所以在九十年代这波修祖坟的热潮中,绝大多数新修的祖坟都是衣冠冢,

“暂时还没有,不过不保证以后怎么样。”

郑为民思考了一会,没发现对衣冠冢有什么特殊的要求,这会县民政局社会事务科关心的是违法土葬,至于这衣冠冢暂时还没有纳入治理范围。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每家每户收一百块钱。”

郑茂山倒也不担心以后政策变卦,反正自己儿子在镇上干民政办主任,就算打雷了,也轻易劈不到自己家头上!

“一百?这么贵?”

郑为民立刻意识到了不对劲,他作为镇上的干部一个月才不到二百块,一般老百姓好几个月也挣不了一百块钱。

“反正都要重修了,怎么说也得弄得场面一点,你别管钱的事,理事会已经替你垫上了,到时候你按时参加仪式就成!”

郑茂山倒觉得没什么,反正他们家作为理事会成员,不用交这三百块钱,他当然乐意去凑这热闹。

“还是太贵了!”

郑为民算是听明白怎么回事了,郑家庄共有郑姓人家四五百户,每户出一百的话,有四五万块钱呢,这帮老爷子的目的似乎不怎么纯粹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