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少年

作者:江湖夜行人 | 分类:军事 | 字数:53.2万字

第262章 西征军出发

书名:明末少年 作者:江湖夜行人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4

第二天就赶往大同军军部,在路上耽误了一天时间,到了晚上顾不上休息,就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这次参加会议的千总只有朔风营的马平川,赤焰营的贾斌,苍狼营的林缚,其它营都在各地驻防,东征军一直在漠东驻防了,胡高仁介绍了和硕特部的情况,“诸位,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是成吉思汗侄子的后人,固始汗是个有能力的首领,不容轻视,他部下有骑兵万余,青海地区的地形复杂,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境内多高大山脉、河谷盆地和湖盆。山脉纵横交错,地势起伏剧烈,例如祁连山南麓沟壑纵深,青南高原则多为冰川、戈壁与草原相间的地貌。我们这次出兵,主要是训练队伍在不同环境中作战的能力,大家有什么要问的?”贾斌问:“大同军帮助杭锦部抢地盘,那大同军就相当于一次打草谷了?”胡高仁:“你把这次行动当做打草谷也是可以的,”马平川问:“青海地区那么多高山深谷,要想消灭固始汗的军队不是很容易的,对方躲进深山,我们向剿灭他们要到什么时候,”胡高仁道:“我们尽量想办法把对方主力消灭在平原地区,要是有部分残敌躲进深山,那就留给杭锦部自己收拾,”张小飞问:“这次出兵由谁带队?”胡高仁:“这次情况复杂,由毛总兵带队,等你有了经验下次让你带队出征,”

两天后,毛承禄和张小飞带领朔风营、赤焰营、苍狼营近两万人,浩浩荡荡出发,一个个脸上就好像是去秋游,丝毫看不出紧张气氛,我呆呆地看着远去的队伍出神,胡高仁问:“主公是怕固始汗不好对付吗?”“不是,固始汗再厉害也只有一万人马,就算加上地利,大同部落加上杭锦部都有三万人了,”“那主公是因何烦恼?”“军师,你想过没有,若我们只是简单的改朝换代,有一支长胜的军队就可以了,若建立一个不同以往社会,就必须要改变众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我们在胶东的时候建了好多学校,不知道还有没有贯彻我们当初的教育思想?”胡高仁道:“主公尽管放心,属下已经交代胡高义,必须按照当初设定的课程上课,”“鸡笼岛那边正在建大学,等胶东那边孩子大一些,就选出优秀的孩子去鸡笼岛深造,”“等这一批孩子可以离家上大学还需两年时间,”

“军师想过我们如何在草原上传播我们的大同思想吗?”胡高仁思索了一会道:“草原上传播比在中原更难,草原人口稀少,居住还分散,想办个学堂孩子都凑不齐,”“我们可不可借鉴佛教在草原的传播方法,”胡高仁道:“属下还没有关注草原佛教是如何在草原传播的,”“佛教主要通过这些方法在草原传播开来的,第一就是宗教领袖与蒙古首领合作,第二兴建寺庙作为传播中心,第三、翻译佛经传播教义,第四、派遣许多高僧外出传法,第五、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佛教的地位,第六,选派青年子弟到西藏学习格鲁派教义,”胡高仁问:“主公心里是不是已经有了成熟的想法,不妨说出来属下参详一二,”“按照佛教在草原能传播起来的特点,我就想,我们是不是成立很多个医疗队,一边在草原上给牧民治病,一边传播我们的大同思想,有医疗队到部落给牧民治病,我想各个部落的人应该不会抗拒,条件成熟后就在牧民集中的居住点建医馆,医馆可以建大一些,兼顾治病和培养新人传播大同思想,我们可以推动大同盟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具有治病和传播大同思想的人为圣子、圣女,以后大同盟和大同部落的执政官都在这些圣子和圣女之中产生,以这种方法吸引其他各部落把自己部落的年轻男女都送过来培养,”胡高仁道:“主公你的设想是没有问题的,就是开始没有医术精湛的人,就算有医术精湛的人,也愿意培养新人,可到能个独立给人治病也需要很长时间,”“我们本来就是选了没人走过的路,再难也要干,世上本来就没有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做重来没有人干过的。”胡高仁笑道:“我们第一步就是要挖医术精湛的人过来,第二步就是要挑选身家清白的还要识字的少年,能个符合第二个条件就只有让胶东胡高义选送孩子过来,”“那军师我们两个人就各负责一样,我负责挖几名神医过来,你负责从胶东那边选一匹优秀的孩子,”胡高仁道:“那我们可要抓紧了,草原的冬天也就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从和胡高仁分工之后,我就在安北镇和归化城都开工建设规模很大的医馆,为即将请过来的金鸡筑好巢,有经过多方打听,当时出名的名医有:朱纯嘏:字玉堂,江西新建县人。少习举子业,后攻医术,擅儿科,对痘疹之症研读尤深,卓有成效,撰有《痘疹定论》4 卷,系有关痘疹之重要着作。

吴又可:名有性,江苏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他自小学医,当时瘟疫频发,为其提供了大量实践机会。1641 年,疫病从北方逐渐扩散到长江流域,他深入疫区,大胆推翻旧法,提出瘟疫是由天地间 “疠气” 所致,而非传统伤寒病因,着有《瘟疫论》,发明达原饮等方剂,对后世疫病防治影响深远,被称为 “瘟疫学鼻祖”。

傅青主:生于 1607 年,卒于 1684 年,是明末清初着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书法家,同时医术也非常精湛。他在中医妇科等领域颇有建树,其医学着作对后世影响较大,在中医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与顾炎武、王夫之等并称为 “清初六大师”,《清史稿》为其作传,称之为 “医圣”。

有了这些目标之后就要制定聘请计划了,这种事情跟大同商号的大掌柜程贵商量事最好的,程贵自从大同商号达到一定的规模,走上正轨之后,大部分的时间也是待在安北镇,直接派个护卫喊过来很方便,程贵道了之后听说要请这些能人异士也是很头大,“族长,这些人都是脾气古怪的人,光是给钱人家还嫌弃庸俗,又不能绑架过来,就算是你亲自去请,人家也不一定过来,尤其是医术,一般人家都是上代传下代,不会对外传授。”“按照你这么说我们大同部落就请不到人了?”程贵道:“也不能这么说,这也要看运气,”一件事是否成功要靠运气,也就没有信心做下去了,程贵不忍看我颓废的样子就道:“族长,刚开始没有必要请全国知名的大夫,就到宣府和大同,请当地知名的大夫过来也是可以的,先把场面支起来,说难听点,我们大同部落给宣府和大同的大夫下请帖,他要是拒绝的话还真要考虑一下后果,你到内地去请大夫,人家还真不会把我们当回事。”听了程贵的话,我对当世知名的神医也就不那么执着了。“那贵哥,你就亲自跑一趟宣府和大同城,对当地知名的大夫许以重利,说明我们在归化城和安北镇已经按照最高规格建了医馆,还有稳婆也要请,”程贵道:“稳婆是小事,价钱出高一点就有人过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