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少年

作者:江湖夜行人 | 分类:军事 | 字数:51.7万字

第156章 勘验良种产量

书名:明末少年 作者:江湖夜行人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4

第二天寅时起床,赶往浮山所,到了浮山所刚好赶上陪曹公公一起吃早餐,曹公公道:“哪有你这样的啊,把咱家带到你的地盘自己就离开了,”“这不没把您当外人,几个月没回家了,回去看一下,”“算了,不和你计较这些事,”当我们吃过早饭,各地的县令大老爷也都赶到了浮山所,浮山所的众官员不敢怠慢,都在营房外面迎接,也只有曹公公一人在议事厅等候,期间看到张黑炭看我的眼神明显不自然,这些县令大老爷也真是的,也不能一起来吗,迎接了一个送进去,一会又来一个,又要出去迎接,五个县令就来回折腾了五次,这些县令大老爷到了浮山所军营,敷衍一下我们军官,就第一时间找曹公公,见了曹公公那个殷勤劲让我汗颜,曹公公这种场面见识多了,还真没把这些芝麻官当回事,只是淡淡道:“既然人都齐了,那就出发吧,”

在浮山所通往后面的山地的路上,先是浮山所派出的两百甲士,对前面的闲杂人等进行清场,后面是几个青色和绿色官服的人拥簇者一位红色麒麟服的曹公公,往前走,把我们这些武官都挤到了后面,在我们后面才是曹公公的侍卫队,整个队伍在田间小路行进,失去了该有的威仪,尽显得有些滑稽,老百姓们离着老远地看热闹,不断地指指点点,好像是看猴戏似的。

一里多路,很快就到了地头,张富贵把种了红薯、土豆、玉米的地块一一指给曹公公和各位官员看,说实话都已经过了收割的季节了,不过还没到霜降,不受什么影响,玉米杆都变黄了,曹公公开始分配几位县太爷干活,由几位县太爷从这三个地块里,各丈量出一亩地,打上木桩,拉上围绳,先是从收红薯开始,由二十个士兵拿着铁叉,在围起来的一亩红薯地里挖红薯,十来个士兵抬着筐,负责把挖出来的红薯抬到地头,几位县太爷要全程监督,个别士兵不小心把红薯挖坏了,就会遭到曹公公的大声呵骂,吓得那些士兵更小心翼翼,曹公公看到被挖出来的红薯,大的足有小孩脑袋大,把他乐的见眉不见眼,也不嫌弃泥土赃,不时地抱起红薯左看右看,人多干活也快,差不多半个时辰,一亩田的红薯就被全部挖出来,运到地头,即墨的张县令亲自操称,大伯负责登记,几个士兵给他们抬筐,另几位也是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看,经过一刻钟的称重,大伯就把每次称重都算出来了,共六千二百五十斤,这可是十六两的斤,所有人惊得下巴都掉下来了,曹公公一个劲地念叨:“好啊,好啊,这可是水稻产量的十倍不止啊,”我泼冷水道:“红薯里都是水分,要是晒干了也就是四五倍,”曹公公道:“那也不得了啊,关键是这东西不挑地,边边角角哪都可以种,”“您这话说的没毛病,”

接下来就是挖土豆,挖土豆的过程和红薯差不多,土豆的产量是红薯的一半,经过一阵忙活,最后称出来的重量是一千五百斤,这也比其他农作物的产量高多了,称完土豆,就开始收玉米,先是让士兵背着篮子道田里面掰玉米棒子,没有那么多篮子就几个人掰了放一个篮子里面,几十个士兵过一趟,一亩田的玉米棒子就被掰完了,都运到地头,所有人开始扒皮,扒完皮众人就围着篮子,把玉米棒子上的玉米粒掰下来,也就是一刻钟的时间就完事了,几位县令大人就指挥那些士兵把装了玉米粒的篮子集中到一块过称,最后汇总,总重量是一千斤,是十六两的斤哦,在场的人都振奋不已,曹公公当场就给崇祯皇帝写了捷报,我悄悄在曹公公边上说,“曹叔叔,这些良种都是郑芝龙送给我的,”我还不至于贪墨别人的功劳,曹公公道:“也是你慧眼如炬,知道这些良种能给大明带来多大的益处,才报于咱家知晓,”我又说道:“曹叔叔,我年初得到这些良种,知道它的价值所以委派张富贵妥善培育,他也确实做的很好,您是不是也提一下,”曹公公道:“他这个层次的由你以后关照一下足矣,”官场的一些弯弯绕我还是很生涩啊,这时候大伯把我拉到一边,小声对我说道:“兴旺啊,你有这么大的功劳,怎么把你大伯忘了?”我没好气地道:“大伯,你侄子功劳多的是,保管你一年升一级,”曹公公不愧是做过秉笔的,这文字功底是我望尘莫及,刷刷点点,不一会就把一份奏报写好了,然后分别让几位县令大人作为见证人在上面签字画押,然后让人快马送往京城,

曹公公和众位大人把三亩田验产完成就没他们什么事了,剩下的就由张富贵带着浮山所的百十个士兵接着把地里的收完,几位护卫把红薯土豆玉米各抬了一筐回浮山所,一路上曹公公是意气风发,谈兴正浓,“兴旺,咱家今个要尝尝这么高产的粮食好不好吃,”“您放心好了,保证您满意,”“今个让几位大人一起尝尝鲜,”到了浮山所,安排护卫把一筐玉米抬去找石磨加工成细粉,把红薯和土豆都去皮洗净,看加工玉米面的人一时两时还没回来,就把去皮洗净的红薯剁成块,放进大锅里加水煮着,挑了几个比较苗条的红薯放进炉膛里用灰盖起来闷着,开始把土豆切成丝,军队的食堂,一切就是一大盆,很多事情我只是开个头,就有人接下去干了,又把一盆土豆剁成快,让会做红烧肉的厨师跟红烧肉一起烩,估摸着放在炉膛里的红薯差不多熟了,就让烧火的人给扒拉出来,几个黑乎乎的块,我拿到外面让曹公公和几位县令吃,他们只是大眼瞪小眼,没办法,我只能试吃了,撕开红薯外面的黑皮,里面是金灿灿的,咬一口,香甜软糯,众人看我表情很享受的样子,也有样学样,每个人都拿一个吃起来,吃一口后,都是赞不绝口,曹公公道:“这红薯产量这么高,还这么好吃,嗯,是好东西啊,”

等加工玉米面的人回来,锅里煮的红薯已经烧开有一会了,我舀起一瓢玉米面,缓缓倒入锅里,一边倒入一边用勺子搅匀,锅大人多,一直倒进去三大瓢玉米面,盖上锅盖,又烧开,才让挺火,又舀了三票玉米面倒进铜盆里,加水搅拌成糊状,用锅铲子把玉米面糊贴在红烧肉锅的四周,这就是做锅贴,厨师看一眼就会了,比我动手利索,接下来就是抄土豆丝,我没好意思再动手,只是指挥厨师把土豆丝在水里泡一会,切一些青椒放里面做点缀,锅里面加油盐葱姜烧热,然后倒进热锅里面翻炒,不能炒的太熟了,临出锅又倒了一些醋进去,这样算不算醋溜土豆丝,

等我出去通知他们准备开饭,看到他们几个脸上都是黑灰,曹公公和大人们的体面是要照顾的,我只能憋住笑,请他们到餐厅就坐,就两个菜,都是用火神军军用大铜盆装的,一盆醋溜土豆丝,一盆红烧肉炖土豆块,然后就是玉米糊锅贴,红薯玉米面稀饭,每人一盆,桌上的饭菜也是香气四溢,众人也没有客套,就开始吃起来,一边吃还一边叫好,我就在偷乐,等你们连续吃几天就不想吃了,前世农村都是用红薯玉米稀饭喂猪的。

吃完饭在浮山所议事厅,曹公公居中而坐,下面的几位县令,为自己能多分一些良种而争论着,要不是曹公公在这坐着,我就让他们谁出钱高就给谁了,每种作物都是五亩地,最后由他们平分了,那我就不干了,立刻站起来道:“众位大人,年初我答应张富贵,找人伺候这些良种,产出每担一两银子,”这几位大人,说出五种不同的原因让浮山所免费把良种给他们,那我是坚决不答应,已经被占便宜了,还想免费,门都没有,曹公公见我态度坚决,从中说和,让每家出一百两银子,我掰着手指一算,和我答应张富贵的,自己也不会贴钱上去,也就同意了,然后就是他们自己想办法把良种运回去,有什么技术问题直接找张富贵对接,不要来烦我,我这个人就是怕麻烦,

次日回程,曹公公那是一个轻松惬意,哼起了小曲《哭小郎》,“曹叔叔,你那里什么时候出金子?”“哪有那么快的,这才把各地的死囚调过来,还在培训呢,出金子要到下个月,”“我被你调走了四千兵马,莱州那边战事吃紧,朱督师一再催着出兵,”“他的事情重要,咱家的事更重要,”“您说的对,可万一朱督师败了,往我们头上推卸责任也是个麻烦,”“那你说有什么好办法,”“那也简单,您把从我这里调过去的四千兵马的粮饷承担了,我自己再重新招募一些,”“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咱家守着一个金矿,还在乎你那三瓜两枣的,”“您豪阔,可眼下的问题总要解决,”“你给我撑到下个月,”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认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