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明末少年

作者:江湖夜行人 | 分类:军事 | 字数:51.7万字

第221章 回草原

书名:明末少年 作者:江湖夜行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4

春节里,每天主要的时间就是陪奶奶和父母聊天,听他们忆苦思甜,和亲戚们的一些近况,这次离家又不知道多长时间才能回来,尽可能的多陪陪他们,转眼初六,小玉出嫁的日子就到了,做堂兄的还真帮不上什么忙,看她脸蛋红扑扑,眼睛亮晶晶的,也不需要我担心什么,小玉出嫁的排场搞的很大,光是嫁妆就花了上万两银子,远不是徐念娇出嫁的时候可比,她出嫁的热闹场面我也不能过去,只能在小院里祝福她,

家里不管是多么温暖安逸,总是要离开的,到了正月十六这天,提前赶回来的胡高仁、常义和十个护卫,护送着四辆马车,往北行驶,家里老少一直送出了新城,在一再劝说下才回去,又往北走了十来里,到了杨家群这个地方,这里有几辆马车在这里等候,戚长平、杨兴武带了二十个骑兵等候在一旁,征北、大牛、杨木兰、张富贵、老吴,还有其它几个被发配到草原的小贪官都在马车旁站着,见到我们马车过来,张富贵第一个跑到我的马车前报告道:“将军,您要买的良种都买到了,都是挑最好的,”徐念娇看到杨木兰,就招手让杨木兰上马车,这娘们一点不知道心疼自家男人,杨木兰上了我们的马车,我这老爷们再坐在上面就不合适了,就下车骑马,这就形成车队了,一路往北继续行驶,

到中午的时候才到华阴村,赵月思、王士俊、刘理知三个秀才都在路边等候,后面还跟着一大群送行的家人,我赶紧上前打招呼,“月思哥、王兄、刘兄,你们是骑马还是坐车,”赵月思道:“我们骑马,让婆姨坐车吧,”“嫂子们也去啊?”“嗯,孩子大了,在家读书,婆姨一听说一年半载的也不一定回来,非要跟着不可,”“这是对你们不放心哦,”三个秀才也只是苦笑,我看到送行的人群里,赵里正、赵月轩、小玉一直在向我挥手,也只有他们知道,戴斗笠蒙面的家伙就是我,我也冲他们挥手。我这挥手也是告别家乡的父老,踏上新的创业征程。

队伍继续往北走,常义现在是这支队伍的总管,常义靠近过来问道:“师叔,现在只剩下和毛承禄的队伍汇合了吧?”我点点头,常义道:“我们到即墨就要改道向西,要让毛承禄的队伍提前过来和我们汇合,必须要派人过去和他们联系好,让谁过去合适呢?”跟过来的十个护卫不是本地人,虽说去过一次三山岛,也不能保证认识路,正在犯愁的时候,张富贵自告奋勇地站出来道:“将军,那地方小的去过两次,”我点头道:“你带两个护卫骑马过去,让毛承禄早点到即墨城西和我们汇合,”张富贵带着两个护卫,快马加鞭向北跑了,带起一阵沙尘。我本想让戚长平或者杨兴武去的,不过让张富贵这家伙跑腿很合适。

车队行驶很慢,到了即墨城西已经是酉时,刚好毛承禄的队伍也刚刚到,汇合之后就选了一个地方扎营休息,这么大的队伍调动,把即墨县衙吓的要死,派了衙役过来询问,被说是秘密军事行动直接回绝了,原来的张县令高升到莱州做知府了,新上任的县令也不认识,不想和他有什么牵连。

和毛承禄汇合后,队伍的安全就由毛承禄接手,常义和十个护卫变成我的亲兵,江大壮也是一步不离地跟在我的左右,戚长平和杨兴武带着二十个骑兵保护着马车,张富贵成了专业跑腿的,队伍需要什么粮食肉菜水果,都由他带人去采买,张富贵也乐在其中,队伍一路穿州过府,当然是没有人敢招惹,一些小的县城见到这么多军队过境,都吓得瑟瑟发抖,看到队伍直接离开后才会松一口气,遇到大的府城和驻军多的,人家就会派人过来查问,这时候崇祯帝给的锦衣卫千户腰牌就管用了,锦衣卫的行动,地方军队是无权干涉的,这么多人的队伍,起早贪黑的走,每天也只能走一百来里路,只能和将士们一起吃大锅菜,晚上宿营只有住帐篷,自己单独行路还可以住驿站,吃顿好的补补,和军队一起行军,和普通军卒的待遇也没有多大悬殊,

从正月十六,一直走到二月二,眼看着徐念娇和小梅都变得清瘦憔悴,晚上宿营的时候,我就鼓励道:“坚持住,这里已经是大同地境,明天就可以出关了,”徐念娇道:“我的身体不应该这么差啊,是不是有了?”“有了好,穆桂英战场上生孩子,到时候也给你安排这样的大戏,”“跟你说真的,别跟我胡扯,”“你是想怀上孩子,想魔怔了,小梅和你的状态一样,难道也怀上了?”“好啊,你竟敢背着我和小梅……哼!”“不要瞎说,整天在你眼皮底下,还冤枉人,”“也许你们是趁我睡着的时候,”“你拉倒吧,整天被你折腾的像个软脚虾,还有精神生出那个心思?”

第二天,队伍行走了一个时辰,就远远地看到大同关了,大同关犹如一座巨大的巨兽盘踞在天地之间。高耸的城墙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冷峻的灰光,仿佛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钢铁屏障。城墙高达十四米,绵延数里,宛如一条巨龙蜿蜒环绕着整个城市。城墙上的望楼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如同巨龙身上的鳞片,每一座望楼都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金戈铁马。

城墙上,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红色的旌旗上绣着大明的字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城垛之间,偶尔可见明军士兵巡逻的身影,他们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长枪,警惕地注视着远方。城门口,巨大的铁门紧闭着,门上的铜钉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它的坚固与威严。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天空相接,山峦上的烽火台依稀可见,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战火纷飞。

护城河环绕着大同关,河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在大同关的周围,还有一些堡垒和据点,它们如同星星般点缀在大地上,与大同关相互呼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这些堡垒和据点的城墙虽然没有大同关那么高大坚固,但也足以抵御一些小规模的攻击。

我们这支规模不小的队伍接近关城,立即引起了守军的重视,我们还离着关城两里之遥,就有一支五百人的队伍迎了上来,“站住!,你们是什么队伍,可有兵部调令?”这不是闹着玩的,要是协调不好容易引起队伍的火并,我连忙迎了上去答道:“我们要执行一项秘密任务,要从大同出关,请将军给予方便,”离开即墨地境就没有人认识原来的我了,我也就不用戴着斗笠蒙着面了,当对面的将军用怀疑的眼神打量着我时,我赶紧把锦衣卫千总的腰牌递了过去,又把曹公公写的介绍信也递过去,这位将军一一验看后,才面色一缓道:“出关相当危险,你们可要慎重,”我连忙问道:“将军怎么称呼?”“末将曹变虎?”“敢问和曹文诏将军是什么关系?”“那是家叔!”我连忙又深施一礼道:“杨某平生最敬佩曹文诏将军,有机会还请兄台引见,”曹变虎道:“不巧,家叔被调到河南剿匪,以后有机会给你引见,”我又问道:“敢问曹变蛟将军可在?”曹变虎道:“一块去了,”

人就是这样,当我表示对曹变虎的叔叔很崇敬时,自然就拉近了和曹变虎的距离,当检查我们身份没有问题后,曹变虎一直把我们护送出关,还一再叮嘱我关外凶险,要尽早回来,遇到麻烦可以找他,和曹变虎道别后,队伍行进了一段路程,找了个隐蔽的场所,埋锅造饭,顺便把汉人的衣着和旗帜,都换成大同军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