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重回1997,开局千斤大海货

作者:灰火 | 分类:女生 | 字数:19.6万字

第275章 好新颖

书名:重回1997,开局千斤大海货 作者:灰火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0 15:45

掌声雷动。

音乐响起,第一位模特走上了t台。她穿着一套粉色休闲装,步伐轻盈,笑容甜美。台下的观众立刻被吸引了。

“这衣服真漂亮!”

“款式好新颖啊!”

“这是哪个厂家的?”

观众们议论纷纷。

接下来,模特们依次登场。每一套服装都展现了不同的风格和特色,从青春活泼到成熟稳重,从简约大方到华丽精致。

电视机前,全省各地的观众都被这场时装秀吸引了。

“妈妈,那件蓝色的裙子好好看!”

“确实不错,这个品牌叫什么来着?明辉?”

“我记下来了,改天去买一件。”

表演进行了整整一个小时,最后所有模特一起走上台谢幕。掌声经久不息。

李明走上台,接过主持人的话筒:“感谢大家的支持!明辉服装将继续为大家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台下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表演结束后,李明回到办公室,电话就响个不停。

“李厂长吗?我是省城百货大楼的采购经理,想跟你们谈合作…”

“你好,我们是南京的经销商,看了你们的表演,想代理你们的产品…”

“李总您好,我们是广告公司的,想为你们做品牌推广…”

一个下午,李明接了二十多个电话,都是要求合作的。

小王兴奋地跑进来:“李厂长,门口排了好多商家,都要见您!”

李明笑了笑:“让他们排队,一个一个来。”

晚上,李明召集厂里的主要干部开会。

“今天的表演很成功,订单已经排到了三个月后。”李明看着大家,“但这只是开始。”

“李厂长,您还有什么计划?”副厂长问道。

李明站起身,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大字:“品牌专卖店”。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专卖店?”老师傅疑惑地问,“什么意思?”

“就是只卖我们自己品牌服装的店。”李明解释道,“不像百货商场那样什么都卖,专卖店只专注于一个品牌,这样更能突出品牌形象。”

“这…这能行吗?”财务科长担心地说,“风险会不会太大?”

“确实有风险。”李明承认,“但机遇和风险总是并存的。现在国外已经有很多成功的专卖店模式,我相信在国内也会成功。”

“可我们没有经验啊。”生产科长说。

“没有经验可以学。”李明信心十足,“我已经研究了很多资料,也实地考察过一些地方。相信我,这是未来的趋势。”

会议室里的争论持续了两个多小时。

“李厂长,我觉得这太冒险了。”老会计摇着头,“我们现在的订单模式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改变?”

“是啊,万一专卖店开不起来,我们的资金就全砸进去了。”副厂长也表示担忧。

李明耐心地解释:“大家的担心我理解,但请听我分析。现在我们虽然订单不少,但都是给别人代工,利润微薄。而专卖店可以让我们直接面对消费者,利润会高很多。”

“话是这么说,但专卖店的投入也大啊。租金、装修、人工…”财务科长掰着手指算账。

“投入确实大,但回报也大。”李明在黑板上画了个图表,“按照我的计算,一家专卖店的年利润可以相当于我们现在十家代工客户的总和。”

大家面面相觑,显然被这个数字震惊了。

“真有这么高的利润?”有人问道。

“当然,前提是选址要好,管理要到位。”李明说,“我们可以先开几家试点,积累经验后再大规模推广。”

争论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最后李明提议投票表决。

“同意开设专卖店的请举手。”

李明率先举手,张晓雯也举了手,还有几个年轻的管理人员。

“反对的举手。”

老会计、副厂长等人举手。

“弃权的举手。”

剩下的人陆续举手。

李明数了数:“同意7票,反对5票,弃权3票。决议通过。”

散会后,李明留下了张晓雯。

“你为什么支持我?”李明好奇地问。

“因为我相信你的判断。”张晓雯认真地说,“而且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我们不能总是给别人代工,要有自己的品牌和渠道。”

李明欣慰地笑了:“谢谢你的支持。”

接下来的一个月,李明马不停蹄地跑遍了全省十个重要城市,为专卖店选址。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实地考察商业街的人流量、消费水平、竞争对手情况。

省城的第一家专卖店选在了最繁华的中山路,是一间80平米的店面。李明亲自设计了装修方案:简洁明亮的风格,暖色调的灯光,精致的展示柜。

“李总,装修费用有点超预算了。”负责装修的小刘汇报道。

“没关系,第一家店是样板,一定要做出效果。”李明说,“其他城市的店可以适当简化,但品质不能降低。”

两个月后,十家专卖店同时开业的日子到了。

李明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营销计划:十家店同一天开业,每家店的前100名顾客可以享受5折优惠,同时邀请当地媒体报道。

开业当天,李明一大早就赶到省城的旗舰店。还没到营业时间,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

“这衣服质量怎么样?”队伍中有人问。

“应该不错,电视上播过他们的时装秀。”

“价格会不会很贵?”

“听说今天有5折优惠。”

上午9点,专卖店正式开业。李明剪彩后,顾客们蜂拥而入。

店里的营业员都是经过专门培训的,服务热情周到。顾客们试穿、选购,气氛非常热烈。

“这件衣服真漂亮,做工也很精细。”一位中年女士赞不绝口。

“是啊,比百货商场里的那些杂牌强多了。”她的朋友附和道。

中午时分,李明接到各地专卖店的电话汇报:

“李总,南京店的销售额已经超过预期了!”

“苏州店这边也很火爆,好多顾客都在问什么时候有新款。”

“无锡店的库存快不够了,需要紧急补货。”

李明兴奋地握着电话:“太好了!马上安排补货,千万不能让顾客失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