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重回1997,开局千斤大海货

作者:灰火 | 分类:女生 | 字数:19.6万字

第248章 临危受命

书名:重回1997,开局千斤大海货 作者:灰火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0 15:45

“谢谢贵公司的看重,但我想继续做自己的事业。”

“一百万,这是我们的最高诚意。”

“真的谢谢,但答案还是一样。”

这样的邀请陈建国收到了不下十份,全部被他拒绝。

就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老厂长突然病倒了。

“什么病?”陈建国在医院走廊里问医生。

“心脏病,比较严重。需要立即手术,但成功率…”医生摇了摇头。

陈建国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老厂长不仅是他的领导,更像是他的父亲。

“一定要救他,费用不是问题。”

手术进行了六个小时。陈建国在走廊里来回踱步,一根接一根地抽烟。

“手术很成功,但病人需要长期休养。”医生终于带来了好消息。

老厂长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工厂怎么样?”

“您放心养病,工厂有我。”陈建国握着老厂长的手。

“建国,工厂就交给你了。”老厂长的声音很虚弱,“我这把老骨头,也该歇歇了。”

厂务会议上,老厂长正式提出由陈建国担任代理厂长。

“我知道建国年轻,但是这两年的成绩大家都看在眼里。”老厂长坐在轮椅上,声音不大但很坚定,“我相信他能带领我们走得更远。”

会议室里掌声雷动。

陈建国站起身来:“我会尽我所能,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接下来的三年,陈建国带领工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专卖店从十家发展到一百家,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都稳居国内前三。

但陈建国并不满足于此。

“小李,帮我约一下华强北的几个手机厂商。”

“手机厂商?陈总,您要做手机?”

“对,我觉得时机成熟了。”

陈建国拿出一份市场调研报告:“你看,现在的手机市场基本被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垄断。但是价格太高,普通消费者买不起。”

“所以您想做便宜的手机?”

“不只是便宜,还要有我们自己的特色。”陈建国在纸上画了个草图,“我要做一款真正属于中国人的手机。”

这个决定再次引起了争议。

“陈总,我们对手机一窍不通啊。”技术部门的负责人提出质疑。

“不懂可以学,可以合作。”陈建国已经有了计划,“南方有几家做山寨机的厂家,技术很成熟。我们可以和他们合作。”

“山寨机?那不是…”

“山寨不等于低质。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系统,自己的标准。”陈建国打开电脑,“我要做的是一款搭载wm系统的智能手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这个想法太超前了,以至于很多人都觉得不可能实现。但陈建国坚持推进,他相信这将是下一个风口。**第十八章转机**

李建国推开厂长办公室的门,王厂长正埋头翻看一堆报表,眉头紧锁。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看到李建国身后跟着车间主任老刘,脸上闪过一丝疑惑。

“小李,你找我有事?”王厂长放下手中的笔,靠在椅背上。

“王厂长,我想跟您谈谈咱们厂的出路。”李建国没有客套,直奔主题。

王厂长苦笑一声,“出路?现在哪还有什么出路,库房里积压的布料堆成山,工人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

“正因为这样,咱们才得改变。”李建国在椅子上坐下,“继续做老一套的劳保服装,只能等死。市场在变,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变,咱们不能还守着老思想。”

老刘在一旁点点头,“厂长,小李说得有道理。这段时间我观察了,他对市场的判断很准。”

王厂长沉默了一会儿,“你具体想怎么做?”

李建国精神一振,从包里掏出几张手绘的设计图,“我研究过现在年轻人喜欢的服装款式,咱们可以做老裤裤,这种裤型宽松舒适,正流行。还有格子夹克,现在鳄鱼牌的格子外套卖得特别火,咱们完全可以做类似的款式。”

“除了这些,女装市场也不能忽视。”李建国又拿出另一张设计图,“淡雅风格的连衣裙,用料不多,但款式新颖,肯定受欢迎。”

王厂长仔细看着设计图,越看眉头皱得越紧,“这些想法是不错,可你知道现在库房里积压了多少布料吗?全是做劳保服装的粗布,不清掉这些库存,哪有钱去采购新面料?”

“还有,就算做出来了,怎么销售?现在百货商场的柜台租金那么贵,咱们小厂哪有那个实力?”王厂长连连摇头。

李建国听出了王厂长话里的担忧,但他早有准备,“厂长,库存的问题我有办法解决。至于销售渠道,我也想到了新的方式。”

“什么方式?”王厂长来了兴趣。

“咱们可以组织模特队,搞时装表演,直接面对消费者销售。现在年轻人喜欢新鲜事物,这种销售方式肯定能吸引人。”

王厂长愣了愣,“模特队?咱们一个纺织厂,搞什么模特队?”

“厂长,您想想,现在电视里天天播放港台明星的mtV,年轻人都在模仿他们的穿着打扮。咱们如果能把服装和流行文化结合起来,还愁没有市场?”

老刘在旁边插话,“小李说得对,我女儿就特别喜欢看那些港台歌星,整天嚷着要买漂亮衣服。”

王厂长陷入了沉思,办公室里安静得只听得到钟表的滴答声。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你的想法是好,但现实问题摆在这里。库房里那些布料不处理掉,咱们就没有流动资金。”

“再说,工人们现在情绪也不稳定,好几个月没发全工资了,再折腾下去,人心就散了。”

李建国站起身,“厂长,给我三天时间,让我试试能不能把那些积压的布料变成钱。”

“三天?”王厂长瞪大了眼睛,“小李,我知道你有想法,但这不是开玩笑的事。”

“我没开玩笑。”李建国语气坚定,“如果三天内我能把库存清理一部分,您就支持我的改革计划,怎么样?”

王厂长看着李建国认真的表情,心里也涌起一股冲动。反正现在已经是死马当活马医了,不妨让这个年轻人试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