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重回1997,开局千斤大海货

作者:灰火 | 分类:女生 | 字数:52.6万字

第235章 破釜沉舟

书名:重回1997,开局千斤大海货 作者:灰火 字数:0 更新时间:07-10 15:45

李明推开厂长办公室的门时,心脏砰砰直跳。这间办公室他来过几次,但从没像今天这样紧张过。

“小李,坐吧。”厂长张建国放下手中的茶杯,打量着这个年轻人。车间主任老王已经提前打过招呼,说这小伙子有想法,想和厂长聊聊厂子的前景。

李明在椅子上坐直身体:“张厂长,我今天来是想跟您谈谈咱们厂的出路问题。”

“哦?”张建国眉毛一挑,“你一个车间工人,还关心起厂子的前途来了?”

“厂子不好,我们工人也没好日子过。”李明深吸一口气,“张厂长,您觉得咱们厂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张建国叹了口气:“还能怎么样?市场不景气,产品积压,工人发不出工资。要不是政府扶持,早就倒闭了。”

“那您想过改变吗?”

“改变?”张建国苦笑,“说得轻松,怎么改?我们这些老古董能懂什么新花样?”

李明站起身,走到窗边:“张厂长,您看外面那些年轻人穿的什么?”

张建国跟着看过去,街上的年轻人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牛仔裤、夹克衫、连衣裙,色彩鲜艳,款式新颖。

“咱们厂生产的那些老式工装、中山装,现在谁还穿?”李明转身面对张建国,“我们得生产年轻人喜欢的东西。”

“比如呢?”

“老裤裤,您听说过吗?现在城里的年轻人都爱穿这种宽松的裤子。还有格子夹克,去年鳄鱼牌的格子夹克卖疯了。”李明越说越兴奋,“还有那些淡雅风格的连衣裙,女孩子们特别喜欢。”

张建国皱眉:“你说的这些,我们能做吗?技术跟得上吗?”

“技术不是问题,关键是观念。”李明在办公室里踱步,“我还想组织一支模特队,让我们的工人当模特,展示咱们的产品。这样既能宣传,又能提高工人的积极性。”

张建国摸着下巴,陷入沉思。过了好一会儿,他摇摇头:“小李,你的想法是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咱们仓库里积压了那么多货,不清掉这些库存,哪有资金搞新产品?”

“那些库存……”

“全是制作劳保服的布料,还有一些半成品,堆了好几年了。”张建国叹气,“卖不出去,扔了又可惜。”

李明眼前一亮:“张厂长,能让我去仓库看看吗?”

“看看倒是可以,不过我劝你别抱太大希望。”

两个小时后,李明从仓库走出来,满身灰尘,但眼神发亮。他找到了答案。

仓库里那些深蓝色的厚实布料,质地结实耐用,正是制作牛仔裤的好材料。虽然颜色单调了些,但经过简单的处理,完全可以做出时髦的牛仔裤。

“张厂长,给我一个星期时间。”李明站在张建国面前,满怀信心,“我保证让那些积压的布料变成畅销品。”

“你确定?”

“确定。但我需要您的支持,还要借用一下文化宫的设备。”

张建国沉默了片刻:“好,我给你一个星期。成功了,你的建议我认真考虑。失败了……”

“失败了我承担全部责任。”

第二天一早,李明就组织了十几个技术好的工人开始改造那些布料。他们按照李明记忆中的牛仔裤样式,重新裁剪、缝制。

与此同时,李明跑到文化宫,找到管事的老师傅:“师傅,能借我台电视和录像机吗?”

“你要这些干什么?”

“搞点文艺活动,丰富工人生活。”

老师傅看李明诚恳,答应了:“行,但你得保证不能弄坏了。”

三天后,李明的第一批牛仔裤做好了。虽然工艺还不够精细,但款式新颖,价格便宜,比市面上的进口牛仔裤便宜一半。

李明选择了厂区前的小广场作为销售地点。他把借来的电视和录像机搬到广场上,播放刘德华主演的《天若有情》。

电影刚开始播放,就吸引了不少人围观。那个年代,能在户外看电影可是新鲜事。

“各位乡亲,各位朋友!”李明站在电视机旁边,拿着喇叭喊话,“今天我们纺织厂推出全新产品——时尚牛仔裤!”

他拿起一条牛仔裤展示:“看看,这质量,这款式,跟港台明星穿的一模一样!价格呢?只要二十八块!”

围观的人议论纷纷。这个价格确实便宜,市面上同样的裤子至少要五六十块。

“是不是质量有问题啊?”有人质疑。

李明笑了:“质量?我们厂做了这么多年衣服,质量还用说吗?不信您摸摸。”

他让几个工人穿上牛仔裤在人群中走动,让大家亲手感受布料的质感。

电影播到刘德华穿着牛仔裤骑摩托车的镜头时,围观的年轻人眼神都亮了。那个潇洒的造型,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我买一条!”

“给我也来一条!”

“还有别的颜色吗?”

人群开始涌动,李明组织工人维持秩序,一边收钱一边发货。短短两个小时,带来的五十条牛仔裤全部售空。

晚上,李明数着一沓钞票,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一千四百块钱,这在那个年代可不是小数目。

第二天,消息传开了。整个县城的年轻人都知道纺织厂出了新款牛仔裤,质量好,价格便宜。

张建国听到汇报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一天卖了一千多?”

“千真万确!”车间主任老王兴奋地说,“现在门口排队买裤子的人都排到马路上了!”

张建国急忙赶到厂门口,果然看到长长的队伍。那些平时连厂门都不进的年轻人,现在排着队要买他们厂的产品。

“小李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张建国心里暗暗佩服。

接下来的几天,李明继续组织工人加班加点生产牛仔裤。仓库里的布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着,而厂里的资金账户却在不断增加。

一个星期后,当李明再次站在张建国面前时,他的腰杆挺得更直了。

“张厂长,库存清了大半,资金回笼了八万多。现在可以考虑我的建议了吧?”

张建国看着手中的财务报表,连连点头:“可以,完全可以!小李,你说怎么办,我听你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