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作者:着调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53章 圣王术

书名: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作者:着调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3

所以他母亲最后死的不明不白!所以他父皇会对他厌恶至极,因为他是他阴谋算计的产物,不断地提醒着他那段不堪的往事……

这一刻,魏承昱萦绕心头多年的疑惑解开了。

他一直想不明白,一直事无巨细宠爱着他和母亲的父皇,为何在母亲死后,忽然那般绝情、那般冷漠?

如今,他明白了,原来盛宠才是假象,父皇不过是演了一出戏,只是这出戏太久、太真,把所有人都骗了!

什么都是虚假的,那什么才是真的?

他母亲的死是真的,外祖父、舅父的死是真的,他被弃置的十多年也是真的……

魏承昱心如刀绞,为他母亲爱上了这样一个人不值,为他外祖父、舅父冒死推举这样一个君主不值,也为自己那残存的幻想不值!

良久,他缓过神来,语气中带着灰败,“萧先生,我是他的儿子,身上流着他的血,你不怕我日后也会成为那样的人吗?”

萧业摇摇头,坚定地眼神望着他,“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殿下是谁的儿子不重要,殿下是谁才重要!

对一个帝王来说,真正的制衡之术,不是党派林立,相互攻伐,以至朝堂乌烟瘴气,沽名钓誉之辈上蹿下跳,有为之士无处施展。长此以往,必是国力内耗,社稷崩塌。

真正的制衡术是驭人术,使朝中人才济济、能人辈出,物尽其用、人尽其能。虽政见有所不同,但上报社稷、下蔽子民的赤心热血却是殊途同归!

但能驾驭得了这样一群能臣的君主,必得是位明辨是非、深明大义、雄才大略的圣帝明王!

这才是一位帝王真正要学习的制衡——圣王术!”

魏承昱听了萧业的这番慷慨陈词,内心慷慨激昂,那让人衰败的浓雾似乎一下烟消云散了!

眼前这个背负着血海深仇、押上全部性命身家豪赌他赢的人,心中所装的并非一己私怨,而是天下万民!

那他,又有什么理由在半道迟疑?

魏承昱眼眶泛红,“萧先生,本王不会再有疑虑!”

萧业欣慰地颔首,沉声道:“殿下性情仁厚,我信殿下子不肖父!也信殿下,定能走出一条通往明君圣主的帝王道!”

屋外,秋风渐已萧瑟,屋内,却是浩然正气!

明君圣主,天下万民!谷易和韩璋相信,他们的主子,不会选错!

夜幕深沉,既有疏星几点,又有黑云万里。

齐王府中,魏承煦斜倚在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的二龙戏珠穿云喷水透雕的方榻上。

手中翻看的是抄录来的千秋宴的座次名单。

这时,徐骁从外面进来了,挥挥手让殿内侍奉着的侍卫杨菡下去了。

“殿下莫恼,燕王便是有再大的风光也是一时,殿下还是做好眼前的事要紧。”

魏承煦丢开了册子,仪态雍容的坐直了身子,少了刚刚的懒散不羁,多了些华贵风流。

“今个儿来个燕王压本王一头,明日是梁王,后日便是本王的那些弟弟们。本王若是一次忍了,父皇眼里就越发没我了!”

徐骁思之有理,问道:“殿下准备怎么办?”

齐王笑笑,“倒也无需大动干戈,谁尊谁次,说到底不过是父皇的一句话。”

徐骁点点头,忽又想起一事,“宫宴可准备妥帖了?”

齐王看了他一眼,“自是妥帖,舅舅放心。”

徐骁这才放下心来,他相信齐王做事老练,断不会有什么差错。

千秋节这日,依例,皇后先去建章宫、长秋宫给太后、皇帝行礼,又在玉蓬殿受了后宫嫔妃的贺礼,随后来到昭华宫接受后妃公主、宗亲女眷和五品以上命妇的跪拜。

这一番忙活下来,已至午时。皇后、后妃及公主们各还本宫。

宗亲女眷和命妇们被赐了宴,午膳后被安排进了几间偏殿稍事歇息,等着参加晚间的千秋宴。

谢姮自然也在列,让她意外的是,今日只见到了赵倚华,陆灵韵竟没跟母亲一起来。

本来有赵倚华在,她还有个说话的人,只是没多久,赵倚华便被清河公主请去了揽月殿。

清河公主与赵倚华幼时倒没什么交情,只是听说最近她屡次被召进宫为太后舞剑解闷儿,心中好奇这是怎么个人物?

而今日在昭华宫远远见了,倒真的是一个峨眉藏英气,红妆裹风华的女子!

清河公主心中不禁对其亲近起来,对其在武阳关的经历也叹为观止。

赵倚华见到清河公主之前,心中还在打鼓,她曾听陆灵韵提过,清河公主娇纵万分、蛮不讲理。

不承想,今日一见才知不可尽信传言,其虽言语神态中难掩骄傲,但到底是天之骄女,也算是“平易近人”了。

两人聊了一会儿,太后又命人来传赵倚华。

清河公主性子虽然骄纵了些,但为人没什么繁复心思,此刻与赵倚华聊得正投机,不肯放她离去,便道:“本宫与你一起去见过皇祖母。”

于是,两人便一同往建章宫去了。

建章宫里,太后午间小憩后刚起,韩嬷嬷一边为其梳妆一边道:“听宫人们说,季淑妃今日儿在昭华宫参拜皇后时,差点儿没站起来。”

太后并不意外,“夜以继日的在宝华殿佛前跪着抄写经文,恐怕是要落下病根了。”

韩嬷嬷点点头,为太后簪上凤钗。“是啊,这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季淑妃对皇后当真恭敬万分,自愿在宝华殿佛堂跪着为皇后抄写《药师经》十函祈福。”

太后冷笑一声,“她倒不愧为皇后,这磋磨人的手段十分娴熟。”

那日,皇帝由玉蓬殿外改道去了长宁殿后,季淑妃听宫人说了始末,心中惊骇不已。

为防皇后忌恨,连忙备了些礼物去了玉蓬殿请罪。

却见皇后眉眼讥诮,冷冷道:“你长宁殿不缺这些金银珠宝,本宫的玉蓬殿便缺了?”

季淑妃慌忙道,并非此意,只是对皇后的一番恭敬心意。

皇后便道:“本宫一直想抄录《药师经》一百零八函,为众生化解一百零八种烦恼。淑妃如若有心,在本宫生辰前,不妨先为本宫抄录十函?”

季淑妃不敢拒绝,连忙满口答应下来。

皇后又道:“既是为众生祈愿,淑妃可得虔诚,便在宝华殿的佛前跪着抄录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