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作者:煮酒笑余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521章 冷宫

书名: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作者:煮酒笑余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1

杨公公拎着食盒离开,苏雨晴眼眸中闪过淡淡忧伤。双眸看向春桃,轻声道:“春桃,可有打听到上官娘娘的下落?”

她的声音轻柔,却透露出一丝急切。

春桃赶忙躬身回答道:“已经打听到了。上官娘娘的车驾自皇宫偏门而入,被安置在一处极为偏僻的寝宫内。”

苏雨晴闻听此言,心中一紧,柳眉紧蹙,言道:“速去准备些膳食,本宫要去探望她。”

春桃闻言,面露难色,迟疑道:“这……怕是不好吧!上官娘娘如今已被陛下打入冷宫,没有陛下的旨意,您这般前去探望,若是陛下得知,恐怕会心生不悦!”

春桃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自古以来,凡是被打入冷宫的嫔妃,鲜有人能去探望。

这不仅是冷宫的规矩,更是一种对皇帝威严的维护。苏雨晴作为帝后,贸然前去冷宫探望上官娘娘,多有对皇帝不敬之意。

苏雨晴神色坚定,说道:“本宫心意已决,倘若陛下要怪罪,本宫受着便是。更何况,本宫与上官妹妹姐妹一场,如今她落难,本宫怎能坐视不管。”

春桃见帝后如此坚持,不敢再劝,忙去准备膳食。

听雨轩。

“陛下,您还是先用膳吧!”

传达完皇帝旨意的杨公公,端着些膳食再次返回听雨轩。他的声音温和而恭敬,仿佛生怕惊扰到皇帝的思绪。

黯淡的光线下,皇帝的身影显得有些落寞和孤独。

听到杨公公的话,皇帝微微转过头,露出了一张略显憔悴的面庞,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放下吧,朕还不饿。”

杨公公轻轻将膳食放在矮桌上,继续说道:“陛下,芮娘娘已经去了,您切莫过于悲痛。陛下身为一国之君,肩负着天下苍生的福祉,您一定要保重龙体啊!娘娘在天之灵,一定不愿看到陛下如此悲痛。芮娘娘心地善良,定希望陛下能够坚强地面对这一切,以保重龙体为先。”

说到这里,杨公公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帝后亲自为您煲的汤,老奴已经端了过来。这汤里蕴含着帝后的一片心意,陛下您多少喝一点吧,也算是对帝后的一种回应。”

听到杨公公的话,原本面无表情的脸上微微一动。他缓缓转过头,目光落在了矮桌上的膳食上。那碗参汤被放置在最显眼的位置,热气腾腾,香味四溢。

秦狄凝视着那碗汤,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伸出手去。

杨公公见状,心中一喜,急忙快步上前,双手捧起那碗参汤毕恭毕敬地将它送到秦狄的手中。

他并不是不饿,而是没有什么胃口。喝了这碗参汤,至少可以让他的体力得到补充。

苏雨晴带着膳食,在春桃的陪同下,悄然前往那偏僻的冷宫。

冷宫周围一片死寂,门口连照亮的宫灯都没有。如果没有春桃在前引路,苏雨晴根本就找不到这个地方。

不知是天气逐渐转凉还是心理作用,站立在门口,苏雨晴只觉得一股凉意袭来,冷飕飕的。

“春桃,你确定是这里?”

苏雨晴不可置信的望着面前破败斑驳的大门,朱漆早就掉落,仿佛诉说着被遗忘之人的凄凉。

“没错的,奴婢已经打听清楚了,就是这里。”

得到春桃的肯定回答,苏雨晴只觉得一阵心酸。在她的示意下,随行侍女上前,轻轻推开那扇斑驳的木门。

门轴发出“嘎吱”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随着虚掩的木门被推开,可以看到屋内有昏暗灯光,整个院子里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

苏雨晴借着灯笼内的亮光迈步上前,缓步进入院内,直奔里屋。

“云锦?涵涵?”

进入屋内,陈设极其简单,简单到苏雨晴一眼就看到了两人,嘴里忍不住轻声呼唤。

“帝后……您怎么来了?”上官云锦转头观瞧,只见帝后苏雨晴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急忙起身迎了过来:“臣妾见过帝后。”

“涵涵给帝后请安!”

江涵看到帝后出现,面露喜色,紧随在师傅身后,来到门口迎接。

“快快免礼!”苏雨晴快步走上前,一把拉住上官云锦的手,继续说道:“见你落得如此境地,本宫心中似如刀割。突厥此行,让你受了太多的委屈。”

上官云锦闻言,故作轻松的说道:“帝后言重了,对臣妾来说,在哪里都一样。只是帝后实在不该前来此处,恐会被臣妾牵连,您应尽快回宫。”

苏雨晴强挤笑意,摇头道:“本宫不怕。你呀,总是一副冷冰冰的外表,实则心太善了,对什么事情都不争不抢更不知道示弱。陛下的倔脾气你不是不知道,都是自家人,适当的时候服个软倒又有何妨!好了,不说这些了,先吃些膳食吧,有什么事,咱们慢慢说。”

“多谢帝后好意。”

上官云锦哪有胃口,又不好拂了她的好意,伸手接过食盒后转手递到江涵面前:“你先去吃些膳食,我与帝后说几句话!”

江涵会意,接过食盒后闪退一旁。自抵达皇宫到现在为止,不曾有人前来给她们送些膳食。

苏雨晴看着她,心中一阵酸涩,拉着她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你我姐妹一场,如今你这般处境,本宫定要帮你求情。你莫要再执拗,与陛下服个软,但愿能早日脱离这冷宫。”

上官云锦苦笑一声,“帝后美意臣妾心领了。此次突厥之行,臣妾问心无愧。陛下若因这点事便如此对我,我又何必去刻意讨好,在这里生活倒也不错,安安静静的无人打扰。”

“唉,你呀,就知道逞强!”苏雨晴叹了口气,知道劝不动她。于是目光看向春桃,轻声询问道:“人到了吗?”

春桃看了看院外,点头道:“已经到了,就在外面。”

“那还不快快去接到屋内。”

苏雨晴的声音说完,春桃急匆匆的朝院中走去。

上官云锦见状,有些好奇,询问道:“什么人在外面?”

苏雨晴闻言,笑而不语。上官云锦见状,双眸看向门口,只见春桃的身影再次出现,怀中抱着的正是日思夜想的女儿。

“娜儿!”上官云锦口中轻呼一语,快步起身迎上前去。

泽娜已经熟睡,对周围的一切没有丝毫的感知。

果然,孩子是她内心最柔弱之处。上官云锦小心翼翼的接过孩子抱在怀中,看着她熟睡的模样,美眸间再也忍不住的泛起泪意。

“你离京一年,本宫亦是母亲,深知你对孩子的惦念之苦,便想着先让你与娜儿见上一面,这也是本宫为何定要前来探望你的原因。”

苏雨晴的话说完,上官云锦的泪意再也控制不住,沿着脸颊滑落下来:“臣妾多谢帝后。”

苏雨晴急忙阻止即将躬身表达谢意的上官云锦,缓言道:“你我姊妹就不必如此客气了,突厥之事本宫听说了不少。如果没有你力挽狂澜主持大局,陛下能否返回京都还是个未知数,你心中委屈,本宫感同身受。”

“疆场之事本宫帮不上忙,唯一能做的就是代你照顾好泽娜。”

她二人在这里交谈之时,听雨轩的门外,一道身材高挑的身影,从远处缓缓走来。

守在门口的人看到她的到来,急忙将消息去告诉了杨公公。

听完小太监的话,杨公公挥手示意他退去,随后迈步上前,来到皇帝身后。轻声开口道:“陛下,洛依姑娘来了。”

“她来做什么?”秦狄出声询问,声音听起来有些沙哑。

“说是前来祭奠芮娘娘。”

杨公公说完,秦狄沉思片刻,随后缓言道:“让她进来吧。”

“喏。”

不多时,在杨公公的带领下,洛依来到殿内。

“你怎么来了?”秦狄缓缓转头,目光落在洛依身上。

“怎么?本尊不能来?”洛依面露沉色,双眸看向时芮的棺椁:“不管怎么说,我与她都是南疆之人。以前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于情于理,我都应该前来祭奠一番。”

她的话说完,杨公公已经点燃香烛,毕恭毕敬的送到她面前。

洛依接过香烛拜了几拜,杨公公上前接过香烛,小心翼翼的插入到灵柩前的香炉内。

洛依祭奠完毕,转身看向秦狄。见他面露惆怅神色,顺势在他对面席地而坐,开口道:“时芮已去,你也不必过于哀伤。人生在世,终有一死,节哀吧。”

如果是在返回京都的路上知道时芮的死讯,有几日可能也就好了,但这个消息是今日即将抵达京都时才得知,根本就没有缓冲的时间,沉浸于悲痛之中实乃人之常情。

安慰的话说出来简单,又有几人真的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在旁人眼中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实则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秦狄稍作沉默,缓缓抬头看向洛依,道:“朕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心中一时难以释怀。”

洛依看着他,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言道:“身为一国之君,自是要承受旁人不能承受的悲痛,不能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

秦狄苦笑一声,道:“这失去之痛,如鲠在喉。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洛依看着他,心中竟有些不忍,深吸一口气,说道:“时芮泉下有知,也不愿见你如此悲痛。如今返回京都,怕是有许多政务等待你决策。”

秦狄微微一怔,目光投向时芮的棺椁,缓言道:“朝中之事,你无需担忧,朕自有分寸。”

“上官云锦的事情,你可也是自有分寸?”

洛依毫无征兆的提及上官云锦,只见秦狄眉头蹙起,看了她一眼。

就在两人目光交汇的瞬间,洛依的内心猛地抽搐了一下,因为她惊愕地发现,秦狄的双眸中竟然透露出一种浑浊之色。

“怎么,你是来替她求情的?”秦狄面无表情地看着洛依,他的声音异常平静,没有丝毫情绪波动。

洛依克制着内心那一丝惊骇,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尽可能地镇定。

“本尊何必替她求情,只是觉得她委屈而已。她虽有过错,却并无丝毫恶意,对你更是一片真心。如何处置她,那是你汉帝的事情,与本尊何干!”

“亡灵既已祭奠,本尊就不打扰了,走了。”

洛依说完这句话后,便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她的步伐显得有些匆忙,似乎急于摆脱秦狄的视线。

待到秦狄转头看去的时候,她的身影已消失在门口。望着洛依离去的方向,他深吸口气,对她此行前来的目的感到有些疑惑。

洛依从听雨轩内出来,脚步显得有些沉重,就连她的面色也变得格外凝重,似乎有什么心事萦绕心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