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作者:煮酒笑余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498章 人心惶惶

书名: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作者:煮酒笑余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1

他的担忧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大家都在朝廷为官,虽然不能保证每天都能碰面,但每隔几天总能见上一面。一旦谁几日不见,其他人肯定会有所察觉。

就算这个人有一个看似合理的外出公干理由,但朝中的百官会自然而然地将其与突厥联系起来。这种情况下,即使这个人真的只是外出公干,也难免会被人怀疑是否与突厥有什么关联。而一旦这种怀疑产生,就可能引发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

魏征先是点点头,对他的话表示认可,而后担忧的说道:“陈相的担忧倒也有理,只是不派人前往突厥探查,这消息何时才能传回?”

陈松缓缓眯起双眼,目光投向大殿之外那轮冉冉升起的红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脸上,映照出他那从容不迫的神情。

“陛下若是真的遭遇了性命之忧,张相必定会想尽办法将消息传递回来。但若是一直没有消息传回,那么陛下必定是安然无恙的。”

魏征摸着胡须,沉吟片刻:“话虽如此,可这等待期间,朝堂人心惶惶,也不是长久之计。”

陈松将目光收回,落在对方脸上,言道:“魏相莫急,咱们先去公孙歆玥娘娘那里一趟。她掌握着我朝的情报网,说不定已经得到了突厥那边的消息了。”

魏征眼睛一亮,觉得陈松所言甚是。

打定主意,两人结伴而行,前去拜会公孙歆玥。

宫外的消息,公孙歆玥早已得知。这件事情的真假,她无法判断,已经派人暗中打探消息来源。但京都这么大,想调查清楚并非易事。

了解完两位丞相的来意,公孙歆玥蹙眉,直言道:“情报网虽广,但目前还未收到突厥那边确切关于陛下的消息。我已安排人密切关注,一有消息便会知晓。”

陈松和魏征听后,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昨日本宫倒是收到了北宁送来的最新消息,占据北宁的秦浩,要离开北宁了。”

公孙歆玥的这句话,令两位丞相大人顿时瞪圆双目。

“竟有此事,敢问娘娘,此消息可否属实?”魏征急切的询问。

“娘娘可知秦浩要前往何处?”

相比之下,陈松显然更在乎秦浩的目的地是哪里。

“消息乃是本宫族内人亲笔所书,应该不会有假。至于秦浩要去往何处,消息中并未提及。想来是并未打探到更确切的消息,故此不敢妄加猜测。”

公孙歆玥的话说完,屋内暂时变得沉默起来。

在一阵短暂的沉默之后,陈松率先打破沉寂,缓缓地开口说道:“秦浩乃是我朝的弃臣。他的去留原本并不是什么至关重要的事情,然而如今京都城中谣言四起,这其中的缘由恐怕并非如此简单。”

陈松的话语刚落,魏征便紧接着问道:“你的意思是……秦浩要前往突厥?”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和担忧。

陈松凝视着魏征,沉重地点了点头,回答道:“不无这种可能。如今突厥的局势异常动荡,加上有传言说陛下昏睡不醒,秦浩在这个时候选择前往突厥,实在让人难以安心。他难保不会与突厥的残党相互勾结,做出对我朝不利的事情。”

魏征闻言,不禁深吸了一口气。眉头紧紧地皱起,似乎在思考着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如果他真的要前往突厥,那么陛下昏睡不醒一事,恐怕极有可能是真的了!”

公孙歆玥也神色凝重起来:“二位丞相所言极是,此事不得不防。本宫会让他们密切关注秦浩的动向。只要他离开北宁,定会有消息传回。”

魏征皱着眉头思索片刻,说道:“娘娘,可否通知北宁的人,让他们想办法探听一下突厥境内的事情。城内谣言四起,朝中百官皆因此事难以心安。”

公孙歆玥:“丞相不必担忧,突厥境内的一些城池,已经有了我们的人。如果陛下当真遇到了什么危机,想来这一两日就会有消息传回。”

此时,宫内的总管大太监杨光气喘吁吁的走了进来,直奔两人面前,道:“哎呦喂,两位丞相大人,让咱家这一顿好找,帝后娘娘听闻宫外谣言,心中忧虑,请两位丞相前去相见。”

魏征和陈松对视一眼,明白定是苏文柏已将消息告知帝后。两人整了整衣冠,拜别公孙娘娘后,随小太监前往永寿宫。

不多时,二人来到了永寿殿。

殿内焚着安神的沉水香,却压不住那股紧张的气氛。只见帝后苏雨晴端坐于凤座之上,往日精致的妆容今日却略显凌乱,一双杏眼红肿未消,手中绞着的一方鲛绡帕子早已皱得不成样子。

\"臣参见帝后。\"

两位丞相齐声行礼,膝盖刚触到地面,就听帝后急声道:\"免礼!两位爱卿快请起。\"

苏雨晴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颤抖:\"陛下究竟如何?城内的谣言...可是真的?\"

魏征深吸一口气,上前半步拱手道:\"帝后勿忧,目前尚无确切消息传回,皆为市井谣传,当不得真。陛下吉人自有天相,定无大碍。\"

陈松见状立即附和:\"魏相所言极是。陛下洪福齐天,又有上官娘娘在旁保护,即便遇到些危险,也定能逢凶化吉。倘若陛下当真发生意外,上官娘娘又岂能瞒着帝后您呢。\"

听他们这样一说,苏雨晴悬着的心这才稍微踏实了点。

苏雨晴微微点头,可眼中仍有担忧:“但愿如两位爱卿所言。只是这谣言传得如此厉害,若不尽快平息,恐生大乱。”

魏征忙道:“帝后放心,臣已安排苏尚书追查谣言源头,定会揪出幕后之人。”

陈松也道:“我等也会密切关注朝堂动向,稳定百官之心。”

苏雨晴又道:“若陛下真有不测,这天下岂不是要大乱!我朝道路,何以如此多的艰难险阻!”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再度紧张起来。

魏征和陈松对视一眼,魏征道:“帝后莫要往坏处想,陛下定会平安无事。即便真有万一,三省六部亦有应对之策,臣等定会保我朝江山永固。”

苏雨晴叹了口气:“希望如此吧。两位爱卿定要竭尽全力,早日查明真相。”

陈松一脸凝重地看着帝后,缓缓说道:“启奏帝后,微臣认为,现在是时候请陛下还朝了。陛下自登基以来,可谓是战功赫赫,先是征讨越国,大获全胜。接着又平定南境之乱,稳定了国家的南方边境。如今上三州的叛乱也已接近尾声,而突厥政权更是在我朝的强大攻势下土崩瓦解。如此一来,我朝的疆域得到了数倍的扩充。这样的扩张速度,可谓是亘古未有啊!”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然而微臣认为,打天下固然不易,但如何治理好这片广袤的疆土,才是真正的难事。天下初定,人心不稳,各种问题接踵而至。若不及时加以解决,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危机。”

帝后苏雨晴前几年是个小白,对天下大势和朝中政务一窍不通。经过这几年耳濡目染,现在的她对朝中政务和当前局势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心得。

对陈松提出的这件事,苏雨晴举双手赞成。其实国家的疆土有多大,对她而言并不是那么重要。

只见她微微颔首,却依旧是眉头紧锁:“陈丞相所言极是,本宫早有此想法。只是陛下身为一国之君,迟迟未归,本宫一个妇道人家,又岂能指手画脚,耽误了国家大事。如今又有这许多谣言,着实让人忧心。”

魏征闻言,上前一步,说道:“当下虽局势复杂,但我等可先稳定朝局,安抚民心。待陛下那边有确切消息传来,只要陛下无碍,可由三省六部派遣臣子前往突厥,请陛下还朝。”

陈松接着说:“魏相所言有理。臣以为可让羽王或是福王殿下前去,既能保证安全,又能及时带回准确消息。”

苏雨晴思索片刻,道:“就依两位爱卿所言。当务之急是要确定陛下的真实状况,此事就交由你们负责。朝堂之上,还望两位丞相多多费心,稳定人心。”

魏征和陈松齐声领命:“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帝后所托。”

说罢,二人再次行礼,退出永寿殿,准备着手安排后续事宜。

突厥,婺城。

转眼间又是两日过去,皇帝依旧处于昏睡之中,丝毫没有苏醒的迹象。

这几日经过一系列的肃清整治行动,经过一番努力,婺城内的隐患终于被彻底清除。

为了给剩余的居民一个严厉的警告,阿史那库鲁决定采取极端手段。他当着众多居民的面,在王宫外的空地上,将抓捕的上千名突厥人处以极刑。

那场面异常惨烈,血腥之气弥漫在空气中,让人不寒而栗。

这些被处以极刑的突厥人,有的被斩首示众,有的被活活吊死,还有的被五马分尸。他们的惨叫声响彻整个婺城,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仿佛在诉说着死亡的恐惧和痛苦。

这一幕不仅让在场的居民们惊恐万分,也让整个婺城都为之震撼。

阿史那库鲁的举动,无疑是在向所有人宣告他的立场和决心。

换句话说,阿史那库鲁杀了那些人,就等于切断了自己的退路。他已经没有了再回头的余地,只能投效于大汉,无论前方等待他的是怎样的结局,都已经没有退路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