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作者:煮酒笑余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501章 平定突厥

书名: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作者:煮酒笑余生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1

张琛毕恭毕敬的捧起那份宣告突厥灭亡的诏书,而后转身立于王宫大殿之上。他那坚定而深邃眼神,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诸位将军,诸位同僚。”张琛的声音浑厚有力,回荡在王宫的每一个角落:“今日,我等齐聚一堂,共襄盛举。突厥,这个曾与我们大汉为敌的国度,已正式成为我大汉王朝的版图。”

他的话语激起了在场众人的一阵骚动,有人面露喜色,有人则眉头紧锁面露忧心。

喜得则是汉军的将士们,忧的则是那些才归顺不久的突厥人。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对他们来说的确有些始料未及。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无法否认,这的确是一个很现实的事情。

张琛轻轻举起诏书,那金黄色的诏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承载了整个大汉的荣耀与辉煌。

“此诏书,乃陛下之意,亦是我大汉万民之心声。突厥已灭,我大汉之威名必将传遍四海!”

他的话语慷慨激昂,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驱使着每一个人。在场的人纷纷拱手,以示恭敬。这一刻,他们共同见证了一个伟大时代的来临。

在这欢庆的时刻,张琛的眼神却变得深邃而复杂。他看向远方,心中暗自思量:陛下,您是否也在为这胜利而感到欣慰?您是否也在期待着醒来,亲眼见证这伟大的一刻?

他深吸一口气,将思绪拉回现实。他知道,虽然现在突厥已灭,但未来的路还很长。他们需要继续稳定局势,巩固胜利果实,让大汉的荣耀能够永远闪耀在这片土地上。

张琛再次开口,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坚定。

“诸位同僚,突厥虽灭,但我们的使命并未结束。我们要继续加强边防固守,防止任何可能的叛乱。同时,也要加强与朝廷的联系,确保政令畅通无阻,律法也要全面覆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突厥的繁荣与稳定。”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军队的兵力扩充和训练,唯有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我们才能确保大汉疆土的安宁与和平。莫将军,你作为驻守突厥的主将,责任重大。希望你能不负所托,继续为大汉的荣耀而战。”

莫厝出列,拱手行礼,声音坚定而有力的说道:“丞相放心,莫厝定当竭尽全力,守护我朝疆土。”

张琛点头。他对莫厝还是很了解,这是一位忠诚勇敢的将领,有他在突厥驻守,自己可安心处理内政。

就在这时,一位归顺不久的突厥官员出列,神色忧虑道:“丞相大人,突厥虽成为汉朝疆土,但百姓民心未稳,若强行推行大汉律法,恐生变故。”

此人算是突厥之前的文官,他的考量有一定道理。

诏书刚刚颁布,他在这时候开口,显然有些不合时宜,仿佛有几分在挑战权威的意思。

张琛闻言微微皱眉,心中确有不悦。双眸在他脸上扫过,内心不悦并未表露出来,脑袋里思索着开口说话的人叫什么名字来这......

不怪张琛记不住,突厥人的名字都挺长的,而且姓氏不像汉人那样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有一点他倒是可以肯定,面前之人倒是见过,因为脑袋里有点印象,但不多。

感受到丞相的目光锁定在自己脸上,他内心同样有些胆怯。可是话已出口,后悔亦是无用。

想想自己这半辈子,虽然谋了个一官半职,却从未受到重用。倘若今日能高光一把,此生倒也没有白在世间走一遭。

就在他感悟人生的时候,张琛缓缓开口道:“你所言,本相亦有考虑。律法推行确需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大汉律法乃维护国家稳定之根本,绝不能因民心未稳而搁置。”

张琛目光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本相可允诺,初期律法推行会结合突厥旧俗,以怀柔之策治理突厥,以安抚百姓。待民心渐稳,再全面施行。你身为突厥官员,当为百姓表率,协助朝廷稳定局势。”

那官员听后,心中一凛,没想到丞相不仅未曾怪罪自己,竟考虑的还如此周全。连忙拱手:“多谢丞相信任,下官定当全力以赴。”

张琛见状,缓缓点头,暗道:此人能在大庭广众之下站出来辩驳,可见他还是有几分胆识的,眼下正是用人之际,若有合适机会,提携他一下倒也未尝不可。

心中所想,自然不会这么快就表达出来,对此人还需调查了解一番方可委以重任。

目光再次看向殿内众人,继续道:“接下来,诸位各司其职,为大汉安稳繁荣努力。只要我等齐心协力,定能让这片新土地焕发新的生机,变得繁荣昌盛。”

众人齐声应诺,大殿内再次响起坚定有力的声音,宣告着新的征程已然开启。

散朝之后,众人纷纷退去。

待到他们都离开后,张琛上前,朝着帘栊后的宝座深施一礼,宝座上坐着的并非皇帝,而是上官云锦。

“娘娘,您可还有其他吩咐?”

上官云锦缓缓起身,从帘栊后走出。

“今日之事你处理得极为妥当。只是这突厥境内,为何武将如此多,文臣却只有寥寥数人?”

她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小觑的威严。

张琛拱手道:“娘娘有所不知,突厥本就是游牧民族,向来崇尚武力,其民众多以习武为要,对文墨之道并不重视。所以境内武将众多,文臣稀缺。”

上官云锦微微点头,思索片刻道:“如今突厥已归我大汉,若想长久稳定,文治不可忽视。陛下曾多次说过,治世还需文臣。丞相可知会朝廷,选派一批有学识,善治理的文臣前往突厥治理。既然律法与我朝相同,突厥是否也要同时开办学府,发布政令,以教化突厥百姓呢?”

张琛领命道:“娘娘英明,臣正有此意。只是选派文臣之事,需谨慎挑选,确保其能适应突厥的环境,且有足够的能力担当此任,不可急于一时。”

上官云锦:“丞相考虑周全,本宫只是突然想到了这些。此事就交由你全权处理,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突厥能真正融入大汉。”

张琛再次拱手,“娘娘放心,臣定会竭尽全力。只是突厥旧俗难改,推行文治恐会遇到诸多阻碍。”

上官云锦目光坚:“有阻碍不可怕,怕的是不去尝试。丞相不妨可先从上层贵族入手,让他们看到文治的好处,再逐步推广至民间。他们若是不配合,那便扶持他人取缔又有何妨。”

张琛闻言,眼眸中流露出一抹欣慰,面前的上官娘娘在政务的处置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心得,行事作风与陛下越发的相似了。

在当前的局势下,确实需要一个果断、果决的人来坐镇,上官娘娘的表现无疑给了张琛很大的信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