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作者:兰若寺小妖 | 分类:都市 | 字数:93.6万字

第212章 可不能犯错误

书名: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作者:兰若寺小妖 字数:2.4千字 更新时间:07-29 04:38

【关于重生女主叶芝薇的一点提示:女主重生可不是因为这个玉扳指,一般来说女主重生前都很悲催,所以才需要重生来改变历史。

而现在的剧情是女生重生后才得到了玉扳指——小溪里捡的,在重生前她没见过这个东西。而且她要在几年后去到京城才激活这个金手指。重生后的女主知道的只是她上辈子的悲惨人生。

而她重生后会发生什么事,包括会捡到这个玉扳指、什么时候激活的,只有看过这本重生文的宝根知道。】

小妖有个好习惯,从来不窥屏,所以我猜啊,有些亲肯定会有以上的一点疑问,看我多聪明!

..................

两世为人的宝根似乎因为灵魂叠加的因素,记忆力越来越好。

一般人到了三十多岁,自己小时候的事情估计已经遗忘得差不多,但两辈子加起来超过八十岁的宝根,却能在得到某种讯息刺激后回忆起一些关于自己八岁时的记忆片段。

例如关于1960年7月的天气。

上辈子他留在了南方,宝根看着此刻窗外的暴雨终于回忆起了在湘北的那个夏天——洞庭湖区在那个夏天几乎没下过雨。

南旱北涝。

在这一年,世界意志对新生的国度进行了最为严苛的考验。

宝根记得当时矿山子弟小学还组织他们去附近的乡村帮忙捡谷子,而作为大粮仓的湘北地区因为干旱和台风影响,导致在7月开收的早稻提前半周多成熟,产量比往年低了三成多。

宝根那时还天真的以为自家湘北是全国最惨的。

但这辈子再次亲身经历一次,尤其是在消息最为灵通的京城里,他才晓得自己上辈子得亏是在湘北。

高叔从他单位上带回来的消息不少是关于粮食收获的。

五月份收上来的苏省和徽省的冬小麦,颗粒一点也不饱满;到了六月,一直阴雨绵绵的天府之国田里的稻谷出现霉变;原本寄予希望的夏收杂粮(玉米、甘薯)也因为干旱延迟半个月收获。

因为上半年的干旱,鲁省、冀省、豫省亩产减少四到五成,而京城周边的田地在六月份收割——部分地块绝收。

而指望着八月份能收割的黑省和吉省小麦,要延迟到九月份才能收获。

一片风雨飘摇中,宝根又想到了最北边的那几个口岸。

他总算是晓得为什么之后十年间,全龙国人对北边的曾经老大哥恨的那样浓烈。

你视为老师和兄弟的人,在你最困难的时候给你两肋狠狠的插了一刀。

但是吧,作为全球命最野的孩子,他还是咬着牙一点一点的爬了起来。

宝根望着窗外的雨水,又一次浮想翩翩起来。

记得重生前社区安排他去医院排队检查,那个走廊里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五成得的是富贵病。

医生一个劲的推荐少油少盐,最好吃粗粮、早餐就吃粉子,还要多运动。

说什么炎黄家的基因太耐饿,导致全国特么有2.3亿富贵病,愁得上面的大佬们个个脸色发白,忧得家家户户小心谨慎。

如果把这个数字缩水十倍然后放到今天,估计所有人都会幸福到笑死。

“傻笑个什么呢?”

柳茹茵路过宝根身边,又数了数他头顶的黄头发。

嗯,就剩十七八根了。

“诶,茵子,你帮我看看这花儿,我是不是眼花了?”

陈玉华的表情里满是疑惑还夹带着一丝欣喜,她指着花瓶里的荷花和莲蓬。

“这花开的怎么比外头要早些?而且好像见天的长。”

柳茹茵走过去仔细看了几眼,也摸起了下巴。

“这花长得也太快了吧!”

宝根呵呵一乐。

长得能不快吗?

他每天都把玉扳指泡过的水倒入瓶子里。

“出太阳了!”

随着林爱红的一声欢呼雨点瞬间消失不见。

一缕阳光撕破云层照入六十七号大杂院的天井。

把一切带有水汽的物件都照得明黄一片、冉冉发光,仿佛院子里镶嵌了无数面小小的镜子。

原本积水没过脚脖子的路面,只过了大半天便露出了干燥的路脊。

临近下班的时候,居委会的锣声再次响遍了大街小巷。

“同志们,街坊们,趁着大太阳,赶紧清理沟渠!”

“话匣子里可说了,过半个月又会涝上!”

林家这回出的劳力是柳茹茵,解卫军在单位上加班没回来。

宝根带着三个朋友在胡同里呼啸而过,他们抢着去清理淤泥的现场。

这一年月孩子们看到什么都好奇,尤其是看大人们掏淤泥,谁也不知道下一锄头刨出来的淤泥里有什么东西,跟开盲盒似的。

从淤泥里刨出来的烂布头、大号鹅卵石或者破砖头都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拿着树枝戳半天。

与其他的孩子不同,宝根感兴趣的可不是淤泥里开出来的这些东西,他在乎的是这些淤泥。

这两年光景不好,京城每条过道边的草丛都被薅了个干净,导致直接后果是街头巷尾的泥土在连续大雨下流失严重,导致沟渠里的淤泥特别多。

而且这些淤泥处理起来特别麻烦。

天生带着一股臭味,搁太阳下一晒,周边人都得绕着走。

也有人提议过送到郊区农村去当肥土,可一算人工口粮或者汽车成本,各个街道居委会立即熄火。

其实把这些淤泥铺到空闲的土地上用来种菜是最合适的。

可现在除了集体可以申请种一点外,个人种植是不被提倡的。

可四处都在清淤泥,哪个单位会少了这点泥巴?

最后地安门大街附近的各居委会把脑袋一拍,让人推着淤泥就往景山公园里送,美其名曰帮着给植物花草培土。

把好好的一个景山公园变得臭气熏天。

公园里的那些花草树木哪里用得到这么多淤泥,所以没过几天,公园的西北角就多出了好几座淤泥小山,人畜难近。

公园管理处立即挂了个牌子:“内部整改、休园七天!”

高挂免战牌不跟你们玩了!

在大人们陆续清理淤泥和为在哪里存放淤泥而头疼的时候,宝根带着胡同里的孩子们四处挖蚯蚓。

挖蚯蚓干什么呢?

当然不是为了去钓鱼,而是把这些蚯蚓扔到公园的那几座新增的淤泥臭山上。

利用纯天然的生物技术来帮管理处快速处理这些发臭的淤泥……。

管理处也很上路,每个小孩扔半斤蚯蚓进去,就给发两个刚摘的小果子。

孩子们两眼放光的吧唧两口吃完,拿着小铲子一阵风的又跑回去挖蚯蚓。

宝根悄悄刮起的这阵风,没过几天就把整条胡同各处的泥土表层破坏了个彻底。

当管理处存的那批小果子发完,这阵风才停歇下来。

但整条小苏州胡同各处的泥土地面,都如同宝根想要的那样被翻了好几遍。

惹得一些红袖箍总会皱着眉看着这些地面,还时不时的偷偷问居委会的朱大妈。

“大妈,你们不会真的想种菜吧?我看着你们把地都给翻了。”

得知真相之后,这几个人才松了一口气。

“千万要注意,可不能犯错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