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作者:兰若寺小妖 | 分类:都市 | 字数:71.8万字

第165章 黄秘书

书名: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 作者:兰若寺小妖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29 04:38

节后出现了不少新气象。

例如景川学校这边,初中和高中部很快也要迁移到骑楼桥这边来,听说院落就在不远处,已经联系的七七八八。

至于操场则直接被指定使用景山公园。

法兰人埃尔成为了一只勤劳的小蜜蜂,端午节那天他带着一饭盒粽子和第一批赶出来的成品再次南下。

虽然陈玉华怀着孩子,但林靖远一天比一天回来得晚,埃尔给的工期实在是太紧。

在端午节后第二天,布帘厂又不得不招收了十个女临时工。

马婶子这回也进去了,她去当熨烫工。

街道下属的企业不少,可最近谁也比不上布帘厂在街道主任心里的地位。

虽然那过长的裙子古里古怪的,但并不妨碍街道主任每次去市里吹牛。

利润超过120%,得到的还是紧俏的外汇,隔壁街道月产值达百万的厂子算个甚?

市里的领导也给街道主任面子,专门为这件事口头表扬了景山街道。

主任一高兴,决定给功臣林靖远来点实际的。

街道主任笑眯眯的把林靖远叫过去。

“这个,最近京城日报找街道上约稿,大概是两篇。”

“我看得有些新内容啊,小林,你把在木制厂和布帘厂的经验汇总一下,来篇有新意的。”

“你以前不是还认识一个老大哥的专家吗?”

“专家们积极购买咱们国际象棋的事,也可以好好谈谈,重点要突出我们和老大哥现在是牢不可分的阶级同志关系。”

京城日报是家相当权威的报纸,这两个供稿名额早就被街道上的那些笔杆子盯得死死的。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通过这个渠道上交的稿子,与自己投稿通过的完全不一样,基本上是会出现在头几版的。

这个资历是多少人梦寐以求都得不到的。

街道里一年下来也就两个名额。

谁也没料到街道主任居然拍板把其中一个给了刚来街道没多久的林靖远。

但街道主任的这个选择,旁人也找不出毛病来。

人家林干事连续盘活了两个厂,不知替街道领导解决了多少了麻烦事,又给街道领导在上级的眼里增添了多少分量。

再加上林靖远自己的出身和经历过硬,没人敢公开蛐蛐什么,只能在暗地里羡慕嫉妒恨。

也有人阴阳怪气。

-----听人说这个林干事平日写材料的文笔不怎么的,说不准他提供的文章最后还是需要街道养的那几个笔杆子来进行润色。

且等着他过来求人吧!

阴阳怪气的人姓黄,正是上次被拿掉木制厂厂长职务的黄书翰。

他也是运气。

刚刚被要求审核写材料,结果没几天后报纸上的风向又变了回来。

龙国和毛子国依旧是兄弟一家亲的模样,毛子那边似乎没有什么反应。

黄书翰在写的材料被紧急叫停,人也被重新叫回街道办公室上班。

可这么一来一去,让黄书翰失去了木制厂那么好的摘桃子机会,他哪里会甘心?

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他居然抽时间把那篇材料给写了出去。

之前被审查的时候半个字都不想写也写不出来,可这一叫停他反而思如泉涌了。

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千字,甚至还反复进行了修改,把自己对大玉米棒子同志的敬仰写得堪称肉麻。

然后他把这份材料送到了好几个部门。

不是想审查我么?

来吧!

弄得好多人都因此头疼不已。

黄书翰是个有心计的,他之所以这么做当然不是无的放矢,他盯上了本街道今年那两个给京城日报供稿的名额。

这份功劳和上升路子,更适合他这种只会耍笔杆子的人。

在黄书翰看来只要他继续闹下去,为了息事宁人,领导们迟早会妥协。

可谁也没料到,之前鸟不拉屎加一身麻烦的布帘厂也被那个姓林的给盘活了。

而且又是刚到任就解决了问题。

加上出口光环加成,让一个供稿名额就这么到了姓林的手里!

黄书翰被气得两眼发晕。

因为剩下的那个名额肯定是街道管文宣三把手的。

因为黄书翰的私下蛐蛐,好几个笔杆子都在等着林靖远来求自己或者看笑话。

可林靖远的笔杆子确实不怎么样,但他枕边人是语文老师啊。

林靖远抱着一堆材料和报纸回家,乖乖的当起了陈老师的好学生。

这些报纸很快成为了家里人的闲暇读物,尤其是宝根。

只是他看着看着,眉头却皱得越发厉害。

“怎么回事?不是论战已经有了苗头吗,怎么公民日报上满纸还是两国亲密如初?”

日报上的国际内容几乎全是在替老大哥歌功颂德,尤其是大玉米棒子的行程被紧密报道,那边的政策也被大力赞扬。

甚至还有小豆腐块蛐蛐小南的。

可按照宝根的记忆,两国在去年九月就因为北俄在边境问题上偏袒阿三已经产生了裂痕。

再过一个月......。

宝根忽然觉得林叔这次拿到的供稿机会怕不是个坑,还大力吹嘘和老毛子的关系,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可林叔的这份稿子他根本插不了手。

因为这东西是要经过街道办公室认可、领导签署意见后再交上去的。

咋办?

......

“乙班刘勇姐姐就是景山街道的,”课间,田春兰在跟宝根聊天,“我昨儿托他向他姐姐打听,还真打听到一个消息。”

“街道上有个黄干事,好像和你叔有些不太对付。”

“这两天整天在人后嘀咕你叔。”

“嘻嘻,他姐姐说听那姓黄的意思,那个名额本该是他的。”

宝根若有所思的想了半天。

“你能帮我继续打听下,这个姓黄的最近在街道里负责什么么?”

“不需要打听,我知道。”

田春兰得意的晃晃辫子。

“听说是街道领导因为什么事要安抚他,所以把他调到收发文件资料的位置上去了,已经有人开玩笑的在喊他黄秘书......。”

宝根眯着眼摸了摸下巴。

他记得前段时间街道所有的干事都被要求写过一篇文章,讨论的正是大玉米棒子的一些做法。

可如今风向又马上变了回来,所以林叔的那篇文章肯定没交上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