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重回1991

作者:一条蛋 | 分类:都市 | 字数:169.5万字

第681章 王佳佳立功了

书名:重回1991 作者:一条蛋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26 04:33

“李子卿和赵奕加起来赚了差不多五个亿,刘玉海赚的最多,四个多亿,其次是二傻,接近四个亿,柱子赚了一个多亿,其他人都是几百万到几千万不等。”

“柱子怎么就赚了一个多亿?他不是你几个兄弟里面最有钱的吗?”

之前刘玉海、林柱、二傻三人去东南亚布局亚洲金融危机,是按照每个人做出的成绩来分成的,林柱因为性格豪爽,出手大方,跟当地人的关系打的非常好,套出来的资金最多,赚的也是最多的。

但林柱的性格,根本就存不住钱,也就于锦舟还能管管他,否则就是挣多少花多少。

而刘玉海和二傻就不一样,刘玉海和许梅都有一些经商头脑,有了本钱后,两人就算不靠着林晓,资产也在飞速增值,这次炒m股,刘玉海没二傻赚的多,是因为刘玉海的资金有很多都投资了出去,拿出来的本金少,赚的自然就少。

而二傻,则是完全躺平的类型,庞丽娟也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两人凑到一块,身家已经近十亿了,可两人每个月的开销,也就几千块,比普通人家是多了一些,但跟他们的身家相比却根本就不成正比。

谁家亿万富豪,全家每个月消费就几千块的?

两人是既不会赚钱,也不会花钱,加上没有亲人,朋友也很少,连个找他们借钱的都没有。

不过,两人不是守财奴,如果是林晓和林柱、刘玉海三人开口找他要钱,无论多少,二傻都不会犹豫的。

两人就是性格使然,对于那些高消费的东西不感兴趣,更喜欢平平淡淡的关起门来过日子。

“他确实是最有钱的,但他花钱也厉害啊,在港城买了个豪宅花了1.4亿,还有我在山城的那栋房子,1000万给的,我说送他,非要给钱,还在京城买了两套四合院,花了1800多万。”

“四合院这么贵的吗?我听人说,一套四合院也就三五十万啊。”

“你说的那是大杂院,大杂院破破烂烂的不值钱,他的两套四合院里面,有一套是三进的大院子,据说是一个贝勒爷的宅子,保存的非常好,家具都是红木,黄花梨的,就连地板都是红木的,宅子里不少装饰品都是文物,那些文物就值几百万。

等有空了,咱们也去挑两套四合院,等以后,大家住够了高楼大厦,四合院就会变成稀缺品,咱们也不靠它增值,买两套留着自己住就行。”

“嗯,那我让京城分公司那边帮着留意一下,如果有好的四合院,就买下来。”

囤四合院,将来肯定能赚钱,而且还不少赚,收益甚至可能达到几十倍。

不过,他已经过了需要囤四合院这种方式来赚钱的阶段。

近几年来了南方后,他又回想起了一些上一世的记忆,比如某某个地方将来会拆迁,比如某某小老板将来会身家过亿,这都是赚钱的机会,换成别人有这种机会,肯定绞尽脑汁的要参与进去,但对他而言,却纯粹是浪费时间,他就是把钱全都存进银行,每天的利息都远不止这么多。

有那个时间,他还不如在家陪陪众女呢。

“对了,佳佳立功了你知道吗?”

“立功?立什么功了?”

“就是你老姨王丽的事儿,被佳佳给办成了。”

“真办成了?”

对于王丽的事儿,林晓这几年没少操心,倒不是他跟王丽有多深感情,实际上,两世为人,他和王丽都没什么交集。

但是,王丽是王娜的一块心病。

王娜又一直什么都不肯说,不过,他猜测,应该是王娜当年有愧于王丽。

这几年,他去找过王丽三次,但就第一次两人聊了一下,一共聊了不到五分钟,后面两次,王丽一次表现的比一次冷淡。

众女也没少帮着出主意,但都没什么效果,王丽是软硬不吃。

从王丽的丈夫那边,也打不开缺口,王丽的丈夫叫孙建,是一个妻管严,什么都听王丽的,王丽说啥就是啥,公公婆婆也是老实人,家里是王丽做主。

他倒是说通了王丽的公公婆婆帮着说一些好话,但没起到什么作用。

这二年,他已经彻底放弃了。

但没想到,竟然被王佳佳给搞定了。

王佳佳不愧是中老年妇女之友,在明显的时候,王佳佳就最得王娜的欢心。

见周玉点头,林晓急忙问道:“佳佳她是怎么搞定的?”

反正肯定不可能是因为他们家有钱了,王丽才愿意和好的,上一世,他身家也不低,其他亲戚朋友不断往上凑,但王丽却从未找过他。

“保密呢,佳佳连我都没告诉,说答应了你妈和你老姨不会把事情说出去。”

“保密就保密吧,能让她们重归于好就足够了,以前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不提也罢。”

那个时代的人,活的艰难,对现在的人来说,过日子叫生活,而那个时候,叫生存,为了生存,发生一些违背本心的事情就在所难免。

林晓最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林德福在他小时候经常给他讲过的一件事。

在林德福老家,有个叫林旺的,是林德福未出五福的亲戚。

林旺的父亲瘸了一条腿,母亲是个病秧子,两个姐姐,一个没嫁出去,一个嫁出去了,但婆家为了省粮食,把她赶回娘家了。

而林旺,27了,还没娶上媳妇,一直打光棍,在那个年代,是非常罕见的。

有一天,母亲病情突然加重,去医院是肯定去不起的,只能在家里硬挺着,挺了差不多一个月,眼看着就不行了,母亲在临死前,就想吃一碗饺子。

但那会儿是灾年,别说饺子了,连草根,野菜都吃不上溜,哪来的饺子?

于是,林旺就出去借,挨家挨户的下跪,把全村都跪了一个遍,最后,只借到一斤玉米面,整个村都没有白面,有白面,也早就被拿出去换粗粮了。

回到家后,林旺就用玉米面和面,包的草根,野菜,弄了一顿饺子。

可玉米面没粘性,放在锅里一煮,煮出来的是一锅野菜糊糊。

林旺的母亲,到死也没上那一碗饺子,觉得对不起母亲,母亲死的当晚,林旺就上吊自杀了。

剩下林旺的父亲和两个姐姐见家里唯一的壮劳力就这么没了,家里又一丁点粮食都没有,绝望之下,剩下的三人一商量,反正也活不下去了,与其饿死当个饿死鬼,还不如吊死,免得多受罪。

于是,剩下的三口,也跟着吊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