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重回1991

作者:一条蛋 | 分类:都市 | 字数:168.5万字

第301章 投资教育

书名:重回1991 作者:一条蛋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26 04:32

林晓带着大丫二丫回到家,众女一看到两个小丫头,都特别喜欢。

彭浩伟虽然人老实,甚至有点窝囊,但长相却不差,刘霞长得也漂亮。

大丫和二丫虽然年龄还不大,但一看就是美人坯子。

本来林晓还想跟大丫二丫培养培养感情呢,结果,回到家后,两个丫头就被周玉几女给抢走了。

就连住在对门,平时不怎么跟这边来往的杨诗月,都特意过来给两个小丫头每人送了件礼物。

“老公,大丫二丫年龄已经不小了,我觉得应该再给她们起个名字,大丫二丫当做小名还行,当做大名,容易被同学笑话,你觉得呢?”周玉道。

“嗯嗯,我同意,大丫二丫长得这么好看,名字也要取的好听才行。”夏曼丽道。

林晓点点头,“这事儿明天我和我二舅商量一下,你们呢,怎么想的?”林晓问大丫和二丫。

“哥,我有大名的,我自己起的,叫刘飞飞。”

林晓一愣,上一世,大丫后来就是叫刘飞飞,原来这么早就给自己起名字了啊。

“你呢,二丫,你没给自己起个名字?”

“我叫刘裳容,是姐姐给我取的,取自李白的诗,云想衣裳花想容,裳容的意思就是以后既能长得好看,又有漂亮衣服穿。”

“裳容,挺好听的,没想到飞飞还挺有取名字的天赋呢,不过,孩子一般都是跟父亲姓的,以前你们父亲是刘家的上门女婿,所以你们只能姓刘,但现在他已经摆脱上门女婿的身份了,你们可以改姓彭,你们的想法呢?”

“哥,我愿意跟我爸爸姓彭。”

“我也是。”

“行,那你们以后一个叫彭飞飞,一个叫彭裳容。”

第二天,林晓抽空了解了一下大丫和二丫的学习情况。

不出他所料,大丫和二丫的成绩都很一般,大丫今年刚升的初一,这次的期末考试考了全校第20名。

看起来第20名挺不错的,但实际上,初一就两个班,八十多个学生,她们的学校,每年能考上高中的也就10人左右。

上一世,大丫就没考上高中,倒是二丫,学习成绩比大丫还差点儿,但正好赶上县里又成立了另一个高中,六中,二丫这才考上高中,但也很勉强,上了高中之后,成绩就是班级里倒数,后来高考,只考了不到300分,林晓花了三十万,才给她安排了一个大学。

而二丫现在上小学3年纪,成绩也不咋地。

这样的成绩,去了山城,肯定比不上那些同年级的孩子。

两个小丫头其实都挺聪明的,但怎奈农村的教学质量差,家里又不重视,被耽误了。

而像大丫二丫这样被耽误的孩子,比比皆是。

想到这儿,林晓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他叫来欧阳静静和李芸。

“静静,李芸,我打算投入一笔钱到农村的小学、初中的基础教育方面,第一批资金大概在3000-5000万之间,我叫你们来,是因为你们以前都是老师,我想问问你们,这笔钱该怎么花,才能花出最大的效果来。”

听到林晓的话,李芸很是意外。

林晓之前在甘省捐赠过五十所希望小学,这件事的后续,一直是她在对接。

作为林晓的助理,她很清楚,林晓捐赠那些希望小学,是带有目的性的。

后来,很多地方的人找上门,让林晓捐款的,都被林晓拒绝了,现在怎么又想起捐款了?

不过,林晓是咋么想的,这是林晓的事儿,她只是个助理,做好分内的事情就行了。

林晓问起,她就照实说就可以了。

“老板,你在甘省的做法就不错,根据那边汇报过来的情况,已经初步有了效果,学生们的成绩提高很快,但是,投入的成本太高,还有很多东西,钱花了,却无法落到实处,我们的人发现了一些问题,也反馈上去了,但情况并没有太大改善,归根结底,我们只是捐赠,并不具备管理权。”

林晓点点头,“有些事情,是没办法避免的,我们只需要做好我们该做的那一部分就可以。”

李芸继续说道:“其实我在此之前就有个想法,我们之前的希望小学,都是建立在各个村子里,而每个村子的适龄孩子数量有限,一个一千人的村子,6-13岁孩子,只有一百三十人左右,即便这些适龄孩子都上学,平均到每个年级,才只有二十多人,这个人数,远低于一个班级该有的人数。”

林晓听出李芸要表达的意思了,问道:“你的意思是把几个村子的小学合并在一起?但你要知道,这些孩子的年龄太小,几个村子的小学合并在一起,孩子每天上学放学要多走很多路,时间都浪费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了。”

“老板,你这是脱离农村太久了吧?农村的孩子哪有那么金贵?而且,只要我们做好规划,就可以尽量缩短每个孩子上学的距离,把赶路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这并不多。”

欧阳静静也开口道:“我觉得芸姐说的有道理,把几个村子的小学合并在一起,确实能节省出很多钱,而节省出来的钱,可以惠及更多的孩子。”

“好,这件事就交给你们了,以李芸为主,静静辅助,争取摸索出一个合适的模式来,便于以后推广,接下来的几年,我还会陆续在助学这一块投入。”

“老板,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建议成立一个助学基金,一方面便于管理,另一方面,能增加影响力,如果我们在甘省建的那些希望小学,是以基金的名义投入,当地也不会像现在一样不重视我们的意见。”

“成立助学基金的事儿我同意,但是,这个助学基金,不接受任何的社会捐赠,基金账上的资金,也不得用于任何投资,这就是一个单纯的助学基金,我不希望它掺杂其他东西,以至于变了味。”

虽然林晓的话,让李芸触动非常大,以至于对林晓的印象发生了很大改观。

但李芸还是忍不住提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