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重回1991

作者:一条蛋 | 分类:都市 | 字数:168.5万字

第368章 分红

书名:重回1991 作者:一条蛋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26 04:33

看完饲料厂的报表后,林晓摇了摇头。

宋毕粥是黑道出身,胆量、魄力、眼光,都不缺。

但经营能力却只能说是一般般。

如果这个饲料厂由他来负责,不说占领东三省市场,但占领东三省三分之一的市场却没什么问题。

要知道,饲料厂的饲料配方都是他提供的,比起其他饲料的优势很明显,但宋毕粥走的路线却错了。

宋毕粥可能是受齐美影响,觉得地盘要一块一块抢。

但就算是宋毕粥愿意退位让贤,他也没有那个时间去负责一个饲料厂。

不过,他毕竟是股东,所以,他还是给宋毕粥提了一个销售策略,那就是专攻全国各地的大型养殖场,而不是一个一个区域的去抢地盘。

接着,他又看起食品厂的报表。

食品厂最大的问题就一个,那就是产能不足。

比起通过沃尔玛的渠道出口外,食品厂在国内的需求更大,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订货电话。

为了提升产能,今年刚开春,食品厂就已经开始扩建,第一批厂房马上就能建好。

食品厂去年的盈利是2480万,其中2100万的盈利,来自于出口。

食品厂出口的零食,不止m国的华人喜欢吃,就是一些m国当地人,也很喜欢。

国内的盈利之所以只有380万,一方面是因为净利润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受限于产能。

对于食品厂,他没有什么好说的,平时他想到什么好主意,跟沈雨几女在一起的时候,就告诉她们了,有什么问题,也都随手就帮她们解决了。

至于啤酒厂什么的,他只看了其中一个,就把剩下的都跳过了。

这部分公司和厂子,都集中在奉天省,是跟王家商战的时候收购或者成立的,清一色是亏损,而且亏损数额还非常大,看多了闹心。

还有一家甘省的竹制品加工厂,这家厂子刚成立没多久,就在广交会上拿到一大笔订单,但这笔订单完成后,就再也没有接到国外订单。

不是凉席和汽车座椅垫卖的不好,而是竞争太激烈了,竞争对手都是来自于国内,国内厂家直接把价格给打到了白菜价。

不过,靠着国内市场,竹制品加工厂每年也能有个二三十万的利润。

林晓创办这家工厂的时候,也没想着靠着这家厂子赚钱,只是想改善一下当地百姓的生活。

二三十万的利润在林晓看来不多,但在当地可是明星企业。

放下竹制品加工厂的报表,林晓又拿起纺织厂的报表。

看完之后,林晓的心情顿时就好了。

纺织厂去年的利润为6800万。

而今年上半年,纺织厂的利润就已经达到6200万,全年下来,利润要比去年翻上一倍。

不过,纺织厂也不是说就没有问题。

在扩充产能这一块,问题就很大。

之前他还有些意外,既然订单已经排到八个月后,为什么不尽快扩充产能。

而扩充产能最快的办法就是收购一家纺织厂。

但钟厂长和占力民却选择了在原地扩建。

林晓稍事一想,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这两年,下岗工人已经越来越多,山城方面,自然希望纺织厂能在原地扩建,提供更多的就业。

再加上钟厂长和占力民都是山城人……

尤其是钟厂长,林晓在收购纺织厂之前,钟厂长就是纺织厂的厂长,林晓收购了纺织厂之后,下岗了不少职工。

在山城扩建,钟厂长就可以给那些下岗职工谋一些福利,比如,返聘一部分下岗职工,或者安置一些下岗职工的子女。

像纺织厂这种上万人的厂子,一个厂区,就是一个小社会,钟厂长就是一个大家长,那些职工即便下岗了,遇到难题后,也会习惯性的去找钟厂长。

所以,钟厂长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他如果因为这件事就辞退钟厂长,估计钟厂长乐不得的答应,钟厂长已经提出过好几次想要退休了。

林晓一直没答应,换掉钟厂长的话,还真没有人能接手纺织厂的。

钟厂长虽然也培养了几个人,但这几个人的在纺织厂的威望,还不足掌控纺织厂,这就会造成一个结果,那就是内部斗争。

纺织厂虽然现在是私营企业,但是根子上,却是国企,各种内斗是少不了的。

有钟厂长在,能镇住这些人,而一旦钟厂长离开,斗争势必升级。

而如果空降一个人过去,则很容易就会被架空。

放下纺织厂的报表,林晓又拿起齐美的报表。

截至到7月14日,齐美已经开张的分店一共是626家。

去年的盈利是7.15亿,今年上半年的盈利是4.57亿。

看到这个数字,林晓都被吓了一跳。

虽然他知道齐美的账上现金很多,但没想到,齐美账上的现金竟然高达9亿多。

而年初的时候,王少伟想用1000万,买下齐美40%的股份,跟抢差不多。

当时齐美就已经有四百四十多家分店了。

不过,半年时间,分店就增加了180家,这个速度,还真够恐怖的,几乎是一天开一家分店,难怪他半年时间都没见过杨诗月的人。

看完齐美的报表后,林晓给杨诗月打了个电话。

齐美的扩张,不需要多少资金,租个店面,装修一下,雇一个店长,三四个店员即可,算上铺货,最多也就20万,每天开一家分店,每个月也就600万,而齐美每个月的盈利是高达七千多万。

账上放这么多钱根本没什么用处。

林晓也不好直接抽调齐美的资金,去年墨国金融危机,他就没动用齐美账上的资金,因为齐美并不是他自己的,还有好几个股东。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分红。

“诗月姐,齐美账上的钱太多,近期来一次分红吧。”

“可是,分红要缴很多税,我们不如那这笔钱进行投资。”

对于林晓提出的分红,杨诗月觉得太亏了。

“我们不差那点税,公司的钱,跟个人的钱,还是有区别的。我的意思是,拿出5个亿来分红,再给助学基金捐5000万,剩下的,你可以尝试着进行一些固定资产投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