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变身倾世长生仙,我以医术救世人

作者:一朵郁金香灬 | 分类:武侠 | 字数:196.8万字

第591章 有点意思(上)

书名:变身倾世长生仙,我以医术救世人 作者:一朵郁金香灬 字数:5.5千字 更新时间:07-22 08:07

暮色渐浓,那绵延的火光宛如赤色的游龙,在夜色中蜿蜒。众多兵卒于红亮光色之下,纷纷解散休憩。

而后,他们接连不断地朝着用饭之处涌去,似潮水般喧闹。

李幼白紧紧跟随在河二身后。河二身强力壮,恰似一座移动的铁塔,在人群中如入无人之境,径直向前。

四周尽是赤着上身的老兵,他们身上散发的汗臭与酸腐之气,扑面而来,令人几欲作呕。

这些老兵轻车熟路,朝着用饭之所疾步而去。而那些新兵,却如无头苍蝇般,在老兵们的推搡下,东倒西歪,立足不稳。

胆大些的壮年新兵,会高声叫嚷着 “莫要再推”“踩到我脚了” 之类的话语。

然而,他们的声音很快便被如潮的人声所淹没。其余新兵见状,也只能乖乖跟在后面,磨磨蹭蹭。

待轮到他们时,怕是只能吃上残羹冷炙了。

河二领着李幼白前去领取了一只简陋的木碟,随后又塞给她两个小布袋,眼神示意她莫要多问。

待挤到前方,河二率先示范。他将木碟高高举起,盛饭的兵卒手起勺落,一勺黄粟便落入碟中。

河二小心翼翼地收回木碟,又将两个小布袋递上前去。那盛饭的兵卒动作娴熟,伸手探入下方木桶,抓出一小把红粟塞进袋子,又从另一侧木桶中捏出些许咸菜,放入另一个袋子。

做完这一切,河二才收起袋子,转身离去,示意李幼白依样而行。

“这……”

李幼白一时语塞,面露难色。起初倒还罢了,可当她瞧见盛饭兵卒用手一把一把地抓取咸菜时,胃中不禁一阵翻涌,顿时没了食欲。然而,四周人潮涌动,根本不给她丝毫犹豫的时间。

无奈之下,她只得硬着头皮照做,这才领到了一份额外的杂粮与菜食。

二人往回走时,河二似是看出了李幼白的迟疑。他并未开口,只是伸手拉住李幼白的衣袖,而后指向打饭的方向。李幼白顺着他所指望去,只见一名新兵学着众人的样子,领了木碟去打饭。

可因没有袋子,他只领到一勺黄粟,再无多余的杂粮和咸菜。

那新兵眼巴巴地跟在别人身后,看着他人用袋子领到食物,满心不甘,想要与盛饭兵卒理论。可他身后的人哪有耐心等待,直接将他推出了人群。

见状,李幼白面露震惊之色,对河二说道:“怎可如此行事?”

河二却一脸不以为意,眉飞色舞地卖弄道:“古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莫看此处是军营,这般小事,不过是沧海一粟,不足挂齿。”

李幼白闻言,不禁莞尔:“你还读过书?”

河二神色略显窘迫,挠了挠头道:“未曾读过,只是见旁人读过,见旁人读过……”

话落,他似是想起眼前之人的身份,心中暗自懊悔。毕竟李幼白乃是中州城里声名赫赫的年轻才俊,年纪轻轻便已坐上监药司总执笔之位,传言她精通武、药、学三道,自己这点小聪明,怕是只会让对方看轻。

河二带着李幼白寻得附近一处空地,此地并无坐处。二人便寻了一块未被雨水浸湿的泥地,屈膝蹲下,开始用餐。

河二指着盘中被水煮得发胀的黄粟,大声说道:“李公子,军营之中便是如此光景。虽说单吃这黄粟难以果腹,却也不至于挨饿。一日三餐,总好过在家中种地,却无米下锅,活活饿死!”

说罢,他两三口便将黄粟咽下,脸上满是满足之色。而后,他伸出舌头,仔仔细细地将木碟舔拭干净,又从布袋中夹出两片咸菜叶,放入口中,慢慢咀嚼起来。

李幼白看着河二的模样,心中五味杂陈,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她转过头,盯着自己盘中那早已凉透的粟米,缓缓动起嘴来。粟米入口,干涩无味,若不就着水,实在难以咽下。

她此次出门,虽带了三瓶回食丹,可数量有限,若非万不得已,还是尽量食用干粮为好。

河二见李幼白也开始吃这粗粝的食物,脸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仿若找到了知音,话也多了起来:“别看平日里总吃这些,待打起仗来,只要杀敌立功,便能分到肉吃。李公子武艺高强,日后定不会一直吃这等粗食。待我们到了北边,便能吃上可口的饭菜了。”

李幼白微微一笑,说道:“唤我名字便可,莫再称公子,免得惹人笑话。” 她对那种靠杀敌换取美食的生活,并无太多期待。

在她看来,若不打仗,天天吃黄粟也无妨。毕竟黄粟本就是常见的五谷之一,煮熟后若烹制得当,也不算难吃,且米油丰富,适合做饭。只是军营中煮食时水放得少,才使得粟米又干又硬。

河二连忙摆手,笑着说道:“直呼名字可使不得!日后李公子定能在军中谋得一官半职,军中规矩森严,届时自然要以职务相称!”

用过晚饭,河二短暂离开,归来时,他领着李幼白朝着集兵所中央的演武场走去。此处火把与灯笼交相辉映,光芒大盛。

许多兵卒在领头队长的号令下,整齐列队,奔跑而至。众多小队如一个个小方块般,排列成阵,将演武场围得水泄不通。虽说表面上看起来秩序井然,可在夜色笼罩下,氛围却显得较为轻松。

新兵与老兵混杂在一起,带头的队长在组好队列后,便不再管束兵卒们的交谈吵闹,似是默许了这一切。众人的目光,皆汇聚在演武场中央的空地上。

李幼白跟随河二前行,途中,她隐约瞧见有人在暗中下注赌博,赌注五花八门,有铜板、银子,甚至连烟叶都成了赌注。

夜色之下,兴奋与激动的情绪在人群中蔓延,呐喊声与刺鼻的汗臭味交织在一起,让不习惯这种氛围的李幼白不禁皱起眉头,感到一阵头疼。

她疑惑地问道:“军中竟允许赌博?”

河二警惕地环顾四周,压低声音说道:“军规明令禁止赌博,可这并非原则性的大问题。

监查的军正大多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懂得收敛,便无人过问。说句不好听的,咱们出来打仗,九死一生,能不能活着回去都未可知。相较之下,赌博又算得了什么?”

李幼白听后,微微点头,似是认同了这番说辞。

待将李幼白引至武者聚集之处,河二便要离去。临走前,他再三叮嘱李幼白,待会上场比试时,一定要选他。

直到得到李幼白的肯定答复,河二才放心离去,转眼间,他的身影便消失在茫茫人潮之中。

望着河二离去的方向,李幼白心中暗自烦躁,她隐隐觉得,这军中生活还未真正开始,便已充满了波折。在她看来,秦国作为侵略一方,军营中的规矩看似森严,却又漏洞百出,全然没有当日韩军守城时那种铁板一块的严谨之感。

就在李幼白思索着日后之事时,一只带着汗液酸臭的宽大手掌,如疾风般朝着她的脸颊狠狠拍来。

“啪” 的一声,李幼白下意识地抬手,精准地抓住了那人的手腕。

她心神一凛,转头看向来人,耳边便传来一阵不堪入耳的叫骂声:“狗娘养的!当官当傻了不成!坏老子好事的东西,有种就跟老子进去比划比划!”

叫骂之人是个精壮汉子,身材魁梧,比李幼白高出两个头,年纪约莫三十开外。他赤裸着上身,浑身肌肉虬结,如小山般隆起。一双眼睛虽小,却透着凶狠之意,眯起时仿若一条细缝,在夜色的映衬下,显得尤为狰狞可怖。

李幼白知晓此人是与自己一同投军的武师,她松开手,神色淡然地撇开目光,并未理会对方的挑衅。

那汉子起初被李幼白的手劲吓了一跳,他自恃已是斩铁流五品境界的武者,本以为眼前这个比自己矮上许多的人,力气定然不如自己,却没想到竟被对方轻松挡下。

见李幼白主动松手移开目光,他心中的惧意稍减,又恢复了嚣张跋扈的模样。他对着身旁的同伴挤眉弄眼,嬉笑几句,而后朝着李幼白脚边啐了一口浓痰,满脸轻蔑地笑骂道:“原来是个没胆的孬种!离开家来投军,却这般没用,真不知你脑子是怎么想的!”

此言一出,围在他身边的众人纷纷哄笑起来,目光中满是嘲讽之意。李幼白瞧着脚边那口浓痰,眉头微微一蹙,心中暗自衡量着是否要予以反击。

就在此时,早上负责肃整军纪的秦正带着一行人快步赶来,众人的笑声戛然而止。

秦正命属下将一众武者聚集在一起,仔细核对人数,确认无误后,又按照境界将众人分开。他目光如电,扫视着这些尚带江湖气息的武者,冷声说道:“今日早上安排之事,你们早已清楚。

待会的武斗,你们皆可参与。胜场越多,奖赏越丰厚。你们可自行选择挑战对象,直至力竭为止。有仇有怨的,今日便可在此了结。当然,若不敌对手,可及时认输,点到即止。严禁使用兵器和杀招,违者以残害同僚论处……”

秦正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规则,语气严肃,不容置疑。

李幼白听着秦正的话语,心中思绪万千,她左右环顾,发现在场武者人数众多。又听旁人传言,这两日还有不少武者从各地赶来,如今军营中的不过是一小部分而已。

她填报的是斩铁流五品境界,与她同境界的武者仅有四人。往下便是四品、三品的普通武者,虽说这些人的境界不算太高,但相较于民丁,他们无疑是高手中的高手,寻常兵卒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哪怕是训练有素的精锐士兵,单打独斗也难有胜算。

李幼白心中暗自思忖,军中举办此次武斗,不过是为了更快地同化这些武人罢了。

虽说有领兵才能的人不多,但秦军常年征战,想要找出此类人才也并非难事。况且,让这些武人恶补领兵知识,在时间和经验上都远远不足,相比之下,老兵们反而更有经验和想法。如此一来,军中此举的真实意图便昭然若揭了。

秦正话音刚落,李幼白便感觉自己被人用力推了一下。她回过头,只见身边的武者们皆死死地盯着她,眼神中满是凶光,一股无形的杀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小子,看什么?有种就跟老子进去打一场!”

方才吐过浓痰的高壮汉子突然伸出手指,恶狠狠地指着李幼白,大声叫嚷道。他的声音如炸雷般响亮,惊动了周边的武者,就连刚准备离开的秦正也停下脚步,朝这边望来。

秦正多看了两眼,随后唤来属下,取来二人的信息查看。看过之后,他面露疑惑之色,却并未派人阻止这场即将爆发的冲突。

对于眼前这一幕,此前在木楼中便有人听闻过一些风声,此刻皆保持沉默。在这些武者眼中,李幼白便是迫使他们不得不投军参战的罪魁祸首,因此,大部分人对她都没有好脸色,反而幸灾乐祸地看着这一切发生,甚至开始小声议论起李幼白的所作所为,言语间满是抱怨,仿佛若不是因为她,自己便不用投身军营。

李幼白一百七十四穴全开,即便周围嘈杂喧闹,她依然能清晰地听到这些议论声。她心中顿时明了,却也懒得过多解释。在她看来,即便自己不答应陈学书,这些武人也难逃被各自主家送入军营的命运。

这些有钱的豪绅商贾,又怎会让自己的亲人上战场杀敌?不过是在遭难时,找个替罪羊罢了,而自己恰好成了那个倒霉的 “出头鸟”。

李幼白刚欲开口,人群中便走出一个青年,此人约莫二十四五岁,面容清秀。他朝着李幼白友好地笑了笑,李幼白见他态度礼貌,也微微点头示意。

“李兄弟,实在对不住。在下名叫文定,乃是方才说话那人的二弟。他出身江湖,性子执拗,说话多有冒犯之处,还望你莫要放在心上。” 文定拱手行礼,语气诚恳。

李幼白听他言辞谦逊有礼,心情也随之好了许多。她心中暗想,当今世道,能遇到如此讲理且读过书的人,着实不易,对文定的好感也不禁增添几分。“无妨无妨。” 她笑着回应道。

文定见状,笑容更甚,继续说道:“李兄大名,在下早有耳闻。数年前便听闻李兄随苏家乘船北行,途中遭遇黑风岭贼寇突袭。李兄竟能以一己之力,击退众多匪首,可见武道之高强。后来,李兄又在清河县整治粮灾,政绩斐然,当地百姓对你赞不绝口,实在令人钦佩。

不过,民间却总有人传言,说李兄的武艺和才学皆是家中花钱买来的,在下文定对此却不以为然。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今日恰逢大家投身为国,这或许便是天意。还望李兄能不吝赐教,与我们切磋一番。不过是一场比武,很快便能结束,也让我们开开眼界!”

文定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看似诚恳,实则话中有话,隐隐带着一股逼迫之意。

李幼白听出了他话中的弦外之音,刚升起的好感顿时减了几分,心中也颇为不悦。

“如今大家既已投军,便是同僚。比试拳脚,增进技艺,又有何不可?况且我大哥向来喜好切磋武艺,他的功夫在中州也是数一数二的,一直盼着能与高手过招。他不怕受伤,李兄只管放手一战。军正有令,不可使用兵器,李兄擅长用剑,若有所顾忌,我们也完全理解。” 文定语气惋惜地说道。

他这番话一出口,另一侧的众多武人便开始窃窃私语起来。人群中,一个声音喊道:“李兄弟,外面多有传言,说你不过是花拳绣腿,略懂些文墨。平日里你为人低调,从不与文人豪客交往,想必就是怕暴露自己的真实水平。我们本不愿相信这些传言,可你年纪轻轻,如此藏锋,在军中怕是行不通了。今日何不展露一番身手,让我们见识见识?”

李幼白皱着眉头,顺着声音望去,却见喊话之人躲在人群中,说完便迅速缩了回去。

她环视四周,看着众人脸上那幸灾乐祸的笑容,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切磋一番,倒也无妨……”

文定闻言,顿时喜形于色,手舞足蹈地说道:“我等皆是江湖豪爽之士,不打不相识。此番比试,定会点到为止,绝不会让李兄难堪!”

话音刚落,二人便在众多武者的簇拥下,朝着秦正面前走去。紧接着,便有兵丁上前清场,将越界的兵卒一一驱离。

见到即将有人上场比试,看热闹的老兵们顿时兴奋起来,纷纷挥拳呐喊。新兵们也被这热烈的气氛所感染,伸长脖子,探头探脑,跟着欢呼叫嚷。

他们急需这极度亢奋的场面来驱散心中对未来的恐惧,以及对战场死亡的担忧。

“何事如此喧闹?”

坐在演武场外侧塔楼上的燕寒川听闻嘈杂之声,放下手中的地图,走出房间,立于边沿。

夜风呼啸,将他的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眸光如电,远远地望向演武场中即将比试的二人。

冯剑拿着刚写好的宣纸走上前来,看了一眼后说道:“是两个斩铁流五品境界的武者要上场比试,境界不低,难怪如此热闹。”

燕寒川神色淡漠,回去取来一只茶杯,居高临下,继续注视着下方,问道:“斩铁流五品?是何人?”

冯剑详细禀报道:“一个是苏家女婿,名为李白。此人履历不凡,在中州城中颇具声名。与那些不学无术的商贾子弟不同,他精通武、药、学三道,投军前在监药司任职,起初担任监令,法正掌权后,便升任总执笔。

另一个名叫阿泰,乃是港口豪绅家的门客,平日里以江湖打手为生,生性好勇斗狠,是港口一带赫赫有名的厉害角色。早年他在港口附近的地下市场与人打拳,胜负参半。后来,他拜了一位西洋黑人为师,拳法突飞猛进,这两年更是未尝败绩。”

燕寒川听后,脸上那一贯淡漠的表情终于露出一丝诧异的笑意。

这两人的背景听起来着实有趣,一个号称精通三道法门,一个拜师西洋黑人习得独特拳术,着实令人好奇。

“有点意思。” 燕寒川望着下方演武场中的二人,嘴角上扬,轻声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