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古代,无双庶子

作者:春心晓梦 | 分类:军事 | 字数:119.2万字

第339章 言语交锋

书名:穿越古代,无双庶子 作者:春心晓梦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4

观礼台下,陈睿渊望着那抹白,忽觉喉间泛起苦意——十年前漠北的雪,大概也是这样凉丝丝地渗进衣领,冻住了二十万大军的命脉。

洛洪捧着茶盘的手微微发抖,青瓷茶杯与银托相撞发出轻响。镇南王抬眼瞥他,目光扫过他后颈新添的白发:

\"洛大人治下的扬州,连茶水里都飘着墨香——莫不是把漕运的银子,都拿去给书院买纸笔了?\"

陈睿渊执起羊脂玉茶盏,茶汤映出镇南王扭曲的面孔:

\"王叔这话可错了。洛大人刚上了折子,说扬州今年的商税多出三成——足够给镇南军再添五千匹战马。\"

镇南王的茶盏顿在半空,琥珀色的茶汤晃出涟漪:

\"哦?那本王可要多谢洛大人......\"

他忽然转头望向陈睿渊,鎏金腰带扣在阳光下闪过冷光,\"不过战马要吃粮草,粮草要走漕运——皇侄说,这漕运的河道......\"

\"自然畅通无阻。\"

陈睿渊打断他,指尖摩挲着茶盏边缘,\"就像王叔军中的'九头鸟',永远不会迷了方向。\"

观礼台四角的铜鹤香炉突然飘来沉水香气,镇南王的瞳孔在烟雾中微微收缩。他将茶盏重重搁在案上,溅出的茶汤在黄梨木桌面上烫出浅痕:

\"茶凉了。\"

陈睿渊望着他袖口晃动的祖母绿狮子,忽然笑了:

\"王叔若嫌茶凉,本皇子让洛大人换盏热的——就像这科举,年年都有新血注入,大陈的朝堂......\"

他扫过广场上奋笔疾书的学子,声音忽然柔和,\"总要有些新气象。\"

镇南王没有接话,只是盯着池子里浮沉的象牙棋子。一只红鲤突然跃出水面,衔走了棋子上的\"帅\"字。

陈睿渊闭上眼,任由阳光灼着眼皮。十年前漠北的号角声突然在耳边响起,伴随而来的,是镇南王奏折里那句\"粮草不济,将士用命\"。他睁开眼时,正看见镇南王用茶盖拨弄着杯中的玫瑰残骸,花瓣碎成齑粉,像极了当年埋在雪下的断枪。

\"开考已过两刻。\"陈睿渊望向广场正门的日晷,阴影正缓缓爬过\"公正\"二字,

\"王叔可愿与本皇子赌一赌......\"

\"赌什么?\"

镇南王抬眼,鎏金扇面上的\"忠勤\"二字被折出裂痕。

\"赌今天的头名卷子......\"

陈睿渊指尖敲了敲案上的《大陈治要》,\"是写藩镇,还是写青苗?\"

镇南王突然大笑,震得梁上尘埃簌簌落下:

\"皇侄果然好兴致。不过本王更好奇......\"

他俯身凑近,陈睿渊闻到他衣摆间混着的沉水香与铁锈味,\"那些写藩镇的卷子,最后会被谁的朱砂笔圈红?\"

晨钟适时敲响,惊散了池面涟漪。陈睿渊站起身,玄色锦袍在风中猎猎作响:

\"时辰到了。王叔且看——\"

他抬手挥向广场,\"大陈的未来,正在笔下流淌。\"

镇南王望着他挺直的脊背,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的紫禁城,那个在御花园追着蝴蝶跑的幼童。他摸了摸腰间的九头狮子玉带钩,指尖触到某颗狮眼的凹痕——那是当年漠北之战时,流箭擦过留下的痕迹。

\"未来么......\"他低声呢喃,鎏金折扇再次展开,遮住了眼底翻涌的暗潮,\"希望别像这玫瑰茶一样,看着艳丽,喝着......\"

\"——烫嘴。\"

陈睿渊接口,转身时袖中密折终于滑出一角,露出上面朱笔圈注的\"镇南军粮\"四字。

观礼台上,洛洪望着这对叔侄,忽然觉得喉间发腥。他低头盯着自己掌心的老茧,那是当年在漕运码头搬粮时磨出的痕迹——如今却像一道永远洗不掉的墨渍,死死嵌在皮肉里。

晨雾渐散,广场的铜钟轰然敲响。陈睿渊摸了摸袖中藏着的密折,上面用朱笔圈着镇南军最近三个月的粮草调动记录。他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镇南王陈昊斜倚在鎏金交椅上,指间翡翠扳指轻叩桌案,目光扫过廊下悬挂的策论题笺:“《青苗法新议》...三司使那帮狗东西去年在扬州多征了三成青苗钱,正好拿‘富民先于富国’做刀,剖开他们中饱私囊的肚子。”他忽然嗤笑一声,“富民?先让那些饿死的农户活过来再说。”

“西域通商?”

他抬手拨弄笼中鹦鹉,鸟儿振翅间掉下片金羽,“镇北王府的盐路占了西域商税六成,青州陆氏的茶砖又走他的驼队——传我的令,让栖梧书院在《西域通商考》里抖出‘漠北盐枭与胡商合流’的证据,再把扬州港‘市舶司抽成明细’悄悄塞进评阅官袖子里。”

说到《藩镇十策》,陈昊眼神骤然冷下来,手指碾着鹦鹉尾羽缓缓扯下:“节度使开府?当今皇帝想借这题收藩王兵权?”

他忽然将鸟笼重重摔在地上,惊起一片扑棱声,“去告诉云溪书院那姓柳的,让他的学子在策论里大谈‘七国之乱’‘八王旧事’,再把本王私铸的‘扬州通宝’暗纹刻在格物器械上——若有人敢拿‘藩镇割据’做文章,本王就让全天下看看,是谁在养着这大陈的国库!”

下人俯首称是,小心翼翼地退下。陈昊靠在椅背上,目光望向远处的宫墙,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鎏金交椅上的龙纹在夕阳下投下斑驳的阴影,如同王朝的脉络,看似威严,实则早已千疮百孔。

他知道,一场风暴即将来临。皇帝想收权,藩王想自保,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各怀鬼胎,而这策论考场,不过是风暴的前奏罢了。

陈昊抬手招来侍从,轻声吩咐:“去把扬州府最新的赋税账目拿来,另外,通知暗卫,密切盯着镇北王府和青州陆氏的动向。”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地上的鸟笼碎片上,“还有,给云溪书院的柳先生送份厚礼,就说本王期待他的学子们,能在策论里写出些有意思的东西。”

侍从退下后,陈昊独自坐在观礼台上,听着远处传来的市井喧嚣,忽然轻声笑了起来。这笑声里,有对朝堂的不屑,有对皇权的蔑视,更有对即将到来的风暴的期待。

金羽落地,龙争虎斗,这大陈的天下,终究是要变天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