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作者:五缕烟火 | 分类:女生 | 字数:263.5万字

第1384章 反对声音甚嚣尘上

书名: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作者:五缕烟火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5

如果说《华夏环境报》这篇报道只是开胃菜的话,大菜还在后头。

紧接着,Z台播出了一期访谈节目,邀请了部分知名环境保护砖家、经济学家、军事评论员,对港九——珠城——澳城跨海大桥从环境保护、到经济及军事上,从跨海大桥品头论足,从各自的领域和角度,对港九——珠城——澳城跨海大桥提出批评。

节目是现场直播的形式。

又是在在Z台黄金时段播出。

《深度观察》特别节目中,围绕港九—珠城—澳城跨海大桥项目的争议达到白热化。主持人话音未落,现场已弥漫着剑拔弩张的气氛。

着名生态学家林永年率先发难,这位头发花白却眼神锐利的学者猛地将一叠照片拍在桌上:“看看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这片红树林湿地是历经百年形成的生态瑰宝,每公顷红树林每年能固碳12吨,是陆地森林的5倍!可如今规划线路要直接砍伐189公顷,这不是建桥,是在给海洋生态系统宣判死刑!”他站起身,手指颤抖地指向大屏幕上的中华白海豚幼崽图片,“中华白海豚的数量已经从十年前的2000头锐减至不足1000头,施工产生的次声波会让它们集体迷失方向,搁浅在海滩上!去年珠城海域的白海豚集体死亡事件,就是工程噪音干扰的铁证!”

经济学家周明远推了推金丝眼镜,嘴角挂着冷笑:“1300亿!这个数字够建30所顶尖大学,能让500万偏远地区儿童接受优质教育!而大桥的所谓‘经济拉动效应’完全是空中楼阁!”他甩出一份厚厚的评估报告,“根据我们团队的测算,按当前区域经济规模,大桥回本周期至少需要60年!更别说后期每年数亿的维护费用,这根本就是某些人政绩工程的遮羞布!”他目光如炬,直指镜头,“纳税人的钱不是用来填这个无底洞的!”

军事战略专家赵剑锋则握紧拳头,语气铿锵:“这座桥是悬在国家海防线上的定时炸弹!长达数十公里的跨海结构,战时连民用无人机都能轻易瘫痪!”他指着军事沙盘模型,“一旦发生冲突,这里就是敌方重点打击目标,到时候物资运输中断,军事调动受阻,后果不堪设想!”他突然提高声调,“某些人只看到眼前Gdp,却要让国防安全为此买单,这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犯罪!”

三位专家的激烈交谈让现场火药味十足,观众席不时爆发出阵阵议论。主持人试图缓和气氛,却被林永年打断:“别用‘平衡发展’这种空话糊弄人!生态一旦破坏,几代人都无法挽回!”而周明远则冷笑道:“某些领导干部的‘政绩冲动’,正在透支子孙后代的未来!”赵剑锋最后重重拍案:“这个项目必须重新评估,否则就是对国家战略的严重不负责任!”

这场持续两小时的辩论,不仅在屏幕前引发热议,更在网络上掀起舆论风暴,将跨海大桥项目的争议推向了新的高潮。

舆论是一把双刃剑。

它有积极的一面,当然也有消极的一面。

而大部分的网友是困在信息茧房里而不自知的。

有《华夏环境报》和《深度调查》的加持,现在开始质疑对港九——珠城——澳城跨海大桥,甚至连谣言都算不上。

受信息来源限制,网民们知道的都是道听途说,一听砖家说的还真是这么回事,根本就不会想到任何质疑,马上就正义感爆棚,在网上推波助澜。

一时间网上关于对港九——珠城——澳城跨海大桥各种说法四起,不少人又被网上的舆论裹挟,纷纷加入到指责河东省建设对港九——珠城——澳城跨海大桥中来。

港九——珠城——澳城跨海大桥不该建!

建港九——珠城——澳城跨海大桥是罔顾民意,是对华夏民族的子子孙孙犯罪!

于是,不少媒体开始来蹭热度了。

《宇宙时报》发表评论,千亿工程背后:谁在透支民生未来?

《宇宙时报》直指港九—珠城—澳城跨海大桥项目为“一场脱离现实的狂欢”。文章言辞犀利,将该工程定义为“某些人急功近利的面子工程”,并质问:“当数以百万计的乡村学校仍在为一间多媒体教室苦苦筹款,当偏远山区的孩子还在为一张课桌发愁,耗费1300亿建造一座回本周期长达60年的大桥,究竟是为了发展,还是为了政绩簿上的耀眼数字?”

评论援引经济学家周明远的测算数据,强调“大桥的经济账根本经不起推敲”,并辛辣讽刺:“所谓‘区域经济腾飞’的蓝图,不过是画在沙滩上的海市蜃楼——潮水一来,瞬间消散。”文章进一步指出,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仍存在巨大缺口的当下,将巨额资金砸向“华而不实的地标建筑”,是对民众基本需求的漠视,更是对公共财政的肆意挥霍。

针对工程争议中的生态与军事风险,评论直言:“某些决策者似乎选择性失明,既看不见红树林里濒死的白鹭,也听不见白海豚绝望的悲鸣。更令人心惊的是,他们竟将国防安全视为儿戏,让一座‘战略靶标’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海防线上。”文章呼吁立即暂停项目,重新进行公开透明的民意听证与科学评估,“若一意孤行,不仅是对生态与民生的背叛,更是对国家战略的严重渎职。”

这篇评论迅速引发热议,社交媒体上“#跨海大桥 面子工程#”话题阅读量半小时内突破千万。有网友留言:“当专家都在反对,当民众都在质疑,某些领导干部为何还充耳不闻?是真的不懂,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舆论风暴仍在持续,而跨海大桥项目的未来,正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