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作者:五缕烟火 | 分类:女生 | 字数:247.1万字

第1080章 不时报道添油加醋

书名: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作者:五缕烟火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5

还有专家甚至大言不惭的说,漂亮国人民的素质本来就从就比我们的群众素质高,以我们华夏人民的素质,肯定是小病也要大治,治好了病不出院,没有病说有病也要住院,到时候各大医院肯定人满为患,真正有病的人,反而得不到治疗。

到时候出了问题,谁负责?

最后他说:还是等我们华夏人民的素质达到漂亮国国民的素质以后再说吧!

节目一经播出,加上网络上的水军就像得到了通稿一样,纷纷以这档节目背书。

在网络上口诛笔伐。

声讨在中南省即将推行的医疗新政。

这里边当然也有不少理性的声音,试图为中南的医疗新政讨论带来客观视角:

“大家先别忙着反对,咱们仔细看看医疗新政的初衷。这次改革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出发点是为民众谋福祉。政策里提到的扩大医保覆盖范围,财政托底,能让那些原本被排除在医疗保障之外的弱势群体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这对社会公平和民生保障意义重大,咱们不能只看表面就否定它。”

“从长远来看,医疗新政有助于提升整个中南省的医疗水平。政府加大对基层医疗设施的投入,培养更多专业医疗人才,这些举措会逐步优化医疗资源分配,以后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不要被短期的困难和不实传言蒙蔽了双眼。”

“参考其他成功推行类似医疗改革的地区,刚开始也面临诸多质疑,但实施一段时间后,医疗体系得到完善,民众健康水平提高,经济发展也得到助力。咱们不妨多给新政一些时间和信任,不要盲目跟风反对,要看到改革带来的积极变化。”

“网络上一边倒的声讨解决不了问题,医疗改革本就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方利益,肯定会有困难和挑战。咱们应该理性探讨,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政策更好地完善,而不是一味宣泄情绪,阻碍改革推进。”

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理智的博主刚刚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没流量还是事小,自己的账号竟然莫名其妙的被禁言了。

信息茧房。

老百姓是很容易受到舆论的左右的。

他们自己缺少独立的判断力,往往人云亦云。

看到网络上都在指责医疗新政,中南的老百姓也迷糊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医疗新政,原来这样的不堪啊?

很快,在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卫生健康报,又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份记者专门采访已经实行了医疗新政的云州、东山,还有春江省实行医疗新政以来的种种弊端。

这是通过暗访的形式拍摄的。

在东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外面,有一对30多岁的夫妇对着一具冰冷的“遗体”呼天嚎地,记者“采访”这对夫妇后得知:这个去世的人是他们的“公公”,有高血压病,几天前就感觉头昏,想住院治疗,但历第一人民医院病房爆满,根本就住不进来,根据病床安排,还要一周后才有病床,自己的“公公”没有等到病床就已经过了。

女人痛心疾首地对记者发出“灵魂拷问”:如果不推行医疗新政,自己的‘公公’就不会去世,顶多就是花点钱而已,命比钱值钱,钱能买得回来命么?

这篇报道一经刊出,犹如火上浇油,不少水军也纷纷转载。

骂医疗新政是“皇帝的新衣”。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各种谩骂。

尤其是中南省的网民开始担心:自己没人脉,没资源的,以后看病岂不是还要走后门找人?没关系、没人脉、没钱的话,到时候会不会跟报纸上说的那个老人家一样,还没进医院呢,光是等就把人给等死了?

如果真是这样子的话,那也太可怕了!

这样的免费午餐不要也罢。

至少现在花点钱还是可以看得到病的。

一时间,关于中南省的医疗新政谣言四起,说什么的都有,这里边的不少人根本就不知道中南省的医疗新政是怎么回事,因为中南省的医疗新政实施细则都还没有出来,网上全是在带节奏的,都是别有用心的人在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布,引导那些蹭流量的人进行炒作,误导民众。

卫生健康报的记者又推出了第二弹。

在云州市,因为病房爆满,不少没病也往院或者治好了病的人根本就不出院,不少患者根本就住不进去医院,被迫转向私人诊所,私人诊所趁机涨价,本来一个流感,只要花几百元就可以了,现在看一个流感最少要5000以上。

那些大型的私人医院住院部。更是一张病床炒到了一万多,就这样,还一床难求。

网络上再次被带了一波节奏。

一些自媒体和互联网大v们纷纷下场,指出这场医疗新政就是上世纪的“大跃进”,是“还没有学会走路就想跑步”,是“捞政绩”,是“哗众取宠”!是“不切实际”!

似乎推行医疗新政的人简直是大逆不道,人神共愤才对。

人人得而诛之。

..........

中南省委网信办很快就发现了网络上舆情的不正常。

省委网信办主任孙晓文第一时间把网络舆情向省委宣传部部长薛炳林汇报。

“部长,我今天来是要跟您汇报一个特别紧急的事。最近中南省医疗新政的网络舆情完全失控了,到处都是负面消息。”

他把网络舆情通报递给薛炳林。

“您看,一开始是有些专家大放厥词,说什么咱们华夏人民素质不如美国,推行新政医院就会人满为患,真正有病的人得不到治疗。这话一出来,网上水军就跟疯了似的,疯狂声讨新政。还有不少理性的声音想为新政说句公道话,可账号马上就被禁言了,根本压不住这股歪风。

接着,《卫生健康报》头版头条发了篇暗访报道,说云州、东山、春江这些实行医疗新政的地方弊端一大堆。报道里还拍了东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外一对夫妇对着遗体哭,说公公高血压想住院住不进去,最后没等到病床就去世了。这事儿一出来,网上直接炸锅,水军疯狂转载,大家都在骂新政是‘皇帝的新衣’,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你继续说。”薛炳林见孙晓文欲言又止的样子,催促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