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作者:五缕烟火 | 分类:女生 | 字数:247.1万字

第774章 书记省长各怀心事

书名: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作者:五缕烟火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5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地铁建设围挡等工程尚未结束,出于安全考虑,围挡无法拆除,造成沿途近20公里的两旁店铺无法经营,后来,沿线店主联合起来围堵甘南市委、市政府,造成严重流血冲突,引起zong央追责,书记、市长双双被免。

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吴连畅也是雷厉风行的人,知道这件事拖不得,同徐雨萌谈话后的第二天,他便指示副省长宋先锋,召集省内外的知名专家组成评估小组,对章江市是否适宜修建地铁进行全方位的评估。

很快,专家评估小组就成立了。

专家评估小组马上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经过数周深入调研、分析和论证,最终得出结论认为:

章江市地铁项目在当前阶段确实不具备可行性。评估报告明确指出,以章江市现有的人口规模、经济实力及交通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考量,强行上马地铁项目将带来巨大的财政风险与运营隐患。

吴连畅拿到评估报告后,立刻联系了徐雨萌。两人在办公室里,面色凝重地看着这份报告。吴连畅率先打破沉默:“雨萌同志,评估结果正如我们所料,可熊昌林和苏大强那边一直坚持他们的想法,现在必须得拿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了。”

徐雨萌双眉紧锁,沉思片刻后说道:“省长,我认为首先还是要和熊书记开诚布公地谈一次。以评估报告为依据,详细阐述项目不可行的原因,让他们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或许经过沟通,尽量改变他们想法。”

吴连畅微微点头,“你说得对,沟通是必要的。但为了以防万一,我们也得做好其他准备。如果沟通无果,省政府必须及时介入。可以考虑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直接对章江地铁项目进行审查。”

徐雨萌,“这样的话,很可能会引发一些矛盾。熊昌林书记资历老,苏大强又是他的得力干将,他们或许会觉得省政府的干预过于强硬。不过,为了章江的未来,修地铁的这份决议,肯定是不能让它通过的。”

吴连畅目光坚定,“没错,不能因为怕矛盾就退缩,如果我们不出手阻止的话,到时候吃亏的还是西江省委、省政府,章江市委、市政府以及老百姓。”

徐雨萌思索片刻后补充道:“另外,省长,为避免引发不必要的舆论风波,我们需要提前和宣传部门打好招呼,做好舆情监测与应对预案。万一消息走漏,公众误解,也好及时进行正确引导。”

吴连畅十分赞同徐雨萌的说法,“雨萌同志,你想得很周全。就按我们讨论的办,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证章江的发展不偏离正轨,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专家评估小组的这份评估报告,除了送给西江省委、省政府外,也送给了章江市委,市政府。

苏大强看了气得将评估报告狠狠摔在桌上,脸色涨得通红,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咒骂:“这评估小组就是吴连畅的人,故意为难我们章江市委、市政府,分明是想阻挠章江发展!”

一旁的秘书小心翼翼,不敢出声。苏大强猛地停下,掏出手机打给省委书记熊昌林,语气激动:“熊书记,您看这评估报告,明摆着是针对咱们,吴连畅他们就是不想让章江修地铁!”

熊昌林在电话那头沉默片刻说道:“大强同志,先别急,这只是一份报告嘛,又不是最终决定,至少到目前为止,吴省长也没有明确的说章江不能修地铁,同志哥,要沉得住气!”

苏大强急得不行:“熊书记,地铁项目对章江太重要了,这是提升城市地位的关键一步。不能因为这份报告就放弃啊!您可要为我们章江市做主啊!”

熊昌林思索一番后说:“你先整理一份详细材料,把认为项目可行的理由都列清楚,尤其是对章江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我找个时间,和吴连畅省长好好谈一谈。”

“那好书记,这份报告我会尽快敦促他们拿出来。”苏大强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很快,一份对章江市修地铁十分有利的报告就炮制出来了,并送到了省委书记熊昌林的办公室。

熊昌林仔细的看了一遍,觉得十分满意,觉得有必要去找吴连畅好好谈谈。

吴连畅一见熊昌林十分罕见的到省政府自己的办公室来,心里已经猜到了几分,估计是为章江市地铁的事而来。

两人握手寒暄后,气氛逐渐凝重。熊昌林率先开口道:“吴省长,这次章江地铁项目评估结果,章江市委有些看法和评估组的完全不同。”

吴连畅心里咯噔一下,但还是微笑着点了点头头,听他继续说下去。

果然,熊昌林接着说:“报告里提到人口、财政问题,我们理解,但章江情况特殊。城市不修地铁,哪来的发展?只有发展了,人口才能流入,而不能在这里杞人忧天,担心章江市的人口越来越少。财政上,我看章江市也规划了多元融资渠道,不会让省里难看的。”

吴连畅表情认真的说道:“熊书记,我理解章江发展的急切心情。可地铁项目影响深远,评估是多领域专家基于科学标准和大量数据得出的。人口增长不确定性大,融资即便多元,也有风险,一旦项目失败,对章江经济冲击巨大。”

熊昌林微微皱眉,“吴省长,章江太需要地铁提升城市能级,吸引投资和人才,这对全省发展也有带动。他们做了很多前期调研,觉得可行。”

吴连畅耐心解释:“书记,发展不能仅看眼前。若因地铁项目使章江财政陷入困境,后续发展会受制约。不如先夯实基础,优化交通,发展特色产业,等条件成熟再推进。”

熊昌林沉默片刻,缓缓说:“吴省长,你说的虽然也有道理,但章江班子对项目期望高,全市人民也盼着,章江市也大张旗鼓的宣传了,到时候我们省里不批,不好向大家交代。”

吴连畅字斟句酌的说道:“书记,只要方向正确,大家最终会理解。省委也会全力支持章江其他发展路径,一起为章江谋长远发展,而不是把一切希望寄于地铁上,到时候无异于饮鸠止渴。”

一个想修,一个不让修,两个人针尖对麦芒,针锋相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