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作者:听风问水2023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94章 帝王家的春日与北疆的雪

书名: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作者:听风问水2023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9

卯时三刻,紫微城的琉璃瓦上霜花犹凝,吴天翊身着墨色云锦蟒纹朝服,笔挺如劲竹立在乾清门外铜狮旁。

宽肩窄腰的朝服剪裁利落,袖口金线狼首随动作若隐若现,与腰间羊脂玉狼首玉佩相映成辉,他垂眸拨弄袖口 “忠勇” 金扣,指节因用力泛白。

阶下已聚起不少候朝老臣,蟒纹补子与仙鹤绣纹交错,吴天翊抬眼时,恰见自家外公、大将军赵常立在西侧廊下,银髯垂胸,玄色大氅上霜花未化。

他喉头微动,却只稳步上前,在丈许外拱手作揖,声线放柔:“外公安好,今早霜重,可要添件狐裘?”

赵常抬眸,眼底掠过一丝微不可察的暖意,却只淡淡颔首:“世子有心!” 他刻意省去 “翊哥儿” 的亲昵称呼,袖中手指轻叩腰间玉牌。

周围老臣见状,纷纷将目光移向别处,吴天翊唇角微抿,余光瞥见吏部尚书王大人正与身旁同僚低语,袖口鹤纹拂过石阶积雪。

他忽然朗声道:“昨夜读《大乾律》,见‘宗室恤典’条目旁注,倒想起一桩旧事 ——”

话锋一转,又朝赵常笑道,“外公当年在狼居胥山埋的那坛马奶酒,不知何时能开坛?”

赵常一愣,随即抚掌大笑:“待你娶了媳妇,自然开坛。” 这话明里暗里将话题引向家世私事,周围臣工便知趣地将 “削藩”“楚端梦” 等敏感词咽回肚里。

晨雾中,乾清门缓缓开启,鎏金铜环的冷光里,吴天翊侧身让路,朝服下摆扫过阶前积雪,赵常目光在吴天翊上停留一瞬,忽闻吴天翊低声道:“孙儿昨夜替外祖母抄了《心经》,明日下午送过去!”

老将军闻言,指尖在袖中攥紧虎符残片,他听出这话里的 “心经” 暗指燕王府密信,“外祖母” 则代指削藩一事的关键人物。

眼前少年已非他曾经眼中的那个只会留恋于烟花场所的纨绔,而是懂得用家常话做盾、以亲情为刃的权谋者。

“好!” 赵常沉声应下,转身时,银髯上的霜花恰好落在吴天翊袖口狼首图腾旁,恍若两代人无声的传承。

远处钟鼓镗鞳,惊起檐下寒雀。吴天翊抬手替赵常拂去肩甲落雪,指尖如蝶掠过,一枚刻着狼首的铜哨已滑入老将军袖中 —— 那是燕王府屯驻郊外的两万狼骑调令,哨音可传百里,狼旗所指,铁蹄如雷。

赵常袖中指尖触到铜哨纹路,眼角微不可察地一挑,随即将袖口轻轻一掩,银髯垂落间已遮住眼底暗涌。

他朝少年微微颔首,玄色大氅扫过阶前积雪,率先踏入乾清门,腰间虎符残片与铜哨相撞,发出极轻的 “叮” 声,混在雪粒子敲打琉璃瓦的脆响里,恍若冬风掠过檐角铁马。

吴天翊望着老人的背影消失在金銮殿暖黄的烛火中,忽然感到后颈一凉。

他装作整理朝服,余光瞥见东侧廊柱后闪过道灰影 —— 那人着七品文官服饰,却在转身时露出半截藏蓝劲装,靴底沾着城郊冻土,正是昨日在刑部大牢外徘徊的暗桩。

“王大人今日来得早!” 他忽然出声,朝迎面而来的吏部尚书拱手。

对方吓了一跳,手中奏疏险些滑落,鹤纹补子上的霜花簌簌而落:“世、世子早……”

吏部尚书脸色微微一变,便匆匆擦肩而过时,腰间玉佩线绳 “啪” 地断裂。

吴天翊望着那枚刻着竹节的玉佩滚入雪堆,想起方才那道灰影正是往凤仪殿方向而去 —— 看来太后的眼线,果然遍布朝堂内外。

晨雾渐散,阳光穿透云层,在他朝服狼首图腾上镀了层冷金,吴天翊摸了摸腰间玉佩,狼眼黑曜石映出他微扬的唇角。

这紫微城的每片瓦当、每道宫墙,都藏着见不得光的勾当,可他早已将计就计:赵常明面上与他保持距离,暗地却收下狼骑调令。

他用 “外公安好” 做幌子,实则让灰影将 “燕王府与镇北将军私通” 的消息传回太后耳中 ——

越看似寻常的寒暄,越藏着欲盖弥彰的算计!

待早朝之上他拿出《恤典》弹劾莲心,太后势必会因这 “私通” 密报投鼠忌器,而真正的杀招,藏在郊外那两万狼骑扬起的尘烟里。

“世子,该入朝了!” 赵一低声提醒。

吴天翊点头,靴尖碾过阶上霜花,狼爪暗纹与地面图腾重合的刹那,他听见金銮殿内传来司礼监尖细的唱喏:“有事起奏 ——”

雪停了,他踩着碎玉般的残雪踏入宫门,朝服猩红里衬闪过一线,恰似冰原上掠过的狼尾。

那些在暗处窥伺的眼睛不会知道,燕王府的罗网早已张开:明面上是他孤身犯险,暗地里却是狼骑压境、大将军赵常旧部云集,正等着在早朝之上,剖开这层裹着霜花的虚伪盛世。

指尖扣紧袖中《恤典》,吴天翊勾起唇角。就让他们尝尝,什么叫 “忠勇” 二字 —— 不是任人拿捏的犬儒之忠,而是咬断喉管前,先撒一把雪迷住对手眼睛的狼性之勇。

乾清宫的宫门 “吱呀” 敞开道缝,一名灰衣太监小跑而出,腰牌在晨光中晃出 “内廷” 二字。

他快步走到吴天翊面前,微微躬身,声音尖细:“皇上宣燕王世子进殿报捷。” 说罢垂手退至一旁。

“有劳公公引路!” 他话音未落,已率先抬步,朝服下摆掠过青砖,阔步往殿内而去。

殿内烛烟缭绕,鎏金兽首香炉吐出的云雾中,吴天翊随太监踏入乾清宫。

他抬眸时,正见十岁的小皇帝吴昭端坐龙椅,明黄缎面绣着五爪金龙,却因身形单薄,袍袖垂落如空悬的云霓。

少年天子眉目清瘦如竹,眉骨微隆下是双漆黑如墨的眼,睫毛浓密如蝶翼,却在眼睑处投下青黑阴影 —— 那是彻夜批阅奏折的痕迹。

吴昭盯着阶下的吴天翊,指腹在御案下轻轻摩挲着密报边缘,他早先还以为这位堂兄长着张 “能止北疆小儿夜啼” 的脸,却不想亲眼见到时,竟是如此英俊!

眉峰斜飞入鬓,如北疆狼首旗的锋利边缘;眼尾那抹淡红不是胭脂,而是常年在风沙中奔袭的痕迹;唇角微抿时,既有世家公子月下抚琴的柔美,又藏着骠骑将军饮马瀚海的英气。

少年天子想起昨夜掌灯时,贴身太监偷偷塞来的战报 —— 云中郡十万大军破二十万铁骑,敌营传出 “汉军有天人” 的流言。

更让他心颤的是,这位堂兄竟敢抗旨将 “罪妇” 嫂嫂藏在燕王府别苑,刑部大牢前横刀立马的姿态,连铁血御史都在奏疏里写 “见之胆寒,知燕王府有忠勇血!”

“这样的人,不该困在北疆!” 吴昭指尖掐进掌心,忽然痛恨起自己腕间的银镯 —— 若他是自由身,此刻定要拍着对方肩膀叫一声 “好兄弟”,而非隔着金銮殿的金砖,用君臣之礼拘住这头孤狼。

与此同时,纱帐后的皇太后王氏捏着鎏金护甲,指甲几乎嵌进掌心,她原以为燕王世子不过是个粗鄙武夫,却不想竟生得这般昳丽!

墨发束在狼首冠下,几缕碎发被晨露沾湿,贴在苍白额角,恰似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竟比她案头的白海棠更惹眼。

肩线平直如刀,将墨色蟒纹朝服撑得极有气势,偏生腰肢劲瘦,走动时玉佩轻晃,倒像戏文里唱的 “玉树临风美少年”。

这样的人物,莲心竟说 “不过是个莽夫”?她冷笑一声,想起前日莲心被《恤典》堵得哑口无言的蠢态,指甲狠狠划过御案 —— 若早知吴天翊是这般人物,她该早早将宗室女塞进燕王府,决不让其他女子占了先机。

淑妃胞妹膝下有女,年方十五,生得兰心蕙质,又从小养在太后宫里,最是听话柔顺。若将此女许给吴天翊,既能断了他为 “罪嫂” 撑腰的念想,又能将燕王府的势力牢牢绑在自己这头。

“稍等去传懿旨,” 她忽然对着身后女官低语,嘴角勾起一抹志在必得的弧度,“就说哀家念着燕王世子劳苦功高,择日要在椒房殿设宴,为他接风洗尘 —— 顺便,也让京中贵女们,见见这位少年英雄!”

此时吴昭看着堂兄叩首时冠带触地的弧度,忽然想起七岁那年在太庙见过的青铜狼尊 —— 同样的孤傲,同样的桀骜,却在帝王面前弯下脊梁。

他握紧袖中的狼髀石手串,终于下定了决心:即便这具龙袍里装的还是孩童身躯,他也要做那个给狼套上缰绳的人,而非被狼吃掉的羔羊。

在阶下的吴天翊垂眸敛目,哪里知道自己早已成了这对并无血缘的 “母子” 眼中的 “香喷喷的肉!”

太后王氏盘算着以宗室贵女为饵,将燕王府的势力绑上自己的战车。

而看似稚嫩的小皇帝,亦想借他手中的狼骑,挣脱垂帘听政的桎梏。

“世子平身!” 吴昭听见自己的声音比往日清亮几分,刻意端起的帝王威仪下,藏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殿内烛火竟在这刻突然明亮,摇曳的光晕将吴天翊眼底的寒星照得透亮。

少年天子强作镇定,指腹摩挲着御案边缘,开口道:“北疆的雪,可是比朕御花园的梅花开得还要烈?”

这话一问出口,他便暗自懊恼语气失了分寸,却又忍不住期待 —— 期待这位手握重兵的堂兄,能听出话语间隐秘的结盟邀约。

吴天翊一听眉头微微一皱,不过他并没有细想,只是上前半步躬身行礼。

他的狼首冠带随动作轻晃,阴影在御案上投出锐利的弧线:“陛下御花园的梅是金枝玉叶,自然比北疆的雪更显尊贵!”

他抬眸时,眼角余光扫过纱帐后微动的珍珠璎珞,声音忽然放柔,“不过臣在狼居胥山见过一种蓝梅,开在冰缝里,风越大,花瓣越亮,倒与陛下案头的琉璃盏有几分相似!”

这话似是恭维,又藏着试探!

吴昭指尖摩挲着御案上的琉璃盏,少年天子忽然意识到自己掌心已满是冷汗,慌忙在龙袍上蹭了蹭,却不想这动作落在吴天翊眼中,竟成了十足的孩童稚气。

“蓝梅?” 吴昭脱口而出,全然忘了殿内还有太后听政,“朕从未见过……”

他忽然意识到失言,耳尖骤红,却在看见吴天翊唇角微扬时,鬼使神差地补了一句,“世子可愿陪朕去后花园赏梅?朕的‘卧雪斋’前有株绿萼梅,开得正好……”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静得能听见香炉中炭粒爆裂的声响,王氏的翡翠护甲 “咔” 地掐进御案,珍珠璎珞剧烈晃动,恍若暴雨前的蚊群。

吴天翊却在这刹那间,捕捉到少年天子眼底闪过的孤注一掷 —— 那是被圈禁的幼兽,第一次露出想触碰同类的渴望。

“臣……” 他刚要开口,却听见纱帐后传来太后刻意压低的咳嗽声。

那声音里藏着警告,藏着权衡,却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犹疑。

吴天翊忽然想起临行前赵王妃跟他说的话:“帝王家的温情,比北疆的春日更短暂!”

于是他再次叩首,将到嘴边的 “遵旨!” 咽回肚里,换作一句稳妥的:“陛下万金之躯,若想赏梅,臣可差人将蓝梅移栽进京。”

吴昭的肩膀骤然垮下,像只被踩了尾巴的幼兽!

可就在这时,他忽然想起御案下藏着的狼髀石手串,想起昨夜偷偷写进密信的那句 “愿借堂兄狼骑,清君侧”。

少年天子攥紧拳头,指甲掐进掌心,竟生出几分孤勇:“不必移栽!”

他直视着吴天翊的眼睛,声音里带着破釜沉舟的清亮,“待开春雪化,朕要亲自去北疆看蓝梅 —— 世子可愿做向导?”

这话如惊雷炸响,王氏终于按捺不住,纱帐 “刷” 地被掀开半幅,露出她涂着铅粉的苍白面容:“昭儿!”

她厉声喝止,却在看见少年天子通红的眼眶时,忽然想起自己初入宫时,也曾这般固执地想要触碰一缕月光。

殿内烛火明明灭灭,吴天翊望着小皇帝微微发颤的肩膀,他听见自己的声音里带着连他都陌生的温和:“待陛下亲政那日,臣必当牵来最烈的战马,陪陛下踏遍北疆雪!”

这话像颗糖,轻轻塞进了少年天子的掌心,吴昭望着阶下之人挺直的脊背,忽然觉得这道影子不再是冰冷的刀刃,而是他可以攀附的峭壁。

他深吸一口气,正要再说什么的时候,旁边内阁首辅徐阶整了整官袍,双手执笏板于胸前,恭敬地行一大礼,缓步上前三步,朗声道:“皇上,军国重事为大,还是让燕王世子报捷吧!”

他话语沉稳有力,袍角绣着的仙鹤纹随着动作微微起伏,目光却不着痕迹地扫过纱帐后的太后,又落在吴天翊腰间晃动的狼首玉佩上,暗含警示之意。

吴昭闻言一怔,指尖无意识地抠住御案边缘的螭龙纹,刚刚泛起的温热心绪瞬间被冷水浇透。

他顺着徐阶的目光看向吴天翊的玉佩,狼首在烛火下泛着森冷的光,恍然惊觉自己方才险些在众目睽睽下暴露了结盟的心思。

少年天子喉间发紧,强压下满心不甘,脊背重新绷直,刻意板起面孔:“徐卿所言极是。燕王世子,且将北疆战事细细奏来!”

吴天翊垂眸敛去眼底的笑意,心中却暗自冷笑 —— 这老狐狸果然是太后安插的眼线,连谏言的时机都拿捏得这般精准。

他再次俯身行礼,冠带流苏扫过青砖时带起细微的沙沙声:“臣遵旨!”

直起身时,眼角余光瞥见吴昭紧攥成拳的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袖口绣着的五爪金龙随着颤抖扭曲成狰狞的形状。

殿内气氛骤然冷凝,唯有鎏金兽首香炉吐出的青烟袅袅升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