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九转金丹炉第2部

作者:用户23987345 | 分类:玄幻 | 字数:1.8万字

第173章 太子前往牢狱

书名:九转金丹炉第2部 作者:用户23987345 字数:0 更新时间:07-24 16:22

邻国听闻郡主刺杀太子致使其昏迷不醒,朝堂上下顿时如炸开了锅。国王大惊失色,他深知这一事件极有可能引发两国之间的轩然大波,当下紧急召集重臣进宫商议对策。

朝堂内气氛凝重,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进言:“陛下,此事关乎两国邦交,若处理不当,战火一触即发,生灵必遭涂炭。当务之急,需彻查郡主背后有无他国势力操控,也好向太子所在国表明我们公正严明的态度。”众人纷纷点头,深以为然。

邻国国王脸色阴沉,沉思片刻后当即下令:“速遣我国最精锐的探子,不惜一切代价,深挖此事背后隐情,务必查个水落石出。同时,准备厚礼,选派能言善辩、机警聪慧之士,即刻启程前往太子的国家赔罪致歉。”

使者带着奇珍异宝、千年灵芝等珍稀礼物,快马加鞭奔赴太子所在之地。见到该国皇帝后,使者“扑通”一声跪地,诚惶诚恐地说道:“吾皇惊悉太子殿下蒙此大难,痛心不已,特令微臣前来请罪。我国定会全力配合调查,若查实郡主背后另有黑手,定严惩不贷。望陛下看在两国多年交好的份上,暂息雷霆之怒,救救太子殿下。”

该国皇帝怒目圆睁,冷哼一声:“哼,说得轻巧!太子如今命悬一线,朕如何能轻易咽下这口气?”使者吓得冷汗如雨,赶忙又道:“陛下,我国还愿献上独家秘制的疗伤圣药,只求能为太子殿下尽绵薄之力,挽回两国情谊。”

在使者的苦苦哀求下,该国皇帝的怒火稍有缓和,勉强答应考虑他们的请求。而邻国国内,探子们也在紧锣密鼓地四处查访,一场关乎两国命运的风暴悄然掀起。

皇上林雨端坐于朝堂之上,龙颜冷峻,扫视着众臣,缓缓开口:“朕已将郡主关押,此番她竟敢行刺太子,实在胆大妄为!经彻查,原是这郡主对太子情愫暗生,求而不得,竟因爱生恨,才铸下此等大错。”

众臣听闻,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思忖。一位老臣上前一步,拱手进言:“陛下,郡主此举虽罪不可恕,但念在她年少懵懂,为情所困,且两国邦交多年,尚可酌情从轻发落。若严惩郡主,恐引得邻国反弹,再生事端。”

皇上微微皱眉,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良久,才又道:“朕亦有此顾虑,可太子身负重伤,昏迷不醒,朕身为其父,又怎咽得下这口气?若轻易放过,皇家威严何在?朝堂颜面何存?”

这时,邻国使者上前,伏地叩首:“陛下,我国国王听闻此事,痛心疾首,已在国内严查真相,誓要给陛下和太子一个交代。郡主犯下大错,我国定不袒护,望陛下暂息怒火,莫因一时之气,伤了两国和气。”

皇上冷哼一声:“哼,你说得倒轻巧,太子如今生死未卜,朕如何能平心静气?不过,看在你国诚意之上,朕且观后效。待太子苏醒,若身体无大碍,朕再论郡主之罪;若太子有个三长两短,哼,莫怪朕翻脸无情!”

使者连连称是,额头冷汗直冒。朝堂之上,气氛凝重,一场因爱而起、关乎两国命运的危机,悬于一线,亟待化解。

皇上林雨目光深沉,扫视着朝堂众人,缓缓开口:“诸位爱卿,太子如今已在云雾山救治,此地山灵水秀,灵气充裕,汇聚着数位当世神医,皆是朕千方百计寻来,只为救太子一命。只是路途遥远,且医治过程棘手复杂,至今尚未归来。”

众臣听闻,先是面露一丝欣慰,随即又满是担忧。一位老臣上前拱手道:“陛下,既有神医施治,太子吉人自有天相,想必不日便能康复归来。臣以为,当下可一面静候佳音,一面加派人手护卫云雾山,以防再有变故。再者,对外不可透露过多太子医治详情,以免人心惶惶或让他国有机可乘。”

“爱卿所言甚是。”皇上微微点头,转而看向邻国使者,语气冷硬,“你国郡主犯下此等大错,朕念及邦交,暂未深究。如今太子生死未卜,全赖云雾山神医妙手,若太子能平安归来,万事皆好商量;倘若有个闪失,朕定不轻饶,哪怕与你国兵戎相见,也在所不惜!”

邻国使者心中一紧,连忙伏地叩首:“陛下息怒,我国上下皆盼太子早日康复。国王已加派人手彻查真相,必给陛下一个满意交代。恳请陛下宽宏大量,莫让两国百姓因这孽缘陷入战火。”

皇上冷哼一声,未再多言。朝堂之上,气氛压抑凝重,众人皆知,太子安危不仅关乎皇家血脉延续,更牵连着两国局势走向,如今唯有在忐忑不安中,祈盼云雾山传回佳音。

日子一天天过去,朝堂上下皆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每日清晨,皇上林雨都会询问前往云雾山的信使可有消息传来,然而得到的总是失望的答案。

邻国国王那边,探子回报说其心急如焚,亲自督促调查事宜,已将数名与郡主亲近且形迹可疑之人抓捕审问,誓要找出背后主谋,以平皇上之怒、救两国之谊。

而在云雾山,数位神医确实使出了浑身解数。他们以山中珍稀草药入药,辅以独特针法,日夜守在太子床边,观察着病情变化。太子气息微弱,面色苍白如纸,昏迷中不时眉头紧皱,似在承受巨大痛苦。

这日,负责煎药的小童匆忙跑来,告知神医们山中一味主药即将用完,而此药生长在云雾山深处的悬崖峭壁之上,采摘极为艰险。神医们听闻,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此时,一位身着劲装、背负长剑的年轻侠士路过此地,听闻太子困境,毅然挺身而出:“我常年在这山中行走,知晓药草方位,愿助一臂之力。”言罢,不待众人回应,便施展轻功向悬崖奔去。

只见他身形矫健,在峭壁间闪转腾挪,几次险些失足,却凭借高超技艺化险为夷。终于,他采得草药,返回营地。神医们感激不已,迅速将草药入药煎煮。

说来也奇,服下新药后,太子的脸色渐渐有了些许红润,气息也平稳了些。神医们大喜,加紧后续治疗。

又过了数日,太子悠悠转醒。他睁眼环顾四周,虽身体虚弱,却眼神坚定。得知自己身处云雾山,以及朝堂和两国间因他而起的诸多变故后,心中感慨万千。

信使快马加鞭将喜讯传回朝堂,皇上林雨听闻,激动得从龙椅上站起,连声道:“天佑我儿,天佑我朝!”朝堂上瞬间欢呼一片,压抑许久的气氛一扫而空。

邻国使者也松了一口气,赶忙回宫禀报喜讯。邻国国王得知后,立刻筹备重礼,准备再次向皇上致歉,并商讨如何进一步弥补过错,加固两国关系。

太子在云雾山稍作休养后,启程回宫。一路上,百姓夹道欢迎,欢呼声响彻云霄。回宫后,他第一时间进宫面圣,向父皇表明自己已无大碍,并请求父皇从轻发落郡主,以两国大局为重。

皇上看着安然归来的太子,眼眶湿润,点头应允。随后,两国重新开启和谈,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签订新约,不仅化解了这场危机,还让交流合作更上一层楼,百姓们也得以继续安居乐业,共享太平。

慕容轩和皇子林牧一左一右扶着太子林恩灿,缓缓步入阴暗潮湿的牢狱。牢狱中弥漫着腐臭的气息,光线昏暗,唯有几缕微光透过狭小的窗户洒在满是青苔的地面上。

郡主蜷缩在墙角,发丝凌乱,衣衫破旧,不复往日的娇美模样。她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眷恋、有哀怨,更多的是决绝。

太子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凝视着郡主,声音沙哑却透着冰冷:“你为何刺杀我?”郡主身形一颤,缓缓站起身来,嘴角勾起一抹凄然的笑:“我因为太爱你,而你当众羞辱我,不喜欢我,让我沦为众人笑柄。”

慕容轩微微皱眉,轻声叹息,似是为这孽缘感到惋惜。皇子林牧则面露不忍,欲言又止。

郡主继续说道:“那日宫宴,我满心欢喜向你表白,你却当众拒绝,还嘲笑我的心意,让我在众人面前颜面扫地。从那之后,我每日每夜都被痛苦煎熬,爱与恨交织,终是让我冲昏了头脑。”

太子眼中闪过一丝懊悔,他想起宫宴上的场景,当时只觉郡主唐突,未顾及她的感受,才酿成今日大祸。他的语气缓和了些:“我虽无意伤你,可你此举太过莽撞,差点挑起两国纷争,害了无数百姓。”

郡主泪如雨下:“事已至此,我不求你原谅,只愿一死了之,解脱这痛苦。”

慕容轩上前一步,劝说道:“郡主,莫要轻言生死,两国如今已在设法化解危机,你若真心悔悟,往后或有转机。”

皇子林牧也附和道:“是啊,郡主,你这一死,只会让更多人伤心,活着赎罪,也好过轻生。”

郡主沉默不语,泪水依旧簌簌而落。太子望着她,心中五味杂陈,良久,他开口道:“先将郡主好生看管,待我禀明父皇,再做定夺。”说罢,在两人搀扶下,拖着沉重的脚步离开了牢狱。这一场因爱而起的风波,在阴暗的牢狱之中,暂时画上了停顿的句号,却也为后续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这时,姜逸辰匆匆赶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太子面前,双手抱拳,急切地说道:“太子殿下,求您放了郡主吧!”他的额头紧贴着地面,声音带着几分颤抖与哀求。

太子林恩灿微微皱眉,面露犹豫之色,还未及开口,姜逸辰又接着道:“殿下,郡主她本性不坏,只是一时被爱冲昏了头脑,才铸下大错。如今她想必已懊悔万分,若因此丢了性命,实在太过可惜。”

慕容轩在一旁轻声劝道:“太子殿下,姜大人所言不无道理,郡主已受牢狱之苦,且此事若闹大,对两国关系修复恐有不利。”

皇子林牧也跟着点头:“是啊,殿下,况且咱们刚从生死边缘走过一回,能少些杀戮冤孽,也是积福。放了郡主,既显殿下仁慈,又利于局势缓和。”

姜逸辰抬起头,眼中满是恳切:“殿下,我与郡主自幼相识,深知她的为人。她对殿下一片痴心,只是用错了方式。若殿下肯给她一个改过的机会,我愿以性命担保,日后必看顾好她,绝不让她再行差踏错。”

太子凝视着姜逸辰,沉思良久,心中暗忖:这郡主虽罪不可恕,但如今放了她,既能全了姜逸辰的情义,又可在两国间博个宽容大度的美名,于公于私,似乎都有好处。想到此处,他缓缓开口:“姜大人,你且起身,本王念你一片赤诚,且看在两国修好的份上,可暂不追究郡主死罪,但活罪难逃,她需在王府思过三年,期间不得踏出半步,你可愿意看顾?”

姜逸辰闻言,面露喜色,连连磕头谢恩:“多谢殿下大恩,臣定当不负所托!”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一场风波看似暂时平息,可未来郡主在王府的日子,以及两国关系的走向,依旧充满变数,在这权谋与情感交织的漩涡中,每个人都只能小心翼翼地前行。

太子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痛苦与挣扎,沉声道:“可她刺杀本王,这岂是轻易能揭过之事?本王当日重伤垂危,险些命丧黄泉,宫廷上下乃至两国都因此陷入动荡,多少人为之揪心。她这一莽撞行径,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

姜逸辰面露惭色,再次叩头,言辞恳切:“殿下,郡主她事后亦是追悔莫及。她深知自己犯下大错,这些时日在狱中以泪洗面,满心愧疚。臣明白殿下的苦衷,可若真斩了郡主,不但会让两国关系再生波澜,也会寒了许多人的心。殿下宅心仁厚,向来以天下苍生为念,就饶她这一回吧。”

慕容轩微微点头,轻声附和:“殿下,姜大人所言在理。郡主行刺虽罪大恶极,但如今形势微妙,若能从轻发落,既展现殿下宽容胸怀,又能向邻国递出橄榄枝,于稳定大局有益。况且,有姜大人担保,料想郡主此后也不敢再肆意妄为。”

皇子林牧亦在旁劝道:“太子哥哥,咱们刚从鬼门关转了一圈回来,当以和为贵。放了郡主,给她个改过机会,也算是化解干戈,往后的日子还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太子紧闭双眸,深吸一口气,似在平复内心波澜。良久,他缓缓睁眼,看向姜逸辰:“姜大人,本王且信你一回。但你需谨记,若郡主再有半分差池,你也脱不了干系。这三年,你要好生看管,莫让本王失望。”

姜逸辰连忙应诺:“殿下放心,臣必肝脑涂地,保郡主不再犯错。”言毕,众人心中一块大石头落了地,虽知前路仍有变数,可当下这场危机算是暂时寻得转机,只待后续如何在这复杂局势中,维系来之不易的和平。

这时,使者匆匆步入牢狱,刚一进来,便瞧见了伤势尚未痊愈的太子。太子脸色苍白,身形略显憔悴,在昏暗的光线下,更添几分虚弱之感。

使者大惊失色,急忙上前几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惶恐地说道:“太子殿下,您怎么会在此处?微臣听闻您在云雾山救治,怎的……”话语间满是惊愕与担忧。

慕容轩见状,轻声解释道:“太子殿下心系此事,执意前来问个明白,我等劝阻不住。”

使者面露焦急,转向太子恳切进言:“殿下,您重伤初愈,万不可在此地久留,这牢狱阴湿,恐不利于您的身子康复啊。况且,我国国王听闻郡主犯下大错,痛心疾首,已在国内全力彻查,誓要给殿下一个满意交代。如今只盼殿下能安心养伤,莫要因这等烦心事再伤了元气。”

太子微微摆手,示意无妨,声音虽虚弱却透着坚定:“使者不必多言,本王既来了,便要将此事弄个清楚。郡主行刺,关乎两国和气,本王怎能置身事外?”

使者还欲再劝,皇子林牧插话道:“使者,太子殿下心意已决。你也看到了,殿下如今这般模样,皆是拜郡主所赐。你且回去转告你国国王,希望他能加快调查,早日还殿下一个公道。”

使者无奈点头,目光扫向角落里的郡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情绪,既有对郡主莽撞行为的埋怨,又有对当下局面的忧心。他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好,两国好不容易缓和的关系必将再度陷入僵局,甚至引发更大危机。

郡主此时抬起头来,望向太子,眼中泪光闪烁,嘴唇嗫嚅,似有千言万语却又难以启齿。这狭小阴暗的牢狱之中,一时间气氛凝重,各方心思各异,而命运的齿轮却依旧无情地转动着,推动着故事走向未知的方向。

郡主看见使者进来,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踉跄着扑到牢栏前,双手紧紧攥住栏杆,声泪俱下:“使者,救我!我知犯下大错,可我实在是被爱迷了心智,如今后悔万分。”她发丝凌乱,面容憔悴,全无往日郡主的尊贵模样。

使者面露难色,眉头紧锁,上前两步,压低声音道:“郡主,您这糊涂行径,可把两国关系推到了悬崖边上。如今国王正为您焦头烂额,四处平事儿呢!”

太子林恩灿见状,冷哼一声:“事到如今,你还妄图脱罪?”慕容轩轻轻拍了拍太子的肩膀,示意他莫要动气,以免伤了身子。

郡主哭得更凶了,哽咽着说:“我真的知道错了,使者,您回去跟父王说,我愿意受罚,只要能饶我一命,让我做什么都行。我不想死在这暗无天日的牢狱里。”

使者叹了口气,目光在郡主和太子之间来回游移,权衡利弊后说道:“郡主,您且先稳住,国王已在全力补救,派了我来向太子殿下致歉。您刺杀太子一事,殿下能留您性命已是仁慈,切莫再哭闹,徒增事端。”转而又面向太子,恭敬地拱手道:“太子殿下,我国国王的诚意您也看到了,还望您看在两国多年交好的份上,给郡主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太子神色冷峻,并未立刻回应。皇子林牧在一旁开口:“使者,我大哥重伤至今未愈,这岂是轻易能过去的坎儿?不过,若你国后续作为能让我们满意,倒也不是不能商量。”

此时,牢狱内的气氛愈发凝重,郡主的命运悬于一线,两国关系也在这方寸之地,面临着关键抉择,众人皆在等待太子的最终定夺。

使者手持邻国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郡主刺杀太子一事,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即日起,削去郡主封号,贬为庶人,幽禁于郡主府中,无诏不得踏出府门半步,钦此!”

郡主闻言,如遭雷击,瘫倒在地,泪水再次夺眶而出,口中喃喃自语:“多谢父王,多谢父王……”虽免去死罪,但被削去封号、幽禁府中,对她而言,亦是沉重打击。

太子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忖:邻国此举,虽是给了自己一个交代,但郡主这一幽禁,两国关系能否就此缓和,尚不可知。况且,郡主在府中,难保不会再生事端。

慕容轩和皇子林牧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忧虑。慕容轩轻声道:“太子殿下,邻国此举,也算诚意十足。郡主既已受到惩罚,您的伤势也尚未痊愈,不如先回宫调养,再从长计议两国之事。”

皇子林牧也点头附和:“是啊,太子哥哥,您的安危至关重要。如今郡主有了处置,咱们也该回宫向父皇复命了。”

姜逸辰面露欣慰之色,上前向太子行礼:“多谢太子殿下宽宏大量,肯给郡主一个改过的机会。臣定当谨遵圣意,看顾好郡主,绝不让她再犯错误。”

太子微微颔首,看了一眼角落里失魂落魄的郡主,缓缓说道:“希望郡主能牢记今日之教训,好自为之。若再敢有半分不轨之心,本王绝不轻饶。”言毕,在众人的搀扶下,转身离开牢狱。

太子的父亲——皇上的侍从迈着沉稳步伐走进牢狱,众人见状,纷纷跪地听旨。侍从清了清嗓子,展开圣旨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郡主胆大妄为,竟敢行刺太子,其罪当诛。然念及两国邦交,过往情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即刻起,削去郡主封号,贬为庶人,发回邻国,永生不得再踏入本国疆域,着邻国严加看管,以儆效尤。钦此!”

郡主听闻,脸色惨白,瘫倒在地,泪如雨下。她深知,这一道旨意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今往后,荣华富贵、爱人倾慕皆成泡影,只剩无尽悔恨。

太子林恩灿面露复杂神色,心中暗叹:这场风波虽暂有定论,可两国关系能否真正修复如初,前路依旧漫漫。他微微点头,示意侍从收起圣旨。

邻国使者忙叩首谢恩:“多谢陛下仁慈,我国定当谨遵旨意,必不辜负这份信任。往后定全力维护两国交好,绝不再生事端。”

慕容轩与皇子林牧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如释重负。慕容轩轻声道:“太子殿下,事已至此,您重伤未愈,宜回宫安心调养,莫要再为此事劳心费神。”

皇子林牧也附和:“是啊,太子哥哥,有了这旨意,也算给各方一个交代。咱们回宫向父皇复命,后续再看两国如何相处吧。”

太子深吸一口气,在众人搀扶下起身,最后看了一眼郡主,说道:“望你日后能真心悔过,莫再冲动行事。”言罢,一行人缓缓离开牢狱,只留下郡主在这阴暗之地绝望哭泣,而两国关系也步入了一个微妙的新阶段,等待时间去慢慢抚平创伤、重建信任。

太子伤势尚未痊愈,在这牢狱的阴湿之气侵袭下,忍不住咳嗽了几声。那咳嗽声在寂静的牢房内显得格外刺耳,每一声都透着虚弱与疲惫。

慕容轩见状,面露忧色,急忙上前轻轻为太子拍抚后背,低声道:“太子殿下,您龙体欠安,此地阴寒,不宜久留,还是尽快回宫歇息吧。”

皇子林牧也赶紧附和:“是啊,太子哥哥,您这刚从鬼门关走一遭,可不能再折腾了。这郡主既已有了定论,咱们先回宫,余下的事儿交给父皇处置。”

邻国使者看着太子苍白的脸色,心中满是愧疚,上前一步说道:“太子殿下,都怪我国郡主犯下这弥天大错,让您受苦了。您快些回宫养伤,我国定会依照旨意行事,绝不再让此类事情发生。”

太子摆了摆手,强压下咳嗽,缓了缓气息说道:“无妨,本王今日前来,就是要亲耳听到对她的处置。如今旨意已下,也算给这场风波画上一个暂时的句号。”话虽如此,可他的身形依旧摇晃,显露出重伤未愈的无力感。

郡主蜷缩在角落,听到太子的咳嗽声,心中一紧,抬眼望去,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有懊悔、有心疼,还有对自己莽撞行为的自责。她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觉得任何言语在此刻都显得苍白无力。

最终,在众人的再三劝说下,太子在慕容轩和皇子林牧的搀扶下,缓缓转身,拖着沉重的脚步离开了牢狱。那离去的背影略显落寞,而这场因爱生恨、险些颠覆两国和平的危机,也在这昏暗的牢狱之中,暂时落下了帷幕,只待后续两国如何在伤痕之上,重建友好往来。

姜逸辰瞧见郡主被释放,眼中瞬间闪过一抹亮色,快步迎上前去。郡主脚步虚浮,面容憔悴,往昔的灵动活泼已消失不见,姜逸辰见状,心疼不已,急忙伸出手稳稳扶住她,柔声道:“郡主,你受苦了。”

郡主抬眸望向他,眼中泪光闪烁,嗫嚅着嘴唇,似有千言万语却又无从说起。姜逸辰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给予安慰:“莫怕,往后有我在。”语气坚定而温暖,似要将郡主心中的阴霾一并驱散。

他转而面向太子及众人,恭敬行礼,感激道:“多谢太子殿下开恩,多谢各位成全。”太子微微颔首,神色略显疲惫,摆了摆手示意无妨。慕容轩和皇子林牧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欣慰。

姜逸辰扶着郡主慢慢往外走,一路上悉心照料,生怕她再有闪失。待走到阳光之下,郡主下意识抬手遮挡刺眼光线,姜逸辰见状,轻声说道:“郡主,咱们回家。今后的日子还长,咱们慢慢走。”郡主身形一颤,泪水再次夺眶而出,重获自由的她深知,这份安宁是姜逸辰努力争取而来,而自己也该放下过往,与眼前人共赴未来。

使者上前一步,神色略显拘谨,双手呈上一道明黄卷轴,高声道:“太子殿下,还有一道邻国圣旨。陛下有令,为弥补此次过错,稳固两国邦交,命郡主与姜逸辰大人即刻完婚,婚礼照旧举行。望此举能化解干戈,重铸两国情谊。”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郡主瞪大双眼,眼中满是错愕与抗拒,下意识地看向姜逸辰。姜逸辰亦是眉头紧锁,显然这突如其来的旨意打乱了他的计划,他本想带郡主回府安心调养,慢慢抚平她心中创伤。

太子林恩灿目光深邃,微微眯起双眸,心中暗自思忖这邻国的盘算。片刻后,他开口道:“这旨意来得突然,郡主刚经牢狱之灾,身心俱疲,此时举办婚礼,是否太过仓促?”

使者面露难色,解释道:“太子殿下,我国国王也是权衡再三。眼下两国关系微妙,急需这一场联姻来安定人心,对外彰显两国修好之意。还望殿下成全。”

慕容轩和皇子林牧在一旁低语几句,随后慕容轩轻声道:“太子殿下,若从大局考虑,这婚或许不得不结。既让郡主有了归宿,又能给两国百姓吃颗定心丸。”

皇子林牧也点头附议:“是啊,太子哥哥,虽说对郡主不公,但为了两国和平,也只能暂且委屈她了。”

郡主听闻,泪如雨下,哽咽着说:“我不要,我不要嫁给别人,我心里只有……”话未说完,姜逸辰轻轻握住她的手,给予一个坚定的眼神,似在告诉她此刻身不由己。

姜逸辰深吸一口气,上前向太子抱拳行礼:“太子殿下,既为两国大局,臣愿遵从旨意,迎娶郡主。但望婚后能给郡主些许时日,让她慢慢接受。”

太子凝视他片刻,微微点头:“既如此,便依你所言。但愿你二人能相扶相持,也望这联姻真能护得两国安宁。”

使者松了一口气,忙不迭地道谢。郡主则瘫倒在姜逸辰怀中,泣不成声,满心悲戚地知晓,自己的命运再次被裹挟进两国交锋的洪流,无力挣脱,只能在既定的轨道上,迈向未知的婚姻生活。

郡主听闻要与姜逸辰继续举办婚礼,顿时如遭雷击,她猛地挣脱姜逸辰的搀扶,踉跄着向前几步,朝着太子所在的方向跪下,声泪俱下地喊道:“我不要,我不要嫁给别人,我要嫁给太子啊!”

她发丝凌乱,脸上满是泪痕,眼中尽是绝望与哀求,那模样让人心生怜悯。太子见状,眉头微微皱起,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既有对郡主这份执念的无奈,又有因过往之事而生的犹疑。

姜逸辰面露尴尬与苦涩,他看着郡主,轻声劝道:“郡主,莫要再任性了,这是两国的旨意,关乎万千百姓的安宁,咱们身不由己啊。”

使者也赶忙上前,焦急地说:“郡主,您这又是何苦呢?您犯下大错,陛下饶您死罪,又安排这门亲事,皆是为了修补两国关系。您若不从,这两国好不容易缓和的局势,又要陷入动荡了呀。”

慕容轩轻轻叹了口气,在一旁劝说道:“郡主,过往之事已矣,太子殿下与您,终究是有缘无分。您且放下执念,与姜大人好好过日子,也算是为两国和平出份力了。”

皇子林牧则附和道:“是啊,郡主,您就别再执着了,往后的日子还长,您会慢慢明白的。”

可郡主像是没听见众人的劝说一般,依旧跪在地上,望着太子,哭诉道:“太子殿下,我知道错了,可我对您的心意从未变过呀,求您救救我,不要让我嫁给别人。”

太子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声音透着几分清冷与决绝:“郡主,本王与你,本就不该有此纠葛。如今两国为了平息事端,定下这门亲事,你当顺应大局,莫要再做无谓挣扎了。”

郡主听闻太子这话,如坠冰窟,整个人瘫倒在地,哭得愈发悲戚,只是那声声哀求,在这既定的局势面前,显得如此无力,而她的命运,也在这挣扎与无奈中,被一步步推着向前,朝着那并非所愿的婚礼而去。

太子刚说完那决绝的话语,身体便猛地一晃,仿佛全身的力气瞬间被抽空,再也支撑不住,直直地倒了下去。

“太子殿下!”慕容轩和皇子林牧惊呼一声,赶忙上前伸手去扶,慌乱中两人费了好大劲才将太子稳稳接住。只见太子脸色惨白如纸,嘴唇毫无血色,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气息也变得微弱起来。

郡主见状,瞪大了双眼,眼中的哀伤瞬间被焦急取代,她挣扎着想要起身去查看太子的情况,嘴里喊着:“太子殿下,您怎么了呀,太子殿下!”

姜逸辰也是一脸担忧,他深知太子重伤未愈,此番怕是情绪波动加上身体本就虚弱,才导致这般状况。

使者在一旁急得团团转,口中念叨着:“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啊!”

慕容轩一边扶着太子,一边冲着使者喊道:“还愣着做什么,快去叫太医啊!”使者这才如梦初醒,赶忙飞奔出去传唤太医。

皇子林牧焦急地看向慕容轩,声音都带着几分颤抖:“轩兄,太子哥哥他不会有事吧?”慕容轩眉头紧皱,咬着牙说道:“先送殿下回宫,但愿殿下吉人自有天相。”

说罢,两人小心翼翼地抬起太子,匆匆往宫外走去,郡主望着太子离去的方向,泪如雨下,满心的悔恨与担忧交织在一起,而这场因爱而起的风波,又因太子的突然倒下,陷入了更深的未知与慌乱之中。

慕容轩赶忙先将手指搭在太子的脉搏上,屏息凝神,细细感受着那脉搏的跳动。片刻后,他长舒了一口气,抬起头来对众人说道:“还好没事,太子殿下只是近日身子本就虚弱,又受了情绪波动,一时气血上涌才昏厥过去,并无大碍,只需好好调养一番便可恢复。”

众人听闻,高悬的心这才稍稍放下了些。皇子林牧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拍了拍胸口说道:“真是吓死我了,还好太子哥哥没事,不然可如何是好啊。”

姜逸辰也微微点头,一脸庆幸:“万幸,那当下还是赶紧送太子殿下回宫,让太医好生照料着,尽快让殿下康复才是。”

郡主则依旧泪眼朦胧,她目不转睛地看着太子,嘴里喃喃自语:“都怪我,都怪我啊,若不是我,太子殿下怎会如此……”自责与懊悔充斥着她的心,恨不得此刻受苦的是自己。

慕容轩和皇子林牧不敢耽搁,又小心地抬起太子,稳步往宫外走去。使者跟在一旁,一边擦着汗一边说道:“太子殿下吉人自有天相,回宫后定能很快好起来,只盼这风波能就此平息,两国也能早日重回安宁啊。”

众人皆默默点头,一行人神色匆匆地朝着皇宫赶去,只盼太子能尽快康复,而那郡主与姜逸辰之间的婚事,以及两国后续的关系,依旧如同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每个人的心头,等待着后续的发展与定夺。

太子林恩灿伤势好了一点,便不愿再继续卧床调养,与皇子林牧一同整了整衣装,带着几分期许与慎重,朝着苏家家族会的举办之地赶去。

一路上,太子坐在马车内,微微皱眉,心中思量着此番前去苏家家族会的诸多事宜。他深知苏家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势力盘根错节,此次家族会不仅关乎苏家内部的发展走向,对朝堂局势亦有着不小的影响。

皇子林牧则掀开车帘一角,好奇地张望着外面的街景,时不时转头看向太子,兴奋地说道:“太子哥哥,听闻这苏家家族会可热闹了,各分支的子弟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的本事呢,今日咱们定能大开眼界。”

太子微微点头,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嗯,苏家人才济济,此次前去,咱们也好借机观察一番,日后若能将这些人才为朝廷所用,于我朝发展亦是大有益处。”

不多时,马车缓缓停在了苏家那气势恢宏的府门前。只见苏家大门敞开,门庭若市,前来参会的苏家各分支族人以及受邀的宾客纷纷步入其中。

太子与皇子林牧下了马车,苏家的长辈们早已得到消息,赶忙迎了出来,恭敬地行礼问候:“太子殿下、皇子殿下,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快请进。”

太子摆了摆手,温和地说道:“诸位长辈客气了,今日我与皇子特来观摩学习,叨扰了。”说罢,便在众人的簇拥下,抬脚迈进了苏家大门,踏入那即将上演诸多精彩与权谋较量的家族会现场,而一场关乎家族兴衰、朝堂势力变动的故事,也随之徐徐展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