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九转金丹炉第2部

作者:用户23987345 | 分类:玄幻 | 字数:1.8万字

第172章 太子苏醒

书名:九转金丹炉第2部 作者:用户23987345 字数:0 更新时间:07-24 16:22

皇子林牧双臂紧紧环抱着太子林恩灿,每一步都迈得极为小心谨慎,仿佛抱着这世间最珍贵易碎的宝物。太子的头无力地靠在林牧的肩头,面色苍白如纸,长长的睫毛安静地覆在眼睑下,毫无血色的嘴唇微微张开,气息微弱得几不可闻。林牧的额头上布满了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太子的衣衫上,但他浑然不觉,眼神中满是焦急与忧虑,紧紧盯着前方的山路,脚下步伐加快,只盼着能快点到达慕容轩的住处,让这位医术高超的医者尽快救治太子,让他能脱离危险,恢复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林牧抱着太子沿着曲折的山径一路疾行,山路崎岖,他却走得异常坚定,甚至顾不上被山石绊得踉跄的脚步。灵狐紧紧跟在身后,时不时用脑袋蹭蹭林牧的腿,仿佛在给他加油打气;灵雀在空中来回盘旋,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以防有任何潜在的危险。

苏御、苏言和苏倩等人也气喘吁吁地跟在后面,额头上满是汗水,却不敢有丝毫懈怠。山林间静谧幽深,偶尔传来几声鸟鸣,但此刻众人的心思全在太子身上,无人有暇欣赏这山间景致。

终于,那座隐于山林间的竹舍出现在眼前。林牧来不及歇口气,便冲着竹舍喊道:“慕容先生,在下林牧,已将太子哥哥带到,求先生救命!”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和急切。

竹舍的门缓缓打开,慕容轩一袭白衣,神情沉稳,目光落在太子身上,微微皱眉道:“快将太子抱进来。”林牧闻言,急忙抱着太子走进竹舍,轻轻将他放在屋内的卧榻之上,眼中满是期盼地看着慕容轩,等待着他的诊断,心中默默祈祷着这位久负盛名的医者能够创造奇迹,让太子哥哥苏醒过来,化解这场笼罩在宫廷之上的危机。

慕容轩快步走到卧榻前,手指搭在太子的脉搏上,神色专注而凝重。林牧等人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眼睛紧紧地盯着慕容轩的一举一动,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

过了片刻,慕容轩收回手,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太子殿下的伤势颇为棘手,这一路的颠簸怕是又加重了几分。不过,我会尽力一试。”

林牧听闻,急忙上前一步,焦急地说道:“慕容先生,只要能救醒太子哥哥,无论需要什么,我都一定办到。”

慕容轩微微点头,转身从一旁的药柜中取出几味草药,开始研磨调配。他的手法娴熟而精准,不一会儿,便制成了一个药包,吩咐道:“先将此药包煎水,给太子殿下服下,稳住他的伤势。”

苏言立刻接过药包,转身去准备煎药。慕容轩则继续查看太子的伤口,眉头越皱越紧。“这伤口处理得极为粗糙,已有些感染迹象,若不及时清理,恐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说着,他便让人打来热水和干净的布巾,准备亲自为太子处理伤口。

林牧在一旁帮忙,看着太子毫无血色的脸庞和触目惊心的伤口,心中满是自责与愧疚。“都怪我,没有保护好太子哥哥,才让他遭此大难。”

慕容轩一边处理伤口,一边说道:“殿下也莫要太过自责,当务之急是先治好太子殿下的伤。接下来,我会用银针之术刺激太子殿下的穴位,或许能让他早些苏醒,但这过程中,太子殿下可能会有些痛苦,还望殿下到时能稳住心神。”

林牧咬咬牙,坚定地点点头:“先生放心,我明白。只要能救太子哥哥,什么我都能承受。”

此时,苏言端着煎好的药匆匆进来,慕容轩接过药碗,小心地喂太子服下。随后,他取出银针,在烛火上消毒后,开始施针。每一针下去,太子的眉头都会微微颤动,林牧的心也跟着揪紧,双手紧紧握拳,指关节都因用力而泛白。

灵狐趴在卧榻旁,眼睛紧紧盯着太子,嘴里时不时发出低低的呜咽声;灵雀也停歇在窗边,静静地注视着屋内的一切。苏御、苏倩等人则在一旁默默地为太子祈祷,希望他能熬过这一劫,早日苏醒过来,让宫廷恢复往日的平静与安宁。

随着一根根银针精准地刺入穴位,太子的脸色渐渐有了一丝微弱的血色,但仍然昏迷不醒。慕容轩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神情疲惫却专注地说道:“银针之术暂时稳住了太子的气息,但要彻底苏醒,还需一味极为难得的草药——冰魄灵芝。此草生长在云雾山山顶的寒潭之畔,那里地势险要,常有猛兽出没,采摘极为不易。”

林牧毫不犹豫地说道:“先生放心,哪怕是刀山火海,我也要将这冰魄灵芝取来。”说罢,他转身欲往山顶而去。

苏御急忙上前劝阻:“殿下,此行太过危险,还是让属下去吧。”

林牧眼神坚定地摇摇头:“太子哥哥是因我而陷入此境,这寻药之事我责无旁贷。你们在此好生照顾太子哥哥和慕容先生,我去去就回。”

灵狐见状,“嗖”地一下窜到林牧身前,嘴里发出呜呜的叫声,似乎要与他一同前往。林牧微微蹲下,抚摸着灵狐的头:“好,我们一起去。”

林牧带着灵狐,沿着陡峭的山路向山顶攀登。一路上,荆棘丛生,怪石嶙峋,稍有不慎就可能失足滚落山谷。但林牧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找到冰魄灵芝救醒太子。行至半山腰,突然一只凶猛的黑豹从密林中窜出,挡住了他们的去路。黑豹双目如炬,露出锋利的獠牙,发出低沉的咆哮声。

灵狐迅速挡在林牧身前,毛发竖起,摆出攻击的姿态,喉咙里发出威胁的吼声。林牧也迅速抽出佩剑,紧紧盯着黑豹,寻找着它的攻击破绽。黑豹猛地扑了过来,林牧侧身一闪,挥剑砍向黑豹。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林牧虽多处受伤,但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敏捷的身手,终于击退了黑豹。

他们继续前行,终于抵达了山顶的寒潭之畔。在潭边的一处峭壁上,林牧发现了散发着幽光的冰魄灵芝。他小心翼翼地攀爬上去,成功将灵芝采下。此时的他已是精疲力竭,身上的伤口也隐隐作痛,但他顾不上这些,带着灵狐迅速下山赶回竹舍。

慕容轩接过冰魄灵芝,眼中露出一丝欣慰:“有了此药,太子殿下苏醒便有望了。”随后,他将灵芝精心熬制成药汤,喂太子服下。

渐渐地,太子的眼皮开始微微颤动,林牧等人见状,欣喜若狂,围在太子床边,屏住呼吸,期待着太子醒来的那一刻……

慕容轩神色凝重地说道:“好了,我们出去聊聊。我和你们分开时太子还好好的,为何会伤得如此严重?”

皇子林牧等人的脸上满是愤慨与无奈,苏言率先开口道:“先生有所不知,皆是那郡主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竟然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公然刺杀太子。她许是因爱生妒,自己得不到太子殿下的青睐,便起了这歹毒的心思,不让他人得到。”

苏御也在一旁恨恨地说道:“那郡主平日里看着也是知书达理之人,谁能想到竟会这般疯狂,全然不顾皇室的威严和太子殿下的安危,当真是罪不可恕!”

林牧紧握着拳头,眼中怒火燃烧:“我只恨自己没能及时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让太子哥哥遭受如此磨难。如今只盼先生能妙手回春,让太子哥哥早日康复,也好让那等恶人受到应有的惩处。”

慕容轩微微皱眉,轻轻叹了口气:“情之一字,最是难解,却也不该如此丧失理智。如今太子殿下的情况虽稍有转机,但后续还需悉心调养,绝不能再出任何差错。”

众人纷纷点头,心中既有对郡主的恨意,也有对太子病情的担忧。他们深知,这场因爱而生的祸事,已在宫廷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后续不知还会引发多少风云变幻,而他们此刻唯一能做的,便是全力守护太子殿下,期待他能彻底康复,让宫廷恢复往日的平静与安宁。

“对了,”苏倩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神色凝重地说道,“之前那位颇负盛名的算命先生曾言,太子和郡主命相相冲,当时大家都未在意,只当是些江湖术士的虚妄之语,如今想来,却好似一语成谶。”

众人听闻,皆是一愣,脸上露出几分惊愕与思索之色。慕容轩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命相之说,虽不可全信,但有时也不乏一些玄奇之处。这其中莫非还有什么隐情不成?”

皇子林牧紧锁眉头,来回踱步,口中喃喃道:“若真如那算命先生所言,为何此前从未有过异样?这命相相冲到底会引发何种后果?难道郡主刺杀太子之事,真的是受此影响?”

苏言轻咳一声,沉声道:“殿下,不管这命相之说是真是假,如今当务之急还是太子殿下的身体。那郡主犯下如此大罪,定不能轻易饶恕。只是这背后的缘由,我们也需细细调查,以防还有其他阴谋。”

灵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众人的交谈,似乎也能感受到气氛的凝重,它趴在地上,耳朵不时地抖动一下,眼睛紧紧地盯着太子所在的房间,仿佛在担心太子会再次遭遇危险。灵雀也停止了鸣叫,停歇在枝头,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整个氛围都被笼罩在一层沉重的迷雾之中,让人愈发感到不安和焦虑。

灵狐突然口吐人言,声音清脆却带着几分凝重:“是真的,我主人自己也曾算过卦,知晓与郡主不是一路人,恐有灾祸。”

皇子林牧听闻此言,脸上并无惊讶之色,只是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无奈与惋惜。只因他自己的灵雀也会说话,知晓这世间有着许多超出常人理解的奇异之事。

苏御、苏言和苏倩却惊得瞪大了双眼,满脸的不可置信,他们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目光在灵狐和林牧之间来回游移。苏言结结巴巴地说道:“这……这灵狐竟能开口说话,实乃闻所未闻之事!”

慕容轩也是一脸的诧异,但很快便恢复了镇定,他目光深邃地看着灵狐,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林牧蹲下身子,轻轻抚摸着灵狐的头,轻声说道:“此事切不可外传,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如今我们既然知道了这其中的渊源,更要全力守护太子哥哥,不能让他再受到一丝伤害。”

灵狐乖巧地点点头,众人也渐渐从最初的震惊中回过神来,他们深知,此刻面临的不仅仅是太子的安危问题,还有这一系列离奇事件背后隐藏的未知秘密,而他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应对这接踵而至的挑战,确保宫廷的稳定与安宁。

灵狐的话让众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山林间的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似是在低语着什么秘密。

慕容轩率先打破沉默,神色凝重地说:“此事既已涉及命理玄学,我们需更加谨慎行事。太子殿下的安危关乎国本,这段时间,我会日夜守在殿下身边,观察病情变化。”

林牧点头,眼中满是感激:“多谢先生费心,我这便安排人手加强竹舍周边的警戒,以防再有意外发生。”

苏御上前一步,抱拳道:“殿下,属下去召集护卫,在周围布下暗哨,定不会让任何人接近竹舍半步。”说罢,转身快步离去。

苏言和苏倩则开始整理竹舍内的物品,准备为太子的长期调养做准备。灵狐安静地趴在太子的床边,偶尔用脑袋蹭蹭太子的手,仿佛在传递着某种力量。

夜幕降临,竹舍内烛火摇曳。慕容轩在一旁仔细地记录着太子的脉象和身体状况,林牧坐在一旁,眼神始终没有离开太子的脸庞。

突然,灵雀在窗外发出一阵急促的叫声,林牧立刻警觉起来,快步走到窗前。只见远处的山林中,隐隐有黑影晃动,似乎有不速之客正在靠近。

林牧眼神一凛,低声道:“看来,有些人还是不死心。先生,您且照顾好太子哥哥,我去去就来。”说罢,他抽出佩剑,带着几名护卫,朝着黑影的方向悄然走去。

山林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一场未知的危机即将来临,而林牧等人能否再次守护住太子,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过了几天,晨光透过竹舍的窗户,洒在太子林恩灿的脸上。他的手指微微颤动,眉头轻皱,似乎在努力挣脱昏迷的束缚。

一直守在床边的慕容轩最先察觉,他迅速搭上太子的脉搏,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太子殿下脉象渐稳,气息也有力起来,想来是要苏醒了!”

皇子林牧听闻,急忙奔到床边,紧紧握住太子的手,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太子哥哥,你终于要醒了,这些日子可把我们急坏了!”

灵狐欢快地围着床榻打转,嘴里发出愉悦的叫声。苏御、苏言和苏倩也纷纷围拢过来,眼中满是期待与欣喜。

片刻后,太子的眼皮缓缓睁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与虚弱。他看着周围熟悉的面孔,声音沙哑地问道:“我这是……怎么了?”

林牧忙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知太子,说到郡主的恶行时,太子的眼中闪过一丝痛心与愤怒:“我待她向来不薄,为何她会如此糊涂……”

慕容轩在一旁轻声说道:“殿下刚醒,莫要劳神过度,先好好调养身子。”

太子微微点头,环顾四周,看到大家关切的目光,心中满是感动:“多谢各位这段时间的照顾,尤其是慕容先生,救命之恩,恩灿定当铭记。”

此后,太子在众人的悉心照料下,身体逐渐康复,而宫廷中的这场风波,也随着太子的苏醒,即将迎来新的局面……

随着太子林恩灿身体逐渐康复,他心中对于郡主刺杀一事始终耿耿于怀,决心回宫彻查此事,还自己一个公道,也给皇室一个交代。

林牧等人自然是全力支持太子的决定,慕容轩也表示太子的身体已无大碍,但仍需继续调养一段时间,并开具了一些滋补的药方让太子回宫后按方服用。

在回宫的路上,太子坐在马车中,神色冷峻,回想着过往与郡主相处的种种细节,试图从中找到她为何会突然行刺的蛛丝马迹。林牧骑马伴在马车旁,一路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生怕再有任何意外发生。

灵狐和灵雀也紧紧相随,仿佛也知晓此次回宫任务艰巨。苏御、苏言和苏倩则在后面的马车中,低声商讨着回宫后如何协助太子调查真相,加强宫廷的安保措施,以防类似的事件再次重演。

抵达皇宫后,太子不顾身体的疲惫,立即召集了心腹大臣,将事情的经过详细告知,并下令全力缉拿郡主及其同谋。一时间,整个宫廷都笼罩在一种紧张而严肃的氛围之中,侍卫们在各处严密搜查,宫女太监们也都谨言慎行,生怕触碰到这敏感的局面。

然而,郡主在刺杀之后便好似人间蒸发一般,不见踪迹,这让太子感到十分棘手。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一方面继续加派人手搜寻郡主,另一方面开始调查郡主身边的人以及她近期的行踪和接触过的人,试图从这些方面找到突破口。

而此时,宫廷中也开始传出一些流言蜚语,有人说这是上天对皇室的警示,也有人说背后另有隐情,各方势力在这暗流涌动之下,似乎都在蠢蠢欲动,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而太子能否在这场风暴中查明真相,稳固自己的地位,宫廷又能否恢复往日的平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慕容轩目光坚定地说道:“我跟着你们。太子殿下这一遭大难初愈,回宫之路仍需小心谨慎。我虽不谙宫廷之事,但对药理医术还算精通,万一途中有何变故,也好及时应对,确保太子殿下平安回宫。况且,这宫廷风云变幻,想必接下来的调查也需要有人在旁照料太子的身体,以防奸人再有不轨之心。”

皇子林牧听后,面露感激之色:“慕容先生的大义相助,林牧铭记于心。有先生同行,我们也多了一份安心。”

太子林恩灿微微点头,虚弱却诚恳地说道:“先生救命之恩尚未报答,如今又不辞辛劳随我们回宫,恩灿感激不尽。待回宫之后,定当重谢先生。”

慕容轩微微摆手,谦逊道:“太子殿下言重了,医者仁心,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此刻殿下身体尚未完全康复,我们还是尽快启程吧。”

于是,众人稍作整顿,再次踏上回宫的路途。慕容轩跟随着太子的马车,时刻留意着车内的动静,以备不时之需。灵狐和灵雀依旧机灵地在周围护卫,苏御、苏言和苏倩等人也打起十二分精神,警惕着回宫途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着皇宫的方向行进,而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更为复杂的宫廷风云。

太子林恩灿强撑着尚未完全康复的病体,在众人的簇拥下,一步步缓慢却坚定地走进了牢狱。阴暗潮湿的牢狱里弥漫着腐臭的气息,四周的墙壁爬满了青苔,不时有水滴从头顶落下,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

郡主蜷缩在牢房的角落里,听到脚步声,缓缓抬起头来。曾经那雍容华贵、光彩照人的面容如今已变得憔悴不堪,头发凌乱地披散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惊恐与绝望。

太子站在牢门前,冷冷地看着她,眼中的痛心与愤怒交织在一起:“为何?你为何要如此狠心?”声音虽因虚弱而略显无力,但仍透着不可抗拒的威严。

郡主瑟缩了一下,嘴唇颤抖着,过了许久才嗫嚅道:“我……我只是太爱你了,我不想让别人把你抢走……”

太子怒极反笑:“爱?这就是你所谓的爱?你可知道你的所作所为差点要了本王的命!”说完,一阵剧烈的咳嗽袭来,太子的身子微微颤抖。

慕容轩见状,急忙上前一步,关切地说道:“太子殿下,莫要动怒,身子要紧。”

太子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继续盯着郡主:“事到如今,你可还有什么话说?”

郡主泪流满面,她膝行到牢门前,双手紧紧抓住栏杆:“殿下,我知道错了,求你饶了我这一次吧……”

太子冷哼一声:“你犯下如此大罪,岂是轻易能饶恕的?本王定要让你受到应有的惩罚,以儆效尤!”说罢,转身不再看她,在众人的搀扶下,缓缓离开了牢狱。

身后,郡主绝望的哭声回荡在牢狱之中,而太子的心情却久久无法平复。此次事件让他深知,这看似平静的宫廷背后,实则隐藏着诸多暗流涌动,他必须尽快恢复身体,查明真相,稳固自己的地位,才能守护住这皇室的安宁与尊严。

这时,姜逸辰急匆匆地赶来,“扑通”一声跪在太子面前,满脸焦急与哀求:“太子殿下,求您放过郡主吧!她只是一时糊涂,被嫉妒冲昏了头脑,才做出这等错事。”

太子面色苍白,眼神却透着冷峻,他凝视着姜逸辰,缓缓开口:“一时糊涂?她险些害本王性命,这岂是轻易能饶恕的罪行?姜逸辰,你身为臣子,应明辨是非,怎可为她求情?”

姜逸辰磕头道:“殿下,郡主自幼娇惯任性,可对您的情意是真真切切。她实在是爱之深才会行差踏错,如今已追悔莫及。还望殿下看在过往的情分上,饶她这一回,臣愿以性命担保,她日后定会洗心革面,绝不再犯。”

林恩灿冷笑一声:“本王这条命在你们眼中就如此轻贱?她既敢下手,就该想到今日的后果。”说罢,又是一阵咳嗽,慕容轩赶紧上前为太子顺气。

姜逸辰仍不死心,继续苦苦哀求:“殿下,若您严惩郡主,恐怕会引起朝中一些势力的动荡。如今殿下刚刚康复,当以大局为重啊。”

太子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他深知姜逸辰所言并非全无道理,可若轻易放过郡主,又如何能平息自己心中的愤怒和宫廷中的流言蜚语?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眉头紧锁,思考着该如何抉择。

姜逸辰双手颤抖着将一封信呈递给太子,声音略带沙哑地说道:“太子殿下,这封信会解释一切。郡主之所以如此行事,背后实有隐情。她乃邻国公主,身负和亲使命而来,本是要与我成婚以保两国交好。可她却对殿下情根深种,陷入两难之境,这才在冲动之下铸下大错。”

太子林恩灿接过信,快速浏览,脸色愈发阴沉。他未曾想到,这看似简单的刺杀事件背后,竟牵扯出两国的政治博弈。他冷哼一声:“即便如此,她也不该对本王痛下杀手,这岂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慕容轩在一旁微微皱眉,轻声道:“殿下,此事关乎两国邦交,若处理不当,恐生战乱,生灵涂炭。还需从长计议。”

姜逸辰连连磕头:“殿下明鉴,郡主已深知自己的过错,若殿下能饶她性命,两国和亲仍可继续,亦可保我朝边境安宁。臣愿随侍殿下左右,为殿下分忧,以弥补郡主之过。”

太子心中烦闷不已,一方面是个人的生死之仇,另一方面是国家的安稳大局。他来回踱步,思索良久,最终停下脚步,缓缓说道:“此事重大,本王需回宫与父皇商议。在这之前,郡主仍需待在狱中,等候发落。”

姜逸辰虽心有不甘,但也明白太子不会轻易做出决定,只得谢恩告退。太子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暗忖:这宫廷与朝堂的风云变幻,远比自己想象的更为复杂,而自己必须谨慎应对,才能在这暗流涌动中维护好皇家的尊严与国家的利益。

太子林恩灿沉思片刻后,神色冷峻地说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她犯下如此大错,若轻易饶恕,如何服众?还好本王福大命大,不然因这等儿女私情引发两国纷争,那邻国也将面临灭顶之灾。此事本王自会向父皇禀报,由父皇定夺。”

姜逸辰面露喜色,连忙叩首谢恩:“多谢太子殿下宽宏大量,臣代郡主感激不尽。”

此时,皇上和皇后听闻太子苏醒回宫的消息,匆匆赶来。皇上满脸关切地说道:“吾儿,听闻你醒了,可把朕和你母后急坏了。快让朕看看,身子可大好了?”皇后也在一旁眼眶泛红,拉着太子的手,上下打量,眼中满是疼惜。

太子微微行礼,恭敬道:“父皇、母后,儿臣让你们担忧了。儿臣身体已无大碍,只是此次事件有些复杂,儿臣正要向父皇母后禀明。”

于是,太子将郡主的身世、刺杀缘由以及姜逸辰求情之事一五一十地告知了皇上和皇后。皇上听完,脸色阴沉,怒声道:“岂有此理!这等事竟发生在宫廷之中,简直是胡闹!”

皇后轻声安抚皇上:“陛下息怒,如今当务之急是考虑如何妥善解决此事,既不失皇家威严,又能维护两国关系。”

皇上微微点头,看向太子:“吾儿,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太子眼神坚定:“儿臣以为,应先让郡主受些惩戒,以儆效尤。再与邻国商议,重新安排合适的和亲之策,确保两国友好往来,稳固我朝边境。”

皇上听后,满意地拍了拍太子的肩膀:“吾儿所言甚是,此事就依你之见去办。朕定要让这宫廷恢复往日的安宁与秩序。”

在这一场惊心动魄的风波之后,宫廷迎来了短暂的平静,但众人皆知,这背后的隐患尚未完全消除,未来的路依然充满了挑战与变数,而太子也在这场磨难中逐渐成长,更加懂得如何在这复杂的宫廷与朝堂之上权衡利弊,守护家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