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九转金丹炉第2部

作者:用户23987345 | 分类:玄幻 | 字数:1.8万字

第61章 侯府大公子纨绔

书名:九转金丹炉第2部 作者:用户23987345 字数:0 更新时间:07-24 16:22

这位纨绔侯府大公子生得一副还算周正的面容,却因长期沉迷酒色、肆意妄为而略显浮肿,眼眶下带着一抹乌青,恰似被墨晕染。他身着一袭华丽锦袍,那锦缎上绣着的金丝花纹在阳光下闪烁着刺目的光,仿佛在彰显着他那毫无内涵的“尊贵”。

走路时,他总是大摇大摆,脚步虚浮,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手中那把精致折扇,本是文人雅士的配饰,到了他手里,却成了耀武扬威的工具。他时不时地打开折扇,在胸前慢悠悠地摇晃着,眼神却在周围人身上肆意打量,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傲慢与不屑。

说起话来,他语调尖锐刺耳,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一般,带着一种令人厌烦的拖腔。“本公子”这三个字,总是被他挂在嘴边,仿佛这是他横行霸道的通行证。他常常在人群中高谈阔论,内容无非是自己侯府的权势、又在何处寻得了什么稀世珍宝,或是炫耀自己在哪个烟花之地结识了绝美女子,种种言行尽显其浅薄与无知,活脱脱一副令人作呕的纨绔子弟模样。

他的头发总是梳得油光水滑,一根发丝都不许有乱,发簪上镶嵌着的宝石与他那空洞的眼神形成鲜明对比。在他身边,总是簇拥着一群阿谀奉承的侍从,那些侍从们唯他马首是瞻,只要他一声令下,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

当他发怒时,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活像一只被激怒的公鸡。他会毫无形象地破口大骂,手中的折扇也被他甩得啪啪作响,全然不顾及自己的身份和场合。而当他心情愉悦时,又会肆意大笑,笑声在空旷的地方回荡,让人感觉格外刺耳。

在修仙之路上,他虽有侯府提供的丰富资源,却不肯下苦功夫。修炼时总是偷懒耍滑,稍有一点进展就沾沾自喜,到处宣扬。面对比他优秀的修仙者,他不是虚心求教,而是心怀嫉妒,妄图用侯府的权势打压。他在学院里的恶名远扬,众多学子对其避而远之,可他却依旧我行我素,丝毫不知悔改,仿佛整个世界都应该围绕着他那狭隘的自我运转,沉浸在自己编织的虚荣幻梦之中,无法自拔。

旁边的学子们围聚在一起,交头接耳,脸上满是担忧与敬畏之色。其中一位学子压低声音说道:“这侯府大公子也太莽撞了,全然不知天高地厚,竟敢在学院里如此撒野,还妄图挑衅皇子。”

另一位学子接话道:“是啊,皇子殿下岂是他能得罪得起的?且不说皇子自身的尊贵身份和强大实力,单是其背后的皇室威严,就足以让侯府吃不了兜着走。”

“听闻这侯府平日里在京城虽有些势力,可与皇室相比,不过是萤火之光与皓月之明。这次大公子这般行事,怕是给侯府招惹了大祸端。”一位年长些的学子摇头叹息。

“也不知侯府接下来会如何应对,若是能及时向皇子殿下赔罪,或许还能求得一线生机。但看那大公子方才的嚣张模样,侯府怕是未必肯低头。”一位眼神机灵的学子分析道。

众人纷纷点头,他们深知在这修仙界与世俗界交织的世界里,皇室的权威不容置疑,而得罪了如林恩灿和林牧这般地位与实力兼具的皇子,侯府大公子的前路必定布满荆棘,凶多吉少的命运似乎已悄然注定,只待后续风云变幻,看这场风波究竟会如何收场。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一位消息灵通的学子又透露道:“你们可还记得之前有个小家族也曾得罪过一位皇室宗亲,虽只是旁支子弟,但最后整个家族都被找了各种由头打压,家族产业凋零,子弟们在修仙之途上也处处受阻,几乎难以翻身。这侯府大公子此次作为,可比那次严重多了。”

众人听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此时,一位德高望重的导师路过,听到了学子们的讨论,他微微皱眉说道:“此事虽因侯府大公子的鲁莽而起,但毕竟侯府在京城经营多年,人脉颇广,其家族中亦有几位颇有威望的长老,想必不会坐以待毙。而皇子殿下宽宏大量,或许也不会赶尽杀绝,一切皆有待观望。”

然而,也有学子提出不同看法:“导师,您虽心怀仁慈,但那侯府大公子当时的态度极为恶劣,丝毫没有悔过之意,皇子殿下怎会轻易饶恕?况且,这也关乎皇室威严,若不加以严惩,日后岂不是人人都敢在皇室面前放肆?”

导师听后,轻轻叹了口气,没有再言语。而在学院的另一边,林恩灿和林牧则将此事汇报给了学院的院长。院长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不宜扩大化,但也不能让侯府觉得皇室可欺。你们且先安心修炼,学院会出面与侯府交涉,让他们知晓利害,妥善处理此事。”

太子与皇子点头称是,但他们心中也明白,此事不会如此轻易了结。在这暗流涌动的修仙世界里,各方势力相互制衡,一个小小的事件或许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而他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这复杂的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

纨绔侯府大公子狼狈地逃出学院后,心中满是愤懑与不甘。“我是去找弟弟,他们居然如此对我!我定要让父亲为我做主,好好教训这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他一边嘟囔着,一边带着侍从匆匆赶回侯府。

回到侯府,侯府大公子径直冲向议事厅,见到侯府的家主,也就是他的父亲,立刻哭诉起来:“父亲,您可要为孩儿报仇啊!那学院里的两个什么皇子,根本不把侯府放在眼里,孩儿不过是去寻弟弟,他们就对孩儿大打出手,还羞辱孩儿。”

侯府家主眉头紧皱,他深知此事棘手。一方面,自己的儿子向来嚣张跋扈,恐怕是先招惹了皇子才落得如此下场;另一方面,皇子毕竟身份尊贵,代表着皇室权威,若真要与皇室作对,侯府怕是难以承受后果。他沉思片刻后,严厉地呵斥道:“你这逆子,平日就知道在外面惹是生非。那可是皇子,你如何敢轻易挑衅?”

侯府大公子见父亲并未立刻站在自己这边,着急地辩解道:“父亲,孩儿真的只是去找弟弟,并未想过要得罪他们。可他们根本不听孩儿解释,就动手了。”侯府家主无奈地叹了口气:“此事我需先派人去打探清楚,你且在府中待着,不许再出去惹事。”

侯府家主随后召集侯府的几位重要人物商议对策。一位长老说道:“家主,此事虽难,但我们侯府也不能就这么咽下这口气。或许可以先找些与侯府关系不错的朝中大臣,让他们从中斡旋,探探皇室的口风。”另一位则担忧地说:“可万一皇室铁了心要惩处侯府,那些大臣又怎会为了我们得罪皇室呢?”

众人各抒己见,却始终难以想出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而此时,侯府上下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他们都清楚,侯府的命运如今正悬于一线,一个不慎,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在侯府众人焦虑商议之时,皇宫内也得到了此次事件的奏报。皇帝坐在金碧辉煌的御书房中,表情严肃地听着太监的陈述。待太监说完,皇帝微微眯眼,沉默良久后缓缓开口:“这侯府大公子平日里的行径朕也略有耳闻,此次在学院闹事,虽说是去找弟弟,但恐怕也是骄纵惯了,肆意妄为。”

一旁的重臣们纷纷附和。一位老臣进言:“陛下,此事关乎皇室威严,若不严加处置,恐日后难以服众。但侯府在京城也有一定根基,若处置过重,怕引起朝局动荡。”皇帝轻轻点头:“朕自是知晓其中利害。传朕旨意,令侯府家主携大公子进宫面圣,朕要亲自听听他们的解释。”

侯府接到旨意后,家主带着忐忑不安的大公子进宫。一路上,大公子腿都在打颤,他深知自己这次闯下了弥天大祸。到了皇宫,他们在御书房外候着,大气都不敢出。

进入御书房后,侯府家主和大公子立刻跪地请罪。皇帝俯视着他们,声音威严:“侯府大公子,你且将在学院之事如实道来,若有半句虚言,定不轻饶。”大公子战战兢兢地把事情经过讲述了一遍,虽试图美化自己,但仍难掩其过错。

皇帝听完后,冷哼一声:“你在学院闹事,惊扰众人修炼,还妄图以侯府权势压人,实在是罪无可恕。但朕念你侯府往日对朝廷也有功劳,且此次若是真心寻弟,可从轻发落。”侯府家主连忙磕头谢恩:“陛下圣明,臣回去定当好好管教犬子,绝不再让他胡作非为。”

最终,皇帝罚侯府大公子在府中禁闭思过一年,并削减侯府一年俸禄,责令侯府向学院及皇子赔礼道歉。这场风波看似就此平息,但在各方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侯府经此一事后,收敛了许多,大公子也彻底被吓住,不再如往日那般嚣张。而太子林恩灿和皇子林牧则在学院中更加努力修炼,他们深知皇室身份带来的不仅是荣耀,更有责任与挑战,必须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局面。

在侯府大公子被禁闭期间,他每日在那狭小的房间里来回踱步,心中满是懊悔与恐惧。往昔那纸醉金迷的生活画面不断在脑海中浮现,而如今却只能被困于这一方天地,他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的莽撞所带来的沉重代价。房间里的寂静让他几乎要发疯,偶尔传来的府中仆役的轻声细语,都能让他惊出一身冷汗,生怕又有什么祸事降临。

而太子林恩灿与皇子林牧在学院中,日夜不辍地钻研剑术与法术。他们在幽静的后山竹林中,迎着晨曦出剑,剑影在斑驳的竹影间穿梭,带起阵阵竹叶纷飞。每一次灵力的运转,都更加顺畅精准,仿佛与周围的自然之力融为一体。夜晚,他们于静谧的修炼室中,闭目冥想,感悟天地灵气的奥秘,寻求突破境界的契机。

学院里的其他学子们,也因这场风波而更加谨言慎行,生怕一不小心触怒权贵。往日喧闹的课间,如今也多了几分克制与内敛。导师们则借此机会,加强了对学子们关于礼仪和规矩的教导,整个学院的风气为之一变,弥漫着一股严谨治学、低调谦逊的氛围。

皇宫之中,皇帝密切关注着各方的动态。他深知这看似平静的局面下,仍可能暗流涌动。于是暗中吩咐亲信大臣,留意侯府的一举一动,以防其心生怨恨,再有不轨之举。同时,也对太子和皇子的成长更加关注,不时派出宫廷高手前去指点他们的武艺与谋略,期望他们能早日成为足以担当大任的皇室梁柱,稳固皇家的统治根基,以应对修仙界与世俗界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风云变幻与重重危机。

侯府家主是一位年逾五十的中年男子,面容消瘦却透着一股历经世事的精明与干练。他的眼神深邃而锐利,犹如鹰隼,仿佛能看穿人心底的秘密。岁月在他的额头刻下了几道深深的皱纹,那是他多年来在官场与江湖中周旋的印记。

他身姿挺拔,虽身着华丽的侯府服饰,却没有丝毫的奢靡之气,反而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压迫感。平日里,他总是沉默寡言,可一旦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在侯府中,他的决策便是铁律,下人们对他敬畏有加,从不敢有丝毫违抗。

在处理家族事务时,他心思缜密,权衡利弊。无论是与朝中权贵的交往,还是家族产业的打理,他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他深知家族的荣耀与兴衰全系于他一人之手,因此行事极为谨慎,从不轻易涉足险地。然而,对于自己的子女,他虽严厉教导,但因平日里忙于事务,难免有所疏忽,致使大公子养成了骄纵跋扈的性格。此次大公子在学院闯祸,让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也让他深刻反思自己在子女教育上的失败,决心在度过此次危机后,重塑侯府家风,让家族走上更为稳健的发展道路。

侯府的二儿子与他那纨绔兄长截然不同。他身形修长,面容清秀,眉宇间透着一股儒雅之气。自幼便对修仙之道有着浓厚的兴趣与极高的天赋,常常沉浸在修仙典籍与法术修炼之中,对侯府中的奢华生活和权势争斗毫无兴趣。

他为人谦逊低调,在学院中默默修炼,与同窗相处和睦,从不以侯府公子的身份自傲。他的穿着总是简洁朴素,一身干净的布衣,更衬托出他的超凡脱俗。在修炼时,他刻苦钻研,每一个法术的施展都力求精准完美,对灵力的感知和掌控也远超同龄人。

当得知兄长在学院闯祸后,他心中满是忧虑与无奈。一方面为兄长的鲁莽行径而痛心,深知此事可能给侯府带来巨大危机;另一方面又担心兄长因此遭受过重惩罚,毕竟血浓于水。他试图在侯府中周旋,希望能以自己的方式为兄长求情,减轻其罪责,同时也向家族长辈表明自己愿意为家族的未来承担更多责任,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侯府在这场风波后重新树立良好形象,继续在京城中保有一席之地,也让自己能够安心追寻修仙的更高境界,不受家族纷争的过多干扰。

侯府二儿子听闻兄长闯祸的消息时,正于静室中闭关修炼。他缓缓睁开双眸,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与忧虑,旋即起身,衣袂飘飘间已出了房门。

他匆忙赶至议事厅外,厅内传来的阵阵争执声让他眉头紧锁。踏入厅中,见父亲满脸怒容,兄长则垂头丧气地站在一旁,他心下已然明了事情的严重性。二儿子先向父亲行礼,而后看向兄长,轻声问道:“大哥,究竟发生了何事?”

兄长嗫嚅着将经过道出,二儿子听后,暗自叹息。他深知兄长平日里的脾性,骄纵惯了,此次怕是在学院里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他转头向父亲说道:“父亲,大哥虽有错,但念在他平日对我等亦有爱护之情,且此次或也是无心之失,孩儿恳请父亲设法周旋,从轻发落大哥。孩儿愿在修仙之途上加倍努力,为侯府争光,以弥补大哥此次犯下的过错。”

说罢,他又望向兄长,目光中带着几分责备与期许:“大哥,经此一事,你当痛改前非,莫要再肆意妄为,我等身为侯府子弟,肩负家族荣辱,不可再如此莽撞行事。”言罢,他身形挺立,似在表明自己愿与家族共进退的决心,厅内众人皆能感受到他那虽温和却坚定的力量。

侯府家主看着二儿子,心中五味杂陈。他既欣慰于次子的懂事与担当,又为长子的荒唐而深感痛心。沉思片刻后,他对二儿子说道:“你有此心,为父甚感宽慰。然此次之事已惊动圣上,恐非轻易可解。”

二儿子微微点头,神色凝重:“父亲,孩儿愿随您一同进宫面圣,向陛下求情。纵不能全然免去大哥罪责,也盼能让陛下知晓侯府之悔意与忠心。”侯府家主凝视着他,最终缓缓应下。

进宫途中,二儿子步伐沉稳,心中默默盘算着该如何向皇帝陈词。他深知皇帝的威严与睿智,此次求情需万分谨慎措辞。而一旁的侯府大公子,见弟弟如此为自己奔波,心中既愧疚又感动,一改往日的嚣张,低头不语,暗自悔恨自己的所作所为。

到了皇宫,父子三人在御书房外候旨。二儿子闭目静心,调整气息,力求以最好的状态面对皇帝。当宣召入内时,他率先踏入,恭敬地向皇帝行礼,而后以沉稳而诚恳的语调说道:“陛下,臣弟顽劣,犯下大错,臣侯府上下皆深感愧疚。然臣兄平日亦有护家之劳,此次或因心急寻弟而致乱,臣愿代兄受罚,且臣定当在修仙一途竭力精进,为陛下、为朝廷贡献侯府之力,恳请陛下从轻发落。”皇帝注视着他,目光中闪过一丝审视与思索,殿内气氛凝重,仿佛时间都为之凝固,众人皆在等待皇帝的定夺。

太监尖细的嗓音在皇宫廊道中回荡:“皇上有旨,宣太子林恩灿与皇子林牧觐见。”

太子与皇子听闻传唤,立刻整理衣冠,匆匆赶往御书房。一路上,两人心中暗自揣测皇上此番召见的意图,都隐隐觉得或许与侯府大公子之事有关。

踏入御书房,只见皇上林雨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略显凝重。太子与皇子赶忙跪地行礼:“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上微微抬手:“平身。”待二人起身,皇上目光在他们身上停留片刻,缓缓开口:“朕今日召你们前来,是为侯府大公子在学院闹事一事。朕已罚侯府大公子禁闭思过一年,削减侯府一年俸禄,并责令其赔礼道歉。你们身为皇子,日后行事亦当谨慎,莫要给他人落下话柄。”

太子林恩灿恭敬回应:“父皇教诲,儿臣铭记于心。儿臣当时只是想维护学院秩序,并未想过要将事情闹大。”皇上微微点头:“朕知晓你们并无过错,但皇家之人,一举一动皆受瞩目。此次风波虽已平息,却也给你们敲响了警钟。”

皇子林牧接着说道:“父皇,儿臣明白。儿臣会在修炼之余,多研习治国之道与为人处世之理,定不辜负父皇期望。”皇上听后,脸色稍缓:“嗯,你们且去罢,朕希望看到你们日益成长,成为我皇室的骄傲,能担当起这天下的重任。”

太子与皇子再次行礼,缓缓退出御书房。出了房门,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他们深知自己的身份与使命,在这修仙与权谋交织的世界里,必须不断前行,谨慎应对每一个挑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