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 分类:游戏 | 字数:121.6万字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十七)

书名: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作者:风云八百里 字数:5.3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25

话说有一天,小弟子一脸好奇地凑到了张仲景仙师面前,眨巴着求知若渴的大眼睛,问道:“师父啊,我这心里头有个大大的问号,就想问问,那个阳明病啊,为啥脉会浮起来,还发热呢?这里面有啥门道不?”

张仲景一听,嘿,这小子求知欲挺旺盛嘛,便笑眯眯地捋了捋他那飘逸的长须,仿佛在说:“小伙子,你算是问对人了!”只见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爆笑中医小课堂。

“来来来,咱们先说说这阳明病啊,它就像是人体里的一股子‘倔强火’,专门挑那些阳气旺盛的地方捣乱。阳明呢,在中医里可是个热乎乎、能量满满的地方,主要负责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给身体提供动力。但要是这股子火劲儿过了头,可就变成阳明病了。”

“先说这脉浮啊,你想啊,咱们身体里的气血就像是河流,平时都规规矩矩地流淌。可阳明病一来,那火苗子呼呼地烧,气血也跟着激动起来,纷纷往上涌,想要灭火呢。这一涌,脉不就浮起来了嘛,就像是你看到美食,眼睛里放光,心跳加速,血脉喷张的感觉,只不过阳明病这股子劲儿,可比看到美食激动多了!”

“再来说说发热,这阳明病啊,它本身就是一团火,烧得你体内热乎乎的。咱们人体为了散热,就像夏天开风扇、空调一样,得把毛孔打开,让热气散出去。所以啊,你就会感觉到发热,甚至是高烧不退。这时候啊,你要是摸摸自己的额头,嘿,保证能煎蛋了!”

小弟子一听,乐呵呵地说:“师父,您这比喻太形象了,我这脑子一下就通了!”

张仲景笑着点点头,继续他的爆笑讲解:“别急,还没完呢!阳明病还有个特点,就是口干鼻燥。你想啊,这火苗子烧得那么旺,身体里的水分都被蒸发掉了,能不干吗?口干就像是沙漠里的旅人渴得要命,鼻子燥呢,就像是鼻子被晒得脱皮,呼吸都火辣辣的。”

“最逗的是,得了阳明病的人,胃口还出奇的好,能吃!为啥呢?因为这火劲儿烧得他们总觉得饿,好像身体在喊:‘快给我点吃的,我好有力气继续烧!’所以啊,他们往往能吃下一大堆东西,但别忘了,这时候吃进去的食物,可都像是往火堆里添柴,火只会越烧越旺。”

“说到这里啊,还有个特殊情况得提一提,就是‘衄’。衄是啥呢?就是鼻出血。你想啊,这阳明火太旺了,连鼻子里的血管都受不了,啪叽一下,就爆了,鼻血就哗哗地流了。这就像是你玩游戏,玩得太嗨,电脑承受不住,直接蓝屏了,一个道理嘛!”

小弟子听完,笑得前仰后合,连说:“师父,您这解释太逗了,我这中医理论学起来都不觉得枯燥了!”

张仲景见状,心里也是美滋滋的,他知道,用这种方式传授知识,不仅能让学生们乐在其中,还能让他们记得更牢。于是,他又补充了几句:“所以啊,治疗阳明病,咱们得想办法把这股子火劲儿给降下来,像是用点清热泻火的药材,给身体降降温。同时呢,还得补充水分,毕竟火灭了,水也得跟上,不然身体可就干巴巴的啦!”

“记住啊,中医看病,就像是侦探破案,得根据症状,一步步推理出病因,再对症下药。阳明病虽然来得猛,但只要咱们掌握了它的脾气,就能轻松应对啦!”

小弟子听完,连连点头,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成为像师父这样,既能治病救人,又能把中医知识讲得妙趣横生的神医!

有一天,小弟子眉头紧锁,一脸求知若渴的模样,蹦跶到张仲景仙师面前,开口就问:“师父啊,弟子有个问题想请教。您知道阳明病嘛,就是那种病邪跑到阳明经上了,要是误用了下法,结果外面还热乎乎的,手脚也暖和,这时候该咋整呢?有没有啥灵丹妙药能救急?”

咱们这位张仲景仙师,那可是中医界的扛把子,一听这话,嘴角微微上扬,心里头暗想:“这小子,今儿个是想考考我啊!”于是,仙师轻捋长髯,慢悠悠地说:“哦,你问这个啊,阳明病嘛,要是误下之后,外面热,手脚温,胸中没有结成像石头一样硬邦邦的胸痹,心里头烦得跟猫抓似的,饿得咕咕叫却吃不下饭,头顶上跟开了水龙头似的只冒汗,这时候啊,就得请出咱们的栀子豉汤大将军了!”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心想:“栀子豉汤?这名字听起来怎么这么接地气,像是家常菜的名字?”

仙师一看弟子那表情,就知道他心里头的小九九,哈哈一笑,接着说:“别急,听我细细道来。这栀子豉汤啊,简单两味药,却藏着大大的智慧。”

咱们先说说这栀子,嘿,这可不是路边随便捡的那种野果子。栀子,性味苦寒,就像是炎炎夏日里的一股清流,专门对付那些因为热气郁结导致的烦躁不安、黄疸啊、尿黄啊这些问题。它就像是身体里的消防员,哪里有火情,就往哪里冲,把火势给压下去。而且啊,栀子还能导热下行,让那些郁积的热气顺着小便排出体外,你说神奇不神奇?

再来说说这豆豉,别小看这黑乎乎的东西,它可是黄豆发酵的精华。豆豉,性味辛甘微凉,就像是厨房里的调味大师,既能发散表邪,又能和中除烦。你想啊,黄豆本身就是营养满满,发酵之后更是多了几分香气和活力,吃下去之后,能帮助身体把表面的邪气给散出去,同时还能安抚那颗躁动不安的小心脏。

“所以啊,”仙师话锋一转,“这两味药加在一起,那就是黄金搭档,栀子清热泻火,豆豉发散表邪,一个降火,一个散邪,双管齐下,那阳明病误下后的那些个症状啊,统统都得靠边站!”

小弟子一听,恍然大悟,但又忍不住问:“那,这方子怎么做呢?总不能直接抓两把扔锅里炖吧?”

仙师一听,笑得差点岔气,说:“你这小子,倒是心急。听好了,栀子十四枚,咱们换算成现代计量,大约是15克(因为古代一两约等于现代5克,十四枚栀子大约三两)。豆豉四合,这个四合啊,换算下来大约是现在的20克吧。记住啊,这豆豉得用棉布包起来,免得煮散了。”

“然后呢,把这俩宝贝疙瘩放到四升水里头,咱们现代啊,四升水大约是4000毫升,不过家里煮药哪用得了这么多,咱们就按比例缩小,大约用个800毫升水就差不多了。先煮栀子,煮到水剩下一半多一点点,也就是大约400毫升的时候,再把豆豉加进去,继续煮,煮到最后剩下大约300毫升的汤药。把药渣子滤掉,分成两份,早晚各喝一份,温着喝,要是喝第一份就吐了,那就别喝第二份了,说明药力已经到位了。”

小弟子一听,眼睛一亮,说:“师父,您这方子说得跟做饭似的,简单易懂,我这厨房小白都能学会!不过,这方子真有那么灵吗?”

仙师一听,故作神秘地说:“灵不灵,你试试就知道了。不过啊,这中医啊,讲究的是辨证施治,同样的症状,不同的人,可能方子就不一样。所以啊,学中医啊,得用心,得灵活,不能像背课文那样死记硬背。”

小弟子一听,连连点头,心里头对中医的兴趣又多了几分。不过,他转念一想,又问:“师父,那这栀子豉汤,除了治阳明病误下,还有啥别的妙用吗?”

仙师一听,眼睛笑成了月牙形,说:“你这小子,倒是挺爱钻牛角尖。好吧,那我就再给你讲讲。这栀子豉汤啊,还能治那些因为虚火上炎导致的失眠、口腔溃疡、咽喉肿痛啥的。你想啊,虚火嘛,就像是身体里的捣蛋鬼,到处乱窜,扰得人心神不宁。这时候啊,栀子豉汤就像是一位慈祥的老中医,轻轻地把这些捣蛋鬼给安抚住,让它们乖乖地听话,身体自然就舒服多了。”

“不过啊,”仙师话锋一转,“这方子虽然好,但也不是万能的。中医啊,讲究的是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所以啊,用方子之前啊,得先搞清楚病因病机,别一股脑儿地往上套。”

小弟子一听,连连称是,心里头对中医的敬畏又多了几分。不过,他转念一想,又问:“师父,那您说说,这栀子豉汤里的栀子和豆豉,为啥能搭配得这么妙呢?”

仙师一听,哈哈大笑,说:“你这小子,倒是挺会刨根问底。好吧,那我就再给你讲讲这里面的门道。你看啊,栀子苦寒,就像是冬天的冰雪,能清热泻火;豆豉辛甘微凉,就像是春天的微风,能发散表邪。一个降火,一个散邪,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中医的阴阳平衡之道。”

“你想啊,人体啊,就像是一个小宇宙,阴阳平衡才能和谐健康。要是阴阳失衡了,那就得想办法调整过来。栀子豉汤啊,就像是中医手里的一把钥匙,能打开人体阴阳失衡的那把锁,让身体恢复到正常状态。”

小弟子一听,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说:“师父,您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中医真是太神奇了!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

仙师一听,欣慰地点点头,说:“好啊!中医这门学问啊,博大精深,学无止境。只要你用心去学,肯下功夫,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

小弟子,蹦跶着来到了张仲景仙师的跟前,眨巴着大眼睛,一脸天真地问道:“师父啊,我老是听您说什么阳明病,发潮热,大便还溏溏的,这到底是啥情况啊?为啥还会出现这样的症状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长长的白胡子,说道:“哎呀,这个问题嘛,可是个大大的学问哦!来来来,为师给你细细道来。”

“首先啊,咱们得知道,阳明病呢,就像是你的身体里的一个大火炉,火势太旺,烧得你浑身发热,特别是到了下午,那热劲儿就跟潮水一样,一波接一波地涌上来,这就是所谓的‘发潮热’。而大便溏呢,就像是你的肠道里开了个小水闸,水分多,大便就不成形,稀稀拉拉的。”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惊讶地说道:“哇,原来阳明病这么厉害啊!那师父,遇到这种情况,咱们该怎么办呢?”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说道:“别急,别急,咱们有秘密武器——小柴胡汤!这个小柴胡汤啊,可是咱们中医里的老牌明星了,对付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这种问题,那可是手到擒来。”

小弟子一听,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哇,小柴胡汤!听起来好厉害啊!师父,快给我讲讲这个小柴胡汤是怎么来的,还有它里面的药材都是干啥的?”

张仲景仙师点了点头,说道:“好嘞,那咱们就从小柴胡汤的配方说起吧。”

“小柴胡汤啊,它里面有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和大枣这七味药材。咱们先把这些药材的剂量换算成现代的单位,好让大家有个直观的认识。古代的一两呢,咱们就换算成现代的5克。所以啊,柴胡就是25克,黄芩、人参各15克,半夏15克,甘草15克,生姜15克,大枣嘛,就是12颗啦。”

小弟子一听,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说道:“哇,这么多药材啊!那它们都是干啥的呢?”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说道:“别急,咱们一个一个来说。”

“首先啊,这柴胡,它可是个小能手,能够疏肝解郁,让你的心情变得愉快,同时还能升举阳气,让你的身体充满活力。就像是给你的身体里的火炉加了个调节器,让火势不要烧得太旺。”

小弟子一听,点了点头,说道:“哦,原来是这样啊!那黄芩呢?”

“黄芩啊,它可是个清热燥湿的高手,能够清除你身体里的湿热,让你的身体变得清爽。就像是给你的身体里的火炉泼了点冷水,让它不要烧得那么猛。”

小弟子一听,眼睛一亮,说道:“哇,黄芩这么厉害啊!那人参呢?”

“人参嘛,它可是个大补药,能够补气养血,让你的身体变得强壮。就像是给你的身体加了个营养剂,让它有更多的能量去对抗疾病。”

小弟子一听,兴奋地拍了拍手,说道:“哦耶,人参太棒了!那半夏呢?”

“半夏啊,它可是个化痰止咳的好手,能够清除你身体里的痰液,让你的呼吸变得顺畅。就像是给你的身体里的呼吸道清了个理,让它不要那么堵塞。”

小弟子一听,点了点头,说道:“哦,半夏也挺有用的。那甘草呢?”

“甘草啊,它可是个万能药,能够调和各种药材的药性,让它们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呢,它还能缓急止痛,让你的身体变得不那么疼痛。就像是给你的身体里的各种药材加了个调和剂,让它们能够和谐共处。”

小弟子一听,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说道:“哇,甘草这么神奇啊!那生姜和大枣呢?”

“生姜和大枣啊,它们可是个调味剂,也是个小助手。生姜能够温中散寒,让你的身体变得温暖。大枣呢,它能够养血安神,让你的心情变得平静。它们就像是给你的身体里的各种药材加了个小调料,让它们更加美味可口。”

小弟子一听,哈哈大笑,说道:“师父,您这说得也太有趣了吧!那这些药材是怎么配在一起的呢?”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说道:“别着急嘛,咱们这就来说说怎么配这个小柴胡汤。”

“首先啊,咱们得把这些药材都准备好,然后放到一个大锅里,加上足够的水,大约是2400毫升吧(因为一斗二升就是2400毫升)。然后呢,咱们就用大火煮,一直煮到锅里的水只剩下1200毫升左右。”

小弟子一听,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说道:“哇,要煮这么久啊!”

张仲景仙师点了点头,说道:“是啊,煮药可是个耐心活儿,不能急。等煮到只剩下1200毫升左右的时候,咱们就把锅里的药渣子捞出来,然后再把剩下的药水倒回锅里,继续用小火煮。”

小弟子一听,点了点头,说道:“哦,原来是这样啊!那煮到什么时候才算好呢?”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说道:“一直煮到锅里的水只剩下600毫升左右,也就是三分之一的时候,就算好了。然后呢,咱们就把药水倒出来,分成三份,每次喝一份,一天喝三次。”

小弟子一听,兴奋地说道:“哦耶,终于做好了!师父,我可以喝了吗?”

张仲景仙师摇了摇头,说道:“还不行哦,这药可是有点苦的,你得做好心理准备。”

小弟子一听,皱了皱眉头,说道:“啊?苦的?那怎么办呢?”

张仲景仙师笑了笑,说道:“别担心,咱们可以加点糖啊,或者加点蜂蜜,让药变得甜一点。”

小弟子一听,眼睛一亮,说道:“哦耶,太好了!那师父,我喝了这药,我的阳明病就能好了吗?”

张仲景仙师点了点头,说道:“嗯,喝了这药,你的阳明病应该能有所缓解。不过啊,这药可不是万能的,你还得注意休息,多喝水,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这样才能更快地恢复健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