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之全面开战

作者:留一笔不写 | 分类:女生 | 字数:89.6万字

第396章 各国决定

书名:汉末之全面开战 作者:留一笔不写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9

曹操猛地坐直身子,双手握拳,眼中满是悔恨:“悔不当初!若早听那诸葛亮之言,何至如此!”脸上尽是痛心疾首之色。

戏志才赶忙上前一步,语气诚恳:“陛下不必过于懊悔,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眼前难关,切莫因自责伤了龙体。”

曹操长叹一声,沉声道:“三位且直言,可有破局之法?”

程昱上前一步,眉头紧锁,语气沉重:“新军大胜,吾军精锐损失二十四万,数年之内难以恢复。依吾看,罗彦必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定会派大军前来攻伐,形势岌岌可危啊!”

曹操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难看,急切追问:“那可有良策能解此危局?”

戏志才低头沉思片刻,缓缓说道:“陛下,如今全国可调配的兵力仅有十万,要同时守住兖、青、徐和部分扬州,实在力不从心。臣以为,必须舍弃一些地盘,否则顾此失彼,丢失的会更多。同时,还需从各地紧急招募新军,加紧训练。”

曹操目光灼灼道:“该放弃何处?”显然,如今的局势曹操也深知,不得不选择取舍。

戏志才神情笃定道:“扬州地势平坦,易攻难守,新军主力又驻扎在扬州边境,实在难以坚守。反观兖、青、徐三州,地形更利于防守,应优先保住。”

曹操微微点头,却又面露愁容:“即便如此,十万人马也难以抵挡新军攻势啊!”

戏志才胸有成竹地继续说道:“可在陈留布置一万兵力,由上将军曹仁驻守;白马安排一万,让吕常镇守,此二人皆是守城良将。濮阳驻军两万,泰山郡留守一万,如此都城可保无虞。徐州留守四万,青州驻军一万,如此部署,可暂保局势稳定。”

司马懿此时眉头紧皱,上前一步道:“此布置虽稳妥,但新军若分多路进攻,吾军恐难以持久坚守。”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焦虑,连忙问道:“仲达可有妙计?”

司马懿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算计道:“可派人携带重金前往乌桓、鲜卑,贿赂他们出兵攻打大新帝国边境。如此一来,冀州的新军必然无法南下。罗彦此番也折损十几万人马,攻下扬州后,为防东吴和荆汉水军偷袭,必定会留下大量兵力驻守。吴国虽折损十二三万步军,但水军实力尚存,而荆汉虽然也有损失,不过才折损一半,七万人马,可谓此番损失最少,他们都有能进攻。如此一来,罗彦能用来攻打吾军的兵力不过十万上下,只要吾军坚守城池,定有转机!”

曹操眼中顿时燃起希望,猛地一拍床榻:“好!就依此计行事!传朕命令,派曹休、曹洪、曹真即刻前往各地募军,陈群速速出使鲜卑、乌桓!”语气中满是振奋与决断 。

…………

寻阳港的暮色被硝烟染成暗紫色,江风裹挟着血腥气掠过破损的军旗。孙坚倚着战船的桅杆,指节捏得发白,三万残部蜷缩在港区各处,伤员的呻吟声混着江水拍岸,如同索命的哀歌。斥候单膝跪地,喘息着禀报:\"将军!新军未再追击!\"

孙坚紧绷的脊背骤然松懈,却又被更沉重的无力感压弯。他望着远处早已看不见的营垒,喉间泛起铁锈味道:\"六十万盟军灰飞烟灭...四十多万条性命啊...\"沙哑的声音里浸着血泪,\"吾江东十五万儿郎,如今只剩这点残兵。怕是数年之内才能恢复!\"

周瑜负手立于船头,玄色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他凝视着江面破碎的残阳,沉吟道:\"陛下,当断则断。庐江、九江虽得之不易,然新军三十万虎视眈眈,留军驻守不过是困兽之局。不如尽撤长江以南,凭天险固守。\"

\"不可!\"孙策猛然踏前,腰间佩剑撞出清鸣。少年将军的甲胄沾满血污,眼中却燃着不甘的火,\"那两郡是将士们拿命换来的!拱手让给罗彦,如何对得起战死的兄弟?\"他的声音带着破音的颤抖,既是愤怒,更是恐惧——恐惧承认这场惨败,恐惧将士们浴血拼杀的成果。

孙坚猛地转身,杖剑的手重重砸在船舷上:\"住口!六十万盟军尚且一败涂地,十五万江东精锐十不存二!\"苍老的怒吼里藏着绝望,\"汝要让这仅剩的两三万儿郎,去送死吗?\"他踉跄半步,周瑜连忙扶住。孙坚的白发在风中凌乱,\"罗彦的新军装备精良,战法诡谲...凭现在的江东,如何抵挡?\"

孙策僵在原地,指节攥得发颤。江风掀起他染血的披风,露出腰间那柄断刃——那是他在乱军之中拼死夺回的佩剑。记忆如潮水涌来,心中浮现将士们临死前不甘的眼神...可如今,连父亲都在劝他放弃。

周瑜上前半步,语气温和却字字诛心:\"殿下,长江天险自古难渡。罗彦若想南下,必先解决魏国这个心腹大患。依臣之见,五年之内,他无暇东顾。\"他指向对岸逐渐熄灭的火光,\"庐江、九江不过是暂时的退让。待江东休养生息,训练新军,装备精良...\"

\"可是!\"孙策突然转身,眼中蓄满泪水,\"那些战死的将士...那些被焚毁的城池...难道就这么算了?\"他的声音哽咽,\"吾怎能眼睁睁看着罗彦在我们的土地上称王称霸?其实,孙策内心是不甘再次败于罗彦,这是他的耻辱,而且一直都在,一次次都希望洗刷,却一次次失败。\"

周瑜长叹一声,伸手按住孙策颤抖的肩膀:\"胜败乃兵家常事。当年勾践卧薪尝胆,终成霸业;楚霸王乌江自刎,空留千古遗恨。殿下若执念于一城一池,反而会陷江东于万劫不复。\"他望向苍茫江面,\"退守,不是认输,而是积蓄力量。五年后,当江东战船蔽日,再夺回失去的一切!\"

孙坚拄着剑,看着儿子紧握又松开的拳头。孙策的倔强他太熟悉,就像年轻时的自己。但如今的局势,容不得半点意气用事。\"伯符,\"他轻声道,\"公瑾所言极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孙策闭上眼,许久,喉间发出一声困兽般的呜咽。他终于松开了剑柄,任由泪水混着血污滑落:\"父皇...孩儿明白了。\"这一刻,那个在战场上横刀立马的少年将军,仿佛褪去了最后一丝锐气,却也在剧痛中真正成长为能担起江东重任的领袖。

暮色渐浓,战船缓缓离岸。寻阳港的残垣断壁在身后缩小,如同一个破碎的梦。孙坚望着长江南岸的方向,那里是江东父老,是未竟的霸业。周瑜立在船首,手中折扇轻摇,已在谋划着下一场战争。而孙策站在甲板上,任凭江风吹散满心不甘——他知道,总有一天,江东的旗帜会再次飘扬在庐江、九江的城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