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

作者:枫溪居士 | 分类:女生 | 字数:142.0万字

第120章 苎萝见闻

书名: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 作者:枫溪居士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7

“娘子兮,为夫欠汝一个上得台面的婚礼,汝且放心,待吾与瑾姐姐之婚事完毕后,吾定当亲自策划、准备吾两人的婚礼。于吾而言,汝与瑾姐姐、莹妹皆为吾妻,同样弥足珍贵也。”王浩轻轻抚摸着姬姜白里透红的人脸,深情地凝望着她说道。

“嗯~,奴家知晓夫君之为人,能与君相逢便是吾缘分,奴家已感心满意足矣,只期盼在君心中,永远有吾之一席之地也。”姬姜螓首低垂,躺在王浩宽广的怀抱里,感觉到了满满的安全感,羞涩地说道。

“泰山大人之事,汝亦无需太过担忧,高皓当时必然以其为诱饵,迫使汝就范。如今高皓已死,其在彭城一带必然不会有事,届时吾夫妇一同去一趟泗水将其寻回便可。”王浩柔声道。

王浩知道她一直放心不下自家父亲,然最近他一直忙于朝中之事,也是分身乏术,顿感对其有所亏欠,这个事也总得有个了解。

“嗯,奴家知晓矣,相信夫君之能力。此时天色尚早,吾两个再休息片刻。”姬姜抱住王浩,将丰腴的身体贴近他说道。

搞得王浩一阵心猿意马,恨不得翻身上马,曾经姬姜也暗示过他将她吃了,两人如今关系如胶似漆,只差一个婚礼了。不过,王浩倒不急,他想顺其自然,将最好的留到洞房花烛那日。

“姐姐,最近家里的营生如何?莫不如吾等再招聘一些伙计,吾担心人手不够,累着汝与莹妹两个也。”王浩担忧道。

姒瑾调皮地捏了他的俊俏脸蛋,笑道:“近来,夫君之肤色愈发白皙矣,真让怜爱。哦,吾之铁铺、木匠铺近期招过一批人手。至于汝新开之'小王酿制',乃莹妹负责运营,此小妮子近期忙得瘦了不少,夫君可得好好怜惜伊一番。”

被她这么一说,王浩倒确实想起了赵莹那个小妞,最近也没一直缠着他了。原来她是按照他教授的方法在运作油酱作坊,这也难为了小小年纪便忙里忙外,她是真把自己当作了这个家的女主人。……

一夜无话,早晨王浩从被窝里爬出来的时候还有点恋恋不舍,大冬天的谁不想多赖一会儿床啊。此时,姬姜还没有醒来,宛如一个睡美人一般呼吸匀称,睡姿撩人,让人感觉到屋内的美好。

王浩凑上去在那樱桃小嘴上轻轻一吻,便迅速穿起了衣服出门。辰时,冬日的晨曦暖洋洋地照在人身上,让人感觉到惬意。王浩走出右司马府,亲自挥鞭驱赶着马车朝会稽城的西南方向赶去。

总的来说天气不错,蓝天白云,无风的冬日也让人感觉不是那么寒冷,小溪里结着薄薄的冰层,溪水叮咚在冰面下欢快地流淌,鱼儿在冰面下自由自在地畅游。

江南的冬天是一幅具有独特魅力的画卷,富有诗意而充满温柔,柔和的阳光撒在稻田上,草木凋零,湖水静谧如镜,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宁静和美丽之中。

王浩驾着马车一路往西南行,路过会稽山,上面是上古部落首领大禹王的陵墓,也就是后世绍兴的大禹陵。兰亭也在附近不远,不过这个时候它还没成为兰亭,至于王羲之他们“衣冠南渡”那还差着900多年。

两个时辰后,马车进入了诸暨地界。苎萝山位于诸暨南部。苎萝山山势平缓,它是苎萝城西十里长山陶朱山的支脉,掩映在苍翠的树林中,山势坦荡,一直延缓至浣江边上,更成缓冲之势,已难见山之常形,介乎于山与地之间。

据史料记载,当年的苎萝山“树木葱郁,苎麻丛生”。苎麻是一种植物,其麻皮在水中漂洗、冲刷、甩打一段时间后,纤维与非纤维呈分离状,这种纤维便是越人所称呼的“苎麻”了,它是春秋时代制作衣物的主要材料,它可以用来织布,俗称麻布(夏布),西施浣纱其实就是在浣江中漂洗苎麻。苎麻又名苎萝,此山因而得名。

东西两个村子坐落在苎萝山的两侧,分别出了西施、郑旦两位容貌相当的绝世美女。西施这个名字亲切而朴实,就是指西村施家的女儿。

马车行至苎萝山、浣江处,道路狭窄逼仄,他不得不放缓了行车速度,浣江水流湍急,溪水清澈如镜,波光粼粼,仿佛一块无暇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光芒,河床底部的鹅卵石与青草清晰可见,水也十分浅,小径边竹林郁郁葱葱。

“果真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怪不得能孕育出西施、郑旦两个大美妞。不过这么冷的天气,现在又是接近中午的时间了,不晓得还能不能碰上她们两个了?”王浩看着不远处河面上的石板桥有些发愁的嘀咕道。

不远处,村落里茅屋熙熙攘攘,和槜李王家村的茅屋风格大相径庭,也是木质结构,黄泥湖成的墙壁具有保暖作用,屋顶用稻草覆盖。这让王浩想起了他这世的家乡,颇有亲切感。

“阿叔,吾向汝打听一个人,不晓得汝识得否?”王浩看到一个身着厚厚苎麻布短褐上衣的中年汉子,不由得冲着喊道。

那中年汉子年约四旬,他有着古铜色的肌肤,两鬓已然有几根白发夹杂其中,他的眼睛虽不大,但却散发着坚定而明亮的光芒,大概是常年劳作的原因,脸上有了不少皱纹,他腰间别着斧子,背上负着一捆柴,看样子是刚从山上砍柴回来。

“后生,你是何人?欲打听哪个的下落?”那中年汉子看着他一脸警惕地问道。

他眯着双眼上下打量了马车上驾车的王浩,这俊秀少年虽看着只有十四五岁,身着黑色苎麻深衣,然仪态不凡,并且他的马车是三匹马所拉的独辕车,称作“骖”。

“小民拜见大人,还望大人勿怪也。”只见那中年汉子将柴丢在地上,恭敬地朝着王浩躬身拱手一礼道。

“哦,阿叔何故行此大礼?倒是折煞晚辈也,快快请起。”王浩勒住马缰,跳下马车将双手将之托起道。

“小民昔年也在军中从军,担任小小伍长一职,故而识得马车之规制,大人所驾为士大夫方可乘坐之'骖'车,并非寻常百姓可使也。敢问大人欲寻访何人?”那中年樵夫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晚辈欲寻一女子,名曰:施夷光,未知阿叔识得此女否?”王浩拱手询问道。

“未知大人寻小民之女,所谓何事乎?”樵夫好奇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