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尘埃山

作者:旁观路人甲 | 分类:女生 | 字数:81.0万字

第341章 病人李存璋

书名:尘埃山 作者:旁观路人甲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5

穆有粱集合了双宁营的半数精锐兵力,率领了双宁营骑兵到达云州与宣州交界的三个要塞驻扎,每日还要派出两队轻骑兵自西向东巡逻。云州节度使李存璋索性将云州边境的巡查指挥权一并交给了双宁营负责,连带着把各要塞的巡防军也交给了穆有粱指挥,穆有粱派人回来报信说,现在双宁营加上巡防军,他指挥的人马总数超过两千,每日军务繁忙,吃喝供给需要有个人专门安排。

孔盛东和李知行商量后,再次将李玉轮指派给穆有粱作为参军,帮着协调营内双宁营和官军的一营吃喝和粮草供给。李玉轮上任后不辱使命,不但对各营官兵平等对待,还将营内的后勤供给安排得井井有条,连巡防军各级校官对他也赞不绝口。后来去了云州见过李存璋两次后,李存璋甚至提出让李玉轮调任云州做云州的别将长史。

李知行虽然心里高兴,但是却担心儿子李玉轮在官场上不如在云盛堂、双宁营安稳、自在。孔盛东却劝说道:“李兄,如今天下不太平,战乱频发,河东道科举多年废弛,玉轮书读得好,现在有这样的机会,你应该让他抓住机会在官场上有所作为。”

“云州的生意怎么办?安宁病故后,他这几年一直打理着云州的生意,再换人换谁去啊?云州的生意可占云盛堂的大头!”

“这个我想过,让卢琬做云州云盛堂的掌柜,反正卢琬一直在云州分号,对那里的情况也熟悉,再从善堂派几名合适的帮手,说不定用不了几年又能带出几个人才。穆兄那边让冯满、沙孔龙过去跟着,顺便也给他们个机会。”

李知行本来就担心李玉轮长期在军中不安全,毕竟这孩子虽然在善堂长大,但是从小读书多,舞刀弄棒实在不甚精通,如果能在云州节度使李存璋身边当长史,不但官职连升两级,是实打实的七品下官员,而且在云州城内常驻,也能顺带着照看云州的生意,前途一片光明。见孔盛东这么支持,李知行说道:“那就让他去吧!他爷爷读了一辈子书,虽说一辈子对功名不算看中,但儿孙里能出个有出息的读书人,老人家在天之灵肯定欢喜。”

孔盛东叫来卢琬商量时,卢琬更是替李知行和李玉轮高兴,夸赞了好一番李玉轮后,说道:“两位东家,云州的生意你们放心,我一定照看好。玉轮这孩子真是干什么像什么,自从到云州云盛堂做掌柜,上上下下没人说他哪里不好,现在连节度使大人也看中他,这是多好的事情啊!我那三个孩子加起来也比不上人家,一个不如一个,唉!真不知道该怎么管!”

李知行忙劝说道:“卢琬,你不容易,李义没了后,独自拉扯着三个孩子长大成人已经很难得,这几年李任又不常在你的身边,你又要看着生意,还要管着孩子,已经尽了心。我见你那个最小的闺女性格和你一个样,机敏而又聪慧,说不定将来也会成为‘小卢琬’。”

“如果真像东家所说,那真算是祖上有德,总算能出一个有用的!”

几人商量妥当,冯满和沙孔龙高高兴兴去找穆有粱报到,接过了李玉轮的差事。

穆有粱带领双宁营在云州边境与契丹游骑兵、斥候小队打了四五场遭遇战,虽然规模不大,但也有双宁营军兵死伤。

过了两个月,孔盛东去云州营地接替穆有粱,穆有粱却劝孔盛东回上泉镇,因为穆有粱手里现在掌握着两千多军兵,日常的调度指挥十分频繁,穆有粱担心孔盛东一时之间没法掌控局面,因此坚持还由自己指挥云州这边的双宁营,让孔盛东回去指挥上泉镇、棚村剩下的另一半双宁营军兵。

孔盛东见实际情况正如穆有粱所说,每日营中各路巡逻队之间的协调确实需要非常清楚各支队伍的情况,因此也同意了穆有粱的建议。

穆有粱说道:“前几日宣州那边打了几场硬仗,宣州的刺史指挥不得力,河东军战死两千多人,李存璋大人担心契丹军趁势派出骑兵包抄宣州南边,因此调集了云州的大量兵马在宣州南边设立大营,与宣州城内的驻军互相呼应,所以云州的实际兵力不足,上泉镇镇上的双宁营反而是人数最多的一支后备力量。契丹军如今打仗越打越精,要防备契丹军穿插偷袭云州。”“况且,西边的防御全指望着年事已高的朱胜加上你三哥,我提议派校尉毛杰带五十人过去帮忙,加强一下西面的防御,现在属于开战状态,不可让契丹军再想当年偷袭白璧关一样,找到我们的漏洞,偷袭得手。”

“穆兄如今也是越打越明白,在用兵上想的比我周到,既然这样,这些事都按照穆兄的建议来办。我正好一门心思挣钱,给你供给粮饷军械。”

穆有粱答道:“经历了那么多次战乱,能不明白吗?我们多费点心思,让军兵们少死少伤是最好的策略。你来了正好去找找李存璋大人,去要点军械,巡防营的装备太差,尤其弓弩损坏严重,和契丹军作战中太吃亏。前几日出去遇到三十多名契丹骑兵,追击过程中,双宁营死了两人,伤了三人;巡防营死了十一人,伤了十人,可见他们的装备有多差。”

“李存璋大人现在在哪里?”

“在宣州南边的大营督战,从这里过去,赶得急只要不到两天。而且我听说李存璋大人身体情况十分糟糕,在前线指挥十分吃力,你去了或许能帮着想想办法。”

孔盛东赶了两天到达了河东军在宣州南边的营地,通报后孔盛东见到了云州节度使李存璋。

半年没见,孔盛东见了面差点没认出李存璋来,他偷偷端详了李存璋一阵后说道:“大人为何如此精神不济,身材消瘦成这个样子?”

李存璋让孔盛东坐下后说道:“我年纪虽不算大,但是早年在军中受了好几次重伤,这几年这些受伤的部位时常因为节气变化而疼痛不已,因此吃饭也不香甜,每日只是喝些汤水勉强维持,再加上这些天契丹军分散成六路,不断从各个方向试探我军的防线,搞得我心力憔悴,孔军使你最清楚,我手里的人马不多,全靠几座城池互相依托防御,对来去如同鬼魅的契丹军骑兵实在没什么好办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