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尘埃山

作者:旁观路人甲 | 分类:女生 | 字数:73.6万字

第321章 灾祸引叛乱一

书名:尘埃山 作者:旁观路人甲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5

这年正月刚过,孔盛东接到了两封来信,一封信从潞州来,是郭威写给他的,这孩子自从孔盛东率人护送到潞州后,牢记孔盛东的恩情,每年都要写几封信送来,这次信里郭威说他已经参加了潞州晋王卫队,成为晋王亲兵卫队中的一员,孔盛东突然意识到,去年晋王遇刺后,将原有卫队中不少年老体衰和忠诚度存疑的卫士打发走,亲自组建了自己的护卫队,看来郭威碰巧也成了其中一员。大概是晋王在常驻的潞州也专门选了一批少年,加以训练,作为自己最忠实的属下,用于保护自己的安危。唉!世间的事真让人捉摸不透,没想到这样的两件事竟然能阴差阳错有了勾连。他转念又一想郭威的年龄不大,这么早加入军队,真不知道以后是福是祸!

另一封信来自李嗣源,看字迹应该是李嗣源命书吏代写,信中说,刚过完年,没出正月,晋王立即发动了对梁国的作战,河东军分为东西两路,继续强攻梁国。但是在宣州的西北方向,党项的地界内,因为旱灾和蝗灾,百姓没法活,爆发了一场民变,民变的声势浩大,逐步发展成为叛乱,参与人数达到了数万。党项军出动军队主力镇压了叛乱,一月内杀了叛乱军民七千多人,叛乱军队不得已,已经分头突围逃跑,其中有两支进入了河东道境内。晋王身边有人进言献策,由云州节度使调动军兵堵住党项叛军,特别提到命双宁营出战,维护云州西面的安危。李嗣源提醒孔盛东和穆有粱一定要认真对待此事,因为晋王这一举动很反常,平日像这样的事情,晋王很少直接下命令督办,都是交由各地节度使自行处置。给晋王出主意的人明显不怀好意,强行跨区域调动双宁营和外敌正面作战死拼。

穆有粱看完信很是诧异,问道:“难道现如今双宁营这么有名声?连晋王心里都想着我们,出了事第一个想到我们去平叛,云州节度使手里至少两万人马,什么时候轮到我们先给河东军打头阵?”

李知行突然想到些什么,说道:“不会是借党项叛乱军东来,故意派出双宁营,削弱双宁营吧?钱家的钱贵一直在通过晋王右丞李如伍大人找我们的麻烦,说不定给晋王献策的人正是狗贼李如伍。”

“李兄,这次怕是真让你猜中了!钱贵依靠李如伍,在晋王身边来回给我们挑事,明着是夸奖双宁营有实力,肯定能堵住东来的党项叛军,实际上却希望我们和这群被逼无奈,走投无路的叛军杀的你死我活,两败俱伤。李嗣源大人之所以没有亲笔写信给我们,定是怕说得太清楚,万一泄露出去惹麻烦,借书吏们写信告知我们其中必然暗含了提醒和告诫,要我们小心应对。”

“好一招鱼蚌相争加坐山观虎斗!”穆有粱愤然骂道“一定是钱贵这个狗东西!按说这种事肯定应该由河东军巡防军出战,我们是云州团练营,到宣州最西面作战,怎么也说不过去。晋王难道不想一想其中的道理?”

“晋王不会想这个!晋王只想着灭梁,至于云州哪支军队去堵住党项叛军对他来说都一样,我们出动还省了粮饷供应。难得李嗣源大人看上去粗狂,心思却细密,用于往日不同的方式,暗中提示我们这件事不一般。”

“孔兄,难道我们只能被动出战?没有别的应对办法?”

孔盛东思考片刻答道:“如果晋王的命令来到,我们真没有办法推脱,自代州大战后,双宁营已经休整一年半,按道理讲我们必须服从命令,到宣州作战,可是......这样的仗打起来肯定又要死伤折损人马,我们必须想一个折中的应对办法,既去御敌,又能减少死伤人马,这样才能让钱贵的如意算盘落空。”

“哪有这样一举两得的好事?只要出战双方肯定打得你死我活,难道还能坐下来商量啊?”

孔盛东突然哈哈干笑了两声,拍案而起说道:“穆兄,你这次也出了个好主意!我们就和叛乱军商量一下,让他们只在党项和河东道两边的边境晃悠,别进入河东道,一旦进入即使他们打败了双宁营,后面河东军也会出动,直至打光耗尽所有叛军才可能罢休。”

“这样不会遭人攻讦?万一说我们通敌怎么办?”李知行对这个主意有点担心。

孔盛东仔细又看了一遍信,反复咂摸其中的每个字后答道:“晋王的意思只是说让我们抵御党项叛军进入,又没说非要歼灭或者打退,我看这不算通敌。”

穆有粱说道:“如果能这样自然最好!我实在不忍再让双宁营的兄弟们出去作战,这才休整了一年半,好不容易补充了兵源,恢复了战力,一场恶战下来,又白白浪费了时间和人马。”

仅仅过了四天,云南县文县令以云州参军的身份亲自来到上泉镇,持云州节度使李存璋的命令,调动双宁营五百人截击宣州西北一带的党项叛军。

孔盛东等人因为早有李嗣源的来信,所以对这个命令的到来并不感到惊讶,反而文县令满脑子疑惑,坐下后说道:“昨日我看到这个命令,心里实在不明白,按照塘报所说,党项叛军有两支,分别从宣州西北和北面逃进了河东道境内,总人数大概两千人,以宣州和云州目前的驻防军队数量来看,调集三千人马抵挡歼灭叛军毫无压力,可是这件事却偏偏落到了双宁营的头上,这不是舍近求远吗?再说这也不符合河东道一直以来的团练营调动制度。”

孔盛东等人没法和文县令讲解其中的玄机,只能答道:“晋王和节度使大人既然有命令来,双宁营只能照办,不过要双宁营同时对付两支叛军有些难处,其一叛军的数量比我们多,其二叛军还在不同的区域,不利于双宁营的围剿。”

文县令见众人并没有如他所想的那样对这个命令有异议,只是对用兵的具体方略提出了看法,心中反而暗自佩服双宁营众人对军令执行毫不迟疑。听孔盛东问这个,他答道:“宣州北面那一支已经调动了宣州的巡防军和驻军人马围在了宣州北面的一片湖泊区域,为了防止叛军突围,节度使大人索性已经命令宣州驻军将军就地剿灭,西北那一支人数少一些,躲进了阴山南麓的一片山脉中,时不时出来抢掠一通,官军也没法进山清剿,所以节度使大人命双宁营专门去对付这一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