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尘埃山

作者:旁观路人甲 | 分类:女生 | 字数:87.2万字

第86章 为彼此的谁

书名:尘埃山 作者:旁观路人甲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5

次日大家回了团练营驻地,心事都有些沉重。原因是邓县丞其实向他们透露了一个重大的信息:明年河东道要和东面昭义军开战,而且北面也要和幽州军开战,另外还要防着契丹军,云州境内不论人力、财力、粮食供给都将是非常艰难的一年。邓县丞这是提前和大家打个招呼,以免到时要钱、要粮彼此伤了和气,另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希望双梁村云盛堂能够带头认捐,协助邓县丞在县令任上完成筹措钱粮的重任。

孔盛冬这才明白为什么前些天上泉镇上的商队突然比往年多了一些,原来是有人得了开战的消息提前开始存粮、存物了。

冯老大一夜未睡踏实,清晨起来后通知所有人都到了团练营窑洞。他向大家说出了心里的顾虑,征求大家的意见,商量如何应对。

李老夫子听完一声哀叹后说:“仗这样没玩完了的打,有多少家底也不够啊,即使哪个最后胜利了,得到的也是荒野焦土,横尸遍野,于百姓有何意义?无非是多添了些人头数!”

张老道也很无奈,说道:“生逢乱世我们能保着村民苟活已经万幸,其他的别奢求了,我们这些人加起来不够任何一方势力一队千人骑兵的一个冲锋!”

窑洞里气氛压抑得让人觉得身负重山,胸中抑郁,穆富贵咳嗽一声说道:“大家都看开些,如今天下都是这样,南边的道、州比我们这里也好不到那里,扬州连十二三岁的孩子都上了杀场,他们来了人间还什么都不懂啊!可面对的已经是杀戮和生死,我们把能做的都做好就行!”

穆有粱在一旁听叔叔说完点头说道:“是啊!冯大哥,我们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好了,想太多也于事无补!”

冯老大听了劝告,稍微振作了一下精神,只能安顿起来接下来的事情,无非是趁着还没乱起来好好做生意,多积攒钱粮,以备不时之需,扩充团练营人力,提升战力。

孔盛冬心里也多了一些无力感,几年苦心经营好不容易挣了口饱饭,可是转眼便可能在战乱中烟消云散,他深感在历史激流中,个体没有丝毫可以挣扎的余地,稍不慎便会在激流中湮灭。议完事情,孔盛冬和穆有粱并肩走到了善堂,穆有粱本想和他说些事情,看他神色黯然于是没有再说什么。两人默默到了善堂边,穆有粱这才说:“走吧,来都来了,进去坐会儿!”

孔盛冬说道:“我不进去了,只是想见见你的大徒弟,麻烦你进去叫一声吧!”

穆有粱笑了,说道:“和我徒弟私会,让我这老师去请,你也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主要还是你这师父当得好,年纪轻轻,德高望重,头上顶青蛙,在哪里都是顶呱呱!”孔盛冬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穆有粱呵呵笑了起来,慢悠悠进了善堂,不一会梁安甲从善堂院里走了出来。她的伤这些天已经基本恢复,只是肤色较以前更加白皙了一些,手上能看到一根根青色的血管。梁安甲看到孔盛冬后说道:“师父说你情绪有些低落,这是怎么了?”

这时孔盛冬反而不愿在梁安甲面前显露出意志消沉。急忙答道:“别听你那便宜师父的话,我只是来看看你,看你恢复的不错,心安了好多!”

梁安甲笑了笑说:“你大可和我说说,不用装着!”

孔盛冬没办法,只能说:“明年开始可能会很苦,我们云州要两线开战,甚至三线开战,我有些怕了!”

梁安甲点点头,明白了孔盛冬的担心,她淡淡说:“你我很多事情根本无法预知,无法控制,也无从逃离,生来谁也会怕,怕未知、怕已知、怕这个、怕那个,可是还得面对!先好好过年吧!明年的事情明年再说!”

孔盛冬点头,第一次上前面对面端详了梁安甲一阵儿,然后挥手和她告别,说道:“今年过年我们一起过吧!先到双梁村过年,再去上泉镇五哥家过正月!”

梁安甲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笑了,然后点点头!

孔盛冬心中阴霾一扫而光,笑着说:“走了!过两天来看你!”

这一年还没有完全入冬,冯老大早早从南边运来很多粮食,然后分发给双梁村村民,还在山里存在一部分。还有像盐巴、箭矢、草料之类的东西也提前由车马店运回了双梁村不少。

那七十匹契丹马陆续换成吐蕃马,集中到了团练营马棚,杨马倌带着十余人忙忙碌碌,每日喂马、割草、驯马。现在的马棚里有八十多匹良马,朱胜指派了不少人出去帮着割草,储备冬天的马料,不久后在善堂一边的山坡上堆了三四大堆晒干的草料。

眼看快过年时,新任邓县令派人通传,各村都要将明年夏、秋的税赋提前交到县里,除此之外新增了间架税。这个新名目,村里人也不甚理解,反正是多交了一半的秋赋。原本还在准备过年的村民们听到消息被惊得没了主意,都跑来问冯老大。

冯老大也无奈,只能和村民解释河东道钱粮吃紧,要提前征明年的税赋,大家能交的都交吧,实在有难处的先和云盛堂借钱粮,明年秋收后再还,云盛堂也不收村民的利息。

可是令冯老大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周边其他几个村都因为缺粮缺钱来和双梁村借。李老夫子和冯老大说:“不行就收利息吧,不然咱们有多少钱粮都不够借!”

张老道却说:“不能借了,这还没过年,明年粮食更紧张,到时恐怕我们自己都不够!”

冯老大和孙二哥商量后,决定不再外借钱粮,云盛堂不是那种放贷的商号,不能狠心在明年去兼并其他人的土地,仅仅能做到让自己村里的村民不至于挨饿!而且没过两天,县里又通知各商号,预收后年的市税,冯老大更是心里紧迫,筹划着从哪里弄一笔钱充顶,还好这时太原府诚商堂及时送来了铜矿场的分红,解了燃眉之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