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凡人修仙之逆凡

作者:风清子涯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817章 重塑肉身

书名:凡人修仙之逆凡 作者:风清子涯 字数:0 更新时间:07-22 08:04

随着黑暗力量核心的破碎,赵寒身上的冰晶发出更加剧烈的“咔咔”声,裂痕如蛛网般迅速蔓延。柳寒烟、赵明和赵炎紧张地注视着,眼中满是期待。终于,“哗啦”一声,冰晶彻底崩碎,化作无数晶莹的碎片散落一地。然而,赵寒的身体却并未如他们所期望的那般恢复生机,而是软绵绵地倒下,毫无生气。

柳寒烟见状,心急如焚,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将赵寒抱在怀中。她的发丝在风中凌乱地飞舞,双眼瞪得滚圆,满是惊恐与难以置信。“寒儿!寒儿你醒醒!”她的声音尖锐而颤抖,带着哭腔,仿佛要用这呼喊将赵寒从无尽的黑暗中唤醒。双手紧紧地抱着赵寒,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仿佛要用自己的怀抱给予她最后的温暖和力量,好似一松手,赵寒就会永远离开她。

赵明和赵炎也急忙围了过来,看着毫无反应的赵寒,两人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赵明伸出手,那只手微微颤抖,仿佛承载着千斤重负,缓缓探向赵寒的鼻息。随后,他的手无力地垂下,眼中满是悲痛与绝望,原本明亮的眼眸此刻失去了光彩。“寒烟,寒儿她……气息全无。”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被砂纸磨砺过。

柳寒烟的泪水夺眶而出,一颗颗晶莹的泪珠顺着她那白皙却满是泪痕的脸颊滑落。她不断地摇头,发丝随着动作肆意飞舞,不愿相信这个残酷的事实。“不,不会的,我们都已经成功打破封印了,寒儿怎么会……”她紧紧地将赵寒搂在胸前,仿佛要将自己的生命注入赵寒体内,泪水不停地滴落在赵寒的脸上,洇湿了一小片衣衫。

就在众人沉浸在悲痛之中时,静坐罗汉缓缓走上前来,他步伐沉稳,周身散发着祥和的佛光。他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诸位莫要过于悲伤,赵寒姑娘的意识已然苏醒,这便是莫大的幸事。”他的声音平和而舒缓,仿佛有一种安抚人心的魔力。

柳寒烟抬起满是泪水的脸,看向静坐罗汉,眼中带着一丝疑惑与希望。她的睫毛上挂着泪珠,眼神中满是急切。“罗汉,您说寒儿意识苏醒了?可她为何……肉身毫无反应?”她的声音带着哽咽,话语中满是对女儿的担忧。

静坐罗汉微微点头,他的目光慈悲而温和,犹如春日暖阳。说道:“赵寒姑娘在封印之中,肉身长期遭受黑暗力量的侵蚀,已然毁坏。但她的意识坚韧,在你们的帮助下成功挣脱黑暗。如今,她需要重塑肉身,方能重获新生。”

赵明强忍着悲痛,他的嘴唇微微颤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问道:“罗汉,那我们该如何为寒儿重塑肉身?还请您指点迷津。”他的眼神中满是恳切,紧紧盯着静坐罗汉,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静坐罗汉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容我与众罗汉商议。请稍等片刻。”

过了一会儿,静坐罗汉再次现身。他身后跟着十位罗汉,他们周身皆散发着祥和的佛光,宛如下凡的仙佛。手中捧着一个金色的宝盒,宝盒上刻满了神秘的符文,散发着淡淡的光芒。

静坐罗汉说道:“诸位,我等罗汉商议后,决定将这盒中佛门前辈的舍利子赠予赵寒姑娘,助她重塑肉身。”

柳寒烟、赵明和赵炎再次跪地叩谢,他们的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久久未曾抬起。眼中满是感激的泪水。“多谢诸位罗汉大恩大德!”他们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静坐罗汉打开宝盒,只见盒中数颗舍利子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光芒中蕴含着无尽的生机与佛力。那光芒耀眼夺目,让人几乎睁不开眼。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一颗舍利子,说道:“重塑肉身需先以一颗舍利子为引,融入赵寒姑娘的意识之中,开启重塑的契机。”

柳寒烟轻轻将赵寒平放在地上,眼神中充满了不舍与担忧。她的手微微颤抖,仿佛在进行一场无比庄重的仪式。静坐罗汉将舍利子缓缓靠近赵寒的额头,舍利子的光芒愈发耀眼,仿佛一轮小太阳。逐渐没入赵寒的意识之中。

刹那间,赵寒的意识空间内,一道金光闪耀。原本已经苏醒但虚弱的意识,在接触到舍利子的瞬间,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赵寒的意识开始变得活跃起来,她能感觉到一股温暖而强大的力量在修复着她受损的意识。她仿佛置身于一片光明的世界,周围的光芒不断地洗礼着她的意识,让她变得更加清醒和强大。在这片光明中,她似乎看到了母亲温柔的笑容,听到了父亲坚定的鼓励,感受到了弟弟炽热的关怀,这些美好的回忆如同点点繁星,照亮了她的意识世界。

在现实世界中,赵寒的身体虽然依旧毫无生机,但她的眉心处却闪烁着微弱的金光。静坐罗汉说道:“此乃舍利子的力量开始生效。接下来,我们需搭建一座法坛,以其余舍利子为核心,借助天地灵气与佛法之力,为赵寒姑娘重塑肉身。”

众罗汉在大雄宝殿遗址上迅速搭建起一座法坛,法坛由巨大的青石堆砌而成,每一块青石都仿佛承载着岁月的重量。坛上刻满了神秘的符文和佛印,符文闪烁着微光,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佛咒。静坐罗汉将剩余的舍利子放置在法坛中央,随后,众罗汉围绕法坛盘坐,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他们的诵经声低沉而悠扬,仿佛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在这片废墟中回荡,让人心生敬畏。

赵明、柳寒烟和赵炎站在一旁,紧张地注视着法坛。他们能感觉到周围的天地灵气开始涌动,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召唤,朝着法坛汇聚而来。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丝丝缕缕的灵气,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场重塑肉身的仪式吟唱。随着罗汉们的诵经声,舍利子的光芒愈发强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金色光茧,将赵寒的身体笼罩其中。光茧散发着柔和而温暖的光芒,让人在这废墟之中感受到了希望的力量。

柳寒烟的双手紧握,指甲几乎陷入掌心,留下一道道浅浅的痕迹。她的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光茧,仿佛那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心中默默祈祷着,嘴唇微微开合,无声地诉说着对女儿的祝福与期望。赵明站在她身旁,轻轻握住她的手,他的手宽厚而温暖,试图将力量传递给柳寒烟。他的目光坚定地注视着法坛,眼神中带着一丝忧虑,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许。赵炎则紧盯着法坛,他的眼中满是坚定,仿佛一座屹立不倒的山峰。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姐姐重新站起来,他在心中默默为姐姐加油鼓劲,希望自己的信念能够传递到光茧之中。

在光茧之中,舍利子的力量开始发挥作用。它们释放出纯净的佛力,如同无数微小的工匠,开始重塑赵寒的肉身。首先从骨骼开始,一根根骨头在佛力的滋养下逐渐生长、愈合。原本破碎的经脉也在缓缓修复,重新构建起一个畅通的经络系统。每一次骨骼的生长,都伴随着微微的温热,仿佛有一股暖流在体内流淌。经脉的修复过程中,偶尔会传来一丝刺痛,但这刺痛却让赵寒感受到了生命的复苏。

随着骨骼和经脉的重塑,肌肉和皮肤也开始逐渐形成。每一寸肌肤的生长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佛力和天地灵气,众罗汉不断地诵经,维持着力量的供应。他们的诵经声如同源源不断的溪流,为赵寒的肉身重塑提供着动力。赵寒的面容也在慢慢恢复,原本苍白的脸色开始有了一丝血色,仿佛春天的花朵在逐渐绽放。她的嘴唇渐渐有了红润的色泽,眉头也不再紧锁,面容变得安详而宁静。

这个过程漫长而艰难,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挑战。外界的时间仿佛凝固了,柳寒烟、赵明和赵炎静静地守在一旁,他们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只知道为了赵寒,他们愿意一直等下去。柳寒烟时而轻轻抚摸着光茧,仿佛能通过这层光芒与女儿交流;赵明则时不时地抬头望向天空,似乎在寻找着时间的痕迹;赵炎则在周围踱步,他的脚步时而急促,时而缓慢,心中充满了对姐姐的担忧。

在重塑肉身的过程中,赵寒的意识也在不断地与舍利子的力量融合。她仿佛置身于一片光明的世界,周围的光芒不断地洗礼着她的意识,让她变得更加清醒和强大。她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逐渐恢复,虽然过程中伴随着一些疼痛,但她心中充满了希望。她不断地在意识中与那股力量对话,汲取着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加坚韧。

不知过了多久,法坛上的光芒开始逐渐减弱。众罗汉停止了诵经,静坐罗汉缓缓睁开眼睛,说道:“肉身重塑已初步完成,但还需长时间的温养与修炼,方能彻底恢复。”

柳寒烟、赵明和赵炎走上前去,只见光茧渐渐消散,赵寒静静地躺在法坛上。她的面容安详,呼吸虽然微弱,但已经有了生命的迹象。柳寒烟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她轻轻地走上前去,仿佛生怕惊扰到赵寒。

柳寒烟轻轻地抱起赵寒,泪水再次夺眶而出。这一次,是喜悦的泪水。“寒儿,你终于回来了。”她轻轻地在赵寒耳边说道,声音轻柔得如同微风,带着无尽的爱意。

静坐罗汉说道:“赵寒姑娘虽已重塑肉身,但目前极为虚弱,需在此闭关恢复。这恢复的过程,估计需要十年时间。在此期间,她需在万佛寺的灵气滋养下,不断修炼,方能让肉身彻底稳固。”

柳寒烟、赵明和赵炎再次向众罗汉道谢。“多谢诸位罗汉的救命之恩,我们一定会让寒儿好好修炼,早日恢复。”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感激与决心。

于是,赵寒被安置在万佛寺一处幽静的禅房之中。禅房内布置简单,只有一张床榻和一个蒲团。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柳寒烟、赵明和赵炎在禅房外不舍地看着赵寒,心中满是牵挂。

“寒烟,我们放心吧,有众罗汉的护持,寒儿一定会没事的。”赵明安慰着柳寒烟。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暖,如同冬日里的炉火。

柳寒烟微微点头:“嗯,我知道。这十年,我们就在万佛寺附近守护着寒儿。”她的眼神坚定,仿佛在这一刻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赵炎也说道:“对,姐姐一定会好起来的。等她出关,我们一家人就又能团聚了。”他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未来一家人团聚的美好画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