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986章 出关(上)

秦吏 第986章 出关(上)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杨喜他们护送着秘密武器抵达戏下时,发现这儿而营地,已较半月之前,扩大了数倍。

离鸿门尚有一刻骑程,一行人便看见营灶的漫天烟柱。

接着,各种声音汹涌而来,朦朦胧胧,有如海潮呼唤,渐行渐近,杨喜分辨出齐声呼喊的唯唯诺诺,士卒训练的金铁交击和车骑巡逻的马嘶蹄疾。

渭南一整座临河的树林被砍伐得干净,只为制造承载旌旗的长杆,旗帜之下,则是无数矛尖闪着暗金色的光,近千座的营帐好似从地底钻出的蘑菇,遍布四方,将戏水两岸铺得满满当当。

这就是十万大军集结的大场面,更别说还有十万民夫往来运送粮秣,照看牲畜,为其服务。

看来,几乎五分之一的关中男子都响应了黑夫的号召,其营地根据编制地域不同,分布在鸿门各处,都有各自的旗号,摄政夏公的黑龙旗高高飘扬于众旗之上,位于大营的制高点。

“真军容雄壮也,以此趋敌,当战无不胜!”

杨喜对这场战争,满怀信心。

在护送公孙雠等汇入营中,安置好巨型弩车后,杨喜完成了任务,回到了他所属的骑都尉李必麾下。

因为军纪严格,非但军妓女闾进不来,连赌博、聚饮也被严格管制。

等待出发的这些天,白天还好,杨喜他们要组织士卒继续训练,可一旦入夜,便无所事事,在没有百戏慰问的日子里,只能靠围坐在篝火旁,靠闲聊和故事来打发漫长的夜晚。

当杨喜巡营回到驻地时,发现几位司马都坐再营火旁,今日的讲述者,是一位年近五旬的老司马,有花白的头发,古铜色的脸上满是沟壑,胡须凌乱,懒得打理。

但别看外表邋遢,此人对战法十分娴熟,是德高望重的司马,也是都尉的左膀右臂。

大家都叫他“酒公”,因为老军吏爱饮酒,大概是家中有些钱的,而且不分给别人,对此还振振有词:

“群饮有罪,独饮无过!”

既然没过线,军法官也不怎么管他,反倒是一些军吏偷偷给酒公带酒,以换取他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眼下,老军吏喝了口淡酒,说起了往事。

“老夫参军入伍的年纪,与这后生差不多。”

老军吏指了指刚回来的杨喜:“其实刚傅籍,没到二十一的及壮之年,做更卒可以,去打仗还太小。但邻居玩伴都去了,我也不甘落后。那时候户籍上还不记年龄,只量身高,我仗着身量高,也入了伍。”

“那是始皇帝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邺,取九城。我抵达前线时,正好赶上王老将军攻阏与、橑杨,皆并为一军,攻打十八日却无法击破,于是老将军让斗食以下皆归,什选二人从军,以精兵取阏与,我因为年轻爵低,便错过了那场大战,结果一战下来,精锐十死其二,不过阏与也打下来了。”

“之后几年,我跟了桓齮将军,现在的年轻人多半不知道他了,但当年,他可是比王老将军还受先帝器重!”

“十三年,我第二次出关,随桓齮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我也赚了两个首级。”

“那一战里,我随着同乡,捐甲徒裎以趋敌,也感受了一把左挈人头,右挟生虏的痛快,只可惜我那同乡运气不好,光着身子被箭矢射中了下体,他又不让割,很快便伤口溃烂死了……”

听到这,杨喜忍不住道:“勇士也,真是可惜。”

“可惜?”酒公却冷笑了起来,环顾四周,大声道:“他死得活该!”

众人诧异:“岂能如此说……”

“有甲胄不用,而逞匹夫之勇,真是愚不可及,不留有用之身,往后作战杀更多敌人,却稀里糊涂死了,岂不是活该?汝等切勿效仿!”

酒公摇摇头:“当然,那时候,我也愚不可及,觉得入伍打仗,是为了士之荣光,为了大秦的开疆拓土。这是吾父教我的,我大父、曾祖又是如此教他的,我家祖祖辈辈,皆以耕战为业。”

“但十四年时,桓齮却打了败仗,嗯,这件事史书里也没记,败仗都不记的,但那一仗当真输得不冤,因为对方是李牧……”

再不是顺风顺水的仗了,那是老军吏第一次感到战场的残酷,他看到同袍一个个被赵人砍倒,而自己要面对冲锋而来的赵骑。

而一直英勇无畏的桓将军,也让他们失望了。

“结果战后,桓齮畏罪逃了。”

老军吏吐了口唾沫:“他天天与吾等宣扬的锐士荣誉,都抛在身后了,忘得一干二净了!”

“好在吾等侥幸生还,先帝也未曾深究,又划入王老将军麾下。”

接下来,老军吏的故事是众人比较熟悉的,基本伴随着王翦的东征西讨。

十五年,他第三次出关,随王翦至邺,取狼孟。

十八年,大兴兵攻赵,第四次出关,与王翦从上郡入太原,下井陉。十九年,夺取邯郸,灭亡赵国。

但还没等他复原回家歇息,二十年,随着荆轲刺秦,再度大征兵伐燕,老军吏第五次出关,这仗一打就是两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老军吏抬起头,叹息道:

“在北方苦寒之地愤懑难熬之时,我也做过军法不允之事,抢夺彼辈东西,偷鸡摸狗,杀牛宰羊,将财物放进袖中,征战太久了,我不能什么都不带回家。”

杨喜努了努嘴,想要谴责,却又默然了。

他想起来,父亲带回的战利品里,也有些关东百姓民间之物……

大概从那次战争起,老军吏感到了疲倦。

年复一年的征役,尽管也挣了一些爵位土地,但受的伤刚愈合一半,就又负上新伤,鞋履在无休止的行军中逐渐解体,尽管能立刻换上新的,但脚板底已结了又厚又硬的老茧。

那时候的他,已经完全脱去稚气,成了个老兵油子了,一个燕人眼中的恶棍。

他声音变得低沉,描述自己做过的罪恶:“我甚至参与掠走一个燕人女子,当着其丈夫之面,强暴了她,杀死了她,将夫妻二人埋在地里,反正局势一片纷乱,无人知晓。军法官对这些事,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和六国群盗在西河做的事,有何区别?”杨喜忍不住了,开始质问起老军吏。

“是啊,有何区别。”

老军吏笑道:“汝等往后去了六国,便能拍着胸脯保证,能管住自己,管住麾下士卒?在军中一年半载,见了女人还不下体梆硬,跃跃欲试的,不是宦者,就是圣人!”

“至于作恶,手中有剑,身处法外之地时,作恶比在秦地容易败北,就如吃饭喝水般简单!”

他不再理会杨喜,继续道:“从那时起,我打仗便不再为了什么狗屁荣誉,只是履行职责,顺便想获得首功,让自己升得高些,因为越高的爵位职务,就越不容易死……”

但接下来的事告诉他,哪怕是做了都尉,倒霉起来,也是会死的。

二十二年末,以李信易王翦为将,于是老军吏第六次出关,又经历了一场大溃败,七都尉死,他那时候只是个五百主,好歹带着麾下兵卒顺利撤回。

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强起之,使将击荆,老军吏也被强征入伍,第七次出关。

结果大家都知道,尽管这场仗又打了整整两年,直到王翦定荆江南地,降越君,他才得以离开会稽,返回关中。

“那是我最后一次出关了,也是最难熬的一场仗,这次,我管好了下边,没侵辱一个楚女,却管不住上边。”

老军吏指了指头颅。

他累了,让他撑住未曾崩溃的,只有军中的一些传言。

“说是始皇帝说,灭了楚,天下一统后,就再也不用打仗,可以永享太平了!”

“我信了此言。”他摇头道:

“但始皇帝,骗了我。”老军吏不再饮酒,脸上呈现出一丝痛苦之色。

“后来,我因为年纪渐长,又做了乡啬夫,确实不必出关了。”

“但我的子侄却免不了,二十九年,我长子死在了塞北,跟着王离。”

“三十三年,侄儿死在了海东,跟着扶苏。”

“三十四年,我次子死在了岭南,跟着屠睢。”

“三十六年,另一个侄儿随李信去了西方,至今杳无音信。”

老军吏的话语已带上一丝悲愤:“我出了七次关,为大秦作战了二十八年,身上的疤数都数不清,最后就换来这结果?”

“我也曾想,莫非是我在燕地作孽的恶果?但我确实认识几个老老实实的同乡,未曾有侵犯之举,但也断子绝孙,凭什么?”

“我最后明白了,在国而战前,先为自己而战罢。”

“于是去年,胡亥征兵,我出任司马,带着本乡年轻人赶赴前线。“

“我便告诉他们,军法可以不听,保命最要紧。而在蓝田大溃里,看着这后生带头过河,我一点没犹豫,让手下士卒扔了武器,追在他后面,投降了摄政!”

从率众投降的那一刻起,过去二十多年的一切都崩塌了。

去他的荣誉!

去他的职责!

他受够了。

“那为何还要来打这一仗?”杨喜心里堵得慌,反问道。

“我能不来?”老军吏冷笑道:

“现在,我家只剩下我和幼子两个男丁。”

“摄政大征兵,我不来,吾子就要来。”

“我老了,五十岁,只比始皇帝少一年哟,我不愿再白发人,送黑发人,不愿我家断了香火。”

“要死,就我死罢!”

“这将是我第八次出关。”

他嘴角露出了一丝嘲讽:“与过去七次,并无不同之处,亦是老卒老吏冷眼旁观,新兵跃跃欲试,却不知自己是否会将命丢在关东。”

“当年与我一同入伍的人,一个都没了。”

他环顾四周,意识到所有的朋友和亲人都已逝去,自己身边全是陌生人和后生之辈,一群稚嫩的青草。

“汝等知道,他们是怎么死的么?”

“捅破肚皮,肠子流出而死;被弩箭射穿躯体,戈矛刺透腿脚,失血过多而死;在燕北之地被活活冻死,不小心掉下马被拖死,被后方一往无前的同袍踩死,在江东卑热之地染病拉肚子拉死,甚至还有熟睡时忽然就死了,行军时忽然倒在路边,也死了,都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杨喜再无法忍受,打断了老军吏的悲观之言道:

“这一战和过去不一样。”

“摄政说了,这是再统天下之战,使世间定于一之战!”

“十多年前,始皇帝也这么说,结果呢?”老军吏笑了起来,旋即面容肃穆:

“我只知,这是场战争,对吾等而言,每场战争,都一样!”

一次次出关,一次次征召,疲倦的身体,困惑的心,这一切,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深邃的沉默笼罩了篝火,不断延伸出去,只剩下呼吸,直到在身后站了许久的军法官说了话。

“够了!”

“酒公,随我来,汝身为司马,休要再誉敌恐众!”

老军吏摇摇晃晃起身,众人不知道,他会因言辞被如何治罪,他只是在跟着军法官离去的途中回头打了个酒嗝,笑道:

“方才是醉了,我只是在胡言乱语。”

旋即继续走着,却唱起了一首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与子偕作……”

原本应该激昂的歌谣,如今被这老军吏唱来,却好似有无尽的感伤。

或是因为,他最初的同袍们,已统统战死,仅剩一人。

当雁群只剩下一只孤雁时,其鸣自哀!

……

好在酒公没有受到太重的惩罚,只是被军正教训了一番,按照新的军法,关了禁闭——李必都尉也很无奈,到了关东,这出过七次关的老军吏还有大用。

但对旁听者而言,这是个难熬的夜,杨喜失眠了,翻来覆去,回忆着他人的故事。

类似的情绪,他在蓝田之战时也感到过,那时候的他才不管什么荣誉、爵位、职责、理想。

那时他只盼早点打完仗,早点回家,至于谁胜谁负,谁是正统谁是叛逆,管他呢!

在此的十万人,也差不多皆是如此罢。

就关中人而言,经历了这么多,欺骗,谎言,内战,三观的动摇,投降和整编,你让他们再做单纯的,什么都不想的军人?继续做灰色的牲口,无脑地迈向前方,去填沟壑?

年轻人被洗脑后,或许能再度上当,可老兵油子们?

怎么可能!

当只需要服从命令的士兵开始思考,开始怀疑,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杨喜想了一宿,直到三更天才迷迷糊糊睡过去,次日清晨,他被集合的晨号钟鼓吵醒。

“三军士卒,出营集合!”

“出关之前,夏公有最后的话,要对二三子说!”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