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985章 千钧

秦吏 第985章 千钧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家书到了!”

“家书到了!”

三月中旬,随着几大车驿站邮传抵达灞上军营,在此训练半月的士卒们立刻沸腾起来。

家书,这是秦军中的老规矩了,尽管秦一直被诟病死板不近人情,但在这方面却很有人情味,每逢驿传往返,士卒可以给家中寄信,家里也会回复,甚至还能捎带一些钱、衣,毕竟除了一套制式甲衣、兵器和集体伙食,其余都要自带。

而听人说,这或许是大军开拔前,最后一次与家里联系的机会了……

本营的一大筐家书被运了近来,士卒们在各自军官的组织下站好队列,翘首盼着军正喊道自己的名。

“盩厔县(陕西周至)甘亭,不更伯劳!“

“诺!”

等了良久,终于轮到自己,已是屯长的伯劳立刻出列,走到军正面前接过家书——这是布皮封着的劣质纸张,比起黑夫当年写信回家用的木牍,已轻便了许多。

拿到信件后,伯劳没有开启观看,反而将纸凑在鼻子边闻了闻,或是希望能嗅到妻子的气息,这是他最喜欢的味儿,只可惜信件跋涉百里,纵有气息也散尽,只剩下纸和墨的味道。

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县名,伯劳他们被分配到了上林三县的最西边,一处有山有水可供狩猎捕鱼,也能安全种地的地方。

那儿烧荒后土地肥沃,他一月份用北伐后得到的赏钱,在县城买了头牛,置办了犁,一口气耕完了家里的土地,妻子则抱着陶罐,紧随其后,一点点洒下种子,因为公孙丽过去从未干过农活,显得笨手笨脚,还得伯劳手把手教。

“也不知她能否照料好家中田亩。”

伯劳忧心忡忡,虽然田吏针对这些刚从宫里嫁出去的女子,安排了农妇去传授,但效果如何,谁都说不准,这些昔日宫女能否适应农家生活,也是未知数。

尽管很想知道妻子说了什么,可惜伯劳不会读,他得找军法官帮忙。

军法官这几天很忙,他居住的小屋外排了大长队,很多士卒尴尬地来请他帮忙,新的律令规定,这是军法官的职责,不得拒绝为士卒读信写信。

如此,学室出身的军法官能与士卒拉近距离,了解他们,但同样的工作重复多了,也会疲倦。

军法官刚接过伯劳的信后,一看便有些诧异。

“这是哪的里正,写的字如此娟秀?”

“此乃吾妻之字,吾妻是识字的。”

伯劳难掩骄傲,现在识字的人很吃香,在军中能识字,意味着更好的升迁,往后还有机会为官。

他是没机会了,公孙丽教他识字,比牛上树都难,只能指望儿子。

外面还有不少人等着,军法官喝了口水后,读了起来:

“三月辛巳,妾丽敢再拜问夫……

“妾不善田畴,但能纺织,织布送与里中农妇,请其教我学料理田畴,夫遗钱尚丰,妾衣食俱足,唯念君子……”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军法官停了下来,诧异道:“汝妻还知道诗?”

尽管伯劳不懂这诗讲了啥,却更得意了:“她可是一个大夫之女。”

军法官夸他运气好,又道这是摄政的政策好,继续读了下去。

“夫入楚地,勿屠人子,勿***,妾不图富贵,君子保身归来即可。”

“吾妻乃楚人。”伯劳解释道:“怕我伤了她亲眷罢。”

军法官颔首:“这便是秦人之妻与六国之妻的不同了,关中本地的妇人,丈夫要外出服役,都是说不砍首级得爵勿要归来,来自六国的妇人,则希望不要有太多杀戮,丈夫平安。”

读完了信,军法官还有写信的服务,但伯劳有些腼腆,支支吾吾了半天,没能蹦出半个字。

这时候,却听到外面传来喊叫,是传令兵,宣布让各营明天就集合,向戏下大营进发!

整个关中都被发动起来,此番黑夫只征一个月便能重新训练组织起来的老卒,共计十万人,关中人占了大多数。

此外,也有伯劳这种,成婚后被安置在上林的北伐军士卒,而号称“无垢军”的关中刑徒也正式成军,他们籍贯介于庶民和奴隶的“隐官”,授田比普通人少,交租比普通人多,眼下个个卯足了劲,要让自己和家人真正获得自由身!

眼看时间紧促,军法官催促起伯劳来:

“写不写?不写便出去,让下一个来。”

“写。”

“我写!”

伯劳涨红了脸,情话他是不会说的,诗更不会和,只能脱口道:

“告诉吾妻,地若实在不会料理,便随便它长罢,吾等北伐功臣,可复三年之租,至于来年吃食,我用军功来挣!”

……

成功娶到了一位胡亥嫔妃的宁秦人杨喜,也在征召之列,但他的责任可比一个基层小兵重多了,带着一千兵卒,奉命护送一队神秘人物前往戏下大营。

并非所有渭南地区都开放给人种地,更易为县乡,其中交通便利的长安乡附近,便仍有方圆数十里的禁区,却不再是皇家贵人狩猎之所,而成了是少府中若卢令丞的地盘,专门在此打造试验新式兵器,先进器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此刻,杨喜仰望着面前高大如车,以牛皮和麻布所蒙的器械,有些惊讶。

“这是攻城的冲车?”

“你这后生,打没打过仗,攻城车等器物,都是要在战场附近临时打造,岂有隔着数百里修建的道理?一路颠簸,推攮到城下,早就散了!”

此番与杨喜同行前往戏下的人,名为公输雠,乃鲁班之后,他是在武关之战后投降北伐军的,身为少府若卢令,专司打造收藏兵器,而墨者掌握的考工则专司民用工艺。

一个负责军工,一个搞民用,有了公输,黑夫也不必强迫墨者来制造杀人之器了。

这器械事关机密,其形制不能为外人所见,但公输雠向来喜欢炫耀,少不得教训起杨喜来:

“后生,汝见军中弩机,最大有几石,能射多远?”

杨喜老老实实说道:“臂张弩,一石至三石,以手上弦;蹷张弩,四石至六石,以腰足上弦;如今最大的应是大黄弩,十石,以绞盘上弦……”

“哈哈哈。”

公孙雠大笑起来,摇了摇头:”墨家不乐制杀人之兵,故不肯尽力,但我公输家,却专精此道数百年,我奉摄政所制之弩,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远射五百步,多所杀伤,其力千钧!”

“千钧!?”杨喜给吓到了,千钧合二十五石,这么强的弩,得多大啊……

他再看眼前如车般高大,被皮布遮盖得严严实实的器械,一下子明白了:“莫非,这就是那千钧巨弩?”

“非如此,不能有五百步之威。”

公孙雠得意洋洋,这是他花了半年时间的杰作,此弩的体积巨大,木制弩弓和铁质底座相结合,需要多人合作才能转向和射击。

其次,巨弩结构复杂,弩机依靠人力转动绞轴,依靠铜链带动弓弦,实现蓄能发射。

最后,巨弩拥有高低射界,实用性强,杀伤力大。

他吹嘘起来:“别说杀人,屠龙亦可!”

杨喜一时间敬畏起来,很想一观究竟,只可惜此物乃军事机密,连他们这些护送人员也不能见其真容,看来只能等战场上再一窥其威力了。

他只能问道:“敢问若卢令,此弩如何称呼?”

“这可是摄政亲自命名。”

公孙雠道:“摄政说了,六国余孽就是出来扰乱天下的荧惑星,要让三军以此巨弩,将其一一歼灭。”

“故名之为‘歼星弩’。”

公孙雠比了个夸张的手势,觉得此名确实气度非凡,又说了一遍:

“大秦歼星弩!”

……

PS:第二章在晚上。

另外推荐一本历史新书,以前一位读者写的《大唐再起》。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