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秦吏 > 第987章 出关(下)

秦吏 第987章 出关(下)

作者:七月新番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20:52 来源:书海阁

“这就结束了?”

从杨喜到伯劳,所有人都没想到,本以为会长篇大论,让他们腿酸脚疼站个一天的摄政演讲,竟结束得如此之快。

没有让十万人集合在火辣辣太阳下,毕竟,黑夫可没有狮吼功,个人就算手持大喇叭,又有一群壮汉为之传话,想将话传入十万人耳中,也是极困难的事。

这样的后果是,士卒们往往会顶着大太阳,先站一上午等摄政,最后却仅有前排的高级军吏能听清战前必做的《誓》,以及很尬的煽情和演讲。

于是这次,在各个营地完成集合后,黑夫只从中枢大营派出一个军吏,用不同地域士卒的方言,念起摄政夏公告三军将士书……

“嗟,我士,听,无哗!”

“始皇帝者,千古一帝也。”

以此为开篇,黑夫简略将秦始皇的功绩复述了一遍。

“圣法初兴,清理疆内,外诛暴强。武威旁畅,振动四极,禽灭六王。此不独大秦锐士苦战之功,亦始皇帝决断之功也。”

“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匡饬异俗,陵水经地。此不独秦吏施政之功,亦始皇帝雄统筹之功也。”

“**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此不独天下人挽粟之功,亦始皇帝大欲之功也。”

若是玩文字的儒生,便能听出来了,虽然套用的是十年间,秦始皇帝在各地歌功颂德的石刻,但这句式,与过去单独强调秦始皇之功截然不同,反而将他放倒了次要位置……

接下来,话音一转:

“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始皇帝亦为凡人,有所得,必有所失!”

自封为神的始皇帝,被秦人视作神明的始皇帝,就这样,第一次在官方舆论里,被拉下了神坛,被说成了一个凡人……

换了十年前,关中人早就跳脚了,定要给说着话的人开瓢,但今时今日,他们却只是静静地听着,目光里带着惊讶。

不仅如此,黑夫还要将始皇帝的过错,一点点剖析开来:

“未识奸佞,此失之一也!”

“不顾民生,大兴土木,求仙长生,此失之二也!”

“穷兵黩武,南征北战,此失之三”

“违背承诺,坏秦律令,此失之四也!”

“琅琊石刻言:节事以时,诸产繁殖。黔首安宁,不用兵革。东观石刻言:阐并天下,甾害绝息,永偃戎兵。然齐地诸田之乱方息,竟不顾民生恢复,勒令楼船征讨海东,年内必克。”

“海东事罢,始皇帝东巡,至碣石石刻言: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然石刻墨迹未干,始皇帝闻南方屠睢败,竟使余统军二度南征,不顾外内骚动,百姓靡敝,行者不还,往者莫反,皆不聊生,亡逃相从,群为盗贼,於是山东之难始兴……”

“黑夫亦曾为军吏,战于梁楚,浴血于鲖阳,深入豫章险阻,南征北战东伐,我亦曾苦劝始皇帝,然先帝执拗,欲一蹴而就,未改其政。”

“先帝错矣,大错特错!”

士卒们倒是震惊异常,面面相觑:“摄政说始皇帝……错了……”

诚然,喜曾当面说始皇帝错了,但除了他,再无一人敢在始皇帝生前如此做。即便始皇帝已崩,他依然被胡亥、黑夫双方高高捧着,双方都要争夺战争的正义性。

哪怕是黑夫要给秦始皇盖棺定论,确定其功过,但那也是官府内部文件,百姓无从知晓。

直到现在,两年过去了,秦朝官方才破天荒头一次,在公开场合,承认了秦始皇帝的错误!

听到这,三军将士无不哗然,有懂的人更低声议论:

“这就是罪己诏啊……”

所谓罪己,是国家出问题,或遭受天灾时,帝王或执政者承认所犯错误,自省的文书,正所谓“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但以始皇帝头铁的性格,若他在世,即便知道是错的事,也就执拗地做下去,那是打死都不会认错的……

于是这罪己之诏,便由黑夫替戏水旁边,骊山脚下的秦始皇帝来总结!

这简直是公开处刑,若始皇帝泉下有知,定会大骂黑夫:

“贼你达!”

既然由黑夫代劳,爽快承认了错误,那要如何面对那十三年?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其最不善,莫过于违背信诺。”

是什么承诺?

“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

这是秦一统时,由秦始皇口述,李斯动笔,写在制书上,颁布天下的承诺,也是世人内心深处的向往和期盼。

这是十三年前,本就该做到的事!结果却咕咕咕了……

到了这时候,黑夫早就不掩盖自己以秦始皇继业者自居了。

“始皇帝未尽之业,黑夫继之。”

“始皇帝未曾兑现之事,也由黑夫兑之!”但战争,并不会因为世人对和平抱有期待而降临,她需要人们去争取,甚至要付出抛头颅洒热血的代价。

“战无休而祸不息,吾辈何以为战?”

答案只有一个:

“武者止戈!”

“故欲永偃戎兵,必先甾害绝息。”

“欲甾害绝息,必先阐并天下!”

“欲阐并天下,吾等必须出关!”

告三军将士书接近尾声,而这个漫长的故事,也回到了原点。

回到了秦始皇亲政之时,虎狼之主对着瑟瑟发抖的山东六国,露出了獠牙……不,应该是直接回到了商鞅变法之后,焕然一新的秦军锐士,望着函谷之东跃跃欲试!

不过那时候,士卒出关,往小了说是为了军公爵,往大了说是为了实现历代先君的夙愿,为了实现秦君的东出之志。

“此战,不为君王大欲,而为自己,为了让战争结束于吾辈之手,让吾等子女能男乐其畴,女修其业,再不受诸夏战乱征役之苦!”

“邦之荣怀,非由一人;邦之杌陧,亦非独一人可挽。望诸君勉之,与黑夫东出勘平暴乱,一同去弥补始皇帝昔日之错,如女娲之补天!救天地之倒悬!”

“此既为《鸿门之誓》!”

……

接下来黑夫宣布了此战的军纪律令,又画了张饼——他和叶氏说过的,治理天下的诀窍,在于做饼、分饼,但还有一样没说,那就是画饼……

“一旦天下再度一统,田租将低至十一!”

“参加再统一之战的所有兵卒,爵升一级,都将得到免徭役三年的特权!”

十万大军里,成分杂糅,有一心想要让自己和家人获得真正自由的驰刑士;有被收编后洗脑的秦川青壮,如杨喜;有还想赚取更高地位和爵位的南郡士卒,如伯劳。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如此一来,他们的所需,基本能从这《鸿门之誓》里得到满足。

而这一战的主力,那些打过许多次仗,已经对爵位、荣誉,乃至于整个战争本身都心生怀疑的关中老兵们,也得到了一直想要的东西。

一个迟来的认错。

而因为昨夜口嗨,以“恐众”之罪被关在小黑屋里的车骑司马酒公,也蹲在门口,侧耳听着外头传来的军法官大声宣读。

默默听完,良久之后,这个油泼不进的老家伙才叹了口气。

“我没想到,真有人承认始皇帝错了。”

尽管等了许多年,但他心里,却未曾感到好受,反而更加难过,甚至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还偷偷擦了擦眼泪。

身为秦人,谁要是忘了始皇帝时代的辉煌和荣耀,那是没良心。

但若说他们还想回到过去,那就是没脑子。

军功和田地秦人是喜欢,但不意味着能忍受无止境的战乱。

“不过,摄政倒是说到吾等心里了,这就是我为何要来此的缘故……”

“让吾子吾孙,不必走上我,我父,我大父,曾祖父的老路,年年出关,岁岁分离,十七从军,六十始归!”

而在生死边缘博打滚爬这么多年,酒公又岂会看不透那一点呢:

能终结战争的,只有战争!

以战止战是没有问题的,唯一的问题在于,当难得的和平到来时,是迫不及待地破坏它,开启下一个战乱的轮回,还是捧起和平,好似掌中脆弱摇晃的火苗,守护它,让它休养生息,一点点变大,引燃更大的光辉。

数日后,禁闭终于结束,酒公重见天日,同袍们列着队在等他,杨喜更是奉上了已由酒公亲兵准备好的甲胄。

酒公走过去,接过了它们,看着这些年轻后生不离不弃的目光,一时间忽然想起来年轻时冲锋陷阵唱的“与子同袍”。

他骂了一句,却也开始穿甲,因为发福套不进去,还招呼杨喜等来帮忙。

最后,将将剑放回腰间的鞘中,他心里却仍不服气:“我不信摄政,他与始皇帝一样,满口承诺,能否兑现,却不得而知。”

“但我会随他东出,或许吾等也将战死沙场,活不到兑现的那天,但我希望,吾子吾孙,能看到那天!”

永偃戎兵的那天!

踏上戎车,展现在眼前的是拔营即将东行的十万大军,形成了一条长蛇般的队伍,要前往狭长的函谷,出关而去。

“这是老夫第八次出关。”

酒公对从自己身边骑行而过的杨喜说道:

“也是最后一次,不论是生,还是死!”

“若酒公战死了,晚辈亲自护送君之骸骨归乡!”

接下这句话,杨喜发出了一声大吼:

“出关!”

作为前锋踵军,整个车骑都尉上万人马嘶鸣,也大声呼喊。

“出关!”

十万大军齐齐爆发声响,如过去百年,每一次秦军东出一般,惊得戏水声音湮没,震得华岳地动山摇!

“出关!”

这是最后一战!

一战。

定太平!

……

PS:今天只有一章。

喜欢秦吏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秦吏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