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作者:昆吾 | 分类:军事 | 字数:376.5万字

第2158章 犹豫不决,计划冲突

书名: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作者:昆吾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妙呀,这个灰室的设计太棒了,保持地面的清洁,而不是像之前一样,碎裂的煤块直接落在地上,灰尘到处都是。”

“这个支锅架的设计也非常棒,保留了锅与炉口的距离,增加了进风量和出烟的空间。”

“这个风门和风门盖的设计才是最精妙的,通过风控调整进入的空气,调节火力的大小。”

“这是单内胆的,那么就可以做成双内胆、三内胆的,然后在封口的地方加装一个小型的风箱,火力极其旺盛,那岂不是就能代替柴火灶了?”

“的确可以,我觉得倒是可以在炉口附近加装一根烟管,将产生的烟尘从烟管排到室外,如此就不会……极大的降低中煤毒的几率了。”

“内胆和铁制外壳的配合,既解决了陶土内胆因高温忽然裂开的问题,也解决了全铁制煤炉笨重的问题。

这个内胆就算是忽然裂了也会因为炉体支撑不至于让水壶等跌落,更不会产生因为煤块散落产生火灾。”

“重要的是双层的设计会极大的保温,让热量更好的利用,”

“这内胆可以放置三块蜂窝煤,最下面一块可以放完全燃烧的,用以提高进风空间,中间和最上面轮流替换,保证火力的持续输出。”

“这个风门和风门盖最好,如果熟练的掌握后,夜间睡时将风门半封闭,早上起来的时候将风门打开,数息就能让蜂窝煤恢复至最大火力。”

“有道是好马配好鞍,蜂窝煤自然也得需要好煤炉了!”

……

好一会儿后,群臣一一摸完了新式煤炉后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眼中满是兴奋之色。

崇祯则是接过话题:“诸位爱卿,刚刚的那些优点的确是有,但不是全部,而且你们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一个。”

众人心中猛地一惊,他们已经想到了很多优点了,皇帝竟然说不是最重要的?

不待他们细想,崇祯继续道:“同等情况下,一块蜂窝煤燃烧的时间是一块煤饼的两倍,甚至三倍。”

嘶……

众人倒吸了口凉气,眼中满是震惊之色。

一块标准的煤饼大概能燃烧一到两个小时,如果按照皇帝的说话一块蜂窝煤可以燃烧四到六个小时。

也就是说花同样的银子利用效率会翻上两三倍?

换句话说,以前一个月需要三百文铜钱买煤饼,现在只需要一百五、甚至一百个铜钱。

可不要小瞧这一百文铜钱,对富人不算什么,可对百姓来说这可是能买近二十斤大米的,可能是一个人一个月的口粮。

如果真能达到四到六个小时,那么就能在夜间保持煤块不灭,早上起来直接使用了。

大冬天的早上起来引煤冷不冷?夏天热不热?

按皇帝说的,这些都解决了。

“陛下……”

崇祯自然是知道他们想问什么的,直接摆了摆手:“大过年的,也没什么好送的,就送诸位一人一座煤炉和五百块蜂窝煤吧,你们回去试一试便知道了。”

众人神色一怔,而后齐齐叩谢。

东西虽然不值钱,但皇帝的心意却是无价的。

众人叩谢之后,工部尚书范景文继续道:“陛下,蜂窝煤、打煤枪、新式煤炉是不是可以申请专利,然后开放给各个州府的代理?”

“这……”

崇祯犹豫了,脸色有些阴晴不定。

这让众人很是意外,他们不知道皇帝今天这是怎么了。

可不待他们继续猜测,崇祯就解释道:“这些利国利民的事情朕自然是希望全国开放使用的,但是如此一来全国范围内煤炭的需求量就会快速增加.

开采量和供应量能不能满足,如果不能满足,那么煤价会不会上涨?

虽然解决了燃烧不透彻的问题,使用基数增加了,中煤毒死亡的人数是不是会增加?这其中的利弊总得衡量吧!”

众人神色一滞,陷入了沉思之中。

现在煤饼和煤炉的使用基本都是北方在用,主要使用这个取暖和炊事等等,南方地区因为冬季比较短且比较暖和,取暖较少,所以煤块用的也少。

除此之外,南方之所以不用煤炉,还有两部分原因,一是煤毒的问题,二是瘴气本来就重,这个燃烧又会有大量烟尘,所以他们尽量避免使用。

可如今煤块燃烧的更长了,有了新式的煤炉,使用更加的方便,烟尘也更少了,那么南方是不是也会用起来?

即便是不用来取暖,但用来烧水、熬粥等等是最合适不过了。

大热天的谁想在灶台前烧火,被烤的烟熏火燎的。

烧煤的确会额外增加银子,但砍柴等等就不用时间吗?

“陛下,您担忧的价格问题,臣以为问题不算大,这些都是市场决定的,如果供应不上,价格过高,那么百姓就不会选择使用蜂窝煤和煤炉,继续回到之前的柴火灶。”

“陛下,臣以为中煤毒的问题应该不算大,其一,蜂窝煤和新式煤炉解决了煤块燃烧不透彻的问题,只要百姓们稍加注意,中煤毒的概率机会极大的降低。

其次,我们可以将开采的煤炭进行水洗,减少煤炭中的有害物质。两者相结合中煤毒的概率就会极大的降低,甚至比之前的更低。”

“陛下,供应量的问题臣以为问题也不算大,臣刚刚试过了一块蜂窝煤大概在一斤左右,按照燃烧时间来算一天至少也需要四块左右,一年就是一千五百块。

一千斤煤加上黏土、石灰等等算下来能做一千四百块左右,煤炭价格均价在百斤一钱三,这是自己买的散煤,若是买煤块可能会更贵一些,一年至少得一两五钱银子。

对普通百姓来说还是很大的一笔负担,所以前期肯定都是城里人才会用,乡村百姓还是习惯用柴火,所以,供应量应该不是问题。”

……

一名名尚书们站了起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皆是想大力推广。

可崇祯依旧是摇了摇头:“你们说的这些朕何尝没有想过,但你们却是忽略了一个大问题以及和朕的另一项计划是冲突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