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一把大狙闯大明

作者:狂笑 | 分类:女生 | 字数:323.6万字

第1409章 湘商掮客

书名:一把大狙闯大明 作者:狂笑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2 21:09

从京师到长沙府的一路皆有官道相连,其间还要经过鄱阳湖,洞庭湖可谓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这已经十一月的天气,南方也算进入了冬季,不由多添了几件衣衫,但气候依旧宜人。

在古代,冬季永远比夏季更招文人骚客待见,林川一行,看着落叶纷飞的景色,闲庭信步,硬是拖到了永乐十四年,11月5日,才看见了长沙府的界碑。

距离朱橞儿子百天宴还有6天,足够林川好生看看这群王爷,要如何作妖了。

来时的路上,林川又跟沈青萍了解了一下历史中的谷王,到底何许人也。朱橞在众多王爷里比较靠后,年龄只比汉王大上一岁,比大胖太子还要小1岁,真就是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叔,咱俩各论各的。

朱橞的人生评价走向两个极端,一个说他心地善良,爱民如子,是位仁王;一个说他横征暴敛,骄横跋扈,陷害忠良,是个恶王。

是仁是恶到不在林川的考虑范围内,他只是想知道这个怀揣从龙之功的王爷,享受了那么多朱棣提供给的福利政策后,到底是怎么缺心眼的非要叛乱作死的?在调教他时,林川一定会好好的采访一下,这是一种遭了殃变态的心态?

“喂,来,你,小王八,快去城里通传,就说朝廷的贺礼送到了,让他们准备迎接。”界碑旁,萧何招手叫来了一名年轻锦衣卫,搂着他的肩膀吩咐道。

“遵命!”那小王八也不含糊,翻身上马,直接向长沙城的方向冲去。从这里到长沙府还有50里的路程,他快马加鞭,也足够长沙的官府做准备了。

“你这是为何?”林川好奇问道。

“哥,你这就不懂了,我们毕竟是锦衣卫,就这么贸然出现在地方是要出大乱子的。过去就有兄弟途经某地没有通传,县太爷以为是来办自己的,直接上吊自杀了。

所以后来锦衣卫就有了规矩,如果不是办案,10人以上前去他城都要事先通传,别胡乱吓死几个。”萧何也是无奈,毕竟在朝为官,哪一个的屁股都不算干净,真要搞他们,一查一个准,即便你不贪赃枉法,多少也有点礼尚往来,行他人方便之举,都能被定义为暗通款曲。

“我没问你这个,我是说你干嘛喊人家小王八?太没礼貌了。”林川虚晃一枪。

“你还真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啊,他本来就姓王,家里排行老八,又是最小一个,老爹给他取名王小八,这两天叫顺嘴了就一直小王八,小王八叫,他挺懂事的,腿脚快,身手也不错,又前途。”萧何损人的同时还不忘夸奖一番,小王八看上去也就比乌兰年轻两岁,一路上都是他在照看着运货的马车,晚上不用人说,都会主动去巡逻检查周边安全,确实很有眼力劲。

“等结束后给人家换个名,这以后要是混出名堂了,难道你叫人家王八大人啊?”林川算是给小王八的官场之路排除了一个隐患,毕竟他再有能力,皇上也不会提拔一个王八官员吧,说出去多难听。

“明白明白,哥教训的是,走吧,去长沙府看看。”萧何也是翻身上马,招呼大家继续前行。

说起长沙府,最熟知的就是鱼米之乡,永乐元年登记在册的人口就高达54万,发展至今已经拥有整整70万人口,相当可观。

得益于当地的气候与耕种环境,这里一直是产粮大户,每年超过200万石的粮食要运抵京师,几乎满足了大半京师的生活所需。

朱橞王爷近些年的名号确实不怎么好,但在当地实施的各种惠民政策,早在林川穿越来以前,就已经极大改善了长沙府的政治面貌。

谷王放出去的土地赋税极低,所以吸引了不少周边乡镇的农民,前来定居,他对城市里的建设也是大兴土木,所以也有大量包工头慕名而来,顺带带来了大量劳工。而劳工又推动了当地的民生买卖的蓬勃发展,各种小吃,小摊贩,小旅馆生意欣荣。

谷王的主要收入来源和其他王爷不同,他不靠田俸,而是经商的分红所得。那些租借他地盘的营商者,谷王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免租,而他们只需将经营所得的部分利润,分享出来就行。

如此一来,降低了商人的前期投资,也能灵活操作经营策略,更利于生意的蓬勃发展。十大商帮虽未有湘商在内,并非湘商不强,而是此处的商业体,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运转机制。

在这里有一种名为湘商掮客的职业,专门负责行走于全国各地,采购与推销湘商的这类商品,想要在湖南这块地界做买卖,直接找湘商都没用,都必须经过这些湘商掮客才行。

也正因如此,湘商一直具有极高的议价权,不管是卖货还是买货,都能将对方的利润压缩到极致,让交易方很是难受。

一般情况下,遇见这种对手,外来商户都会花钱找关系,走当地官方渠道,几顿酒摆起来,把利润空间拉上去。但这一招在长沙府不好使,因为这里的官场,也是完全不插手其中的,搬谁来都没用。

包括方仓在内,与湘商的生意往来一直都是非常公式化,没有任何的私人感情可言,全是冰冷的数字。

用奥雅的话说,与湘商掮客打交道,就像和另一个方仓做买卖一样,双方都是真刀真枪,一厘一毛的去计算彼此费比,才能确保有5分利润,连1厘都难以做到。而和其他商铺做买卖,利润最少也不会少于1成。

为什么这么少还要坚持做?没办法,他们具备体量规模,又有水道与官道等交通优势,就算利薄,做得多也还是一笔可观的利润。

但是,奥雅完全没有在当地加设方仓分部的打算,因为以方仓的运营规模还有当地的利润空间,最少要干10年才能回本。这完全不符合林川必须快速回笼资金,随时准备回家的打算。

过去,林川只是觉得湘商的运作模式十分奇特,甚至有些新潮,但自从万商大会后他算是明白了,这一切当地规则的缔造者,就是……刘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