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一把大狙闯大明

作者:狂笑 | 分类:女生 | 字数:323.6万字

第1394章 委曲求全的谷王

书名:一把大狙闯大明 作者:狂笑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2 21:09

遥望建文四年6月十三,金陵城的天空乌云密布,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末日景象。

矗立在金川门城楼上的朱橞,看着不过5里地外,无数飘舞的燕军大旗,心中五味杂陈。他并不明白,好好的大明江山为何会落得如此田地?那年,他刚满23岁,带着3000名跟随自己在宣府开荒修城,一路吃苦过来的弟兄,要扛起建文帝的大旗,守住大明最后的颜面。

但从内心中讲,他不想打。

1,是根本打不过,对面的四哥号称边境战神,开国名将徐达的亲传女婿,能出境数百里追击蛮夷的狠人;

2,他舍不得自己弟兄的性命,他们堪称修城的好手,绝非守城的强将,一旦开战,这些人的小命肯定就交代在这里;

3,他不知道为何而打?那些城中的大官们嘴上叫着,要与乱臣贼子鱼死网破,背地里都在转移家产家眷,备好了快马,寻好了出路,随时准备脚底抹油逃走。

眼下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总不能指望让建文帝出来跟叔叔说一句,“对不起,我再也不削藩啦!”就了事吧?

这可是从龙之功,只要攻破他身下的城门,就连冲锋的战马都能混个开国神驹的名号,谁能顶住这种光宗耀祖改变命运的机会?

纵使朱棣答应,他手下三十万兵马的刀也不答应。3000对30万,妥妥的优势在朱棣手中。

但年轻人就是脑瓜子活,朱橞拉住共同镇守城门的李景隆,一顿暗箱讨论,决定打开城门,恭迎燕王登基。毕竟不管谁输谁赢,这大明天下不都还是老朱家说了算么?至于他们,负隅顽抗的结果,不迎燕王,就见阎王,反正就这两种结果。

李景隆已经在多年靖难之战中被打成了乖乖儿,既然有谷王朱橞做保,他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于是乎,仗着同为朱姓兄弟,朱橞亲自打开了金川城门,恭迎燕王哥哥入京师,牢牢握住了这从龙之功,也避免了金陵城的兵戎相向。

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永乐帝顺利登基,建文帝出逃西洋,方孝孺咒骂燕王哪个,喜提十族消消乐,独留一个孙儿发配边塞,当了一名夜不收的小卒。然后今天,又变成大明第一重臣,人生就是这么有趣。

开城门时,其实朱橞并没有太多要求,见了燕王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四哥,我帮了你这么大的忙,能保兄弟一条活路否?”

是的,朱橞已经贵为一方藩王,已经不知道该要什么好处了,只求四哥给条活路,让那个他继续当个快乐的包工头就好。

只不过,小小年纪的他又怎能逃脱四哥的算计?朱棣登基以来,诛杀靖难建文旧臣的同时,又光是恩泽,对于在靖难中给予过他帮助的藩王大加奉赏。谷王朱橞更是被定为了典型,直接将他从不毛之地的宣府,移藩到了富饶的鱼米之乡长沙府。

从兵马到地政官员,全部给这老十九安排得明明白白,增加年俸的同时,还降低了当地的税收额度,至于什么绫罗绸缎金银财宝,那更是数之不尽。

朱棣说白了,就是要收买兄弟们的人心,换取各地藩王的认可,但他根本没有理会过朱橞的想法。朱橞并不觉得宣府是不毛之地,而是他倾尽10年心血,打造的自己的城镇,他想留下来。

为了这个想法,他甚至多次面圣,请求朱棣收回奖励,让他为大明继续戍边。只可惜,他懂治理地方,却不懂皇权谋略。朱棣这一手,只不过是要削弱朱橞的势力,这么能干又会审时度势的兄弟,怎能丢到边陲重镇?要是再培养出一个自己来,那不是掉得大?

所以迁藩,就是一场削藩的阳谋,彻底摧毁朱橞用10年积累起的人脉,给他增加的人马,多少是朝廷的密探,由他保举的地方官员,上位之后就等于断送了自己的升迁之路,不管干得多好,也只能老死在自己的岗位之上,绝不会受到朝廷的重用。

长沙府对于朱橞来说,就是一座巨大且富饶的无形牢笼,扯断了他的翅膀,让他在此混吃等死。谷王,已经废了……

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身怀从龙之功的王爷,会从8年前一改过去勤政爱民的形象,变成了和朱济熿类似,在长沙府为非作歹,干起了任性妄为之事。最后发展到甚至抢占百姓的田地,侵吞税款,胡乱杀戮,肆意搜刮民财。

也是从这时候起,朱棣悬着的心也算是放下了。对于皇权来说,一个勤政的王爷,远没有一位吃喝玩乐的王爷讨人喜欢。于是渐渐放松了对朱橞的管控,再加上合纵联营的各种操作,谷王买通了纪纲后,军中那些朝廷的内应全被朱橞找了出来,并且集中在一起开了一场大席。

朱橞给了参会者两条路,要么选择彻底效忠于他,从此荣华富贵享之不尽;要么,选择继续当朝廷的鹰犬,既然是鹰犬,那宰杀起来也就没有什么负罪感了。

经过这一手,朱橞彻底清除了身旁的眼线,开始发展属于自己的力量。

当然这一切的运筹帷幄,都是在刘安12岁时帮助朱橞谋划而来,这刘伯温之孙,号称完美继承刘伯温之智的谋臣,不光是朱橞的干儿子,更是他最锋利的刀。

朱橞相信,在刘安的辅佐下,终有一天,他也能来上一场轰轰烈烈的清君侧,哥哥坐得的皇位,自己又何尝坐不得?

但让朱橞意想不到的是,出师未捷蛋先失,刘安玩心太重,居然真帮着汉王去招惹方家那个怪物,最后居然在已报了名号的情况下,还被这家伙把生育权给剥夺了。

刘安回来以后那叫一个恨啊,终日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停的写写画画,他给朱橞明确说过,在朱橞的成皇之路上,林川已经成为了他最大的绊脚石。如果还想来一次成功的清君侧,此子断不可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