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抗战:开局旅长,带云龙混成元帅

作者:子苏与秋 | 分类:女生 | 字数:53.7万字

第401章 海的那头,一个不留!

书名:抗战:开局旅长,带云龙混成元帅 作者:子苏与秋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5

半个月后,津门。

初冬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渤海湾结着薄冰的水面上,失了夏日的灼热,只剩下一点聊胜于无的暖意。

码头上,最后一批穿着国府灰色军装的士兵,正从闷热的运输船上鱼贯而下。

他们大多面黄肌肌,眼神麻木,像是被抽走了魂的木偶。

这是渝城那位上峰,捏着鼻子兑现的承诺。

十万人的补充兵员,以及堆积如山的军资。

只是这兵员的质量,实在让人不敢恭维,瞧着倒像是从哪个难民营里临时凑数抓来的壮丁。

码头上负责接收的北洋军官兵,看着这群歪瓜裂枣,脸上都有些挂不住。但他们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将人接走,带去新兵营地,准备进行脱胎换骨的“再教育”。

对刘文锋的部队来说,兵员的质量从来不是问题。

只要人是活的,进了他们的熔炉,不出三个月,就是一头嗷嗷叫的猛虎。

津门,北洋舰队临时司令部。

这是一座由旧时德租界总督府改造而成的建筑,坚固的石墙和高大的穹顶,透着一股日耳曼式的冰冷和威严。

此刻,最大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呛得人眼角发酸。

一张巨大的椭圆形红木会议桌旁,坐满了北洋集团最高级别的将领。

每一个名字,扔到外面去,都足以让日军的任何一个师团长,晚上做噩梦。

第一军军长李云龙,正翘着二郎腿,一边用小刀削着苹果,一边跟旁边的舰队参谋长杨勇吹牛。

“老杨,你不知道,你在高丽那边是没看着。老子回来的那天,好家伙,码头上那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津门的老百姓,都跑出来欢迎咱们。那场面,啧啧,比他娘的皇帝出巡都气派!”

杨勇是个老实人,憨厚地笑了笑:“那是李军长你们打出了威风,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那是!”李云龙把一块苹果塞进嘴里,嚼得嘎嘣脆,“要我说,就该把总司令去渝城的事儿,印成传单,撒遍全龙国!让大伙儿都看看,咱们总司令是怎么指着上峰的鼻子骂的!那才叫一个解气!什么狗屁领袖,在咱们总司令面前,屁都不是!”

他说话的声音毫无顾忌,整个会议室都听得清清楚楚。

坐在他对面的渤海第一舰队总司令田城,一个年近五十,面容坚毅如铁的男人,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没说话。

而另一边,一身黑色特战服,气息如同蛰伏毒蛇的青龙特战旅旅长徐虎,则低着头,仔细地擦拭着一把造型奇特的匕首,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周卫国坐在刘文锋的左手边,看着这群风格迥异,却又都带着一股子悍不畏死气息的骄兵悍将,心里又是无奈又是自豪。

这支军队,与其说是一支现代化的军队,不如说是一个以刘文锋为核心的,巨大的武装山头。

而山上这群大王,只认刘文锋一个人的令。

“咳。”

主位上,一直沉默不语的刘文锋,轻轻地咳嗽了一声。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李云龙立刻坐直了身体,把削了一半的苹果揣进口袋里。

徐虎也停下了擦刀的动作。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刘文锋身上。

刘文锋的视线,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李云龙,杨勇,田城,徐虎,周卫国……这些都是从尸山血海里,跟着他一步一步爬出来的兄弟。

“这次去渝城,事情的经过,老周应该都跟你们说了。”他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喜怒,“桌子掀了,人也骂了。他们答应给的东西,也都到账了。从今天起,我们北洋舰队,不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行事。”

“好!”李云龙猛地一拍大腿,“总司令威武!老子早就看那帮穿黄皮的孙子不顺眼了!一个个仗打得跟狗屎一样,刮地皮倒是一个比一个狠!现在好了,咱们自己当家做主,想打谁就打谁!他娘的,痛快!”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压抑的,会意的笑声。所有人都明白,刘文锋这几句话,意味着什么。

他们,终于彻底摆脱了那个腐朽臃肿的正府的束缚,成了一支真正独立的,只属于刘文锋的武装力量。

刘文锋抬手,压下了众人的议论。

他的表情,渐渐变得严肃起来。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于肃穆的认真。

“今天把大家叫来,不只是为了说这个。”他顿了顿,目光再次从每个人的脸上划过,“在座的各位,我们认识的时间,有长有短。但无一例外,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交情。有些话,以前我没说,是因为时机不到,实力不够。说了,你们会觉得我是疯子。”

“今天,我想跟各位交个底。”

“在我刘文锋心里,你们不单单是我的下属,你们是我的兄弟。是我可以把后背,毫无保留交给你们的,过命的兄弟。”

这番话,让在场所有铁打的汉子,心里都是一热。他们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都清楚,刘文锋对他们,确实是没得说。

给的权柄,给的信任,放眼全国,都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统帅。

“所以,有些压在我心里很久的话,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刘文锋站起身,缓缓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

窗外,是灰蒙蒙的天,和一望无际的,冰冷的海。

“我刘文锋,这一辈子,只有一个目标。”

他的声音,像是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带着一股子不属于这个尘世的,冰冷的偏执。

“那就是,为我们这个民族,为我们这个国家,肃清所有的敌人。”

众人都是一凛。这话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

抗击日寇,保家卫国,不就是他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吗?

但周卫国,却从刘文锋的语气里,听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他了解刘文锋,这个男人,从来不会说废话。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必然有其深意。

“总司令,”周卫国皱着眉,小心翼翼地问道,“您所指的敌人,是……鬼子?”

刘文锋没有回头,只是用手指着窗外那片无垠的大海。

“海对岸的。”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每个人的心口上。

“全部都是。”

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死寂。连李云龙那张挂着混不吝笑容的脸,都僵住了。

海对岸的……全部都是?

这片海的对岸,可不只是有一个鬼子。

周卫国的脑子“嗡”的一声,他感觉自己的呼吸都有些困难。

他想到了一个极其可怕的,让他不寒而栗的可能性。

“一个……不留?”他声音干涩地问。

刘文锋缓缓转过身。

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里,此刻,燃烧着一种近乎疯狂的,毁灭性的火焰。

他看着周卫国,看着在场的所有人,一字一顿,无比清晰地回答:

“一个,不留。”

“轰!”

所有人的大脑,都像是被一颗炸弹引爆了。

疯了。

他们的总司令,疯了。

这不是战争,这是种族灭绝!

这是要与整个世界为敌!

“总司令!您……您这是要做什么?”周卫国第一个站了起来,他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我们是军人,我们的天职是保家卫国,不是侵略!更不是屠杀!我们和那些法西斯,有什么区别?”

“区别?”刘文锋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丝悲凉和嘲弄,“区别就是,他们来杀我们的时候,我们还在睡大觉。而我去杀他们的时候,我要让他们,连做噩梦的机会都没有。”

他走到巨大的世界地图前,那张地图,占据了整整一面墙。

“老周,我问你,自满清以来,这一百多年,我们挨了多少打?受了多少欺负?为什么?”

不等周卫国回答,他便自顾自地说了下去。

“原因太多了。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内斗内行,外斗外行。就像现在,我们在这里,商量着怎么把鬼子赶出去。可你们知道,那位上峰,在想什么吗?他在想,等打跑了鬼子,怎么来收拾我们。”

“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把太多的精力和时间,都浪费在了自己人身上。”

“等我们好不容易,打完了这一场,可能还要再打一场。等我们终于打出一个结果,选出了一个老大,把这个烂摊子收拾干净,重新开始发展的时候……你们再看看外面。”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从东瀛列岛,划过太平洋,落在了那片遥远的美洲大陆上。

然后,又划过西伯利亚的冰原,落在了那片广袤的欧洲土地上。

“我们在内耗的时候,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发展。他们在造更快的飞机,造更大的军舰,造威力更恐怖的炸弹。等我们缓过一口气来,抬头一看,才发现,我们和人家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更大了。”

“到时候,会怎么样?”刘文锋转过头,看着众人,“到时候,只要他们愿意,随时可以再来一次。再来一次鸦片战争,再来一次八国联军,再来一次九一八!”

“历史,只会在我们身上,一遍又一遍地,无情地重演。”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每个人都被刘文锋这番话,震得心头发麻。

他们从未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过这个国家的未来。

“所以,我等不了。”刘文锋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有力,“我不能把这个国家的未来,寄托在敌人的仁慈上。我也不相信什么狗屁的和平共处。”

“我要做的,就是趁着我们现在,拥有了这张牌桌上,最锋利的一把刀。趁着他们还在互相算计,还没把我们当成真正的对手的时候……”

他的眼中,闪过狼一般的凶光。

“去把他们的桌子,全都掀了!把他们的牌,全都撕了!把他们的腿,全都打断!让他们在未来一百年里,都只能躺在床上,仰望我们!”

“我要为我们这个民族,抢出一百年的,不受任何外界打扰的,安稳发展的黄金时间!”

“为此,就算我刘文锋,被后世骂成暴君,骂成屠夫,骂成全世界的公敌,遗臭万年,我也在所不惜。”

他摊开双手,看着眼前这群目瞪口呆的兄弟。

“这就是我,刘文锋,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一条注定要与世界为敌,注定要孤独地走下去,大概率,会死在半路上的,不归路。”

“现在,我问你们。”

“谁,愿意跟着我这个疯子,一起走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