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御兽谱

作者:柳元西 | 分类:女生 | 字数:137.5万字

第134章 挲门门主现 萧家世代官

书名:御兽谱 作者:柳元西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38

chapter 134: Shamen Sect Leader Appears, with the xiao Family as officials for Generations

回到海花岛。

这里正在举办一场隆重的送别仪式。

与以往的流程不同,经过海花岛高层决议,对于蒋崇的葬礼,采用的是火葬加海葬的形式进行。

蒋崇为护少主而死,理应视为整个海花岛的英雄,对待英雄,就要有对待英雄的方式——

工堂用孤山上的巨石为他雕刻了一尊巨型雕像,立于峡湾之中,面朝大海,背向海花,颇有一种要将海花岛护于己身之后的架势。

肩扛的那把畲刀,恰像海神三叉戟般武威霸气,似有劈山开海 ,镇妖俘魔之威。

同时,海花岛还出了一条新规:以后所有船只进出港口,均需绕着雕像航行一圈,以便全方位瞻仰蒋崇雄姿。

“来是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是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心中。”仪式由八岛主关文贡主持,各堂负责人和所有在岛弟子全部整齐排列,“鸣鼓,送行!”

丧鼓四声,不绝于耳,声声悠长。

一鼓震天阙,告知八方神明故人亡;

一鼓震海楼,告知四海游龙有人往。

一鼓震地灵,告知五行帝君莫叙长;

一鼓震人心,告知海花诸子把名扬。

海宝儿手捧着蒋崇的骨灰,撒入大海,骨灰随风飘向远方,不留一点痕迹,使其灵魂长眠于大海之中,与鱼虾蟹蛙为侣,时刻守护和保佑着海花岛。

人生入幻如化,短暂譬如朝露;

生命褪尽繁华,回归尘埃虚无。

斯人已逝,精神永驻!

蒋崇虽死,此去无生,但其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达到了“长生”的境界,超越“去”“来”的限制,生命在无尽的空间中不断的绵延扩展,不生亦不灭。

……

武王朝竟陵郡。

一座庄严而又气派的郡守府邸内。

一个看起来不怒自威,杀气腾腾的中年男子,正在为灰衣老者敬茶倒水。

中年男子便是竟陵郡守萧衍!

从其着装和举止来看,他相貌不凡,胸有丘壑,定是位非常鳞凡介,不愿久居人下的大能之才。可让人疑惑的是,就是这样的一位实权在握的主,却对老者毕恭毕敬,心甘情愿地伺候着。

“义父,孩儿听说您已经任命那海宝儿为我挲门的第三位长老,可您是否知道,门内还有很多质疑和反对的声音?!”

原来,灰衣老者就是天下第一杀手组织的挲门门主!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位挲门门主赫然就是海宝儿曾在迷雾阵中见到过的老!把!头!

老把头转过头来,没有说话,而是递给萧衍一封书信,语气平静地道:“这是门内刚刚传过来的密报!”

萧衍接过密报,仔细阅读,顿时两眼发直,瞪若铜铃,语气颤抖得惊嘑起来:“什么?海宝儿是雷家少主?!那义父您……”

话说到一半,老者打断了他的话,“此事,万不可泄露半分!”

“义父,我当然明白,可您……”

话又说到一半,再被老把头打断。

老把头缓缓站起身来,转面低头,语调急促,声显沙哑,“上苍有眼,天可怜见,让我在垂暮之年还有人可以挂念!”

萧衍看着老把头有些落寞的身影,努力地控制情绪,“义父,您节哀顺变,现在主星归位,三方皆聚,我们万事可成。”

“你说得不错,但我要你着手做一件事,如果有朝一日海宝儿来到武朝,想尽一切办法,杀~了~他!”

为什么?

为什么挲门门主要求义子去杀了挲门长老海宝儿?

有点乱,这根本就是一件完全说不通的事情!

同样错愕不解的,还有萧衍,老把头的这道命令,比之刚才得知海宝儿的真实身份还让他惊骇不定。

“面对质疑的最好办法就是消除质疑,获得重生的最佳途径就是死而复生!”老把头抛出了如此论调。

萧衍虽不是很懂老把头的真实用意,但听上去确有十分道理,于是回应:“义父放心,孩儿知道该怎么做了!”

“嗯,当年的事情调查的怎么样了?有哪些人参与,又有哪些人袒护?”老把头问道。

“最近典签卫对我的监视愈发频繁,调查虽有些进展,但依旧还有很大阻碍,当调查至大内总管王勄公公及时任海州牧、现任大将军檀济道这个层面,就再也无法进行下去了……”竟陵郡守萧衍如实回答。

“好,保护好自己,千万不能让典签卫查出我们之间的关系,否则就会引起武乾清的注意。”老把头关切地叮嘱道:“后面的事情交给我,千万不要再轻举妄动!”

“是,义父!”

说到萧衍此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上数代都是官场显贵,世袭百年,声名远扬。

父亲萧顺之,历任侍中、卫尉、太子詹事,官至领军将军、丹阳郡尹,死后赠镇北将军。

祖父萧赐道,历仕太尉参军,终于散骑常侍、左光禄大夫等职。

再上至曾祖,高祖一辈,均为一郡之守。

可以说,自武朝建立,萧家便深得历任武皇的信任和充分肯定,委其专治之权,统制一方,而萧家历代均竭尽一心、辛勤经营、苦心创业,对朝廷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对百姓关心民生,心系疾苦,故而颇有政声、颇着勤绩。

沿至萧衍,更勤于训士,矩度整肃,上任以来,把竟陵郡治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郡无狱讼、欣乐太平。

而萧衍与老把头的关系起源,皆因双方相承一贯,累世通家。未等萧衍出生,便由其父萧顺之做主,让其与好友老把头缔结义亲,认老把头为“义父”。

不仅如此,待到萧衍十岁,他便跟着老把头习文练武,读史立志。待到萧衍十八岁,又捐躯从戎,戍守边关,跟在老把头左右,学习摆兵布阵之道,领悟带兵交锋之法。

待到萧衍二十三岁,萧衍又在老把头的举荐之下以武入仕,入兵部职方司担任主事一职,掌章奏文移及缮写诸事,协助郎中处理该司各项事务。

后,为避上位猜疑,老把头与萧衍二人合谋,假死避祸,远逃海外。

至于老把头如何“避疑”,又如何“避祸”,则留作悬念,按下不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