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破命刀

作者:有之 | 分类:女生 | 字数:200.0万字

第1340章 浮梦

书名:破命刀 作者:有之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36

楚一凡踩着碎石翻过山脊时,暮色正将远山染成黛青色。

山脚下的小城蜷缩在河谷里,炊烟像被揉碎的棉絮,缠绕着灰瓦白墙。

他裹紧破旧的斗篷,靴底磨穿的地方渗进寒气——这是他跋涉第三十七日,肩头的行囊里只剩小半块干硬的麦饼。

城门洞的风带着淡淡的海腥味。楚一凡抚过斑驳的门楣,指尖触到一道浅刻的剑痕,心脏莫名一缩。

这感觉似曾相识,像多年前在渔村望海时,突然看见熟悉的帆影。

城内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杂货铺的算盘声、酒楼的猜拳声、绣楼的琵琶声交织在一起,却在转过街角后骤然沉寂。

最后一抹夕阳掠过屋脊时,楚一凡停在巷口。

这里的景象让他怔住:歪斜的篱笆围着半亩菜地,老槐树的枝桠戳进邻家烟囱,正是他梦里反复出现的画面。

一个猎户背着山鸡走过,腰间铜铃发出细碎的响;农妇挎着竹篮归来,篮里的茄子滚出一颗,在青石板上画出深紫的弧线。鸡犬相闻中,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更远处的破庙前,几个衣衫褴褛的乞丐缩在墙根,却不见佛家慈悲的怜悯。

一个少年捧着空碗发抖,睫毛上凝着霜花。楚一凡摸了摸行囊,那小半块麦饼硌着掌心。

他刚要迈步,却见少年突然捂住肚子,呕出一口酸水。这场景刺痛了他,好似曾经在他身上出现过一般。

舍了小半块麦饼,楚一凡转身离去。

夜风寒峭,楚一凡躲在染坊的檐下瑟瑟发抖。

对面官道上突然传来车马声,一辆青布马车踉跄着停下,车帘掀开时,一个老翁摔落在地,嘴角溢着黑血。

随从中跳出两人,腰间短刀闪着寒光。\"周员外,别怪小的们,\"其中一人狞笑着抬脚,\"您老的玉佩该换几船粮食了!\"

楚一凡出手时,短刀离老翁咽喉只剩三寸。他夺刀的手法诡异是由心而发,两个家丁还没看清招式,已打中穴位瘫在地上。

老翁咳出一口血,抓住他的衣袖:\"恩公...救我...\"

这便是周员外。三日后,楚一凡在周家祠堂叩拜天地,成了老人的义子。

周府的雕梁画栋蒙着薄尘,后院的牡丹开得正盛,却透着一股衰败气。

周老指着家谱苦笑:\"我妻早逝,无儿无女,这偌大的家业,终是要随我入土了。\"

楚一凡望着老人斑白的鬓角,叩首道:\"义父放心,孩儿必守好周家。\"

三年时光,楚一凡未动府中一砖一瓦,只将荒弃的西跨院改作书房。

周老常坐在廊下看他读书,浑浊的眼里渐渐有了光。

直到那年深秋,老人握着他的手咽气,手指还指着墙上挂的\"人性本善\"匾额。

发丧那日,楚一凡将\"周府\"匾额换下,新漆的\"楚府\"二字在阳光下泛着红漆的光泽。

变故来得猝不及防。周老留下的家丁中,有几个原是那夜行刺的帮凶。

他们趁楚一凡整理账册时,将掺了巴豆的汤药端来。

楚一凡识破诡计后,并未立刻发作,只是在三日后设宴,当着全府人的面,从地窖里搜出他们私藏的周家族谱——上面赫然记着他们祖辈原是周家佃户,因贪墨被逐出家门。

\"因果循环,\"楚一凡将族谱掷在地上,\"你们好自为之。\"

旱灾在翌年春天降临。城外的逃荒者像潮水般涌来,挤在城门口啃食树皮。

楚一凡打开粮仓时,管家哭着拽住他:\"少爷!这是您留着买仙门引荐信的钱啊!\"他甩开手,指着远处饿晕的孩童:\"人命比仙缘更重要。\"

就在这时,他遇见了那对母子。妇人柳氏抱着婴儿跪在粥棚前,衣衫下露出的脚踝肿得发亮。

婴儿哭得嘶哑,像只待哺的蛙,不知食用了什么四肢枯瘦却腹部肿大。

楚一凡将他们接入府中,安排在东厢房。柳氏每日带着孩子来请安,眼神总是怯生生的,直到月余后,才敢提起城南的老父。

接来的老人少了只脚,耳朵也背,看人时总眯着眼睛。楚一凡让他在马厩做事,每日送去热饭。

柳氏常去帮忙喂马,一来二去,竟与老人相处融洽。楚一凡看在眼里,只当是孝心所致,却没注意到老人瘸腿的伤疤,与当年行刺周员外的家丁如出一辙。

七月流火,柳氏突然病倒。请来的郎中摇摇头:\"产后亏空,又染了暑气,难了。\"

她临终前拉着楚一凡的手,指着床边的婴儿:\"公子...灵一就拜托您了...\"

楚一凡望着孩子澄澈的眼睛,想起自己漂泊的日子,郑重点头:\"你放心,我会视如己出。\"

灵一的爷爷在五年后消失了。楚一凡派人寻遍全城,只在马厩找到半块啃剩的麦饼——与他初到小城时揣的那种一模一样。

他盯着饼上的牙印,突然想起柳氏临终前欲言又止的眼神。但他没说破,只是将灵一接到主院,与自己的义子一同读书。

五年后的秋天,楚一凡变卖了三顷良田,换来三封仙门引荐信。

他在城门口送别孩子们时,灵一突然抓住他的衣角:\"楚伯伯,我爷爷到底去哪了?\"

他摸着孩子的头,想说些什么,却只化作一声叹息:\"等你长大了,自然会知道。\"

灾难在孩子们走后接踵而至。先是涝灾冲垮了堤坝,接着是蝗灾吞噬了禾苗。

楚一凡散尽家财开仓放粮,却喂不饱越来越贪婪的人心。

那些曾跪在他面前感恩的灾民,渐渐开始抱怨粥太稀、米太少。

终于在一个雨夜,数百人举着火把围住楚府,喊着\"打倒为富不仁的楚扒皮\"。

楚一凡站在门楼前,看着昔日受他接济的人砸开大门。义子从仙门赶回时,楚府已是一片狼藉。

义子红着眼斩杀数人,夺回了部分产业,却在楚一凡的呵斥下收刀:\"义父!这些人忘恩负义,为何饶他们?\"

楚一凡望着满地狼藉,只说:\"冤冤相报何时了。\"

灵一是在楚一凡六十六岁生辰那天回来的。他已是仙门弟子,腰间佩剑闪着寒光。

晚宴后,他突然摔门而入:\"楚一凡!我母亲和爷爷到底是怎么死的?\"

楚一凡叹息一声,看着眼前这张酷似柳氏的脸,缓缓道:\"你母亲病故,你爷爷...许是回家乡了。\"

\"回家乡?\"灵一冷笑,\"我早已查明,我爷爷就是当年行刺周员外的家丁同伙,他不过是个被逼望风人,罪不至死吧?

他后来被你打断腿,扔进乱葬岗!我母亲怕我报仇,才在你面前装可怜!\"他拔剑指向楚一凡,\"你收留我们,不过是假慈悲!\"

楚一凡没有辩解。他想起柳氏临终前的眼神,想起灵一爷爷消失时的麦饼,想起那些砸毁楚府的灾民面孔。

当灵一的剑刺入胸膛时,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与初到小城时一模一样。

义子从此颓废,楚府被村民再次抢夺。为了掩人耳目,他们编造出楚一凡剥削佃户、强抢民女的谣言。

当最后一面院墙倒塌时,楚一凡的冤魂站在废墟上,看着小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仿佛他从未存在过。

夜风穿过残垣,带着一丝海腥味。楚一凡的魂灵飘向当年躲雨的染坊檐下,看见一个少年捧着空碗发抖。

这场景如此熟悉,像一个轮回的圆。他伸出手,却只穿过少年的身体。

\"是我情太滥吗?\"他望着自己透明的指尖,\"还是这世道,本就是朽木之根?\"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敲碎了满城月光。

楚一凡的魂灵渐渐淡去,唯有那声叩问,还在故城的风中飘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