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红色莫斯科

作者:涂抹记忆 | 分类:军事 | 字数:460.4万字

第1917章 刺刀见红

书名:红色莫斯科 作者:涂抹记忆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44

索科夫得知在穆罗瓦尼库里利夫齐的进攻顺利,心里顿时踏实多了。只要自己的部队能同时占领两座城市,那么就能在德涅斯特河右岸形成一个突出部,从而起到破坏德军防御体系的作用。

这边结束通话后,他立即打电话给科涅夫元帅,准备把这些战果向对方进行汇报。

科涅夫接到索科夫的电报,得知索基里亚尼已经拿下,而穆罗瓦尼库里利夫齐的解放,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时,不禁喜出望外:“索科夫同志,你的表现真是太令人吃惊了。我原以为组建了新的作战集群后,恐怕需要一段时间,没想到这么快又把战线向西推进了。”

“元帅同志,”索科夫心里很清楚,虽说自己的部队又向前推进了,但距离后方补给点的位置,又远了不少,假如不能及时地得到补充,那么一旦遇到德军的疯狂反扑,弹药和物资不足的部队,恐怕就不得不选择撤退。因此他特意向科涅夫提出:“经过连番激战,部队的弹药消耗很大,假如不能及时进行补给的话,恐怕……”

没等索科夫说完,科涅夫就打断了他后面的话:“雅科夫上校在你那里吧?”

“是的,他在我这里。”

“他不是有个气垫船分队么,所装备的气垫船可以不受地形的影响,为你的部队及时地提供补给。”科涅夫说道:“如今各部队所需要的物资是一个天文数字,暂时无法抽调车队,对你们进行补给。我看,你还是只能求助雅科夫,让他的气垫船分队,继续为你运输各种武器弹药和物资。”

“如果雅科夫的气垫船分队还能继续使用,我是不会特意向您求助的。”索科夫苦笑着说:“气垫船本来就是一种试验品,设计、材料和制造方面都存在各种问题。由于长时间超负荷使用,这些气垫船离报销也不远了。”

他停顿了片刻,又继续说道:“也就是说,气垫船这次完成补给后,假如工程师的维修不奏效,只能宣布这些气垫船报销了。”

科涅夫一听,这个问题挺严重的:“这么说来,在新的气垫船制造出来之前,他们都无法给你们运送武器弹药和物资了?”

“是的,元帅同志。的确是这样的。”索科夫趁热打铁地说:“据雅科夫上校说,新气垫船的制造应该是遥遥无期了。”

“为什么呢?”

“据说是有人提出了异议,说气垫船的制造成本高,而且使用的范围也不大。”索科夫向科涅夫解释说:“也就是说,气垫船项目会就此下马。”

“那真是太可惜了。”科涅夫思索了一阵,随后对索科夫说:“索科夫同志,我看这样吧,我立即命工程兵部队恢复通往你们那里的铁路。有些东西的运输,通过铁路,要比公路的效果更好。”

对于科涅夫的这种说法,索科夫倒是非常赞同的。不管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的公路状况,别说现在,就算再过半个世纪,依旧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再加上德军的轰炸和炮击,公路的情况就更加糟糕。

要想通过状况如此糟糕的公路,运送两个集团军所需要的天量物资,是非常困难的。随着战线越来越长,后方的补给就会来得越来越慢,而数量也难以满足部队的需求。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别说向德军进攻了,能否守住已占领的区域,都是一个未知数。

“元帅同志,不知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我们和后方的铁路交通?”

“这个不好说,”科涅夫又不是专业人士,哪里知道多长时间内通车,只能含湖地说:“我想最快一周时间,就能有军列把你们所需要的武器弹药和各种物资运过去。”

“对了,元帅同志,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我差点忘记向您汇报了。”

“什么重要的事情。”

“是关于雅科夫上校的。”索科夫认为自己的部队能兵不血刃地拿下索基里亚尼,雅科夫是功不可没,此刻应该为他申请嘉奖:“这次他做为我的代表,到索基里亚尼和罗马尼守军谈判,并成功地说服对方停止抵抗,和我军展开合作。我觉得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功劳,希望方面军司令部能给予他应有的奖励。”

科涅夫知道索科夫和雅科夫之间的交情,此刻听索科夫特意提起此事,便笑呵呵地说:“雅科夫上校这次的确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但他毕竟不是我们方面军的成员,不管是晋衔还是嘉奖,都不是我们分内的事情。”

可能是察觉到索科夫有些失落,他又补充说道:“当然,雅科夫上校既然是为我方面军做出了贡献,避免了数以千计的指战员牺牲,这样的大功劳,方面军司令部会以文件的形式,发给乌斯季诺夫同志。至于他能给雅科夫什么样的奖励,我就无法知晓了。”

索科夫见科涅夫愿意帮助雅科夫,不禁喜出望外:“谢谢,元帅同志,真是太感谢了。我代表雅科夫上校,向您表示感谢!”

就在索科夫和科涅夫通话时,参与进攻穆罗瓦尼库里利夫齐的一支部队,处境变得异常危险。

这支部队是近卫第98师296团一营,营长雅库达少校奉团长沙姆里赫的命令,从城市的侧翼迂回,准备切断守军的退路。

小书亭

没想到他们的指北针坏了,导致部队在森林里迷失了方向,距离城市越来越远,居然误打误撞地进入了一处德军的防区。

战斗打响后不久,营里的电台就被流弹打中,无法再与团部进行联系。雅科夫没有办法,只能一边组织人手抵抗来自四面八方的德国人,一边派出了几名通讯兵,让他们想办法从德军的包围圈里跳出去,赶回去向团部报告此事。

当击退了德军的进攻后,雅科夫立即把三位连长叫到面前,对他们说道:“同志们,我们营携带的弹药数量有限,等德国人再次发起进攻时,要让战士们节约子弹。一旦子弹打光了,我们就只能和德国人拼刺刀了。”

一位连长是在马马耶夫岗拼过刺刀的,听雅科夫这么说,立即站起身,大声地说道:“营长同志们,我们又不是没有和敌人拼过刺刀。当年在马马耶夫岗,我们在人数占据劣势的情况下,还不是凭借手里的刺刀,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既然当年都能打退,难道现在不行吗?我在这里表个态,假如弹药打光了,我们连会率先向德国人发起进攻,和他们来个刺刀见红。”

“上尉同志,”雅科夫知道这位连长曾经在马马耶夫岗上拼过刺刀,但此刻的情况和那时又有区别。当年是居高临下,占据了地形的优势;如今却是在平原上,除了一些沟壑,连条壕沟都没有。当年的对手是仆从国的官兵,他们的战斗意志,肯定比不上保家卫国的苏军指战员;但如今他们所面对的却是精锐的德军,为了消灭这支闯入他们防区的苏军部队,他们肯定会拼全力的:“千万不要轻敌哦,毕竟我们所面对的敌人,是装备精良又训练有素的德国人,可不是当年和他们并不是一条心的仆从国官兵。”

这边的会议刚结束,德国人的进攻又开始了,躲避在沟壑或者树林里的苏军战士,遵照上级的命令,没有盲目地射击,而是进行精准的点射,希望能用仅剩下的这些子弹,消灭更多的德国人。

可是火力不足,人数上又处于劣势,德国人很快就冲到了面前。苏军指战员纷纷起身,举起上了刺刀的步枪,朝着德国人迎了上去,双方很快就狠狠地撞在了一起。

数量上处于劣势的苏军指战员,手里雪亮的刺刀上下翻飞,刺倒了一个又一个的德军士兵。虽然德国兵拼刺刀的水平,比不上苏军,但他们胜在人多,一群人倒下了,更多的德国兵又涌了上来。

人群中的雅库达用手枪连着打倒了五六名德国兵,正准备换弹夹时,一名德国兵端着上了刺刀的98K朝他勐冲过来。旁边的一名战士见状,连忙上前推开了他。

雅库达刚朝旁边踉踉跄跄地退了两步后,就看到一名德国兵一刺刀捅进了战士的胸膛,一截带血的刺刀尖,从后背凸现出来。

见到战士为救自己而牺牲,雅库达不禁血往头上涌,他将手里没有了子弹的手枪,砸向了那名德国兵,趁着对方侧头躲闪的工夫,弯腰捡起了地上的一支带刺刀的步枪,冲上去和德国兵拼起了刺刀。

经过半个小时的混战,德军扔下了近两百具尸体后退了回去,而苏军也付出了一百三十多人牺牲的代价。

曾经在马马耶夫岗拼过刺刀的那位连长,气喘吁吁地问雅库达:“营长同志,你觉得再这样打下去,我们还能支撑多长时间?”

雅科夫朝四周看了看,随后回答说:“假如得不到增援的话,最多到天黑,我们就有可能全军覆没。”

看着营里的卫生员开始救治伤员,他又对那名连长说:“趁着敌人暂时不会进攻,你和你的连队带着伤员尽快转移。”

“营长同志,”听到雅库达让自己转移,连长不免有些急了:“咱们水兵可从来没有临阵脱逃的习惯。把伤员送走的事情,你还是安排其他指挥部,我要留在这里继续战斗。”

听连长这么说,雅库达才想起,对方以前也是一名水兵。在水兵的字典里,只有“全速前进”,而绝对没有“全速倒车”一说。因此他很爽快地答应了对方的请求:“好吧,上尉同志,既然你愿意留下来,那就让你的副连长带着伤员转移吧。”

听说自己可以留下,连长答应一声,便跑过去找自己的副连长,准备让他带连队护送伤员们返回后方。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副连长却拒绝执行他的命令,还振振有词地说:“连长同志,你都没有撤退,我们怎么能撤退呢?难道你想将来有人指着我们的后嵴梁骂,说这些战士就是扔掉了自己的连长,偷偷撤下来的一群胆小鬼吗?”

副连长的话引起了周围战士们的附和,经过刚刚的白刃战,很多人都亲眼看到熟悉的战友在身边倒下,心中充满了对德军的仇恨,怎么可能在这种时候撤下去呢。因此他们都赞同副连长的意见,要继续留下来战斗。

而那些原打算送往后方的伤员,轻伤员找到了雅库达,直截了当地说:“营长同志,我只是负了一点轻伤,还能继续战斗下去。”

而无法动弹的重伤员,也托卫生员向雅库达转达自己的意思:“我不撤退。虽然我此刻无法动弹,但只要给我一颗手榴弹,我可以等德国人冲上来时,拉燃手榴弹与他们同归于尽。”

战士们和伤员们的反应,让雅库达百感交集。本来他以为自己的部队如今身处绝境,如果有撤退的机会,肯定会有很多人急着离开。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到目前为止,全营没有一个想离开的,都准备留在阵地上,与德国人继续战斗。

副营长走过来对雅库达说:“营长同志,既然德国人此刻没有进攻,我们是不是应该抓紧时间修筑工事。若是没有工事,德国人的一通炮弹砸过来,就会给我们造成不小的损失。”

雅库达觉得副营长说得有道理,便及时地进行了分工,伤势不重的轻伤员,负责收集战场上还能使用的武器;而没有负伤的战士,则抓紧时间挖战壕修工事。

直到苏军占领并控制了整个穆罗瓦尼库里利夫齐,沙姆里赫才发现雅库达的一营失去了踪迹,问了不少的部队,都不知道他们的下落。他连忙命令电台进行呼叫,但令人遗憾的是根本没有回音。

沙姆里赫有些慌了,一个营的部队就这样不声不响地消失了,赶紧把此事向师长丘瓦绍夫进行了汇报:“师长同志,我有个不好的消息要告诉您。”

丘瓦绍夫听后,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暗想不会哪位营级指挥员牺牲了吧?便试探地问:“沙姆里赫中校,出什么事情了?”

“我刚刚发现,雅库达少校的一营失踪了。”沙姆里赫向丘瓦绍夫报告说:“本来我给他们下达的命令,是从侧翼迂回到城市的西面,切断德国人的退路。但打完仗之后,我迟迟不见他们归建,电台联系不上,询问了驻扎在西面的部队,但是谁也没有见到他们。我有理由怀疑,他们失踪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