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红色莫斯科

作者:涂抹记忆 | 分类:军事 | 字数:460.4万字

第1512章 向第聂伯河前进(七)

书名:红色莫斯科 作者:涂抹记忆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43

克列门丘格的防御并不严密,对于突然出现在城外的一支军队,执勤的德军官兵连问都没有问题,按照他们的想法,这样一支几千人的军队,只能是从前线撤下来的部队,可能从上到下都憋着一肚子气,如果这个时候却盘查他们,挨一顿揍都算轻的,如果遇到火气爆的人,没准直接给他们一枪。

正因为守军的警惕性低,以至于近卫第98师的部队顺利地进入了城内。刚一进城,丘瓦绍夫就召集自己手下的几名团长,给他们分配作战区域,让他们率领各自的部队,去抢占城里的战略要点,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占领整座城市。

丘瓦绍夫把沙姆里赫叫到自己的面前,对他说道:“少校同志,你们团在解救被俘指战员的战斗中,表现得非常出色。”

“谢谢师长的夸奖。”沙姆里赫听丘瓦绍夫对自己这么说,立即意识到对方有重要的任务要交给自己,连忙说道:“不知您打算给我们团布置什么作战任务。”

“少校同志,”丘瓦绍夫对沙姆里赫说道:“上级给我们师的作战任务,不光是要夺取城市,更要占领第聂伯河上的桥梁,确保主力可以在右岸建立强大的登陆场。你们能否完整地夺取桥梁,关系着我师这次作战的成败。”

沙姆里赫心领神会地回答说:“师长同志,我明白了。我们要在德国人识破我们之前,抢先占领大桥。”

“虽说克列门丘格城市不大,但从这里到第聂伯河大桥,至少还有五六公里的距离。”丘瓦绍夫反问道:“你有什么办法,快速地到达大桥吗?”

“师长同志,我自然有自己的办法,您就放心吧。”

沙姆里赫返回部队后,把沙波瓦连科和雅库达叫到自己的面前,将丘瓦绍夫所下达的命令,向两人传达了一遍。

等沙姆里赫说完后,沙波瓦连科皱着眉头说:“团长同志,我们距离大桥足足有五六公里,怎样才能在德国人察觉之前,快速地穿过城市,到达大桥之上呢?”

不光沙波瓦连科担心,雅库达同样担心:“是啊,我们没有交通工具,只能依靠步行。就算没有德国人的阻拦,我们至少也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到达第聂伯河大桥。”

谁知沙姆里赫却是哈哈一笑:“政委、一营长,谁说我们没有交通工具。”他用手朝街上行驶的公交汽车一指,“那不就是我们的交通工具吗?”

沙波瓦连科不解地问:“团长同志,你是说,我们搭乘公交车辆前往大桥?”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可是,可是……”沙波瓦连科有些担忧地说:“我们强行征用这些车辆,不是有暴露的危险吗?”

“怎么会呢?”沙姆里赫拍了拍自己身上的德军制服,自信地说:“难道你忘记我们如今穿的是德军的制服吗?”

“那好吧,”听沙姆里赫这么说,沙波瓦连科的心里也踏实了许多:“那我们利用德国人的身份,把车上的乘客赶下来,然后派出至少一个连的兵力,搭车赶往大桥,在德国人反应过来之前,占领这座桥梁。”

有了计划,接下来的行动,沙姆里赫就交给了雅库达的一营。而雅库达呢,则当仁不让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二连,谁让二连长的德语说得让德国人都分不出真假呢。

接到命令的二连长,立即带着一群战士站在道路的中央,直接拦截路过的公交车。

第一辆公交车被拦下后,二连长和几名战士上了车,冲着司机嚷嚷道:“这辆车被我们征用了,立即让所有人都下车。”

由于二连长喊的是德语,司机和乘客都听不懂,于是旁边一名战士又用俄语重复了一遍。看到车内的乘客磨磨蹭蹭不肯下车,二连长只好冲战士使个眼色,让他们把乘客都赶下了车。被驱赶下车的乘客,个个都是敢怒不敢言,只能朝驱赶他们的战士投去了仇恨的目光。

等车厢一腾空,等在车下的战士就呼啦啦地涌上了车。由于座位数量有限,只上来了一个排的战士,剩下的战士只能留在车下,准备徒步前往第聂伯河大桥。

看到车厢里塞满了,二连长朝车外张望一番,见被赶下车的乘客,都到了街边,便弯下腰凑近司机,低声地说:“同志,我们是苏军,麻烦您送我们去第聂伯河大桥。”

听到身边的德军军官说出如此流利的俄语,司机先是一愣,随后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过他还是谨慎地问了一句:“指挥员同志,你们就这点人,能行吗?”

“我们只是先头部队,大部队已经进入了城内。”为了让司机能安心开车,二连长先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我们奉命去夺取大桥,免得德国人狗急跳墙,把第聂伯河上的桥梁炸掉了。”

司机把车点头时,见到远处有一辆公交车驶过来,连忙扭头对二连长:“指挥员同志,前面过来的那辆车,是我的朋友在开车,需要征用他的车吗?”

二连长一看,真是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如果能再多一辆车,就意味着可以在同一时间内,使用更多的兵力占领桥梁,连忙使劲地点点头,回答说:“那真是太好了。”

得到了二连长的同意后,司机连忙闪了几下大灯,又摁了两下喇叭。迎面驶来的公交车,看到闪动的灯光、听到骤然响起的喇叭,意识到即将和自己错车的公交车,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忙减慢了车速。

等看清楚自己朋友的车上,挤满了德国兵时,司机不禁皱起了眉头。不过为了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还是把车停在了对方车的旁边,担心站在朋友身边的德国人听得懂俄语,他只能简短地问道:“沃罗宁,出什么事情了?”

被称为沃罗宁的司机,朝对面的公交车里望去,见里面坐了不少人,连忙对他说:“噶桑,快点让你车里的乘客下车,德国人要征用你的车辆。”

听到沃罗宁这么说,不光车里的乘客脸色大变,就连叫噶桑的司机,脸上也浮现出一丝怒气,他没想到自己的朋友,居然会如此跪舔德国人,简直是丢人现眼。

就在噶桑准备发作时,却看到沃罗宁不停地朝自己使眼色,便意识到对方这么做,可能有什么用意。便转身面向车厢里的乘客说道:“各位居民们,由于德国人要征用这辆车,请你们下车吧。”

噶桑的话说完后,售票员便摁了开车门的按钮,打开了车门。

车门打开后,只有少数担心惹麻烦的乘客下了车,但大多数的乘客还坐在原来的位置没动窝,甚至还向噶桑投来了鄙视的目光。

“居民们,德国人要征用我这辆车。”见乘客不愿意下车,噶桑再次提高嗓门说:“请大家快点下车吧,不要给自己惹麻烦。”

站在沃罗宁身边的二连长见状,连忙从车窗探出半边身子,冲着正在路边的一位排长挥手,示意他带人上另外一辆公交车。

等噶桑的车也坐满战士后,他知道这些穿着德军制服的官兵,其实都是苏军指战员伪装的,整个人顿时兴奋起来。他快速地调过车头,跟着沃罗宁那辆车的后面,朝着第聂伯河大桥疾驰而去。

而站在远处的丘瓦绍夫,看到第296团的战士利用自己假冒的德军身份,大摇大摆地在街上征集车辆,不禁目瞪口呆。过了好一阵,他转头对乌扎科夫说:“参谋长同志,真是没想到,第296团可以用这种方式,快速地赶往第聂伯河大桥。”

乌扎科夫笑了笑,回答说:“师长同志,您别忘记了,第296团的很多指挥员可都是司令员的老部下,他们跟着司令员这么长时间,肯定学了不少有用的东西。这不,他们就知道利用自己假冒的身份,在街头肆无忌惮地征集车辆,以便尽快地赶到指定地点。”

“师长同志,”沙姆里赫团的行为,给乌扎科夫提了个醒,他连忙向丘瓦绍夫建议道:“虽说克列门丘格不大,但就算没有德国人的阻挠,我们要占领整个城市,至少需要一两个小时,如果有大量的运输工具,我们就能缩短占领城市的时间。”

对乌扎科夫的提议,丘瓦绍夫表示了赞同:“我记得在我们西面大概一公里远的地方,就是一个汽车站,我相信在那里可以找到足够的交通工具。”

“师长同志,”副师长多布鲁申有些沉不住气了,他主动对丘瓦绍夫说:“不如我带一支部队过去占领汽车站,如何?”

“可以。”丘瓦绍夫觉得自打成立近卫师之后,多布鲁申好像就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如果长此以往,恐怕对方就只能在副师长的位置上原地踏步了。因此对他的请求,很干脆地答应了:“我给你一个连的兵力,去夺取西面的汽车站。”

对于城里突然出现的这支人数众多的部队,守军根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知道如今的战斗还在波尔塔瓦地区展开,那里距离这里差不多有上百公里之遥,俄国人除非插上翅膀,否则绝对不可能出现在克列门丘格附近。

正是因为德军的麻痹大意,才使近卫第98师无惊无险的进入了城市。只要多布鲁申率领的部队成功地拿下了汽车站,他们就有足够的运输工具,将部队在短时间内投送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但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却大大地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多布鲁申带着部队去夺取汽车站,怎么看都不像一个有难度的任务,毕竟德军到此事都还没有察觉苏军进入了城内,而汽车站里那里,更只有一个班的德军。

但就在多布鲁申带人准备进入汽车站时,意外发生了。一名在门口站岗的德军下士,看到来的这支队伍里,有一名少尉军官的手枪,居然是挂在皮带的右侧,便趁着军官从身边经过时,提醒对方说:“少尉先生,您的手枪挂错位置了。”

但那名少尉却仿佛没有听见似的,从他的身边走了过去。下士连忙跟着跑了两步,再次提醒那名少尉:“少尉先生,你哪的手枪挂错位置了。”照理说,对方听完自己的话之后,都会回应自己一两句话,但那名军官却扭头朝德军下士笑了笑,继续不停地往前走。

德军下士立即意识到不对劲,连忙后退一步,拉动步枪的枪栓,同时大声地吼道:“不许动,举起手来!”

如果德军下士面对的是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没准他还能震慑住对方。但如今他面对的是一百多名苏军指战员,就算他有三头六臂,也不是对手。一名战士走到他的身后,伸手捂住了他的嘴,用匕首在他的脖子上划了一刀,便松开了手。

德军下士瞪大眼睛看着从自己面前经过的部队,双手捂住鲜血直冒的伤口,想说话,但气管已经被割断,只能发出一些不似人声的声音。短短的十几秒钟过后,他软软地倒在了地上,伤口流出的鲜血把地面染红了一大片。

但门口发生的一切,被不远处的德军士兵发现了,他一边吹响了嗓子,一边拉动枪栓,朝着进入车站的苏军战士开枪。子弹飞进密集的人群,立即便有一名不走运的战士应声倒地。

听到骤然响起的枪声,多布鲁申还一头雾水:“这是怎么回事,德国人怎么开枪了?”

带队的连长赶紧向他解释说:“副师长同志,我们被敌人发现了。”

“被敌人发现了,这怎么可能呢?”多布鲁申躲在一辆公交车后,冲着连长问道:“敌人是怎么发现我们的?”

连长朝着正在开枪向德军射击的一名少尉,以及他腰间枪套的位置,不禁摇了摇头,苦笑着对多布鲁申说:“副师长同志,是我手下的一名排长,腰间手枪的位置错了。德国人的手枪都是在腰的左侧,而他却别在了右侧,就这样被敌人看出了破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