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钓鱼人

作者:超龄奶爸 | 分类:军事 | 字数:69.4万字

第177章 贞观,你好

书名:大唐钓鱼人 作者:超龄奶爸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42

等把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学会之后,看着其他师兄一个掌风只能打掉几片树叶,跟自己学的东西比相差天上地下,这就开始在众多师兄面前显摆起来了。

好景不长,很快被师祖知道了此事,于是悟空被逐出师门。并且告知孙悟空,以后不准说是自己的弟子。

“老四,悟空就这么被赶出师门了?”

“大哥,正因为悟空被赶出师门,才有后来的惊天动地。”

“那还不继续讲?”葛粮着急得很。

葛明笑着说到:“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刚才已经听到钟声了,说明子时已过。”

不是葛明不讲,实在是不知道怎么编了,要好好想想才行,总不能让道家出身的猴子,护送佛家的玄奘去西天取经,回来普度众生吧?如此出色的道家辍学生,最终做了个保镖,老祖宗知道了肯定会给葛明托梦的。

葛三爷带着葛明等人,给祖宗上了新年的第一炷香,守岁总算结束了。

葛明回到房间,看到丁香、小丫、小猴子正在玩斗兽棋,也在守岁。看到葛明回来这才哈欠连天,帮着葛明铺好床褥才离开。

葛明躺在火炕上,心里默念了一句:贞观,你好。

次日一大早葛明就起床了,从里到外都是新的,自然还是红色。母亲就这个审美,不管什么节都要葛明穿上红色的袍子。

葛三爷和刘氏早就起来了,葛明到了时候大哥、大嫂、二哥已经在这里了。连福伯和禄伯也在门口候着了,等到葛明也到了,几个晚辈一起跪下磕头拜年。

收下葛三爷和刘氏给的压岁钱,这压岁钱用红布做成的小口袋,里面满满的铜钱。

葛粮迫不及待打开小口袋,拿出一枚铜钱,笑着说到:“三叔、三婶,这个一般人家可没有。”

这点钱葛明完全不看在眼里,听到大哥如此说也凑过去看了看,原来是开元通宝。

葛三爷笑着说到:“这些铜钱可都是陛下赏赐给明儿的,不准花销出去,将来这是要传下去的。”原来把自己的赏赐做了压岁钱,这东西确实有纪念意义,不过一个铜钱还是只能当一个铜钱花。这要是放一千多年,那就真的值钱了。

年初一,要到亲朋好友和邻里家祝贺新春。葛三爷现在身份可是不同了,职位非常高,毕竟正五品上的散官,可是散官也是官啊。葛家就这么几个人,葛三爷辈分最高,也没长辈可以拜年,也就左右邻居需要亲自去拜个年。

古人比后世人更加注重邻里关系,哪怕你是宰相的身份,邻居是个卖菜的小贩,没钱还没地位,来你家拜年都要笑脸相迎,不然会被人说不懂礼节。当然了,宰相家不可能有个菜贩邻居。

葛家人出了房间,福伯、禄伯两人跟在后面,还抬了一个篓子。

府里的下人纷纷上前说句吉祥话,葛三爷笑脸相迎,也说句吉祥话,然后从福伯和禄伯抬着的篓子里拿出一个红包,递给过来说吉祥话的下人。

从内宅到门房,红包发了一路,这要是以前葛家绝对没这个财力,现在可是完全不同了。

葛三爷带着小哥仨走访了左右邻居,然后就回府等着别人过来拜年了。

春节期间是大唐官员难得的长假,正月十五之后才上班,葛三爷也难得清闲一段时间。每天家里都有客人来往,葛明又见了无数的叔伯。

不管哪个叔伯来了对葛明都高看一眼,因为这娃子将来要去太学念书,还是当今陛下亲自下旨的,前途必定无量。

不管什么亲朋来了,用过饭之后葛三爷拉着客人打打麻将,葛家的美食名声早就传出去了,现在还多了麻将,这让葛明没想到。

孽都是父亲大人造的,将来有人沉迷赌博不要怪到本小郎君身上才是。

正月初六,孙教谕带着孙韬来了葛家,这可是葛家在临渝最实在的亲戚了。自从进腊月之后见过孙韬,这都一个月没见到了,两人见面自然都开心不已。

葛三爷陪着孙教谕聊天,葛明跟孙韬在旁边小声交谈。

“韬哥儿,当先生的感觉如何?”

“说实话还不错,备受庄户尊重,吃得好住得好,工钱也高。嘿嘿。”看来孙韬对这份工作还挺满意。

“还有没有调皮捣蛋的?”

“一个都没有了,要说你这个奖励和惩罚制度确实有效,不过我还加了一个方法。”

“什么方法?”葛明对此非常好奇,上次见到孙韬时这家伙可是焦头烂额。

“嘿嘿,就是把半月考的成绩,让娃子的家长亲自来拿回去,我还告诉家长娃子的排名。”

“韬哥儿,你简直是天生的教育家啊。哈哈哈哈,这个方法好。”孙韬舍不得打,禄伯只往张富贵屁股上招呼,其他家长可就不这样了。念书不花钱,读得好还有奖励,这么好的条件还读不好书,那必定会挨揍的。

葛明正正经经给孙韬施了一礼,笑着说到:“韬哥儿,今年也拜托你了。”

孙韬起身回了一礼,说到:“明哥儿放心,我必定要把庄子上娃子教好。”做先生让孙韬有种很奇特的感觉,当了好些年的学生,突然做了先生,多了一种责任感。

每当看到有的娃子不好好读书时,孙韬就想到自己年幼时,不好好读书被大姐打的情形,当时很怕大姐,现在总算理解了大姐。

每天家里热热闹闹,常有葛三爷的好友来访,此时葛明才知道父亲大人果然交游广阔。或许跟葛三爷升官也有很大的关系,虽然散官没有任何实权,但是级别在那里摆着呢。

在一个小小的县城,正五品上的级别,几乎可以藐视州府诸多长官了,富在深山有远亲嘛。

唐代春节假期可比后世长多,从年前到正月十五,足足将近二十天。这个也说明了是风俗、文化的必然,古人比后世人更加注重过年。

正月十五,古人称之为上元节,这是古人的“情人节”,这一天很多单身男女都出出来逛逛花灯,有模样周正的很容易就被谁家男子看上,一番打听之后就请了媒人说亲。

说起来葛明的大哥葛粮,跟大嫂孙氏就是这么认识的,这可比后世的相亲角靠谱多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底好不好?葛明觉得这事还算比较靠谱,古代更加注重门当户对,这样两家人都过得轻松一些。关键还在于,财力相当时,生活习惯相差不会太大,有多少人相爱容易相处难,说到底不就是生活习惯不同造成的吗?生活习惯上的不同,本质上不就是财力上的不同吗?

虽然今天晚上的灯会上花枝招展的小娘子跟葛明无关,毕竟刚刚十一岁而已,但是还是想出门见识一番。小县城实在太平静了,总算是有热闹可看了,打算吃过了汤圆就出发。

正月十五,后世还俗称元宵节,有的地方也叫小年,好像只有在这一天,南北在吃食上总算暂时统一。不管是叫元宵还是叫汤圆,吃的都是这种象征团圆,甜甜的食物。

元宵这东西比好多食物都好做,对葛明来说自然更是不在话下。准备一点核桃仁、芝麻,碾碎之后加点饴糖、猪油,擀面杖擀成片,放到屋子外面一会就冻硬了,然后切成小块馅料备用。

上好的糯米粉放到笸箩里,馅料蘸点水在糯米粉中摇起来,这个就是传说中的摇元宵。有的地方是把糯米粉和面,如同包饺子一般把馅料包进去,其实还是这个东西。

用过了晚饭,一家人吃又过了汤圆,天色不过刚刚变黑而已,此时就可以出门观灯了。

葛明自己出门,家人是不放心的。大哥想去没得去,都已经结婚了,大嫂也有孕在身,还敢出门凑热闹?

于是二哥葛仓跟着葛明,还有丁香、小猴子几个小跟班,几个娃子比葛明更加兴奋,这种热闹一年才一次而已。

葛明关于上元节灯会,想象了很久。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这将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卷呢?古诗词不能用后世白话翻译,不然就少了意境。

在葛明看来,在有宵禁的古代,有这么一天晚上,街上到处都是各种五颜六色的灯火,满大街的小姑娘穿着漂亮的衣服,笑语盈盈的一身喷香,这你要是还闷在家里,纯粹是脑袋里面长包了。

在二哥葛仓的带领下,几个娃子兴奋无比。灯会就在衙门所在的西大街,这条街现在是全县最繁华的地方。

葛明真的想象了无数次灯火辉煌,满大街美女的情形。真的是见面不如闻名啊,等到了西大街顿时大失所望。

这是什么玩意啊,都不如后世村里死人照亡的纸灯好看,人家的纸灯好歹都弄成九层的。颜色鲜艳不说,灯上还画了不少纹饰,甚至是有一些典故。

这就是沿街的每家随便挑个灯出来,大家随便看看?再说也没看到什么小美女之类的啊。

“二哥,这个就是灯会吗?是不是别的地方还有?”葛明对此十分不甘,幻想着是走错了地方。

“明哥儿,就这里有灯会。怎么?觉得不好看?”

“二哥,不是不好看,是完全不能看。这也叫灯?还不如点上篝火呢。”

葛仓挠挠头,说到:“明哥儿,这已经比去年好多了。”

虽然葛明看不上,但是丁香等人确实比较兴奋,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的。

葛明确实无比失望,只要是后世人看到应该都会失望。这也不怪葛明,古代写上元节的诗词不少,但是哪一首都是在大城市写出来的,临渝这种小县城自然是比不上的,全县就这么多人口,全都到了县城也稀稀拉拉的。

再说这才贞观元年,好日子还没到呢,有闲钱弄个灯挂出来就算不错了。

葛明只好随便转转,等到了自家酒楼时,才发现就这里人多一些。食为天挂出来的灯就气派多了,所以围了不少人在看。

走累了还能进去吃上一碗元宵,这对于古人来说是一种非常难得的经历。今天酒楼通宵营业,话说在古代也只有这一天不宵禁。客人们不用着急忙慌,舒舒服服坐着吃上一碗元宵,然后继续逛逛。

到了这个时候葛明好像有些理解古人了,或许不是因为看灯的缘故,而是一年中也只有今天可以这么晚还在外面逛,这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经历。

到了自家的酒楼,没过不进去坐坐的道理。王大发早就看到葛明几人了,等到葛明上前赶紧把葛明带到了包间,也就是从来不对外开放,葛家自己聚餐、吃饭的包间。

“大发,今天晚上忙不忙?”

“启禀小郎君,也谈不上多忙,还能应付。”

葛明点点头,说到:“随便弄点吃喝,你忙你的去吧。”

等到王大发下去之后,葛仓对葛明说到:“明哥儿,二哥去趟厕所,你千万不要乱跑。”

“二哥,小弟能往哪里跑?到处都没什么东西可看,小弟就在这里等你,歇一会就回去了。”葛仓点头出了包间。

王大发送过来不少吃食,还拿上来一副斗兽棋,以免葛明等人无聊。斗兽棋不用怎么动脑,最适合吃饭之前朋友稍稍切磋。这要是弄个动脑的游戏上来,饭都吃不爽快。

小丫在葛家也已经习惯了,也不像以前以前动不动就想哥哥,所以看到王大发只是亲切的稍稍询问了几句,兄妹相互嘱托之后王大发就去忙自己的。

几个娃子也不怕冷,打开了窗户往下观看,葛明确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只是等了好像很长时间,也没见二哥葛仓回来,这让葛明不禁有些担心。难道说二哥掉进厕所里了?不过一想还好,这大冬天的,屎坑冻得硬邦邦的,不至于淹死在屎坑里,最多沾一身屎。

葛明不禁拍拍自己脑袋,到底在想些什么东西?赶紧叫来王大发,让王大发去看看二哥是不是真的掉进屎坑了。王大发片刻功夫就回来了,回答是没有看到二郎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