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钓鱼人

作者:超龄奶爸 | 分类:军事 | 字数:69.4万字

第158章 细作魏攀

书名:大唐钓鱼人 作者:超龄奶爸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42

魏攀很受伤,越来越感觉自己真是个土鳖,葛家这顿饭食着实让人震惊。

没多少蒸煮的食物,多是用油脂弄熟的菜式。香味极为浓郁,以前从来就没吃过。自己没吃过就算了,估计陛下都没吃过。

内脏居然也上桌?什么猪心、猪舌、猪耳朵,还有猪头肉搞出来的肴肉。本内侍好歹是天使,就拿这东西招待?可是怎么就那么好吃呢?

这个酒居然是透明清澈的,小气的葛家人居然上了这么小的杯子。魏攀一口下去差点吐出来,白净的脸上憋得通红。

突然想到,这就是换回来犍牛的烈酒吧?一坛子换回来半头牛,这一小杯怕是值两斤牛肉了。

条子肉五花三层,是用贱肉做的,真不拿内侍当回事啊。可是一吸溜就入口了,吃的满嘴流油满嘴香,怎么比羊肉好吃呢?

还有两种黄色的菜,以前从没见过。葛家冬天居然有鲜菜,陛下都不是每天能吃上。

一个泥疙瘩上来了,想要做什么,打人不成?怎么敲开之后香味如此浓郁,里面的鸡肉白嫩,真想多带几个回去慢慢吃啊,可是真心吃不下了。

金丝面、饺子、炒面,主食都这么多样。这个有馅的馒头松软异常,一点酸味都没有。对了,听说这是葛明搞出来的,据说是因为担心父母克化不了酸馒头。

魏攀认为,葛家饭食超过了皇家,当然只是从味道上。大多是平常的东西,居然能够做出来如此美味。

还好,陛下让本内侍多待几天,看看葛明这个娃子如何,看来还能再吃上几顿。

这一顿饭下来,不光是魏攀,还有跟着一起来的护卫等人,一个个被撑的直哼哼。这才是真的吃饭啊,以前吃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宴会结束,宾主尽欢。葛三爷假模假式的让魏攀留在府里住,毕竟临渝县城太小,虽然有客栈但是环境太差。

没想到魏攀同意了,这让葛三爷着实想不到。哪里有内侍住在官员家里的,这完全不合常理。可是人家答应了,难不成赶出去?

而且这么多人,不是要把家里吃穷了啊?好在魏攀把跟着一起来的都打发去了客栈,就他一个人留在了葛府。

魏攀留下来是为了多了解下葛明,不在葛家如何探听?再说葛家的东西确实好吃,说不定还能学上两招,将来也好让陛下吃上好东西。

葛三爷觉得让老太监跟孙思邈住一个院子,简直是对孙思邈的侮辱,于是就安排了二进的西跨院。

这个院子比东边的跨院大很多,除了有不少客房之外后面还有硕大的练武场,也就是葛明还有秦军几人练武的地方。

等到安顿好了魏攀,交代下人好好招待,这才回转到了内宅。

宴会结束后葛明兄弟几个就去了内宅,陪着母亲说说话,今天刘氏过于开心,开心到葛明担心母亲会失心疯。

这时候葛三爷也回到了内宅,只是有些闷闷不乐。

葛明见状没敢多问,要是平常刘氏也不会多问,但是今天刘氏太高兴了些。

“夫君,今天喜事接踵而至,为何居然有些闷闷不乐?”

“哎。”葛三爷先是叹了一口气,接着说到:“夫人,为夫惭愧啊。年轻时踌躇满志,想要搏一个封妻荫子,没想到做了这么多年的县令,最终居然是沾了明儿的光才升官。”

没等刘氏说话,葛明就抢先说到:“父亲,一个父亲的荣耀不应该是有个比自己有本事的儿子吗?”

葛三爷听后沉闷半晌,而后哈哈大笑。

“明儿说的对,为父甚是欣慰。强爷胜祖,一辈更比一辈强,葛家的兴旺看来是有盼头了。”

“不过要是封赏给明儿就好了,有个更高的出身。”

这个也是葛明疑惑的地方,于是说到:“孩子的功劳就是父母的功劳,封赏给父母孩儿更高兴。”

“明儿,为父跟魏总管打听过,陛下觉得你年幼,怕封赏了你有些揠苗助长,所以才没封赏你。不过允许你到太学读书,看来陛下对你很有些期待。”

这话一出口,刘氏比自己得到封赏更加高兴,又想去给祖宗上炷香。

还好被葛明拉住了。

“魏主管暂时住在家里,吩咐下去都小心谨慎一些,千万别失了礼仪。”

“三叔,内侍住在家里有些不妥吧?”葛仓心细一些,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对。

“谁说不是呢?三叔只是随便一说,没想到他真的住下了,总不能赶出去不是?”

既然如此,也只能先这样了。

对这个魏攀最感兴趣的自然是葛明,活生生的太监上辈子没见过。跟电视上演的差不多,确实声音有些尖。

绝对不是明朝那些太监的阴狠模样,白白胖胖没胡子,看起来像个老太太。白白胖胖的就对了,庄子上的猪崽挨了一刀之后长得飞快,一个个黑黑胖胖的。

听说被割掉之后憋不住尿,经常全身骚臭,有机会要“亲近亲近”考察一番,要是能穿越回去的话也好显摆显摆。

一家人聊着天,对未来都充满了憧憬。当然最高兴的是秦军,好吃的东西太多了。

次日上门祝贺的人就更多了,但是听到天使居然暂时住在葛家,也都不敢进院子了。

葛三爷可不想落下把柄,对外说天使一路操劳,居然病倒了。要说医疗水平,自然葛家最强,毕竟有孙思邈住在家里嘛。至于外人信不信,那就无所谓了。

家里不好大摆宴宴,但是酒楼可以啊。从今天开始暂时不对外营业,专门招待来祝贺的亲朋好友。

食为天酒楼冬天还有鲜菜,这又起到了宣传效果。有说葛家挖到了温泉,所以冬天种出了鲜菜。更有甚者说葛家得到仙人指点,反正葛家名声大噪。

对于葛明来说,日子就没什么变化了。雪停了几天了,练武场早就打扫出来了。

这段时间都是葛明、秦军、葛仓跟着葛三爷和刘义练武,今天又多了一个葛粮。

本来葛明新婚没多久,葛三爷就没让葛粮每天一早过来练武。但是昨天剿匪时葛三爷发现葛粮身手有些生疏,于是只能一早从媳妇被窝里爬起来,跑过来练武了。

要说人就是这样,练什么有什么,葛明的三刀耍得虎虎生风,不管力度还是速度都比进步了不少。当然还是被刘义一招打败,但是葛明已经很满意了,毕竟自己真的不是练武的料。

练武场距离魏攀住的院子不远,老宦官伺候李世民习惯了,怎么可能没有早起的习惯。早就被练武场的声音弄醒了,葛家下人服侍着净面。

白白的东西如同羊脂白玉,有淡淡的清香,原来是用来净面用的。还别说,比宫里的东西都要好。于是顺口问了句,下人回答这个叫香皂,葛明搞出来的。

然后出了的房门,身边跟着葛家的下人,在练武场外面看了很久。

要说葛三爷可能是故意的,这么早在这边练武,肯定会影响到魏攀睡觉,这怕是赶人的一种手段吧。

魏攀回到自己房间,打发走了葛家下人,拿出小本本开始记录:练武。

葛家都是练武之后才吃早饭的,吃早饭的时候自然要把魏攀这个贵客请过来。

早饭同样非常丰盛,荣婶的面食做的越来越精湛,让魏攀吃得回味无穷。魏攀又在小本本上写到:吃饭。

用过了饭,葛明自然要去找孙思邈读书。魏攀又在小本本上写到:读书。

葛明一大早练武,用过早饭之后跟着孙思邈读书,下午不用读书,想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

孙思邈每天上午教葛明读书,下午总是喜欢带着若云到县城周围逛逛,好多村子缺医少药的,孙思邈都免费给治疗。

需要用到名贵的药材也没关系,有葛明这种小财主在,这都不是事儿。

下午时葛明正在火炕上撸猫,魏攀居然找了过来,这让葛明非常意外。

等魏攀进了葛明住的房间,更是吃惊不小。昨天就听说各种新式家具都是葛明搞出来的,等进了葛明房间才发现就是是个土台子,台子上面放着一个矮几,还有几个不认识的简单家具,但是房间里居然非常暖和。

葛明赶紧下炕给魏攀见礼,然后让丁香、小丫准备茶水点心。

“魏主管,请上炕,炕上暖和。”

魏攀学着葛明的样子,脱掉了靴子上炕。然后学着葛明的样子,双腿一盘坐在炕椅上,一股股热量从土台子下传上来,双腿和屁股都无比舒坦。

“葛明,这个土台子不怎么好看,没想到如此舒坦,这是何物?”

“魏总管,这个叫做火炕。外面生火,烟从下面穿过,再从屋顶的烟囱排出去。不但暖和,还不会中了炭毒。”

“不错不错,真真是好个东西。也是你想出来的?”

“也不算小子想出来的了,庄子上有个造纸作坊,作坊里用火墙烤干纸。小子觉得相差不大,无非竖的变成横的而已,居然还真成了。”谦虚还是要的,毕竟作坊里的火墙都是葛明搞出来的。

魏攀点点头。

一老一少,一个大白胖,一个小白胖,坐在炕上开始胡扯,不知道老宦官到底为何而来,葛明只好随机应变。

魏攀此来的目的除了传旨之外,就是看看葛明这孩子如何。李世民之所以有这样的举动,并非单纯的因为葛明献给朝廷不少好东西,还有因为葛明是刘文静的外孙。

对于刘文静,李世民心中感觉亏欠了很多,奈何人已经去世多年。是不是补偿在他后人的身上,还需要看看葛明的品行如何。

李世民到底多看重刘文静,其实后世的历史上也很多端倪。李世民做了皇帝之后,开始修改起兵的历史。李渊起兵的时候李世民还是个娃子,能做什么大事?结果变成了他和裴寂、刘文静劝说之后李渊才起兵的,把大部分功劳都放在了自己的头上。

但是关于刘文静在立国时的功劳,李世民一点都没侵占。

魏攀东拉西扯,从吃喝、家具,再到伤口缝合,魏攀几乎什么都想问问。

这让葛明心里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好像后世在面试一般。这让葛明非常不爽,本小郎君都穿越了,这辈子都不想上班。就算以后能当官,也只愿意当个散官,有个爵位什么的就足够了。

后世上班身心疲惫而已,这要是做了有权力的官,说不定哪天小命就丢了。不管事,才不会出事嘛。

不过怎么说人家也是天使,还是要老老实实回答嘛。后世的面试基本讲究的是吹牛,比如在某个项目中打杂,可以说是统筹全局嘛。

对于这种类似面试的东拉西扯,葛明自然得心应手。原则很简单,什么事都往孝道上引,古代最看重的其实就是孝道。

父母逐渐年长,不忍心看父母吃的不好,所以才有了这么多的吃食。

看着父母跪坐时间久了腿脚发麻,这才有了桌椅这些东西。

父亲为临渝县吃不好睡不好,整个县都缺少畜力,粮食产出太少,不少庄户都吃不饱,所以才想到了办法去换牛。

至于伤口缝合就比较偶然了,因为庄子上的庄户受伤了,父亲知道之后十分悲痛。所以葛明才灵机一动,缝衣服一般缝合伤口,没想到居然成了。

于是爱民如此,关心民生的葛明府形象也逐渐出现了。

魏攀听的不住点头,心里想着这孩子孝道真是没话说了,这要是往前百十年都可以举孝廉了。葛明府好像也不错,昨天刚来的时候据说正在庆祝剿灭了山贼。

葛明甚至打起了抱在怀里的番茄的主意,母亲冬天脚冷,这胖猫是养了为了母亲暖脚的。想了想还是算了,好像有点夸张。

过犹不及,这是面试的大忌,哪怕前面说的都是真的,但是后面太假也会让人认为前面全是假的。

从东拉西扯,又慢慢转到四书五经。葛明没想到这个老宦官居然识字,其实这也不奇怪,如果不识字怎么做天使传旨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