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作者:一堆茶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92章 李承乾长进了

书名: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作者:一堆茶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7

长孙无忌照着名单,安排好职位,递了奏疏到两仪殿。李世民看完奏疏,有些意外,也不禁生了几分好奇。

立秋不顺秋,殿内用了冰也不解热,李承乾挥汗如雨,批奏疏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

“你以前经常批奏疏吗?”

李承乾顿了一顿,这玩意儿又不是白菜,家家都能弄得到?

“父亲为何这么说?”

李世民笑道:“你处理公文的速度,一目十行,笔疾如风,还能保证批复没有错漏,可不是经常批,练出来的吗?”

李承乾叹气,快节奏生活的必然。

古人考科举,一门课考三天,一篇文章精雕细琢,现代人考试,最长时间两个半小时。

考理科干翻cpu,考文科先不说cpu会不会报废,手速不到位,题都做不完。

迅速阅读材料,了解提高要求,写出答案,经历过各类考试的必备技能。

没办法,不迎合时代发展,就要被时代淘汰,人类不得已的生存法则。

批复奏疏,跟做论述题是一样的,只是笔墨之间责任更重,牵连的范围更广,带来的影响更大。

“做题做出来的本事。”

“做题?”李世民不解,又问:“未来教育这么全面吗?这么没有忌讳吗?随便一个人,都可以指点国家大政方针?”

李承乾点点头,理论上可以,考试中也会涉及一些,不过多半都是些假大空的虚话。

然而,你不得不承认,这种程序化的东西很锻炼人,社会就是一个有规律可循,又时不时卡bug的存在,掌握大致规律,确实可以让人衣食无忧的生活。

“允许人议论,又不一定要接受建议。”

况且,真涉及到敏感话题,官方评论区也是关闭的,无论任何时代,言论自由从来是相对的。

李世民笑道:“忘了告诉你,李淳风呈上了新历法,他一个劲儿的夸象儿思维敏捷,帮了他不少的忙。承乾,你有没有觉得,象儿这孩子其实可以继续培养。我总觉得,你培养的方向辱没了他。”

矫正历法,确定农时,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干,在农耕为本的中国封建社会,帝王重视历法,是重农的体现,是帝王德政的一部分。

“还是不要了,李淳风说他好,一来是象儿真的好,二来他是臣的儿子,陛下的孙儿,这其中不乏有夸大的意思。”

李承乾想都没想,直接找理由拒绝,隋唐是一个门阀社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一套,在唐末乱世行得通,在这个时候行不通。李象玩儿点儿科技挺好的,玩儿政治那是死路。

拒绝了,李世民便也不再多言,他有提携的意思,不过看样子,李承乾对李象护食护的紧。

“这一份名单,竟然没有丝毫改动,直接安排了任职,递到我这儿来了。”

闻言,李承乾笑了一笑,看样子,皇帝也猜到了有人想塞人,至于是谁,不言而喻。

“你舅父应该会教导你,不过他不会明着告诉你他想要塞人,他回去了告诉你,不要我说什么,你就点头同意什么,这样显得你很怯懦,会让我看轻你。”

“怪不得凌烟阁舅父第一,父亲和舅父君臣相知,心心相通啊!”

李世民笑容僵了那么一瞬,这话听起来怪怪的。

“您不用想太多,自古以来,写闺怨诗的都是男的,文人很喜欢将君臣关系比做夫妻关系,所以臣用心心相印形容您和舅父,没有任何问题。”

李世民道:“你是怎么劝服辅机的?”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东宫是我的东宫,更是陛下于皇权之下设的东宫。就这一句话,舅父是聪明人,点到为止,他自然就懂了。”

李世民含笑点头,又道:“辅机的面子,轻易不能拂了。此事也算你有理有据,可也需要安抚他。我同你说过,在你没有完全坐稳皇位之前,不要同辅机交恶。”

李承乾笑道:“穆穆喊了一声舅公,舅父可高兴了,还给我长了一万钱。父亲,算上您给的三万钱,臣自己的八千钱俸禄,我现在一个月有六万八千钱。”

李世民道:“你安抚你舅父,反倒是你舅父出血。承乾,要我怎么说你的好?”

“舅父是太子詹士,东宫太子几斤几两,他还是掂量的轻,臣实在是穷,珍器重宝给不起,舅父位列三公,高官厚禄您已经给了。细细算来,臣只能走礼轻情意重的路子了。父亲,您可知舅父还多问了一句,穆穆是有没有喊过阿翁?”

李世民笑而不语,反问李承乾:“那我冒昧的问一句,穆穆会喊师公吗?”

李承乾沉默片刻,摇头。

“不应该啊!以你对魏征的偏爱,我觉得这阿翁和舅公都得排到师公后面。”

李承乾暗暗吐槽:皇帝自己有多小心眼儿,心里没数吗?他这个非传统意义的“儿子”对魏征有几分好颜色,皇帝都要带头挖苦。嫡长孙要是在喊阿翁之前喊了师公,都不敢想皇帝会怎么挖苦魏征。

“您是穆穆嫡亲的祖父,魏师傅再好,也不敢越过您啊!”

李世民笑道:“你是怕我为难魏征,我还说一句,你们师生情深吗?”

李承乾陷入回忆,他和魏征第一世只半年师生情谊,那时魏征已经病入膏肓,喝他的拜师酒,手都在抖,而他那时决心谋反,不愿意连累魏征,也抱病躲着魏征。

拜师只半年时间,魏征就去世了。回来之后,从贞观十一年拜师,如今已有三年了。师傅看出了他的破绽,没有质问他的来历,只是提醒他谨言慎行,小心询问另一个他过的好不好,怎么不算师生情深呢?

“魏师傅护着臣,就像是鄂国公护着您,无论外界如何险恶,自始至终如一。父亲,您和鄂国公君臣情深,臣同魏师傅也是一样的。”

不否认师生之前,拿他和尉迟恭君臣之情作比较,李世民心下莫名,不知该欣赏李承乾进步了,还是该悲哀,这个孩子在他面前,连真情流露都不愿意。

“告诉你一件好事,漠北草原遭灾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