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作者:陆凌云 | 分类:军事 | 字数:6.0万字

第494章 周侗和岳飞

书名: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作者:陆凌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6

一处院子里,几个青年聚集在一起,另有一个老者坐在椅子上。

只听得其中一人怒发冲冠,破口大骂道:“真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啊!那汪伯彦这等贪生怕死之徒,竟然如此懦弱无能,将那相州拱手相让于反贼之手!”

一旁的老者见状,赶忙开口询问道:“岳飞啊,依你之见,此事该当如何看待呢?”

岳飞面色凝重,沉凝片刻后答道:“依我之见,此次恐怕整个河北西路都难以保全了。只希望圣上能够早日下定决心,做出明智的抉择啊。”

原来,这位老者并非旁人,正是岳飞的师父周侗。而此刻身处院子之中的几个青年,也正是岳飞本人以及他的好友王贵、张显和汤怀等人。

周侗闻言,不禁叹息一声,说道:“唉,恐怕此事并非易事啊。如今朝廷之中奸佞当道,长此以往,局势必然会愈发危急……”话到此处,周侗似乎有所顾忌,便没有继续说下去。

正在此时,只见那保正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满脸惊惶之色,喘着粗气说道:“周先生,不好了!村子里来了几个人,说是齐军的大都督,还有好几位主将,说是要来拜见您呢!”

周侗闻言,眉头微皱,但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轻抚着自己的胡须,缓声道:“哦?既如此,那就让他们来吧。我倒要见见这位齐军的大都督,究竟是何许人也。”

没过多久,史文恭一行人便走了进来。只见周侗满脸怒容,对着他们怒喝道:“你们这些忤逆之徒,居然还有脸来见我!”

史文恭等四人见状,慌忙跪倒在地,齐声说道:“弟子拜见师傅,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周侗冷哼一声,厉声道:“我周侗的徒弟,竟然一个个都成了反贼,我没被你们气死就算万幸了,哪里还敢奢望什么寿比南山!”

岳飞见状,连忙上前一步,对史文恭等人说道:“师兄们,你们为何要背叛朝廷呢?这可是大逆不道之举,有违祖宗之法啊!”

接着,他又诚恳地劝说道:“几位师兄若是能率领大军归顺朝廷,圣上必定会既往不咎,宽恕你们的罪过,如此一来,你们也能恢复清白之身啊。”

史文恭听了岳飞的话,心中不禁暗暗叫苦。他看着岳飞,心想:这小子怎么如此迂腐啊?如果不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师弟,自己真想狠狠地揍他一顿。

武松毫不示弱地反驳岳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大宋的天下不也是靠抢夺别人得来的吗?我家大王为何就不能争夺这天下呢?”

武松和史文恭虽然与岳飞素昧平生,但从岳飞称呼他们为师兄这一点来看,他们便心知肚明,岳飞必定是他们师傅所收的弟子。

此时,潘善宇插话道:“师弟,你倒是说说看,那赵匡胤究竟算不算大周的忠臣呢?”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岳飞有些措手不及,他不禁陷入了沉思。潘善宇的问题确实刁钻,岳飞一时之间竟然不知该如何回答。

史文恭见状,趁热打铁地继续问道:“我家主上徐骏自起义以来,一直善待百姓,重视清官,严惩贪官,为民做主。相比之下,当今天子又如何呢?谁更像是一位明君呢?”

岳飞沉思片刻,抬起头坚定道:“大宋虽有不足,但根基深厚,传承有序。且当今圣上乃正统血脉,百姓受大宋恩泽已久。徐骏起义虽有善举,可他起兵犯上,扰乱天下安宁,实难称明君之举。”

史文恭冷笑一声:“师弟,你只知守着这所谓的正统,却不见百姓疾苦。我家主上是要开创一个新的太平盛世。”

周侗这时开口:“你们虽有想法,但这天下不是靠武力就能轻易改变的。如今战乱频起,受苦的还是百姓。”武松道:“师傅,我们也不想让百姓受苦,可只有推翻这腐朽的朝廷,才能让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

岳飞道:“师兄们,若真想为百姓谋福,不妨先放下刀兵,与朝廷协商,以和平之法解决问题。”

武松笑道:“哈哈哈哈哈,师弟可是岔开话题了,我问你赵匡胤到底是不是大周的忠臣?”

史文恭也说道:“放下刀兵,就算是我们同意大宋也不会同意的,我家大王雄才大略,岂是大宋那昏君能比得。”

岳飞正准备反驳,武松抢先一步打断他,继续问道:“师弟你说赵匡胤是不是大周忠臣?大周有没有对不起他的地方?”

赵匡胤是不是大周忠臣,肯定不是,但岳飞可不敢如此说大宋太祖的短。

岳飞犹豫了一下,说道:“太祖皇帝当年也是顺应天命,不得已而为之。时势造英雄,他建立大宋,此后让天下渐趋安定,百姓也有了安稳日子。”

史文恭不屑地说:“这不过是你为大宋找的借口罢了。如今大宋朝廷腐败,外敌压境,百姓苦不堪言,这难道就是顺应天命的结果?”

周侗摆了摆手,说道:“过去之事,争论无益。当下你们与朝廷对立,战火一起,死伤无数。不如听岳飞所言,先罢兵议和。”

武松哼了一声:“议和?大宋朝廷会真心议和吗?只怕是想拖延时间,然后再将我们一网打尽。”

史文恭说道:“罢了师父我们就不和你争论这些了,我们这次就是来看望你的的,我们大王对你也是非常的欣赏,想要请你去应天府。”

周侗目光一凛,说道:“我周侗一生只忠于大宋,去应天府之事,休要再提。我虽欣赏你们有自己的想法,但这起兵造反之事,实在违背大义。”

史文恭面露难色,“师傅,我等也是为了天下百姓,如今大宋气数将尽,大王欲开创新朝,还望师傅能出山相助。”周侗拂袖道:“

不必多言,你们若能迷途知返,我尚可原谅你们。若执迷不悟,他日战场相见,我也不会手下留情。”

岳飞也在一旁劝道:“师兄们,师父所言极是,还望你们以天下苍生为念,放下干戈。”

史文恭等人沉默片刻,史文恭起身道:“师傅,师弟,我们今日只是来请师傅,并无他意,改日再议。”说罢,四人起身告辞。

周侗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长叹一声,“这天下,不知何时才能太平啊。”岳飞握紧拳头,“师傅,我定会尽我所能,保我大宋江山,护我百姓安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