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作者:陆凌云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9章 恐吓信

书名: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作者:陆凌云 字数:0 更新时间:07-30 04:36

梁山聚义厅内,气氛凝重而紧张。就在此时,一个身影如离弦之箭般飞奔而入,正是从郓城赶来的探子。只见他气喘吁吁,但仍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大厅中央,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后大声报道:

“报——!”

“启禀寨主,济州要发兵征剿咱们梁山啦!”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聚义厅上方原本安静坐着的各位头领们听闻此言,顿时群情激昂、热血沸腾起来。

性格豪爽的阮小七率先跳将出来,扯着嗓子喊道:“哥哥,那些可恶的官兵竟然又来了!哼,正好趁此机会再给他们来个迎头痛击,让他们好好见识一下咱们梁山泊好汉的厉害!”

一旁的倪麟也不甘示弱地附和道:“没错!上回俺还没杀过瘾呢,这次定要杀他个片甲不留,方解心头之恨!”

然而与众人激动的情绪不同,徐骏却显得格外镇定自若。他微微皱起眉头,不紧不慢地向探子问道:“可知此次济州发兵数量几何?又准备何时动身?”

探子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急促的呼吸后答道:“回寨主话,小的探得官军将会在梁山镇上集结,领军之人乃是济州团练使黄安,此外还有各庄的乡勇。至于具体人数嘛……目前尚未完全打探清楚,不过听到说济州官兵数量只有一千人,但据可靠消息称,他们被要求在八月二十五完成集结。”

说到此处,探子顿了一顿,接着补充道:“哦对了,这些消息都是我偶然间听到郓城县押司宋江所说。当时他正在咱们酒楼里跟朱仝和雷横两位都头交谈此事。”

徐骏听后满意的笑了笑,然后对着探子说道:“好了,你下去领三贯赏钱吧,辛苦你了。”

“谢寨主。”

梁山镇与梁山泊相距不过区区二十里地,此地乃是一处交通枢纽,道路纵横交错,南来北往、东行西去的人们皆会在此驻足停留。正因如此,平日里这镇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无数往来的客商云集于此,使得这座小镇成为了济州境内首屈一指的富庶之地。

此时,徐骏站在人群中央,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朗声道:“诸位兄弟,如今敌人尚未完成集结,咱们尚有充裕的时间精心谋划战略布局,正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阮小二手握钢叉,向前一步应道:“哥哥但有所命,我等兄弟定当全力以赴,唯命是从!”

徐骏环视一圈周围的山寨头领们,心中不禁暗自叹息。眼下这些人中竟无一人熟读兵书战策,即便是武艺高强如卞祥者,于领兵作战之事上亦存在明显短板,更别提出谋划策的谋士了。以当前众人之能力,应对那些中等规模的官兵或许尚能一战,但倘若遇到强敌来袭,恐怕就难以招架了。看来,当务之急必须设法寻得一名智谋之士或是深谙兵法之人前来相助才好。

想到此处,徐骏转头对时迁吩咐道:“时迁兄弟,此次行动你的重任在肩啊!需速速前去探查官军以及各地乡勇的最新情报,不得有误!”

就在此时,朱贵若有所思地开口提议道:“如今咱们梁山好汉的赫赫威名已然在济州地界广为传播开来。依我之见啊,对于那些个乡勇队伍,只需稍稍加以恫吓威慑一番,想必他们定然会心生怯意,不敢轻易前来冒犯!”

徐骏听后连连点头,表示极为认同:“嗯,朱贵兄弟此计甚妙!如此甚好,那么这件事就交由你来操办吧。你速速前去撰写书信,并将其发至周边各个村落的保正手中。警告他们切莫前来搅和此事,否则待我梁山泊此番战事结束之后,定要找他们秋后算账!”

众人闻得此言,纷纷相视一笑。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如果能成功劝退乡勇,那官军便会丧失掉一股重要的助力。如此一来,应对起官军自然也就相对轻松许多了。然而即便所有乡勇全都如期而至,其实倒也无妨。毕竟这些乡勇大多只是些整日埋头耕种的普通庄稼汉罢了,论及战斗实力,实在难以与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梁山军们相抗衡。不过不来更好。

朱贵当即抱拳应道:“好嘞,哥哥放心便是!小弟这就去办。”言罢,他转身匆匆离去,着手准备相关事宜。

而这边厢,徐骏则目光专注地凝视着眼前那张详细标注着地形地貌的地图。只见在距离梁山镇外约莫十里之处,赫然耸立着一座连绵起伏的雄伟山脉。这座山脉地势险要,峰回路转之间藏有诸多绝佳的埋伏地点。徐骏见状不禁微微一顿,脑海之中瞬间灵光乍现,一个精妙绝伦的破敌计策已然呼之欲出……

这些信都是准备交给梁山周边的保正,恐吓他们不要带着本村的乡勇来打梁山,否则后果自负。这第一家就是东溪村的保正托塔天王晁盖。

朱贵很快就写好了一封信,派人给晁盖送了过去。晁盖收到信后,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东溪村保正晁盖,我乃梁山好汉。听闻你组织乡勇欲配合攻打我梁山泊,我劝你切莫轻举妄动,以免惹祸上身。若你执意如此,我事后定当亲自上门讨教。”晁盖看完信后,大怒,将信揉成一团扔在了地上。

他心想:“这梁山泊也太嚣张了,竟然敢威胁我晁盖!我倒要看看你们有多大能耐!”于是,他更加坚定了带领乡勇配合官军攻打梁山泊的决心。

“保正何事如此大怒?”伴随着一声询问,一人缓缓地从门外走了进来。此人手持羽扇,头戴纶巾,面白如玉,双目炯炯有神,浑身散发着一股儒雅之气,活脱脱就是一副白面秀才的模样。来者不是别人,正是晁盖的至交好友——东溪村的学究、素有“智多星”之称的吴用。

晁盖见吴用到来,气呼呼地指着桌子上的一团纸,怒声说道:“学究啊,你看看这是什么!这梁山泊竟然不知天高地厚,给我发来一封恐吓信,真是狂妄至极,完全没把我放在眼里!”说着,他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跳了起来。

吴用快步走到桌前,弯腰拾起那团被晁盖揉皱的信纸,轻轻展开,仔细阅读起来。过了片刻,他微微皱眉,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稍作停顿后,他抬起头,看着晁盖认真地说道:“保正,依我之见,此事您还是莫要插手为好。我估摸这梁山已然胸有成竹,胜券在握,故而才修书于您,想必也是不愿与您结下仇怨,伤了彼此之间的和气。”

“什么?你说梁山泊已经胜券在握了?”晁盖闻言大吃一惊,瞪大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的神色。他怎么也想不到,一向足智多谋的吴用居然会说出这般话来。

“不过我还是觉得此事大有蹊跷。他们既然有把握取胜,为何还要写信警告我们?依我看,这其中必定有诈。”吴用缓缓说道。他对于这事还有一些不敢肯定。

晁盖听了吴用的话,心中也开始犯嘀咕。但他仍然不服气地说:“难道我们就这样坐视不管吗?”

吴用沉思片刻,道:“当然不能坐视不管。我们可以暗中观察局势,再做决定。如果梁山真的实力强大,对官军已经胜券在握了,我们就不要和梁山作对以免战后被报复。”

晁盖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吴用所言,他那浓眉下的双眼闪烁着沉思的光芒。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们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暂且按兵不动,耐心等待最佳时机再行动。与此同时,为了确保村庄的安全,防止梁山好汉前来袭击,他们还进一步加强了村子的防御工事,还增设了更多的了望塔和岗哨,并组织村民们日夜巡逻。

就在这时,一封来自梁山的信件传遍了周边的村庄。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大多数村庄都采取了谨慎的态度,有的选择暂时按兵不动,静观其变;而有些则故意拖延时间,晚些抵达指定地点。毕竟,谁也不想轻易招惹梁山这帮悍匪,生怕遭到他们疯狂的报复。而且,大家心里也清楚,一旦卷入这场纷争,很有可能会沦为官军的炮灰,白白送掉性命。

郓城县城内,县令时文斌得知官军即将在梁山镇上驻军的消息后,心中不禁一紧。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若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赶忙唤来了刘县尉,命令他率领朱仝、雷横以及一百多名士兵火速赶往梁山镇。时文斌神色凝重地对刘县尉嘱咐道:“此次任务艰巨,你们务必尽快在镇上扎好营寨,等待济州官兵到来。切记行事要低调,千万不能走漏风声,以免被梁山那帮人察觉到咱们的行动计划。”刘县尉深知其中利害关系,连连点头应道:“大人请放心,下官明白。”

此时,宋江闻讯赶来,为朱仝和雷横送行。他紧紧握住二人的手,语重心长地叮嘱道:“两位兄弟,此去梁山镇危机四伏,你们务必要处处小心。倘若遇到强敌,实在难以应对,切不可意气用事,盲目硬拼。保住自己的性命才是最要紧的啊!”朱仝和雷横对视一眼,齐声回答道:“哥哥,您的话我们铭记在心,请您尽管放心好了。”说罢,便转身带领着队伍踏上了前往梁山镇的征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